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09)
- 2023(11521)
- 2022(10298)
- 2021(9761)
- 2020(8299)
- 2019(19167)
- 2018(18982)
- 2017(36481)
- 2016(20148)
- 2015(22782)
- 2014(22966)
- 2013(22715)
- 2012(20849)
- 2011(18736)
- 2010(18527)
- 2009(17076)
- 2008(16585)
- 2007(14489)
- 2006(12704)
- 2005(11089)
- 学科
- 济(75602)
- 经济(75481)
- 管理(55634)
- 业(51582)
- 企(44301)
- 企业(44301)
- 方法(36673)
- 数学(30054)
- 数学方法(29650)
- 农(19898)
- 学(19859)
- 中国(19465)
- 财(18358)
- 业经(17676)
- 地方(15592)
- 理论(15108)
- 制(14494)
- 和(13850)
- 农业(13298)
- 贸(12704)
- 贸易(12698)
- 易(12304)
- 环境(11708)
- 教育(11681)
- 技术(11578)
- 务(11249)
- 财务(11186)
- 财务管理(11162)
- 银(10645)
- 企业财务(10596)
- 机构
- 大学(287949)
- 学院(284917)
- 管理(111861)
- 济(103553)
- 经济(101035)
- 研究(97466)
- 理学(97037)
- 理学院(95858)
- 管理学(94043)
- 管理学院(93530)
- 中国(69973)
- 科学(65006)
- 京(62586)
- 所(50199)
- 农(50017)
- 财(47850)
- 研究所(46229)
- 业大(45852)
- 中心(43060)
- 江(41394)
- 范(40042)
- 北京(39760)
- 师范(39583)
- 农业(39569)
- 财经(38415)
- 院(35716)
- 经(34821)
- 州(34014)
- 师范大学(32188)
- 技术(30758)
- 基金
- 项目(199840)
- 科学(154957)
- 基金(143430)
- 研究(142608)
- 家(127123)
- 国家(126050)
- 科学基金(106380)
- 社会(87078)
- 社会科(82160)
- 社会科学(82137)
- 省(78484)
- 基金项目(77026)
- 自然(71738)
- 自然科(69970)
- 自然科学(69949)
- 自然科学基金(68705)
- 划(67010)
- 教育(64785)
- 资助(59637)
- 编号(58036)
- 成果(47537)
- 重点(44844)
- 部(43013)
- 发(42309)
- 创(41125)
- 课题(40226)
- 科研(38627)
- 创新(38226)
- 计划(37646)
- 大学(36667)
共检索到410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亚欣 李泽锋
在游客的旅游动机和满意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西藏的实地考察、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得西藏藏传佛教文化旅游游客的动机和满意度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西藏藏传佛教文化的现实旅游市场,以中青年、无宗教信仰的汉族游客为主,受教育程度普遍比较高,对藏传佛教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具有多样性,更喜欢选择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藏传佛教寺院景点作为游览对象;不同身份特征的游客对西藏藏传佛教文化旅游的动机和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游客普遍对"欣赏宗教艺术"、"了解宗教信仰"的满意度高,对"感受宗教氛围"的满意度比较高,对"获得宗教知识"的满意度低。研究表明,不同身份特征的游客对藏传佛教...
关键词:
藏传佛教文化旅游 游客 旅游动机 满意度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甘露 卢天玲 王晓辉
旅游形象对西藏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关于西藏旅游形象的实证研究却很有限。本文立足于Baloglu和McCleary的目的地旅游形象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对国内入藏游客的西藏旅游形象感知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游客根据动机特征分为朝圣者、游览者和深度体验者3类;游客对西藏旅游形象整体上持正面评价,但不同类型的游客对西藏旅游形象各组分间存在感知评价差异;在西藏旅游形象的三种构成中,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对整体形象感知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但认知形象各个因子的影响作用存在有一定的差异,同时,情感形象在认知形象对整体
关键词:
国内游客 旅游形象 感知 西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野 卢东 吴亭
文章基于认知—情感作用机制从认知与情感的双重视角建立游客满意度和忠诚的整合模型,利用问卷调查收集具有西藏旅游经历的游客的相关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提出的概念模型做出验证。研究结果发现:旅游中的自然环境和宗教氛围两种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游客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的反应,游客在认知方面的感知价值和情感方面的敬畏情绪又进一步影响游客满意度,并通过满意度的中介影响游客忠诚。文章同时从认知和情感两个角度构建游客满意度与忠诚的理论框架,弥补了过去在研究游客满意度与忠诚时仅从认知或情感单一视角出发的不足,对游客满意度与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皓 王碧陶
藏彝走廊是一个历史——民族区域概念,指古中国西北地区民族和西南地区民族间交通往来的重要通道,久而久之在此形成了复杂的多元民族文化。藏传佛教对藏彝走廊诸多民族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对丽江市永宁乡采用个案分析研究,重点研究分析藏传佛教与当地民族社区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发现,藏传佛教是永宁地区主要的宗教信仰,它与当地的经济、生活、文化相互交融,在交融互动过程中逐渐成为当地民族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藏传佛教在一定程度上担当了民族特色文化和社区归属感的符号象征,在保持藏传佛教与民族社区的良性互动中,维护了
关键词:
藏彝走廊 藏传佛教 互动关系 民族社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涛
饮食旅游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旅游类型之一,但有关游客动机和行为的研究却很少。文章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剖析饮食旅游的推动和拉动动机要素,明确旅游动机对游客满意度和行为意向的作用机制。在澳门进行问卷调查获得368个有效样本后,检验假设模型,发现饮食旅游的推动动机为休闲放松、饮食猎奇和文化探索,拉动动机包括饮食产品和配套服务;休闲放松、文化探索和饮食产品对满意度有正向影响,饮食猎奇要素对行为意向有正向影响。文章从供求两方面明确了饮食旅游的参与原因及其后续效应,为发展饮食旅游、提升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
饮食旅游 旅游动机 满意度 行为意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范能船
中国的佛教文化,不但震撼着居住在各地的中国人的心,而且震荡着全世界不同肤色的外国人的心;因此,中国的佛教文化,不但为中国人引以为自豪,而且也为外国人所赞叹不已。 “天下名山僧占多”。“清凉佛国”之五台山,“仙城佛国”之九华山,“海天佛国”之普陀山,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方炜 王莉丽 许亚玲
在回顾中外游客满意度测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游客生态旅游满意度多层次测评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提取生态保护、旅游景观、旅游价格、生态体验、配套设施、旅游服务与管理6个公因子,分析各因子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程度,旨在为生态旅游企业有针对性地改进产品、制定经营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游客满意度 影响因素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宏梅 陆林
旅游动机、游客涉入和游客满意度通常被独立研究,对这三个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理解还很不够。研究检验了旅游动机、游客涉入和游客满意度测量量表的跨文化适用性,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三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研究发现:产生于西方的测量量表可以用于中国入境旅游研究;旅游动机正向影响游客涉入;游客涉入正向影响游客满意度,游客涉入对旅游动机和游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起中介作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丽萍 周智生
藏传佛教寺院作为藏区独具特色的宗教景观而成为宗教地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不同教派寺院的空间分异格局是反映藏传佛教不同教派势力时空扩散过程的重要载体。着眼于滇藏川毗连地区,以四大教派寺院空间分异为视角,探讨藏传佛教寺院的地域分异特性及其历史形成机理。研究表明:滇藏川毗连地区藏传佛教四大教派寺院集中分布,但集中程度与集中地域各自不同,其寺院盲区范围及分布也不尽相同;宁玛派、萨迦派寺院与噶举派、格鲁派寺院呈金沙江东西两岸悬殊较大的分异格局;噶举派与格鲁派寺院数量上呈高度负相关。这些地域分异特性是滇藏川毗连地区的区域地理环境、不同教派主寺的分布以及藏传佛教四大教派传播扩散过程中教派间的斗争、土司的态度等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丽萍 周智生
藏传佛教寺院作为藏区独具特色的宗教景观而成为宗教地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不同教派寺院的空间分异格局是反映藏传佛教不同教派势力时空扩散过程的重要载体。着眼于滇藏川毗连地区,以四大教派寺院空间分异为视角,探讨藏传佛教寺院的地域分异特性及其历史形成机理。研究表明:滇藏川毗连地区藏传佛教四大教派寺院集中分布,但集中程度与集中地域各自不同,其寺院盲区范围及分布也不尽相同;宁玛派、萨迦派寺院与噶举派、格鲁派寺院呈金沙江东西两岸悬殊较大的分异格局;噶举派与格鲁派寺院数量上呈高度负相关。这些地域分异特性是滇藏川毗连地区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孔海燕 宋海岩 窦尚孝
本文旨在分析中国游客对韩国旅游服务各环节的重要性、满意度及差距评价。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共收集有效数据581份,并运用重要性-绩效表现分析法(IPA)对韩国旅游的九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重要性方面,出境游客对旅行社服务的重视程度最高,对警察服务的重视程度最低;在满意度方面,对景区服务的满意度最高,对警察服务的满意度最低;重要性和满意度差距最大的是旅行社服务,差距最小的是酒店服务。总体来看,中国出境游客对韩国旅游满意度较高,但是,其满意度仍然低于重要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将对赴韩旅游活动安排、服务质量以及民间交流提供理论指导,进一步促进中韩之间的旅游及睦邻友好关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子璇 孔艺丹 曹雨薇 曹芳东 周春林
从游客视角出发,以旅游质量为中介变量,构建体育旅游活动中旅游动机、期望和游客满意度关系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探讨游客满意度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体育旅游动机对旅游质量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体育旅游者期望对旅游质量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体育旅游质量对游客满意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体育旅游质量在旅游动机、期望与游客满意度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说明体育旅游动机和期望通过旅游质量间接影响游客满意度。因此,体育旅游目的地管理者必须注重旅游体验管理,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引导旅游者树立合理的期望水平及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步文清 文婷 周子力 陈宇洋 郭姿涵
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众多机遇,在文化旅游不断繁荣发展的背景下,西安这个充满文化历史底蕴的地方,其文化旅游的热度正在快速增长。文章通过四分图模型分析影响游客旅游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探究西安文化旅游的优劣势,并分析其原因、给出改进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虹菲 吴佳 李苗
本文从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吸引物、附属产品及与包含典型文化特征的基础服务为出发点,以国外(欧美、澳洲为主)背包客市场为研究对象,以首都北京为案例采集地,对上述研究对象的旅游动机、满意度与过程行为进行了专门研究。在深度访谈等定性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田野调查法,并运用统计软件和定性分析对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了验证和解释。同时,在西方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以文化动机为主导的西方背包客类型划分,同时,运用I/P分析法进行的背包客满意度研究,也为相关企业与政府部门服务国外背包客市场提供了决策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玲蓉
杭州旅游人流一方面是冲着西湖来的 ,另一方面也是冲着杭州的文化景观来的。山水与人文是旅游业相得益彰的两个方面。六和塔、保塔、雷峰塔、灵隐寺、开竺寺、净慈寺等佛教文化景观乃是构成杭州文化旅游名城的重要内容。有效地利用杭州丰富的佛教文化积淀 ,保护和开发一些佛教文化景观 ,无疑是新世纪杭州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势必能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 ,促进杭州旅游业的大发展
关键词:
历史遗存 佛教文化 开发 旅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旅华主要群体外国游客旅游满意度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中国大陆女性赴韩旅游动机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
入境游客对中国传统文化旅游产品满意度的实证研究——以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为例
红色旅游质量、满意度与游客忠诚研究——以井冈山景区为例
佛教僧侣视野中的游客、旅游和旅游业
游客对旅游景区声景观属性的感知和满意度研究——以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为例
熟悉度对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评价的影响研究——基于到访西安的中西方游客比较
游客对生态旅游区导游环境解说的满意度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沙石燕湖生态旅游区为例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森林公园型旅游意象对游客行为意图影响研究——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节庆场景对游客文化认同、满意度及行为意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