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02)
- 2023(10617)
- 2022(9323)
- 2021(8765)
- 2020(7262)
- 2019(16875)
- 2018(16895)
- 2017(32243)
- 2016(17792)
- 2015(20080)
- 2014(20011)
- 2013(20184)
- 2012(18619)
- 2011(16848)
- 2010(17158)
- 2009(16047)
- 2008(14489)
- 2007(12236)
- 2006(10666)
- 2005(9078)
- 学科
- 济(67545)
- 经济(67474)
- 管理(53233)
- 业(46871)
- 企(39345)
- 企业(39345)
- 方法(32764)
- 数学(28225)
- 数学方法(27862)
- 学(18789)
- 农(17877)
- 中国(16828)
- 财(15376)
- 业经(14898)
- 环境(14385)
- 地方(14152)
- 和(13766)
- 农业(12088)
- 理论(12057)
- 技术(11527)
- 贸(11364)
- 贸易(11358)
- 划(11316)
- 易(11023)
- 制(10752)
- 资源(10727)
- 务(10156)
- 财务(10080)
- 财务管理(10065)
- 融(10032)
- 机构
- 大学(255239)
- 学院(253003)
- 管理(102674)
- 济(93232)
- 经济(90985)
- 理学(89509)
- 理学院(88508)
- 管理学(86839)
- 管理学院(86400)
- 研究(85413)
- 中国(61374)
- 科学(57696)
- 京(55068)
- 农(44614)
- 所(44104)
- 业大(42082)
- 研究所(40791)
- 财(40473)
- 中心(38058)
- 江(35598)
- 农业(35284)
- 北京(34890)
- 范(33738)
- 师范(33400)
- 财经(33370)
- 院(31272)
- 经(30343)
- 州(29648)
- 技术(27357)
- 师范大学(27059)
- 基金
- 项目(182370)
- 科学(141033)
- 基金(130751)
- 研究(129490)
- 家(115372)
- 国家(114419)
- 科学基金(97212)
- 社会(78556)
- 社会科(74313)
- 社会科学(74291)
- 省(71633)
- 基金项目(70466)
- 自然(65961)
- 自然科(64183)
- 自然科学(64167)
- 自然科学基金(62988)
- 划(60475)
- 教育(58084)
- 资助(54028)
- 编号(52871)
- 成果(42162)
- 重点(40684)
- 部(39000)
- 发(38580)
- 创(37369)
- 课题(35784)
- 科研(35285)
- 创新(34876)
- 计划(34210)
- 大学(33091)
共检索到356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费文群 饶月 罗建 兰小中
【目的】调查西藏色季拉山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并对其进行保护等级划分,确定其优先保护序列,为色季拉山野生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在色季拉山设置样方63套,每套样方中设1个10m×10m的乔木样方、1个5m×5m的灌木藤本样方和4个2m×2m的草本样方,调查记录其海拔、经纬度、坡度、坡向等地理信息以及样地内每个物种的高度、盖度、株数等生物学信息。计算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名录现状系数(L)、蕴藏系数(D)、濒危价值系数(E)、遗传价值系数(G)、利用价值系数(U)、保护现状系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繇
本研究以1993—2005年对调查的85科、199属、270种、25变种、3变型长白山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为对象,通过对其评价指标的定量化和权重分配处理,求得物种的“濒危系数”和“优先保护值”,确定出了物种濒危程度和优先保护序列。为国内外专家研究长白山区珍稀濒危植物及有关部门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提供了第一手原始资料。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卢杰 兰小中 罗建
对西藏林芝地区珍稀濒危藏药植物资源调查分析表明,该区共有35种珍稀濒危藏药材植物,隶属23科33属,占整个西藏高原种类的比例较大,是西藏高原珍稀濒危藏药材植物资源分布的一个缩影。除鸡蛋参、喜马拉雅紫茉莉、卷叶黄精、羊齿天门冬、翼首草、螃蟹甲、窄竹叶柴胡外,其他药材植物地上部分的含水率均大于地下部分的含水率。平均单株生物量方面,暗红小檗最大、为1800g,最小是卷叶黄精、为0.699g。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地下部分生物量的比值方面,波棱瓜最大、比值为14,最小的是羊齿天门冬、比值仅为0.189。调查分析亦表明,林芝地区珍稀濒危藏药材植物资源储量为3199.29t,单位面积药材植物生物量与海拔关系密切...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卢杰 兰小中
针对西藏山南地区珍稀濒危藏药植物资源本底不清、家底不明、开发不合理等现状,在对该区域药用植物进行实地考察、座谈走访、样本采集及室内测定等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珍稀濒危藏药植物资源的种类与分布、生物量与蕴藏量、濒危程度与至危因素。结果表明:山南地区有49种珍稀濒危藏药植物,隶属25科43属,占整个西藏高原濒危藏药植物种类的65.33%。中国特有种占53.06%,其中西藏特有种占20.41%,错那县种类占73.47%。以山坡为生境药用植物占75.51%,仅分布在海拔3 000 m以上的种类占61.22%,多年生草本占83.67%,全草类药用植物占55.10%。平均单株生物量最高的是粉枝莓,为1 830...
关键词:
山南地区 藏药 珍稀濒危植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裕 甘庭宇 刘俊俊
西部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中药材资源的"道地"产区、生态脆弱区和贫困地区,近年来,野生药材资源的逐年减少和加速枯竭的趋势,不仅带来严重的生态影响,也对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和医药产业长期稳定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需要从资源保护、资源产权管理、人工种植替代、部门协同管理等多方面入手解决问题,以实现西部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
药用植物 生态制约 经济需求 协调发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建成 李琳 李盼威 武明录 尚辛亥 李凤岚
根据河北省高等植物的地理分布、生态环境、种群数量以及资源利用现状,综合分析,提出了河北省珍稀濒危植物的受威胁种类和保护分级的标准,将河北省的70种珍稀濒危高等植物初步划分为3个保护等级。其中,河北省一级保护植物19种,二级保护植物22种,三级保护植物29种。分析了河北省珍稀濒危植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对策。
关键词:
河北省 珍稀濒危植物 资源 保护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钮振跃
本文介绍了贵州省66种珍稀濒危树种和56属植物分布区类型.在56属中,属世界分布的2属;各类热带分布22属;各类温带分布13属;中国特有19属.其中的24属为起源古老的孑遗植物.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植物分布 孑遗植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陶玲 李新荣 刘新民 任珺
本文以中国西北荒漠地区 50种荒漠植物作为定量研究的对象 ,根据层次分析法 (Analytical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理论 ,选取珍稀濒危荒漠植物的分布区、分类学地位、生物学指标及利用价值 4个指标 ,将生物学指标量化为乔木、灌木、多年生草本和 1年生草本 4个指标变量 ;将利用价值量化为科研、药用、饲 (食 )用、薪炭用和其它价值 5个指标变量 ,分别构建判断矩阵 ,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 ,定量研究各指标在珍稀濒危等级综合评价中的权重及重要程度 .研究结果表明 :对 50种珍稀濒危荒漠植物的保护等级进行排序 ,结论基本符合《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和《中国植物红皮书...
关键词:
珍稀濒危 荒漠植物 保护等级评价 AHP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世彤 江明喜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的兴建给三峡库区的植物,尤其是珍稀濒危植物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三峡库区珍稀濒危植物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开展该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系统研究,是科学地指导其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通过对三峡库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群现状、生理生态、致濒因素、繁殖技术、迁地保护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综述,并基于三峡库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研究现状对其未来的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三峡库区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提供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甘庭宇
世界范围内对天然药物的日益推崇给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供给造成很大的压力,现有的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而资源产权的缺陷,系统性管理体制的缺乏和可替代资源开发的技术欠缺都成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面临枯竭的深层次经济原因,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以上这些方面入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德兵 陈福 郭晓春 廖永坚 袁其琼 张林涛 贾代顺 宋顺超
在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云南省广南县珍稀濒危植物蒜头果资源的现状及其在保护和开发利用中遇到的资源匮乏、种群数量少且消失速度快、种子自然传播萌芽困难、种群自然更新能力差、人工良种基地化栽培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前期基础薄弱、可持续开发利用困难等瓶颈。因此,提出建立自然保护小区、种质资源收集圃,开展良种选育工作;建立种苗快繁育体系,开展原生地回归种植,扩大种群数量;突破人工良种化基地建设瓶颈,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全产业链合理规划布局等建议。
关键词:
蒜头果 珍稀濒危 资源保护 开发利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淑萍 姜洁 阎平
论文通过野外调查,对喀喇昆仑山区珍稀濒危植物及特有种的生态地理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区内珍稀濒危植物共计34种,隶属15科18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6种,新疆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8种;区内特有植物12科24属32种,其中,新疆特有种30种,西藏特有种2种;部分新疆特有种分布区呈趋异变化,昆仑独行菜(Lepidium kunlunshanicum G.L.Zhou et Z.X.An)、黄花点地梅(Androsace flavescens Maxim.)、密穗早熟禾(Poa spiciformis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邢震 张启翔 刘灏 潘会堂
在借鉴各种评价模型研究成果基础上,以色季拉山47科102属184种重点野生观赏植物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由观赏价值系数、特有性系数、生境系数、蕴藏系数、种内变异系数、濒危系数、抗性系数、可获得性系数等8项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采用K类中心聚类(快速聚类,K-means Cluster Analysis in SPSS)法确定了重点野生观赏植物的优先开发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强 阮晓 李荷迪 王国军
论文就国内外对珍稀药用资源植物红景天化学成份、新药理学作用研究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对其开发利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讨论。目前已对30多个红景天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及预试工作,分离出了九大类,60多种新的化学成份。红景天新的药理学作用研究发现,其具有显著的抗衰老、抗缺氧、抗不良刺激、抗病毒及肿瘤、抗疲劳和对机体双向调节等作用机制。红景天研究与利用中存在着红景天规模化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红景天生殖生态学特性与人为干扰引起的该属植物濒危状况、红景天种质资源评价体系尚未建立以及红景天主要药理成分环境形成与积累机制不清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论文提出在国家层面上建立野生红景天种质资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琼 黎桦 谢义林 李刚
以广西靖西珍稀药用植物剑叶龙血树(Dracaena cochinchinensis)为材料,采用光学显微镜及电镜扫描技术,研究其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其叶为等面叶,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器分布并具较发达的角质膜,下表皮气孔较多、孔下室发达且角质膜多具乳突状疣体,上下表皮内方都均匀分布成束的机械组织,侧脉中木质部与韧皮部呈横向平列关系。老根由发达的栓化层、皮层和维管柱组成;且皮层薄壁组织中散生大量次生周木维管束。老茎的结构由外至中央依次为栓化层、皮层、形成层及散布有维管束的基本组织;在基本组织中的初生外韧维管束散布在近茎中央的基本组织中,次生周木有限维管束则在形成层与初生维管束之间散布,皮...
关键词:
剑叶龙血树 营养器官 解剖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