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35)
2023(6189)
2022(5236)
2021(4875)
2020(4025)
2019(9093)
2018(8785)
2017(16638)
2016(9224)
2015(9754)
2014(9603)
2013(9527)
2012(9118)
2011(8104)
2010(8100)
2009(7095)
2008(7099)
2007(6106)
2006(5329)
2005(4791)
作者
(28411)
(24023)
(23643)
(22761)
(15527)
(11915)
(10706)
(9313)
(9089)
(8722)
(8539)
(8460)
(8142)
(7754)
(7741)
(7609)
(7406)
(7035)
(7025)
(6974)
(6182)
(6099)
(5914)
(5721)
(5557)
(5477)
(5382)
(4888)
(4886)
(4808)
学科
(37471)
经济(37443)
(22167)
管理(20851)
(16963)
企业(16963)
方法(16209)
数学(14636)
数学方法(14462)
(11899)
地方(11257)
(9885)
中国(9805)
(9695)
(7247)
业经(7099)
农业(6878)
(6100)
财务(6094)
财务管理(6084)
地方经济(6009)
(5947)
金融(5945)
企业财务(5938)
产业(5729)
(5712)
银行(5688)
环境(5587)
结构(5530)
(5469)
机构
大学(129817)
学院(128448)
研究(51012)
(49719)
经济(48657)
管理(44328)
理学(38971)
理学院(38310)
管理学(37301)
管理学院(37062)
中国(36227)
科学(35554)
(28509)
(27375)
(27280)
(25743)
研究所(25528)
(23113)
中心(22682)
业大(22636)
农业(21764)
(19354)
(18882)
财经(18795)
师范(18588)
(17414)
(17113)
北京(16294)
(15864)
经济学(15748)
基金
项目(96002)
科学(76600)
基金(72220)
(66511)
国家(66068)
研究(62718)
科学基金(55727)
社会(40537)
自然(39276)
基金项目(38962)
社会科(38624)
社会科学(38614)
自然科(38389)
自然科学(38377)
(37964)
自然科学基金(37724)
(32606)
资助(29230)
教育(28220)
重点(23338)
编号(22218)
(21147)
(20959)
计划(19940)
(19421)
科研(19376)
创新(18433)
科技(17448)
国家社会(17424)
成果(17389)
期刊
(51924)
经济(51924)
研究(36125)
学报(27780)
科学(24703)
中国(23713)
(22630)
大学(19414)
学学(18657)
(17026)
管理(15527)
农业(15345)
(10885)
金融(10885)
教育(9927)
财经(9292)
资源(8882)
(8797)
经济研究(8713)
技术(8632)
业经(7964)
(7933)
业大(7077)
问题(7029)
(7019)
林业(6739)
科技(6498)
(6120)
统计(6038)
现代(5730)
共检索到185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雷  马波  金星  金洪宇  吴松  陈中祥  程磊  王念民  郝其睿  
本研究首次对西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墨脱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根据2015年春季(4月),2017年春季(3—4月)和秋季(11月)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墨脱江段及其附属湖泊布裙湖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对墨脱江段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的空间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春、秋季墨脱江段及布裙湖共捕获鱼类18种,隶属于2目4科13属,其中外来鱼类2种,分别为鲤(Cyprinus carpio)和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通过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新物种3种,分别属于裂腹鱼属(Schizothorax)、墨头属(Garra)和鰋属(Exostoma),暂时命名为裂腹鱼属待定名种(Schizothorax sp.)、墨头鱼属待定名种(Garra sp.)和鰋属待定名种(Exostoma sp.)。春季墨脱江段干流和支流的鱼类种类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干流主要由大中型鱼类组成,支流主要为小型鱼类。优势种组成也存在差异,仅弧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curvilabiatus)为干流和支流的共有优势种。相对资源量最高的鱼类为弧唇裂腹鱼(S. curvilabiatus),在干流中平均每小时电捕获鱼类重量为9844.7 g;平均每组网捕获鱼类重量446.0 g,支流平均每小时电捕获鱼类重量为486.4 g。物种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0.95~1.77,丰富度指数(D')变化范围为0.58~1.13,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为0.37~0.77,其中干流物种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低于支流,表明春季墨脱江段干流鱼类物种多样性明显低于支流。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泽鹏   金洪宇   李雷   鲁万桥   李慎辉   王海鹏  
为摸清西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墨脱江段在2017年遭遇大型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后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现状及多样性的时空分布特征,分别于2022年10—11月(秋季)和2023年4—5月(春季)对墨脱江段及其附属支流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进行了调查,并对其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春、秋两季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52个种类,隶属于3门3纲10目30科,其中水生昆虫占绝对优势(50种)。春季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为四节蜉属一种(Baetis sp.1)、鳞石蛾属一种(Lepidostoma sp.);秋季优势种为四节蜉属一种(Baetis sp.1)、缺距纹石蛾属一种(Potamyiasp.),且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在春季和秋季间存在一定的差异(P<0.001)。流域内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的总平均丰度为6.67ind/m~2,总平均生物量0.04g/m~2;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的总平均丰度高于秋季,为8.71ind/m~2,总平均生物量0.04g/m~2。此外,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在不同季节的干、支流均呈现出一定的差异(P<0.01)。对比已发表数据(2015—2016年)并结合现阶段水体环境因子现状,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已发生明显变化,且物种总丰度及生物量严重下降,说明灾害后水生生物栖息环境已受到干扰,大型底栖动物现存量较少,结果可为高原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邓立斌  陈端吕  邓丽群  
以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对象,从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生态状况改善、教育科研价值、生态旅游价值4个方面,选取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自然性、适宜性、脆弱性、人类威胁7项Ⅰ级评价指标,部分Ⅰ级评价指标又分别构成Ⅱ级和Ⅲ级评价指标层,建立保护区生态评价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生态评价因子进行等级化处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各生态评价因子的评价指数。结果表明:准则层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制约性最强,景观生态状况改善次之,生态旅游价值最弱。从指标层各指标对目标层的贡献来看,多样性最大,稀有性、自然性、代表性次之,适宜性、人类威胁再次之,脆弱性最小。最后,得出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郭祉宾   杨德国   陈亮   颜文斌   朱挺兵  
于2015年4月、2015年6月和2016年4月实地调查了雅鲁藏布江中游仔稚鱼的种类组成、空间分布和栖息环境特征。实地调查共设置24个采样点,采用手抄网在鱼群密集水域采集仔稚鱼样本,并通过Cyt b基因序列比对对样本种类进行判定。共采集到仔稚鱼样本3 502尾。Cyt b基因序列比对显示,采集到的仔稚鱼共属于2科5属10种,其中,土著种分别为细尾高原鳅(Triplophysa stenura)、异尾高原鳅(T.stewarti)、拉萨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younghusbandi、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巨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macropogon)、异齿裂腹鱼(S.oconnori)、拉萨裂腹鱼(S.waltoni)、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另发现未记录于本水域的怒江高原鳅(T.nujiangensa)、裸腹叶须鱼(P.kaznakovi)。以上两种仔稚鱼出现原因尚未阐明。裂腹鱼类仔稚鱼的种类分布存在较大空间差异,高原鳅类仔稚鱼的种类数的空间分布则较为均匀。本研究表明,雅鲁藏布江中游大部分江段均比较适宜鱼类的繁衍栖息,但需重点保护裂腹鱼类的关键育幼场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秀美  
在旅游目的地熵正、负熵流之间的抵消、冲突等作用之下,生态旅游经济如何实现有序发展成为学者关注的问题。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基于生态需求、生态供给和生态幸福3个层面的框架分析,构建影响正熵和负熵的指标体系,借助于转义的Busselator模型计算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经济系统的正熵和负熵值。结果表明:目前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经济系统尚未达到耗散结构,但负熵与系统的正熵变阈值差距不大,表明系统在近期有达到耗散结构系统的趋势。如何降低熵增、如何引入负熵是生态旅游经济系统实现有序发展的关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鑫  霍斌  段友健  马宝珊  谢从新  
根据2008–2009年、2012年以及2013年采自雅鲁藏布江水系的956尾样本对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征进行研究。雌性渔获物体长范围为146~569 mm,雄性渔获物体长范围为167~506 mm,性别未辨渔获物体长范围为78~297 mm;耳石上的年轮形成于每年的3–6月份;估算的雌性群体年龄范围为3~24龄,雄性群体年龄范围为3~13龄,性别未辨群体年龄范围为2~6龄。体长(Ls)–体重(W)方程分别为:W=2.494×10–5Ls2.877(雌性),W=2.790×10–5Ls2.856(雄性);拟合出来的von Bertalanff...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都煜  马波  李雷  金星  王鹏  陈中祥  吴松  张驰  龚君华  
西藏地区雅鲁藏布江中游分布有6种特有裂腹鱼类,是地方重要的土著经济物种。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影响,裂腹鱼类资源已严重衰退而处于濒危,急需开展裂腹鱼类的资源现状调查及保护等级评价工作。本课题组分别于2015年和2017年的春季(4—5月),对雅鲁藏布江中游的渔业资源进行调查监测,参阅相关文献资料,采用珍稀性、物种价值和人为干扰共3个一级指标和5个二级指标建立优先保护等级的定量评价体系,对6种裂腹鱼类的资源状况及濒危状况进行评价,根据评分标准与优先保护综合评价值(R)确定裂腹鱼类的优先保护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为一级优先保护鱼类,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为二级优先保护鱼类,拉萨裂腹鱼(Schizothorax waltoni)和巨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macropogon)为三级优先保护鱼类,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和拉萨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younghusbandi)为四级优先保护鱼类。评价分级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真实地反映了6种裂腹鱼类优先保护顺序。本研究对雅鲁藏布江中游的鱼类保护等级提出建议,为鱼类资源的科学保护管理等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雷  马波  金星  王鹏  陈中祥  王念民  吴松  张驰  龚君华  
西藏地区雅鲁藏布江中游分布有6种特有裂腹鱼类,是地方重要的土著经济物种。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影响,裂腹鱼类资源已严重衰退而处于濒危,急需开展裂腹鱼类的资源现状调查及保护等级评价工作。本课题组分别于2015年和2017年的春季(4—5月),对雅鲁藏布江中游的渔业资源进行调查监测,参阅相关文献资料,采用珍稀性、物种价值和人为干扰共3个一级指标和5个二级指标建立优先保护等级的定量评价体系,对6种裂腹鱼类的资源状况及濒危状况进行评价,根据评分标准与优先保护综合评价值(R)确定裂腹鱼类的优先保护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为一级优先保护鱼类,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为二级优先保护鱼类,拉萨裂腹鱼(Schizothorax waltoni)和巨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macropogon)为三级优先保护鱼类,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和拉萨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younghusbandi)为四级优先保护鱼类。评价分级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真实地反映了6种裂腹鱼类优先保护顺序。本研究对雅鲁藏布江中游的鱼类保护等级提出建议,为鱼类资源的科学保护管理等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欣茹   崔光帅   左振君   王忠   杨柳   张林  
理解植物各器官化学计量特征的分布格局对于揭示其养分分配策略及生态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固沙和防止流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对其化学计量特征研究仍显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对其生态适应性以及对气候变化响应机制的理解。基于此,本文以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段最具代表性的灌丛—砂生槐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区域设置了18个灌丛样地,分别采集叶、枝、根等植物器官,并分析不同器官样品C、N、P含量及其计量比。结果表明:1)不同器官的C、N、P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存在显著差异,C和N含量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分别为枝>根>叶和叶>根>枝;P含量在叶中最高,在枝和根中无显著差异。2)叶与枝中的元素含量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尤其是N、P,而根中元素与叶、枝的相关性均不强。3)枝中N-P计量幂指数为0.67,叶中为0.65,而在根中N-P关系不显著。砂生槐不同器官C、N、P化学计量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叶片养分含量稳定假说和生长速率假说,叶片中的元素含量相对稳定且N、P含量较高。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砂生槐的养分分配策略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并可为高原灌丛恢复和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守春  张敏  张长耀  刘秀丽  
根据已建立的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指标体系(共三层指标)和各指标相应的容量值,参考生态监测、生态安全预警的有关文献,结合景区实际建立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监测、预警模型,确定了监测、预警的标准及等级。该模型按指标层次及各项指标监测、预警景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弱载、适载、超载等情况。以有记录以来单日接待游客最多数量为例,按瞬时预警方式研究了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监测预警模型的应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秀美  平措卓玛  胡淑卉  
从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切入,在生态需求、生态供给和生态幸福等层面构建了生态旅游经济系统的生态健康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信息熵的技术手段,选取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公园为案例点,对其生态旅游经济系统的生态水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经济系统的健康水平整体上处于健康状态。为因势利导,实现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经济系统的有序发展,从节能减排、提高生态效率、引入循环经济理念等角度提出引入了负熵流的建议,以确保生态旅游经济系统形成自组织有序耗散结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秀美  平措卓玛  胡淑卉  
从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切入,在生态需求、生态供给和生态幸福等层面构建了生态旅游经济系统的生态健康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信息熵的技术手段,选取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公园为案例点,对其生态旅游经济系统的生态水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经济系统的健康水平整体上处于健康状态。为因势利导,实现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经济系统的有序发展,从节能减排、提高生态效率、引入循环经济理念等角度提出引入了负熵流的建议,以确保生态旅游经济系统形成自组织有序耗散结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宝珊  谢从新  杨学峰  霍斌  
分别于2008年10月、12月和2009年3月、8月对西藏雅鲁藏布江谢通门江段的着生生物和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检出着生生物12门104属,底栖动物3门26属。着生生物的密度和生物量以春季最高,分别为1 478 501.6ind./cm2和45 912.8×10-4 mg/cm2,夏季最低,分别为1 037.1ind./cm2和45.7×10-4 mg/cm2;而底栖动物的密度以秋季最高,为7 706.2ind./m2,但生物量却以春季最高,为12.8g/m2。着生生物和底栖动物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性指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伟华  刘学勤  
2007年6月对西藏雅鲁藏布江雄村河段及其支流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底栖动物47种,隶属于20科42属,其中水生昆虫种类最多(92.8%)。干、支流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差异较大,且支流物种多样性高于干流。干流底栖动物现存量明显小于支流,干流密度和生物量(干重)均值分别为38.5±9.8 ind/m2和0.010±0.003g/m2,支流均值分别为130.2±15.0 ind/m2和0.055±0.040 g/m2。干流优势种为3种摇蚊科幼虫和1种腹足类;支流优势种为3种蜉蝣目稚虫和1种摇蚊科幼虫。在功能摄食类群方面,干流以直接收集者和刮食者为主,支流以直接收集者和捕食者为主。分析表明,干、支...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挺兵  杨德国  
基于鱼类营养级统计软件TrophLab,对分布于雅鲁藏布江中游的6种高原土著鱼类异齿裂腹鱼(Schizathorax oconnori)、拉萨裂腹鱼(Schizothorax waltoni)、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拉萨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younghusbandi)、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和黑斑原鮡(Glyptosternum maculatum)进行了营养级估算。结果显示:6种研究对象的营养级范围为2.28~4.30,其中尖裸鲤营养级水平最高,异齿裂腹鱼营养级水平最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