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38)
2023(6018)
2022(5089)
2021(5073)
2020(4175)
2019(9442)
2018(9436)
2017(17741)
2016(10236)
2015(11786)
2014(12190)
2013(12150)
2012(11254)
2011(9922)
2010(10405)
2009(9589)
2008(10005)
2007(9345)
2006(8486)
2005(7743)
作者
(27946)
(23708)
(23125)
(22471)
(14528)
(11504)
(10532)
(9101)
(8837)
(8800)
(7986)
(7835)
(7448)
(7395)
(7324)
(7253)
(6813)
(6727)
(6577)
(6541)
(6056)
(5936)
(5760)
(5749)
(5686)
(5333)
(5302)
(5150)
(4892)
(4824)
学科
(44621)
(39175)
(38065)
经济(38013)
农业(29558)
管理(28409)
(23819)
(19005)
企业(19005)
业经(14049)
(13611)
中国(12947)
财政(12828)
地方(10445)
(10413)
(10253)
财务(10233)
财务管理(10174)
农业经济(9906)
方法(9830)
(9786)
企业财务(9606)
(9266)
农村(9259)
(9194)
(8495)
(8373)
制度(8371)
及其(8323)
数学(8194)
机构
学院(141732)
大学(132884)
(56456)
经济(55048)
管理(50535)
研究(46099)
(43617)
理学(41982)
理学院(41609)
管理学(40887)
管理学院(40667)
中国(40662)
(35407)
农业(32463)
(27974)
科学(27502)
业大(25871)
(25745)
(24761)
中心(23319)
财经(22696)
研究所(21063)
(20687)
(20150)
(19981)
农业大学(19513)
(18597)
师范(18484)
北京(17733)
经济管理(16931)
基金
项目(80036)
研究(66302)
科学(60660)
基金(53510)
(44759)
国家(44124)
社会(39258)
科学基金(36988)
社会科(36458)
社会科学(36447)
(34475)
编号(31929)
教育(29483)
基金项目(28404)
成果(26922)
(26128)
(26083)
资助(21400)
课题(21127)
自然(21036)
自然科(20436)
自然科学(20433)
自然科学基金(20024)
(19270)
(18516)
(17927)
(17615)
重点(17522)
(16961)
(16280)
期刊
(79831)
经济(79831)
(50097)
研究(46458)
中国(38416)
农业(33499)
(32770)
学报(20359)
业经(19540)
教育(18960)
(18897)
金融(18897)
科学(17925)
大学(16643)
学学(15536)
(14999)
管理(14488)
农村(13780)
(13780)
农业经济(13720)
技术(12801)
问题(11748)
财经(11082)
(9941)
(9427)
经济研究(9236)
经济问题(9115)
农村经济(9003)
世界(8765)
会计(8644)
共检索到242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沈宏益  
农业在西藏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地位和战略作用,随着财政支农效应作用不断提升和加强,西藏农业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本文通过探讨和分析西藏当前财政支农变化及存在的问题,结合西藏农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及任务要求,提出改进和提升西藏财政支农的有关对策与建议等,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富辉  
为贯彻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从小农户分散经营到大规模企业化经营的农地经营方式变革,是我们今后改革发展的长远方向,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本文就农地经营方式变革中,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如何进行调整,以及进一步推进改革顺利进行的政策取向做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探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安然  
从1980年开始,各地财政部门陆续将部分支农资金改为有偿周转金。到1982年底,全国累计发放周转金达20多亿元。财政支农资金改为周转金,这是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改革,对于加强受援对象的经济核算,注重经济效益有积极作用。但是,通过几年的实践,支农周转金主要由财政部门发放,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研究,求得正确解决,确保这部分周转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看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爱东  唐静  
西藏的经济增长属于典型的政府投资拉动型,财政投资是推动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西藏今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牢牢坚持"一手保生态环境,一手抓特色产业大发展"的方针,在政府主导下,充分利用好西藏的财政税收支持政策,采取建立生态保护基金、征收环境税收、加大环境建设的投入等积极措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秀英  
关于财政支农贴息资金政策的探讨赵秀英财政贴息,指的是国家财政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政策,对有关经营单位或企业,利用银行信贷资金或者政策性贷款所给予的利息支出补贴。它是财政补贴的一种重要形式。财政支农贴息资金,指的是国家财政根据党和政府的农业发展政策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元江  彭辰  陈明  
作者分析了狭义支农与广义支农的内涵和实质性区别,认为新时期财政支农方式应实现由狭义支农向广义支农的重大转换。为此,要在指导思想上明确受援对象质的规定性;要逐步实现财政支农政策重心的转移:在财政支农投入总量政策上,应由"重城轻乡"向"城乡平衡发展"转移;在财政支农资金的结构政策上,由重点支持"高产农业"向支持"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转换,同时加强对农村非农产业和必不可少的社会性、公益性事业的支持;在财政支农资金的运作方式上,实现多级协调和多杠杆联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成玉  阮成  
本文指出了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不足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分析了市场化运作对解决财政支农资金问题的积极意义,介绍了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财政资金市场化运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菲  
一、传统经济体制下我国财政支农机制及弊端 在传统财政体制下,财政支出和农民增收的关系总体上是一种间接的投资关系,即通过投资农业,增加农产品供给来促进农民增收。一是投资生产领域,通过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启动粮食自给工程,建立商品瘦肉猪生产基地等措施,确保增加农产品产量。在短缺经济条件下,增产即意味着增收。1979—1984年的5年中,农民收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飞鸣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立国  纪希跃  
近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统筹城乡两大发展,尤其是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支农惠农政策,有力地推进支持农村改革发展的进程,农村各项事业取得可喜的成绩。当前随着各级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新武  雷霆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这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目前财政支农政策所面临的问题及缺陷,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创新财政支农政策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红玲  
本文认为农民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过去的财政承包制及分税制对调动地方发展积极性,促进财政经济快速持续增长起了关键性的作用;问题是仍然沿用按财政供养人口计算地方财力的方法,这在地区差距拉大、势必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新形势下,也相应带来"劳动承接、户籍拒绝"的地方利益的刚性,从而对解决农民工问题形成某种体制性障碍。本文主张改进计算地方财力的传统做法,依照国际惯例以常住(户籍)人口为基准计算地方财力,并配套对财政纵向转移支付辅之以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三大区域财政横向转移支付措施,通过协调地方财政利益关系以形成统一市场,从而化解农民工及"三农"问题。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肖俊斌  
农业生产的风险性要求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以实现对农业生产的保障作用。农业保险社会效益高而经济效益低,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属性。本文总结了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认为农业保险的公共产品属性要求财政加大政策性保险保费的支持力度,财政应该从保费补贴、保险业务费补贴、税收优惠、建立风险基金等多渠道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军国  宗宇翔  
过去十年,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财政支农资金多头管理、交叉重复使用、投入分散、使用效益低下的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阻碍制约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体制机制依然没有破除,这不仅影响财政支农资金效益的发挥,而且阻碍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存在的问题(一)整合的重点不突出。对中央和省级层面而言,对支农资金整合不仅没有明确的思路和具体规划,而且对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