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53)
2023(13129)
2022(11290)
2021(10492)
2020(8832)
2019(20378)
2018(19904)
2017(39104)
2016(20765)
2015(23291)
2014(22970)
2013(22799)
2012(20799)
2011(18716)
2010(18744)
2009(17540)
2008(16043)
2007(13843)
2006(12098)
2005(10518)
作者
(58651)
(48355)
(48078)
(45806)
(30811)
(23265)
(21895)
(18968)
(18599)
(17235)
(16824)
(16251)
(15186)
(15107)
(15093)
(14632)
(14300)
(14258)
(13836)
(13749)
(11907)
(11797)
(11657)
(10877)
(10877)
(10720)
(10685)
(10633)
(9731)
(9487)
学科
(83287)
经济(83196)
管理(63519)
(59258)
(49969)
企业(49969)
方法(41691)
数学(36730)
数学方法(36406)
(27171)
金融(27169)
中国(26072)
(24812)
银行(24772)
(23883)
(23237)
(21446)
环境(19405)
地方(19121)
业经(18611)
(18021)
(16722)
(16169)
财务(16108)
财务管理(16080)
企业财务(15426)
农业(14864)
(14783)
贸易(14771)
(14325)
机构
大学(291317)
学院(289837)
管理(118761)
(116604)
经济(114109)
理学(103870)
理学院(102810)
管理学(101189)
管理学院(100698)
研究(92446)
中国(74367)
(60837)
科学(56739)
(53959)
(44688)
财经(44490)
中心(44159)
(43224)
业大(42432)
研究所(41032)
(40516)
(40091)
北京(38403)
(36777)
师范(36464)
经济学(35911)
(33907)
(33832)
农业(33600)
财经大学(33472)
基金
项目(205041)
科学(161654)
研究(150607)
基金(150068)
(129601)
国家(128534)
科学基金(111642)
社会(95800)
社会科(91022)
社会科学(90997)
基金项目(80463)
(79415)
自然(72481)
自然科(70707)
自然科学(70693)
自然科学基金(69427)
教育(67993)
(66568)
资助(61986)
编号(61083)
成果(48374)
重点(45429)
(45289)
(43453)
(42725)
课题(40900)
创新(39780)
国家社会(39492)
科研(39399)
教育部(39208)
期刊
(119281)
经济(119281)
研究(83333)
中国(49635)
学报(44318)
管理(40680)
科学(40453)
(39662)
(37846)
(37681)
金融(37681)
大学(33714)
学学(31818)
教育(27902)
农业(25961)
技术(22946)
财经(21459)
业经(19450)
经济研究(18983)
(18063)
图书(15929)
理论(15593)
问题(15387)
实践(14443)
(14443)
科技(13805)
技术经济(13413)
资源(13400)
(12918)
现代(12762)
共检索到412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课题组  严思勃  付代军  
本文分析研究了西藏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现状、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营造西藏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认为改善西藏金融生态环境,首先应从改善经济环境入手,其次也不能忽略法制环境、信用环境等制度环境的建设。此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领导推动作用,探索建立金融机构与政府主管部门、司法部门、监管部门、企业的多层次沟通协调机制,通过联席会议、联合检查、信息通报、评比活动等形式,形成合力,共同改善和维护西藏金融生态环境的良好局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欣雪  谢邦昌  
首先依据金融生态环境理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两岸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从金融发展指标和综合环境指标两方面,分别进行动态分析和对比分析,最后运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了总体分析,综合评价了两岸十个省市的总体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滨  
本文在构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黑龙江省13个地市为例,采用多元统计因子分析法评估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水平,并进行实证分析与研究,以期得到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和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米玛多吉  次旦玉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黎和贵  
金融不是孤立的,它内生于经济社会的大环境之中。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能够营造“资金洼地,”从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而不良的金融生态环境,往往造成巨额的不良资产,形成“惜贷”、“恐贷”的恶性循环局面,造成金融资源的低效配置,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壮大。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不同因素及不同层面上加以完善与改进,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依靠法律的、经济的、文化的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培育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温智良  
金融生态是借用生态学的概念对金融外部环境的形象描述,其内容主要包括经济与制度层面的两大集合,是区域经济增长效率重要的外部变量。本文以江西为例,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本文选取广东省内四个典型地区对金融生态环境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这些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经验教训,阐述了司法保护、政府行为、社会信用和企业治理在“经济决定金融”过程中的重要影响,提出了加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要以金融法制建设为着力点,以地方政府推动和规范行政行为为关键因素,以社会信用建设为核心,以改善企业治理为重要落脚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园丽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区间分析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根据新时期金融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的改变,构建了一套新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针对金融生态环境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单一决策者存在个人偏好的问题,提出基于群组专家共同评价的区间型评价标度,并利用灰色关联度改进传统理想解方法,给出一种新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园丽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区间分析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根据新时期金融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的改变,构建了一套新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针对金融生态环境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单一决策者存在个人偏好的问题,提出基于群组专家共同评价的区间型评价标度,并利用灰色关联度改进传统理想解方法,给出一种新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尚平  
文章分析了巴中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向琳  李季刚  张超  
利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标准,构建了金融生态环境的衡量指标。通过构建金融生态环境的衡量指标和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得到各指标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指出金融生态环境的改进办法。分析表明: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主要受到地区经济状况、人民生活水平与当地居民的培训与教育程度的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运  许涤龙  
为了综合统计与测度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文章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信度检验与效度检验得到构成金融生态指数灵敏度最高、代表性最强的指标,在此基础上,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运用综合评价法测量了该地区2006—2015年金融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趋势,并对比分析了该地区与国内其他典型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差异。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整体波动趋势,这与该地区各时期所处的经济背景及相关应对举措是相关的;此外,与沿海经济区相比,该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发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向琳  李季刚  
基于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标准,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衡量指标体系,运用Tobit计量模型分析各指标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程度,分析表明:中国农业银行分地区人民币贷款累计回收率对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其他指标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加强农村诚信环境的建设是优化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重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邓坤枚  杨汝荣  章铭陶  
论文对西藏阿里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和演变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探讨了该地区“气温升高、降雨减少、草场退化、植被消失和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等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规划了①狮泉河盆地及周边地区的治沙工程建设;②自然保护区建设;③利用生物工程,科学灭鼠,保护与延长食物链工程建设;④建立草地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及预警系统;⑤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⑥以薪炭林、用材林为主的多功能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⑦农田生态建设;⑧矿业开采和畜产品加工污染的治理工程等建设项目。提出了如下对策与措施:①建立和健全生态环境建设的管理和监督机构,做好规划的实施工作;②开展自然保护区的本底调查工作;③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余强  王占岐  杨俊  于辰  
分析与把握西藏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特征,结合国内外先进规划理念,可以为西藏地区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利用现有文献资料,探究了西藏地形地貌、土壤质地及气候条件等方面的脆弱性,并提出了基于当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土地整治规划内容与方案。结果表明该研究对于西藏这类生态环境脆弱区具有现实意义,应积极探索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有效结合的规划设计方式,扩充生态脆弱区土地整治的内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