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37)
2023(6433)
2022(5579)
2021(5163)
2020(4617)
2019(10763)
2018(10668)
2017(20928)
2016(11782)
2015(13755)
2014(14121)
2013(14437)
2012(13777)
2011(12676)
2010(12845)
2009(12032)
2008(12335)
2007(11432)
2006(9956)
2005(8827)
作者
(38290)
(32129)
(32029)
(30596)
(20182)
(15539)
(14867)
(12626)
(11935)
(11459)
(10951)
(10805)
(10323)
(10296)
(10196)
(10157)
(9945)
(9339)
(9335)
(9188)
(8096)
(7994)
(7864)
(7353)
(7331)
(7220)
(7195)
(7065)
(6540)
(6540)
学科
(51326)
经济(51194)
管理(32738)
(30245)
方法(25139)
(22843)
企业(22843)
数学(22209)
数学方法(22012)
(15939)
(12973)
中国(12762)
(11952)
(10327)
贸易(10325)
地方(10322)
农业(10133)
(10063)
(10000)
业经(9795)
(9051)
环境(8035)
资源(7603)
理论(7248)
(7071)
银行(7033)
(7007)
财务(6952)
财务管理(6926)
(6820)
机构
大学(182331)
学院(180986)
(73612)
经济(71943)
管理(67231)
研究(65237)
理学(57405)
理学院(56701)
管理学(55596)
管理学院(55267)
中国(48807)
科学(43047)
(40047)
(38925)
(35588)
研究所(32565)
(32337)
业大(31197)
农业(30891)
中心(30199)
(28327)
财经(25815)
北京(25494)
(24384)
师范(24119)
(23291)
(22866)
(22323)
经济学(22298)
科学院(20545)
基金
项目(118949)
科学(91064)
基金(84354)
研究(83685)
(74984)
国家(74385)
科学基金(61514)
社会(50889)
社会科(47976)
社会科学(47957)
(46572)
基金项目(44942)
自然(40819)
自然科(39550)
(39543)
自然科学(39532)
自然科学基金(38846)
教育(38030)
资助(35437)
编号(34877)
成果(28913)
重点(27332)
(26386)
(26054)
课题(23627)
(23440)
科研(23342)
计划(22932)
创新(22061)
教育部(21595)
期刊
(80602)
经济(80602)
研究(48250)
中国(36243)
(34769)
学报(34130)
科学(29281)
(25156)
大学(24220)
农业(23490)
学学(22625)
管理(21787)
教育(16749)
技术(15113)
(14059)
金融(14059)
业经(13473)
(13343)
财经(12635)
经济研究(12282)
图书(12023)
问题(11465)
资源(11198)
(10897)
(9840)
技术经济(9439)
(9224)
理论(8992)
统计(8673)
书馆(8550)
共检索到268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尼玛扎西  
对西藏食物保障的自然资源相对优势研究表明 ,光能、生物、旅游资源是西藏食物保障的突出相对优势。这些资源具有独特、再生和易于持续开发利用等突出特点 ;水利资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的开发利用优势 ,但是 ,与经济落后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目前开发乏力 ,开发利用将带来后续管理与环境保护的沉重负担 ;耕地、草地与森林资源既具有明显的优势 ,又有突出的劣势 ,主要表现为数量的优势与质量的劣势。西藏未来食物保障 ,取决于如何将这些资源的相对优势有效组合、综合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谷树忠  
食物保障是西藏社会性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问题之一。分析表明 ,西藏食物保障度及目标因食物种类而异。尽管粮食总产及单产均持续增长 ,但结构性短缺问题难以解决 ,粮食保障不应过分强调自给率目标 ;肉类中羊肉自给 ,但猪肉基本依靠内地 ;蔬菜保障存在生产不稳定问题 ,如何提高生产的稳定性是问题的关键。对居民营养摄入量及结构的分析表明 ,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及来源结构有较大差异 ,城镇居民食物消费与内地差异不大 ,而乡村居民的食物消费呈现极显著的本地化特征 ;分析还表明 ,城乡居民生活支出中有一半以上用于食物 ,表明收入和生活水平还不高 ,特别要关注低收入居民的食物问题。为此 ,粮食不应继续作为食物保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晏路明  
福建省粮食缺口逐年拉大 ,其它副食品也出现程度不同的短缺信号。在食物短缺的背后隐含着农业自然资源数量的短缺 ,并且随着人口的增长而日益严重。本文从农业自然资源与食物生产的内在联系入手 ,尝试对其丰乏程度进行定量的地域划分和迭置分析 ,进而探索各地域类型的食物发展方向与总体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国景  陈永福  焦月  韩昕儒  
在收入水平继续提高、消费结构继续转型升级以及人口呈刚性增长的背景下,未来中国食物消费增长有潜力有空间。利用2000—2016年国家统计局和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在分析中国食物与营养供给的基础上,测算中国食物与营养自给率,并分析中美贸易摩擦新背景下对食物安全供给的影响,提出保障中国食物需求的策略。研究发现,中国绝大部分食物的自给程度处于较高水平,食物自给的短板主要在油籽。入世以来,中国热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自给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对比各个国家的热量自给率发现中国热量自给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中美贸易摩擦新背景下中国大豆和高粱供给会受到一定影响。未来保障食物安全需要注重粮食生产,保障口粮绝对安全;加快农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提升竞争力;在开放视角下确保食物适度进口,推进进口市场多元化;加强食物浪费管理,倡导健康营养的膳食模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利伟  徐增让  成升魁  许世卫  张宪洲  余成群  孙维  武俊喜  曲云鹤  马杰  
食物消费量调查是分析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特征,判断食物安全形势以及开展营养干预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选取西藏典型农牧区(拉萨、日喀则、山南和那曲地区),基于2010年农、牧户调研数据,重点分析了西藏农村地区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特征及营养摄入水平。数据结果显示,研究地区膳食营养结构仍待完善。其中,糌粑、大米、面粉仍然是农、牧居民主要食物消费构成部分。肉类和奶类消费较高,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它食物消费种类中,如蛋类、猪肉、禽肉、豆制品、水果等需求明显不足,是导致居民膳食结构不均衡的主要原因,这与当地农村居民的饮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利伟  徐增让  成升魁  许世卫  张宪洲  余成群  孙维  武俊喜  曲云鹤  马杰  
食物消费量调查是分析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特征,判断食物安全形势以及开展营养干预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选取西藏典型农牧区(拉萨、日喀则、山南和那曲地区),基于2010年农、牧户调研数据,重点分析了西藏农村地区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特征及营养摄入水平。数据结果显示,研究地区膳食营养结构仍待完善。其中,糌粑、大米、面粉仍然是农、牧居民主要食物消费构成部分。肉类和奶类消费较高,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它食物消费种类中,如蛋类、猪肉、禽肉、豆制品、水果等需求明显不足,是导致居民膳食结构不均衡的主要原因,这与当地农村居民的饮食文化有关。蔬菜消费在农区消费数量较高,而在牧区消费数量较低,这与市场的通达性有关系。营养摄入分析结果显示,农、牧居民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都基本满足了营养学会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但在拉萨和山南,农村居民脂肪摄入量仍显不足,这与两个地区居民肉类摄入不足有关。综上所述,虽然西藏农村居民膳食结构有所改善,但是其消费结构仍需完善,食物消费仍以本地消费为主,未来在加强西藏农村居民营养干预中,应该增加市场肉蛋奶等多种类食物供应量,扩大西藏农村地区食物的可达性,尤其是牧区,充分挖掘市场在当地农村居民膳食结构改善中所发挥的作用。本研究将为西藏农村地区居民膳食营养干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应恒   李娜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树立“大食物观”对于深度把握新时代国民食物结构变化趋势,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国民食物安全,更好地满足国民食物消费需求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眼“大食物观”这一政策背景,通过梳理其内嵌于农业观、民生观中的重要内涵与政策意义,结合中国食物供给所面临的农业资源约束、结构性短缺和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以及食物消费过剩与营养失衡共存的困境,思考新时代中国食物安全保障的方向。“大食物观”所包含的中华农耕文明传统与灿烂饮食文化,对克服当前我国食物供需面临的资源约束困境、推动国民食物消费升级具有重要启示意义。资源禀赋条件内含的潜力优势、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政策改革的推动,能够为中国实现高水平的食物安全保障提供动力。针对食物安全保障问题,本文结合大食物观、大资源观、大健康观和大市场观等视角,从供需两方面提出了新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锡文  
中国粮食生产形势持续向好,2020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有资源和技术水平不足以满足食物消费需求,包括大豆在内的粮食进口量也创造了历史新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去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和国际农产品市场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由于中国人口总规模巨大,要是不能依靠国内生产守住食物供给的主要部分这个底线也是很危险的。为了切实保障中国食物的供给安全,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要挖掘国内潜力,另一方面要在国际上布好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胡咏君  谷树忠  
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和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从自然资源资产的概念入手,系统总结和梳理自然资源资产研究进展,研究发现:中国自然资源资产的概念分歧主要在自然资源资产的范围与侧重点;自然资源资产研究主要关注点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三个方面。自然资源资产研究存在研究方法较单一,研究深度待提高,研究系统性不足,关联性、层次性较差,跨学科研究丰度不够等问题。建议应加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关键自然资源资产识别、自然资源资产变动机理等基础性问题研究,并在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监管、自然资源资产政策工具设计和应用、自然资源资产大数据及应用等领域进行研究拓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荣志杰  姜启军  牛亮  周然  
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对保障粮食和各类食物有效供给、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大食物观”为引领,构建粮食安全评价体系,结合主客观赋权方法,在区划食物主产区、非主产区的基础上,对2009-2020年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粮食安全水平进行科学测算,探索制约不同区域粮食安全水平继续提高的相对短板。结果表明:当前各省级行政区已全部迈入粮食安全的“安全”及以上行列,保障食物供应数量是最关键目标。对食物主产区而言,农业固定资产投入、地方支农投入还需进一步提高,农药化肥施用量较大等传统问题依然存在,耕地流失和脂肪生产能力逐步成为新短板;对非主产区而言,食物加工与储备能力、仓储从业人员数量和农药化肥施用量较大是主要障碍。基于此,建议从多元开发食物来源、精准农业补贴导向、优化耕地补偿、调整食物储加布局等方面继续提高粮食安全水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冰  
主要建立在土地资源上的物权理论扩大适用于多样态的自然资源时,资源的公共属性与私人排他支配的制度特征,两者间的矛盾就变得紧张。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市场路径要求顺应资源兼有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双重特性,拓展传统私法利益内涵,将自然资源纳入物权法"物"之概念的范畴。通过对风能资源实践活动的考察,资源公益符合法益的正当性要求,在具备了效用、稀缺,建立了自然资源市场体系后,物权立法能够实现"物"之概念对资源独特性的制度回应。自然资源物权立法理论探讨的起点即不是有体物还是无体物的争论,也不是以物之名还是以财产之名的质疑。借鉴英美法系从权利角度(某种法律关系)理解和把握财产的立法技术,各类有形的或无形的、单体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杜恩社  郑有业  
西藏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都十分丰富。其中野生动物约6400余种,药用植物1000多种;境内查明的矿种有101种,矿产地2000余处;水能资源天然蕴藏量约为2×108kW,地热发电潜力80×104kW,太阳年平均辐射达(3300~4800)MJ/m2。本文通过对西藏的优势自然资源的分析,提出资源产业的发展要打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格局,把具有中长期的国内和国际市场潜力作为选择产业产品的基本条件。优势资源的产业化开发要注重市场、技术以及生态环境的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能源、藏药、农牧和矿产等特色产业;以产业化技术研究、引进和创新为突破,进行产业化转化技术适用性、创新性研究;以集约化经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发昇  张维  
本文从财富匹配取决于"消费优势"的视角分析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并通过博弈理论和实证分析对"消费优势"假说进行了检验证明,诠释了"资源诅咒"产生的经济机理。研究表明,从"消费优势"的特点看,把握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点,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司伟  张玉梅  樊胜根  
流行性传染病的爆发往往伴随着食物与营养安全的风险。本文首先从全球视角回顾流行性传染病爆发对食物与营养安全的经验与教训,其次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食物和营养安全的潜在冲击,最后对如何在防范新冠肺炎疫情下保障中国和全球居民的食物和营养安全提出政策建议。本文分析指出,短期内中国食物与营养相对安全,但需要警惕疫情对中长期食物安全的影响。鉴于新冠肺炎疫情传播呈现全球化趋势,为防范全球食物和营养安全的系统性风险,需要加强全球合作,采取包括保障食物供应链畅通、保持贸易开放、减少对农业生产的冲击及关注贫困人口等综合应对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林  
西藏可持续发展建设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边疆安全。为了实现西藏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在西藏少数民族地区不断完善法制体系,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加强西藏的可持续发展法律环境的建设,重视运用法律手段引导、规范、促进和保障西藏可持续发展的平衡协调,通过完善西藏民族地区的法律环境,从法律方面保障西藏的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