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615)
2022(468)
2021(525)
2019(1085)
2018(1030)
2017(1571)
2016(938)
2015(1121)
2014(1088)
2013(1213)
2012(1262)
2011(1114)
2010(1217)
2009(993)
2008(1011)
2007(805)
2006(769)
2005(847)
2004(768)
2003(704)
作者
(2896)
(2325)
(2286)
(2283)
(1495)
(1151)
(1061)
(975)
(939)
(907)
(878)
(874)
(806)
(749)
(738)
(715)
(709)
(665)
(657)
(656)
(655)
(588)
(577)
(562)
(558)
(554)
(543)
(513)
(505)
(479)
学科
管理(2882)
(1846)
经济(1842)
中国(1614)
(1322)
人事(1243)
人事管理(1243)
教育(1193)
工作(1061)
(1053)
(1051)
(1011)
(962)
企业(962)
组织(960)
图书(933)
地方(840)
(831)
书馆(792)
图书馆(792)
(788)
制度(744)
(744)
建设(720)
(685)
(663)
银行(655)
(640)
财政(616)
(607)
机构
大学(11093)
学院(10093)
中国(4485)
研究(4339)
管理(3383)
科学(3064)
(2991)
图书(2802)
书馆(2660)
图书馆(2660)
(2643)
理学(2632)
(2601)
(2584)
(2550)
理学院(2548)
(2511)
经济(2475)
管理学(2422)
管理学院(2406)
中心(2349)
(2230)
研究所(2209)
北京(2082)
(2073)
(2044)
师范(2026)
(1871)
农业(1829)
技术(1741)
基金
项目(6111)
科学(4532)
研究(4418)
基金(4042)
(3779)
国家(3728)
科学基金(2983)
社会(2372)
基金项目(2219)
教育(2184)
社会科(2163)
社会科学(2163)
(2072)
自然(2072)
自然科(2027)
自然科学(2026)
自然科学基金(2006)
(1991)
编号(1987)
成果(1983)
资助(1576)
课题(1434)
重点(1392)
(1341)
(1337)
项目编号(1226)
大学(1195)
科研(1187)
(1167)
(1145)
期刊
中国(6858)
(4759)
经济(4759)
研究(4279)
图书(3790)
教育(3464)
书馆(3123)
图书馆(3123)
学报(2747)
(2170)
管理(2050)
大学(2010)
科学(1998)
(1852)
(1689)
金融(1689)
农业(1433)
学学(1415)
技术(1231)
(1162)
论坛(1162)
会计(1088)
(1078)
职业(1057)
情报(1041)
(965)
资源(959)
理论(941)
实践(915)
(915)
共检索到26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清波  陆彦  
西藏地质工作始于和平解放后的1951年。60年来,通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西藏地质工作从无到有,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西藏地质工作60年可分为5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起步阶段;60年代艰难发展的阶段,初步揭开了西藏高原地壳的神秘面纱;70年代蓬勃发展的时期,对西藏大地的地质特征和矿产分布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总体认识;80—90年代的转型时期;而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则是大发展的时期,西藏的基本地质特征已经查明,所探获的矿产资源储量标志着西藏已迈入中国矿产资源大省(区)的前列。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清波  陆彦  
西藏地质工作始于和平解放后的1951年。60年来,通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西藏地质工作从无到有,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西藏地质工作60年可分为5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起步阶段;60年代艰难发展的阶段,初步揭开了西藏高原地壳的神秘面纱;70年代蓬勃发展的时期,对西藏大地的地质特征和矿产分布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总体认识;80—90年代的转型时期;而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则是大发展的时期,西藏的基本地质特征已经查明,所探获的矿产资源储量标志着西藏已迈入中国矿产资源大省(区)的前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虹鸥  陈丽玲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广东勇闯敢拼,发挥地域优势,紧抓开放前沿机遇,大力开拓对外贸易,不断优化工农业结构,形成并壮大珠三角城市群,传承与创新岭南文化,强化生态文明的建设。广东迅速从一个农业省发展为全国的经济大省、文化强省及生态文明示范区,在各方面建设中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区域中心之一。在这60年里,广东实现了精彩的跨越!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德萨  
通过对西藏地区高校图书馆现状的调查分析 ,指出了面临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图书馆应采取的对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孙晓轩  王旭鹏  王乐峰  
斯弄多铅锌矿床的铅锌矿体赋存于石炭系昂杰组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层间构造破碎带内,受构造破碎带控制。经过地质详查,在矿区内圈定出了九个铅锌矿体和九个铅锌矿化体,在KT1、KT2、KT3、KT5铅锌矿体,探获的铅锌金属资源量达到了中型规模,全矿体铅锌平均品位11.25%。矿石矿物主要为褐铁矿、异极矿、菱锌矿、方铅矿、白铅矿、铅矾。主要有益组分为铅锌,伴生有益组分主要为银,次为铜。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以构造破碎带裂隙充填交代型为主,矽卡岩型为辅。矿床工业类型为含银铜的铅锌矿床。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胡隽  万永文  张旦  
以西藏纳屋错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为例,阐述了在地质调查中综合运用RS、GIS和GPS技术划分地层界线的几种方法。对于地层界线不同类别的野外出露形态,采取差别取舍的办法合理运用3S技术协助划分界线。研究表明,当野外实地界定地层界线遇到困难时可借助遥感影像先行识别,当遥感影像精度欠佳时则由实地勘察确定界线,情况复杂时还常常同时运用3个"S"技术和其他相关地质研究成果综合厘定地层界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中水电公司,CWE)是一家以国际水电承包和投资开发为主营业务的国有全资企业。公司历经60年成长,足迹遍及亚、非、欧、美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32个国家和地区常设驻外机构,从业人数总计2万余人,其中75%为外籍员工。中水电公司以良好的信誉和知名度,广泛参与所在国涉及民生类的工程建设和投资,领域涵盖水电站、大坝、公路、电气化和城市水务处理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宪  
回顾了物流在美国的发展和研究状况,从历史和学术研究史的角度看,对深入认识物流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美国物流的发展史对我国的物流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中水电公司,CWE)是一家以国际水电承包和投资开发为主营业务的国有全资企业。公司历经60年成长,足迹遍及亚、非、欧、美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32个国家和地区常设驻外机构,从业人数总计2万余人,其中75%为外籍员工。中水电公司以良好的信誉和知名度,广泛参与所在国涉及民生类的工程建设和投资,领域涵盖水电站、大坝、公路、电气化和城市水务处理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俊愉  
该文首先指出梅花作为中华传统奇葩的优异之点和目前在国内外应用中的地位 ,再扼要介绍梅花研究各阶段的主要目标及其结果 :①早期调查研究阶段 (1 943~ 1 962年 )———调查整理了四川至上海、江苏、浙江以及广东等省市的梅花 .②中期扩大系统研究阶段 (1 963~ 1 989年 )———既有“文革”前后之低潮 ,又在 1 979后继续前进 ,并于1 989年出版《中国梅花品种图志》 .③晚期深入提高阶段 (1 990年以后 )———如把野生梅种质资源基本查清 ,并有新发现 ;又经多次修正后 ,将全国 32 3个品种纳入中国梅花品种分类最新修正体系中 ;还在育种、古梅、分子水平研究、区域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毅  
"语文"一词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被确定为我国母语课程新名称前已有六十多年的应用史。"语文"是晚清洋务运动的产物,在当时被赋予了语言救国的使命。这一词语在20世纪上半叶已普遍使用,且已成为当时我国母语教学界话语的关键词,其本义是"语言(口语)文字(书面语)"。新中国成立之初"语文"被命名为我国母语课程名称有着当时政治、文化和课程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有其历史必然性,然而,这一名称也存在着两大内在缺陷:名实不符以及名称中民族或国别标识缺失,几十年来已给我国母语课程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当前,由于我国母语教育界对于"语文"一词使用史的集体性遗忘,造成了长期以来我们对这种内在缺陷的忽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郎福宽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50年华诞。50年来,财政伴随着自治区的建设、改革、发展,在雪域高原谱写了一曲探索与创造、开拓与进取的伟大实践篇章。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下,西藏财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为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强的财力保障和有力的制度支撑。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调研组  刘嵩范  刘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