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4)
2023(1522)
2022(1257)
2021(1256)
2020(918)
2019(2056)
2018(1892)
2017(3596)
2016(1828)
2015(1944)
2014(1667)
2013(1513)
2012(1406)
2011(1297)
2010(1255)
2009(1079)
2008(1029)
2007(813)
2006(795)
2005(634)
作者
(4693)
(4120)
(4053)
(4002)
(2546)
(2035)
(1757)
(1576)
(1536)
(1491)
(1448)
(1423)
(1399)
(1320)
(1221)
(1219)
(1210)
(1178)
(1156)
(1136)
(1029)
(998)
(969)
(967)
(951)
(926)
(842)
(833)
(829)
(819)
学科
(7476)
经济(7471)
地方(3409)
中国(2547)
管理(2496)
(2079)
方法(2018)
(1989)
数学(1815)
(1802)
数学方法(1797)
地方经济(1713)
环境(1478)
农业(1452)
业经(1427)
(1232)
城市(1208)
(1114)
企业(1114)
资源(983)
城市经济(932)
(906)
(904)
金融(902)
(849)
贸易(847)
生态(846)
(820)
发展(819)
(819)
机构
大学(23803)
学院(23118)
研究(9792)
(8463)
经济(8183)
管理(7171)
科学(6610)
理学(6310)
中国(6224)
理学院(6118)
管理学(5951)
管理学院(5906)
(5322)
(5046)
师范(5015)
(4677)
(4540)
中心(4372)
师范大学(4342)
研究所(4190)
(3938)
(3765)
(3513)
业大(3482)
北京(3202)
财经(3157)
研究院(3091)
研究中心(2928)
科学院(2925)
(2913)
基金
项目(18376)
科学(15270)
基金(14243)
(12941)
国家(12885)
研究(12323)
科学基金(11200)
社会(8714)
社会科(8359)
社会科学(8359)
基金项目(8316)
自然(7634)
自然科(7473)
自然科学(7472)
自然科学基金(7311)
(7151)
(6225)
教育(5295)
资助(4720)
编号(4449)
重点(4187)
(4161)
国家社会(3892)
(3687)
(3674)
创新(3506)
计划(3352)
科研(3333)
发展(3270)
课题(3244)
期刊
(10303)
经济(10303)
研究(7826)
中国(4329)
科学(4036)
学报(3918)
(3048)
大学(2922)
学学(2704)
地理(2352)
城市(2323)
教育(2229)
(2200)
农业(2167)
(2146)
管理(2114)
资源(2063)
经济地理(1699)
业经(1540)
问题(1467)
(1443)
金融(1443)
现代(1416)
经济研究(1411)
(1361)
财经(1359)
技术(1278)
发展(1227)
(1227)
(1214)
共检索到33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阚瑷珂  杨枭  何杰  杨仁怀  
"空间历史"是融合人文社会科学与GIS技术的研究热点。针对大型线性文化遗产的空间历史重构,以西蜀丝绸之路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维度探讨了其贸易形式、古道性质及货物流转的变迁史;从空间维度分析了历史路线及分支路径的演变历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时态GIS的动态模拟方法。设计了整合时间域和空间域要素特征的时空数据模型(STDM),并建立历史数据库来实现对相关时态语义的表达和记录,组织管理空间历史的时空关系数据。开发了时态WebGIS复原西蜀丝绸之路不同时期、不同称谓的分支古道演变轨迹,为研究大型线性文化遗产的发生与发展史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历史地理过程重构平台。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詹姆斯·麦克布莱德  李笑然  
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汉王朝开辟了丝绸之路,形成了一张连接南亚、中亚与中东、欧洲的商业网络。如今,新丝路计划的提出,旨在加强中亚、东亚之间的联系。这一概念在美国和中国都被提及,然而背后的原因却截然不同。2011年,在从阿富汗撤军时,美国提出大中亚经济计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的观点,以求政治稳定。2013年,中国主席习近平发表其关于中国主导的丝绸之路的观点,从而促进贸易流通,保证稳定的能源供给,推动亚洲基础设施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之泰  
习近平主席关于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启发我们对丝绸之路进行重新审视。从战略价值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是远远高于丝绸之路的一个全新的概念,是丝绸之路的升华,体现了我国战略方面的全新思维,将影响我国经济的长远部署,是经济领域事关我国世界地位的重要战略考虑,可以形成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前沿,是影响未来世界的一件大事,探讨并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和发展是我国很长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然而,如果没有物流的基础和支持作用,任何地区的发展和对外沟通都会受到制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开发和建设必须物流先行,要下大力气进行现代物流系统建设。为更好地奠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基础,我们必须注重物流"桥头堡"的建设;注重当...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松霞  张军民  
以城市群理论及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新疆"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带的空间关联特征及规律。结果显示:新疆"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群属于"一极双核"和"分散组团"空间关联模式,中心职能及空间关联性不强;乌鲁木齐市的首位性突出,但其关联范围主要是乌—昌经济圈;关联职能局限于外向性或国际化,内联性不足弱化了城市群的辐射带动功能,加剧了过度城市化问题;二级中心城市与首位城市间的发展断层巨大,彼此间的空间关联不足,团聚规模小、层次低、功能弱,趋同、内聚、稳定等地方性职能突出;城市发展缺少外向活力和升级动力;石(河子)—玛(纳斯)—沙(湾)组团较克(拉玛依)—奎(屯)—乌(苏)组团关联适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在中国东部、黄海之滨,有一个闻名遐迩的优质茧丝绸生产基地,这里集聚了5万亩优质蚕桑基地,年产优质蚕茧12万担,6A级高等级生丝600吨;这里每周有一个装满高档丝的集装箱从上海港出发,经欧洲第二大港德国汉堡港中转欧洲各大丝绸经销商。这里就是被海外客商誉为"东方蚕丝之都"的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黎明辉  
海上丝绸之路是岭南音乐文化海外传播和内陆拓展创新的主要途径,与岭南移民、海外留学、宗教传播紧密相关。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还促进了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发展,也促进了岭南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创新。本文通过对岭南音乐文化的特点与内涵进行分析,探究了海上丝绸之路对岭南音乐文化的影响,海上丝绸之路对岭南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中国新时期的音乐变革具有深远影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许培源  陈乘风  
印尼的"全球海洋支点"战略和我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有重叠和合作空间,也存在竞争。印尼一方面乐于通过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推动其"全球海洋支点"战略,提升其国际地位,获得资金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印尼国内也存在反对的声音。中国可将印尼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示范、中介和重要市场,并注意从印尼最为关心的海上互联互通和出口型制造业两大方面与该国战略对接,注重形成"点、线、面"的一体化协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艺彤  
2017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支持建设中国郑州与卢森堡之间的“空中丝绸之路”。随着“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不断走深走实,在“硬联通”取得重要成果的基础上,扎实推进规则标准“软联通”,对于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界定规则标准“软联通”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指出规则标准“软联通”是维护国际航空领域公平正义的重要方式,是提升中国在国际航空领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拓展中国国际航空市场的重要手段,是为“硬联通”保驾护航的重要工具,是促进中国民用航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的研究发现,在规则标准“软联通”的具体推进过程中,与国际水平相比,中国民用航空管理规则标准与国际通用标准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面临国际地位不高、管理经验欠缺、制度机制亟待创新优化等诸多挑战。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建议应加快提高中国民用航空制定规则标准的水平,满足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规则标准对接的需求;加快角色转型与重新定位,积极维护“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正当权利;顺应和把握国际航空发展趋势,制定新的全球民航秩序治理规则标准;加快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步伐,有力支撑规则标准“软联通”。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鸣皋  
《洛阳—丝绸之路的起点》—一书,是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所编,中州古籍出版社于1992年10月出版的一部论文集,计有论文三十三篇。书中内容,正如李学勤先生在此书的序言中所说:“洛阳与丝绸之路的关系,是一个新颖而重要的研究题目;”“我们研究丝绸之路,必须还洛阳以其应有的地位”;并且指出这本书:“对洛阳历史文化以及丝绸之路的探索两有裨益。”本书的《后记》也指出洛阳在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中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大量的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证明,洛阳也是这条联结亚洲、欧洲以及世界各国人民纽带的一个重要起点。然而遗憾的是,在丝绸之路研究领域,人们却忽略了洛阳在丝绸之路上应有的历史地位,”本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有洋  朱昌锋  王庆荣  
构建了分析河西走廊物流业效率演化的指标体系,基于2009-2017年河西走廊物流业统计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各市物流业效率和技术进步率,采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该地区物流业效率的影响因素,并从省内、省域间、各经济区域间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实证分析表明,相较于全国各省市地区,河西走廊物流业整体水平较低,物流业效率和技术进步率的强正相关性普遍存在,其物流业发展对政策偏向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同时,技术进步率低下和基础设施匮乏也是制约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从政策照顾与资金投入、科技进步与管理水平和市场运营与体系建设三个方面,为河西走廊物流业发展提出了建议与改善措施。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志武  
海上丝绸之路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并发展成为中国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国家相互贸易的主要通道。在起初几个世纪里,华商是这些新兴航线上的主角。公元7世纪阿拉伯穆斯林商人到来之后,海上丝绸之路的主导者几经转变,先是从华商转为阿拉伯商人,然后由阿拉伯人转为天主教徒葡萄牙人,再后来由葡萄牙人转为新教徒荷兰人。对于欧洲人来说,枪炮优势显然在他们的成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更重要、更持久的原因或许在于他们的融资和风险分担方式,即谁能更好地解决跨期承诺问题,以便从众多投资者那里筹集到大规模的资金,并将远洋贸易的高风险分散到众多投资者身上。此外,哪方文明更能促成"自己人"在沿线社会建立据点,形成自己的跨国信任网络,也决定其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成败。儒家文明、伊斯兰文明、天主教文明和新教文明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资源,因此成效各异。本文将对比这些文明的优势和劣势,为今天中国企业"走出去"总结经验与教训。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志武  
海上丝绸之路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并发展成为中国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国家相互贸易的主要通道。在起初几个世纪里,华商是这些新兴航线上的主角。公元7世纪阿拉伯穆斯林商人到来之后,海上丝绸之路的主导者几经转变,先是从华商转为阿拉伯商人,然后由阿拉伯人转为天主教徒葡萄牙人,再后来由葡萄牙人转为新教徒荷兰人。对于欧洲人来说,枪炮优势显然在他们的成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更重要、更持久的原因或许在于他们的融资和风险分担方式,即谁能更好地解决跨期承诺问题,以便从众多投资者那里筹集到大规模的资金,并将远洋贸易的高风险分散到众多投资者身上。此外,哪方文明更能促成"自己人"在沿线社会建立据点,形成自己的跨国信任网络,也决定其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成败。儒家文明、伊斯兰文明、天主教文明和新教文明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资源,因此成效各异。本文将对比这些文明的优势和劣势,为今天中国企业"走出去"总结经验与教训。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孙玉琴  
一、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贸易政策及其成效自公元前2世纪中叶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汉王朝以文功武略基本清除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障碍,丝绸之路由此畅通,中外经常性的政治经济联系得以建立,丝绸之路贸易也日趋发展。自西汉中期到唐中期丝绸之路贸易兴盛了一千余年,其间历代封建王朝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丝绸之路贸易的发展。(一)综合运用军事、行政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吕承超  陈晓虹  
本文采用1997—2012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FDI面板数据从基尼系数和ER、EGR、LU三大指数角度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空间差距、极化现象,并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效果及显著性水平。结果表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贸投资发展较快,西南区域内和西北区域内差距稳定且较小,西南、西北区域间差距较大且呈上升趋势;外商直接投资空间极化程度呈现先降后升的"V"形趋势。宏观经济、交通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产业集聚均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某种影响,但影响效果不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叶飞文  
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发祥地,是我国面向亚太地区的主要开放窗口之一,历史辉煌,文化独特,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海上丝绸之路和福建文化铸就"丝路精神",形成一道"一带一路"文化独特的亮丽风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