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84)
2023(5560)
2022(4964)
2021(4582)
2020(4184)
2019(9981)
2018(9908)
2017(19112)
2016(10977)
2015(12700)
2014(13068)
2013(13264)
2012(12756)
2011(11706)
2010(12055)
2009(11283)
2008(11711)
2007(10795)
2006(9191)
2005(8269)
作者
(36176)
(30772)
(30487)
(29107)
(19308)
(14744)
(13858)
(12052)
(11342)
(10985)
(10499)
(10196)
(9882)
(9726)
(9721)
(9636)
(9504)
(9015)
(8873)
(8788)
(7858)
(7630)
(7567)
(7101)
(6955)
(6911)
(6882)
(6877)
(6412)
(6350)
学科
(47480)
经济(47429)
(27850)
管理(27748)
方法(24803)
数学(22084)
数学方法(21854)
(21423)
企业(21423)
(13653)
(12184)
(11617)
中国(10941)
(9383)
贸易(9382)
地方(9238)
(9077)
农业(8979)
业经(8655)
(8125)
(8093)
(7029)
财务(7014)
财务管理(6991)
理论(6964)
(6902)
银行(6854)
(6800)
金融(6797)
企业财务(6572)
机构
大学(173594)
学院(170903)
(66921)
经济(65438)
研究(61424)
管理(61108)
理学(52743)
理学院(52035)
管理学(50867)
管理学院(50549)
中国(44116)
科学(41589)
(38894)
(37546)
(34101)
研究所(31461)
农业(31283)
业大(30507)
(30376)
中心(27866)
(26565)
财经(24486)
(23685)
北京(23421)
师范(23419)
(22049)
经济学(21009)
(20868)
(20772)
农业大学(20284)
基金
项目(112591)
科学(86171)
基金(80398)
研究(77584)
(72349)
国家(71771)
科学基金(58544)
社会(46824)
(44315)
社会科(44201)
社会科学(44181)
基金项目(42867)
自然(39421)
(38493)
自然科(38470)
自然科学(38447)
自然科学基金(37764)
教育(36129)
资助(33501)
编号(31663)
成果(27035)
重点(26229)
(25198)
(24490)
计划(22969)
(22721)
科研(22339)
课题(22101)
创新(21397)
大学(20698)
期刊
(71730)
经济(71730)
研究(45989)
(35361)
学报(35056)
中国(30851)
科学(29180)
大学(24308)
(23918)
农业(23589)
学学(22948)
管理(19082)
教育(16366)
技术(13699)
(13415)
金融(13415)
(13275)
财经(12094)
业经(11353)
经济研究(11173)
(10343)
(10260)
问题(10247)
图书(9350)
业大(9125)
技术经济(8868)
统计(8432)
理论(8414)
(8188)
资源(8060)
共检索到246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珠扬  强小林  
本文通过对育成品种杂交系谱构成及其应用情况的比较研究,分析总结了西藏冬春小麦杂交育种亲本选择与组配的经验与教训,并就冬春杂交、推广品种的杂交地位、吸收外来种质、墨西哥小麦的利用、亲本选配、组合方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尤其对突破小麦杂交育种徘徊的途径和措施进行了探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丁明亮  周国雁  方艺瑾  李晓华  乔玲  刘琨  伍少云  李绍祥  郑军  杨木军  
【目的】进一步挖掘云南省小麦育成品种(系)中的优异资源,进而为云南省的小麦育种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91对SSR标记对云南省20世纪50年代以来育成的159个小麦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①91对SSR引物扫描159个云南省小麦育成品种(系),共有360个等位变异被检测到,单个SSR标记检测到1~9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SSR标记检测到3.96个等位变异;各位点的多态性信息指数最低为0,最高为0.8408,所有位点多态性信息指数平均值为0.4677;云南省80年代小麦育成品种(系)的多态性信息指数最高(0.461)。②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可将云南省小麦品种(系)划分为14个类群,类群分类主要与选育年代、栽培类型及种植区域有关。③云南省小麦育成品种(系)的穗粒数和千粒重连锁标记的优异等位变异的频率随着其育成年代的推移而逐渐增长,但穗粒数性状相比千粒重性状改良效果更强。【结论】云南省小麦育成品种(系)遗传多样性较好,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育成品种(系),且不同年代小麦育成品种(系)的穗粒数和千粒重的遗传背景具有不同程度的改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健  丰先红  蔡一林  
【目的】分析青藏高原青稞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评估其遗传基础,探索拓宽其遗传基础的对策,推动青稞新品种选育工作。【方法】以1950s后,影响力高、推广面积大的105个藏区青稞育成品种和3个引进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亲缘系数分析法分析参试品种的遗传基础,进而以亲缘系数为基础,采用兰氏距离、类平均法对参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采用累积直系亲缘系数,筛选藏区主要骨干亲本。【结果】18.01%的品种组合间存在亲缘关系,各组合亲缘系数的变异范围为0.000—0.750,组合平均亲缘系数为0.053,显著高于中国大麦主栽品种以及北美大麦品种。根据参试品种的育成时间,以十年为期,将参试品种划分为7个时期,1970s和1980s 2个时期,参试育成品种的组合平均亲缘系数较高,分别达到0.115和0.107;1990s和最近十年,参试育成品种的组合平均亲缘系数较低,分别为0.040和0.032。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的参试育成品种数分别为48、27、17和12个;甘肃省的参试育成品种组合平均亲缘系数最高,达到0.220,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的参试育成品种组合平均亲缘系数较为接近,分别为0.094、0.122和0.138。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参试品种聚为7类,Ⅱ、Ⅲ类群共包含25个参试品种,各类群的组合平均亲缘系数较低;其他5个类群共包含83个参试品种,各类群的组合平均亲缘系数较高。40个参试品种的累积直系亲缘系数大于0,其中9个育成品种是藏区青稞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了67个参试品种。9个骨干亲本及其67个衍生种占参试育成品种总量的72.38%。1960s,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种的数量占该时期参试品种总量的41.76%,之后的4个时期,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种的数量占各时期参试育成品种总量的比例分别达到80.00%、80.77%、76.47%和72.22%;最近十年,该指标虽有所下降,但仍然高达68.75%。对于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和甘肃省,骨干亲本及其衍生品种数占各地区参试育成品种总量的比例分别达到79.17%、62.96%、70.59%和75.00%。参试育成品种所使用的亲本合计118个,其中本地亲本97个,占比82.20%,外引亲本15个,占比12.71%;剩余6个亲本的来源信息缺失。【结论】藏区青稞的9个骨干亲本及其67个衍生品种构成了育成品种的主体,外引大麦种质利用率低,从而导致青藏高原青稞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基础相对狭窄、脆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正理  程汝宏  张凤莲  夏雪岩  师志刚  侯升林  
对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展谷子杂交育种工作以来华北夏谷区谷子品种遗传基础的分析结果表明:21世纪以前,华北夏谷区谷子育种的骨干亲本先后经历了“新农724-日本60日、豫谷1号、冀谷6号、鲁谷2号、鲁谷5号-日本60日、豫谷1号、冀谷6号、鲁谷2号、不5019”的变化过程,对上述骨干亲本的系谱进一步追踪发现,该阶段华北夏谷区谷子品种遗传基础主要来源于“日本60日、60日还仓、米黄谷、小柳根”4个基础种质,遗传基础相当狭窄;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育成品种遗传基础狭窄的现象越来越严重,1994-2003年国家区试和河北省区试参试品种中70%以上含有“日本60日”血缘,严重的年份达100%,4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兰秋霞  冯波  冬梅  徐智斌  赵国君  王涛  
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是小麦贮藏蛋白的主要成分,对面团延展性和食品加工品质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从西藏小麦地方品种中分离了4个LMW-GS基因(LMW-T1、LMW-T2、LMW-T3和LMW-T4)。LMW-T1、LMW-T2、LMW-T3和LMW-T4都具有LMW-GS基因的典型结构特征,编码区全长分别是930、930、897和915 bp,分别编码308、308、297和303个氨基酸,其推断氨基酸的分子量分别为32938.40、32978.42、31624.88和32122.20 Da。根据推断氨基酸中8个半胱氨酸残基的位置,LMW-T1和LMW-T2属于TypeⅢ类;LMW...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强  王保通  王芳  井金学  李高宝  刘亚萍  
采用4个条锈菌生理小种(类型)对2004年新育成的180份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成株期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对条32号、31号、水11-14和太白4表现抗病的品种(系)分别为52,65,83和110份,所占比例依次为29.1%,39.4%,50.9%和64.0%。小麦区试品种自然诱发发病情况调查表明,黄淮区试品种的抗性优于陕西省区试品种,岐山县区试圃自然发病重于杨凌区区试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盖钧镒  崔章林  
中国1923~1992年间育成的564个大豆品种可追溯到308个祖先亲本,其中230个为地方品种,39个为主要来自美国的引种,其余39个为遗传基础不详的国内育种品系。从中分别评出东北、黄淮海、南方三大主产区育成品种的主要祖先亲本10,10,7份,另有国外引种10份,共计37份。由308个祖先亲本构成的308个系谱树中,5个衍生有50个以上的育成品种,最多的为金元,共衍生有7轮208个品种。近12年育成品种的亲本中16%为地方品种,39%为育成品种,32%为育种品系,13%为国外引种。三大主产区间育种亲本相互引用呈上升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熊冬金  赵团结  盖钧镒  
【目的】研究中国1923~2005年育成大豆品种的系谱,分析其祖先亲本和直接亲本的来源和类型,归纳出近20年来最重要的祖先亲本和直接亲本,为今后大豆育种亲本选配提供参考。【方法】利用1923~2005年全国6个生态区育成的1300个大豆育成品种的系谱资料研究其祖先亲本和直接亲本组成,计算其核遗传贡献值。【结果】1923~2005年1300个大豆育成品种来源于670个终端祖先亲本,其中51.64%为地方品种、38.36%育种品系、7.01%改良品种、2.54%野生豆和0.45%类型不详,相应核遗传贡献率分别为76.29%、14.93%、7.79%、0.54%和0.45%。1391个直接亲本由育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利民  王四清  孟月娥  李艳敏  王慧娟  
以从日本引进的24个大花蕙兰品种为材料,检索英国皇家园艺学会(RHS)60年(1941-2001)的大花蕙兰品种(GREX)登录情况。结果表明,这些品种涉及13个原生种,不同的原生种在品种形成过程中参与的频次有很大差异,如美花兰(C.insigne)、碧玉兰(C.lowianum)、独占春(C.eburneum)和虎头兰(C.hookerianum)等在这些品种中的遗传贡献较大,其余如红柱兰(C.erythrostylum)、西藏虎头兰(C.tracyanum)等的遗传贡献则因品种而有较大差异。根据各原生种的遗传贡献进行不同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可以知道引进的大花蕙兰品种对原生种的遗传多样性保...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会才  曲文祥  慈艳华  张玮  魏云山  
作者利用生态育种的观点,通过对赤峰地区历史上玉米主推品种亲本自交系来源进行系谱分析,从中找出适应本生态区域生态条件下相适应的基础种质,为赤峰玉米育种从基础材料上找到一条简便可行的途径,同时也为赤峰玉米育种制定具体目标时提供了许多信息技术参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虎翼  
为探明广西红薯主要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对收集的25份广西红薯主要育成品种的14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前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2.5%,第一主成分反映叶脉色,第二主成分反映叶色,第三主成分反映株型,第四、五、六主成分分别反映顶叶色、薯皮色。聚类分析可将25份红薯育成品种分为4大类群,第I类群包括7份材料,主要特点是最长蔓长170.8 cm,分枝数8.9个,薯形为短纺缍形,薯皮红色或紫色,薯肉为黄色或紫色,干物率和食味评分最高,平均产量28.30 t/hm2;第II类群包括13份材料,主要特点是叶形为心形或缺刻,顶叶色、叶色均为绿色或褐绿色,叶脉紫色,茎绿色,薯形为中纺缍形...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莉莉  韩芳  马守才  亓佳佳  陈蕴文  余欣欣  薛小雁  郑雅潞  张改生  牛娜  
为明确豫麦2号及其衍生系的遗传差异,将之更好地运用于育种工作,利用40对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引物对豫麦2号及其近年来育成的参加黄淮麦区预试或区试的51个衍生品种(系)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40对SRAP引物在52份材料中检测出941个等位变异,其中具有多态性的266个,多态性条带比率为28.27%,每对引物平均检测出6.65个等位变异。2)SRAP引物基因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值为0.106 3~0.738 5,平均值为0.477 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邹少奎  殷贵鸿  唐建卫  韩玉林  李楠楠  李顺成  黄峰  王丽娜  张倩  高艳  
【目的】探讨亲本对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种周麦23号的遗传贡献和周麦23号的遗传构成并筛选出其特异引物,用于检测周麦23号的品种真实性。【方法】利用覆盖小麦21条染色体的340个SSR标记对周麦23号及其亲本周麦13号、新麦9号进行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分析,解析亲本的遗传物质在周麦23号中传递频率和遗传贡献率。同时可以筛选到若干个周麦23号不同于任一亲本的引物,利用周麦23号的姊妹系、衍生品种对这些特异标记进行二次筛选,最终选择1-2个周麦23号的特异引物,并利用黄淮麦区的主推品种周麦22号、济麦22、矮抗58、郑麦366等14份材料对最终筛选的特异引物进行验证。【结果】双亲周麦13号和新麦9...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仇松英  许钢垣  武计平  逯腊虎  
分析了30份山西冬小麦品种的诸性状对产量的作用。结果表明,千粒重、穗粒数对产量贡献较大,每hm2穗数次之,株高的效应较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新龙  马丽  陈学宽  应雄美  刘家勇  吴才文  
利用系谱图和SSR标记,研究27个云南自育优良甘蔗品种的遗传关系.品种血缘组成分析表明,27个品种的血缘共包含24个种质,细胞质源主要来自热带种斑扎马新黑潭;早期自育品种由于反复使用少数骨干亲本,如Co419、CP49-50,使得血缘组成整体相似;近期品种加大了对新优良亲本的使用,所含种质数逐渐增多.SSR标记分析表明,27对SSR引物共获得408个标记,多态条带比例平均为93.24%,位点的多态信息量平均为0.9411,表明云南自育优良品种在27个位点上多样性十分丰富.品种的分子聚类与血缘聚类大体上相似,但YZ99-601、YZ65-55与同一组合的其他品种差异较大,需作进一步鉴定,而经钴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