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29)
- 2023(16895)
- 2022(14132)
- 2021(13080)
- 2020(10656)
- 2019(24075)
- 2018(23431)
- 2017(44487)
- 2016(23645)
- 2015(25813)
- 2014(25388)
- 2013(24826)
- 2012(23012)
- 2011(20852)
- 2010(20725)
- 2009(18818)
- 2008(18014)
- 2007(15876)
- 2006(13845)
- 2005(11950)
- 学科
- 济(101429)
- 经济(101338)
- 业(68428)
- 管理(65018)
- 企(52274)
- 企业(52274)
- 方法(40179)
- 农(36258)
- 数学(34398)
- 数学方法(33948)
- 中国(30260)
- 地方(28139)
- 业经(25184)
- 农业(24511)
- 财(22773)
- 技术(21074)
- 学(18780)
- 制(18543)
- 银(16788)
- 银行(16757)
- 融(16425)
- 金融(16421)
- 行(16204)
- 贸(16040)
- 贸易(16025)
- 发(15722)
- 环境(15613)
- 易(15458)
- 理论(15413)
- 地方经济(14744)
- 机构
- 学院(326788)
- 大学(321491)
- 济(133496)
- 经济(130754)
- 管理(127033)
- 研究(111130)
- 理学(109714)
- 理学院(108437)
- 管理学(106552)
- 管理学院(105893)
- 中国(83843)
- 科学(67735)
- 京(66792)
- 财(60026)
- 农(55718)
- 所(54057)
- 中心(52187)
- 江(49585)
- 研究所(49166)
- 财经(47545)
- 业大(47116)
- 范(45970)
- 师范(45523)
- 经(43298)
- 农业(42175)
- 北京(41505)
- 经济学(40779)
- 院(40641)
- 州(40204)
- 经济学院(36674)
- 基金
- 项目(226207)
- 科学(180909)
- 研究(167537)
- 基金(164431)
- 家(143148)
- 国家(141856)
- 科学基金(123175)
- 社会(109284)
- 社会科(103513)
- 社会科学(103495)
- 省(90843)
- 基金项目(87684)
- 自然(77931)
- 教育(76671)
- 自然科(76172)
- 自然科学(76153)
- 划(75460)
- 自然科学基金(74783)
- 编号(66978)
- 资助(65105)
- 发(53943)
- 成果(53063)
- 创(51436)
- 重点(50943)
- 部(49314)
- 创新(47352)
- 课题(46842)
- 国家社会(45650)
- 发展(43167)
- 科研(42876)
- 期刊
- 济(151814)
- 经济(151814)
- 研究(93615)
- 中国(68579)
- 农(54964)
- 科学(47957)
- 学报(47946)
- 管理(47539)
- 财(44649)
- 教育(38056)
- 大学(37704)
- 农业(37025)
- 学学(35621)
- 融(32362)
- 金融(32362)
- 技术(29652)
- 业经(28737)
- 经济研究(23213)
- 财经(22622)
- 问题(19773)
- 经(19615)
- 业(18209)
- 科技(17229)
- 技术经济(15992)
- 版(15963)
- 资源(15274)
- 商业(15228)
- 策(14413)
- 图书(14400)
- 统计(14217)
共检索到486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水群
民族传统节日的开发对发展乡村旅游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西藏民族传统节日有着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宗教色彩浓厚等特点.在进行西藏民族传统节日的创新性开发时,要加强政府的规划与设计,充分利用西藏的宗教与文化资源,以便进一步推动西藏乡村旅游.
关键词:
藏民族 乡村旅游 民族传统节日 开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景元 王慧玲 雷巍
旅游业是西藏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发展,不仅能增加当地的旅游人文资源,形成西藏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实现对藏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发扬,还能推动西藏经济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但目前主要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资源比较分散、缺乏高素质服务人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西藏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本文结合传统体育文化和乡村旅游发展优势,提出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开发旅游资源、打造民族传统旅游品牌、培养旅游人才和优化服务质量等建议,从而促进西藏旅游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西藏 民族传统 乡村旅游 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江日青
人口较少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旅游开发意义重大。广西环江拥有丰富独特的毛南族分龙节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成效初显,但仍存在困难和问题。做大做强环江毛南族分龙节文化旅游,应遵循"四结合"原则,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宣传促销,树立良好形象,精心研发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坚持联合开发,保护利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蔡新良 虞洪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在乡村振兴的视角下,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推动乡村振兴和旅游业发展。研究从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公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五个方面阐述传统文化资源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在旅游业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旦珍
近些年来台湾创意农业旅游发展较好,吸引了大量游客的注意力。同时创意旅游这种模式也逐渐扩散到大陆,并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热潮。西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前景较好,本文将以乡村体验经济作为西藏旅游发展的指导内容,开发创意旅游模式,以促进西藏地区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乡村体验 西藏 创意旅游 开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唐剑 贾秀兰
本文以巴泽尔产权经济模型为理论基础,分析了西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特殊产权属性,指出西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受到破坏的制度经济学根源,并提出以关联博弈为基础健全社会声誉机制,规范利益博弈强势方的开发行为,基于产业发展的三大维度原则,构建西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体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山
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历史过程,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前提条件取决于其在当下的“有用性”。对这种“有用性”的最终评估并不来自研究者或政府官员,而只能来自居于该民族传统“主位”(emic)的文化持有者的认知。换言之,传统文化是不能被处于“客位”(etic)的人的“理性”行动保护下来的,文化传承的内源性动力只能源于居于该种传统文化“主位”的它的持有者群体的“文化自觉”,而这种“文化自觉”正是对其传统文化有用性的一种界定和回应。从这一点出发,研究者能做的是为“主位”者提供智力支持,政府
关键词:
旅游开发 有用性 文化自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宁
自2015年以来乡村旅游迅速成为我国旅游产业热点,然而纵观大量乡村旅游项目与产品,却存在同质化严重、发展动力不足及缺乏创新等问题。特色小镇战略的提出,为乡村旅游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基于特色小镇视域下,乡村旅游可借鉴成功的特色小镇经验,结合国家政策引导和地域特色,创新乡村旅游项目与产品,推动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特色小镇 乡村旅游 创新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水群
大力开发饮食文化资源可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西藏乡村旅游中的饮食文化资源开发,有五条路径可以选择,即:大力推介特色饮食产品组合;打造民族特色美食街;举办以酒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活动;举办以茶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活动;大力开发多元化系列成品或半成品的餐饮旅游商品。
关键词:
西藏 乡村旅游 饮食文化资源 开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惠明
如何把少数民族地区的潜在优势转变成现实的经济优势和旅游市场优势,是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保障措施。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民族地区 开发模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婕 曾涛 蔡红霞 郭海燕 李正洁 曾宗永
文化多样性是九寨沟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文化多样性资源的保护对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该项研究通过对九寨沟内居民和国内游客的问卷调查,以期了解旅游开发对九寨沟文化多样性的影响。针对沟内居民的调查问卷涉及了住房样式、语言、文字、饮食、服饰、宗教、经济等7个方面,以了解沟内安多藏族居民的文化多样性现状、变化以及他们对自身生活方式改变的态度。对国内游客的调查,问卷设计了"您觉得九寨沟的民族风情如何"、"您在九寨沟的旅游生活,能够感受到较强的民族特色吗?"和"您认为开发旅游对九寨沟的民族特色有无影响?"等和当地文化多样性相关的问题,以了解游客对九寨沟文化多样性现状的感受。对问卷进行数据总结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正琴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协调城乡经济的发展,党与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本文以四川省为例,采用文献查阅法、调查分析等方法,从乡村旅游开发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入手,根据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四川省新农村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然后进一步阐释四川省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措施,为四川省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帮助,这不仅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的转型发展,还有效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四川省 乡村旅游 旅游扶贫 新农村 建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世龙 吴晓山
民族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要求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部分。民族传统文化社区的发展,是经济水平和文化保护的共同促进和长远发展。本文通过对传统社区文化旅游开发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整理出构建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各个层面,综合民族社区的各个层面,构建传统文化社区旅游开发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以达到有效保护和成功开发的目的。
关键词:
民族传统社区文化 开发和谐度 评价体系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烜伯 喻兴洁 张家其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因历史建筑集聚及民族文化深厚,具备旅游开发的理想资源条件。然而,欠发达地区的传统村落因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可进入性差、非农产业发展艰难等问题,使其旅游开发严重受阻。基于此,对传统村落地理位置与交通可达性进行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为加速传统村落乡村振兴进程提供理论支持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空间句法模型,从拓扑学连接的角度对湘西州传统村落空间关系进行评价,并提出适应于该地区的旅游开发空间区划策略。结果表明:(1)湘西州传统村落分布不均衡,总体呈局部凝聚型,主要在西南部、中部和西北部形成三个高密度集聚区;(2)湘西州传统村落的全局可达性和局部可达性总体水平较低,而感知可达性总体水平较高,其中地形地势、水系和路网等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传统村落可达性。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运用多因子综合叠加分析法、旅游区位商模型和"点—轴系统"理论,构建"三核、双轴、三圈"的湘西州传统村落旅游空间结构系统,为不同发展类型传统村落有针对性地进行旅游开发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可达性 旅游空间结构 湘西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