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48)
2023(10684)
2022(9240)
2021(8515)
2020(7639)
2019(17609)
2018(17348)
2017(33214)
2016(18838)
2015(21243)
2014(21402)
2013(21417)
2012(20231)
2011(18529)
2010(18757)
2009(17378)
2008(17531)
2007(15960)
2006(13588)
2005(12226)
作者
(61560)
(51675)
(51508)
(48875)
(32841)
(25314)
(23539)
(20387)
(19455)
(18511)
(17619)
(17470)
(16838)
(16731)
(16634)
(16148)
(16069)
(15358)
(15061)
(14898)
(13338)
(13050)
(12788)
(11766)
(11735)
(11718)
(11524)
(11511)
(10814)
(10589)
学科
(77934)
经济(77851)
管理(48425)
(48134)
方法(40584)
(38503)
企业(38503)
数学(36377)
数学方法(35820)
(21904)
(20160)
(19734)
中国(18230)
地方(16107)
业经(14156)
(13805)
农业(13609)
(13447)
贸易(13442)
(13006)
(12411)
财务(12377)
财务管理(12343)
(11873)
企业财务(11759)
理论(11723)
(11354)
银行(11286)
(11148)
金融(11144)
机构
大学(280523)
学院(277147)
(105767)
经济(103366)
研究(102653)
管理(98555)
理学(85545)
理学院(84376)
管理学(82172)
管理学院(81703)
中国(74777)
科学(71620)
(64367)
(60726)
(57081)
研究所(52612)
农业(51593)
业大(51398)
(48119)
中心(46591)
(42631)
财经(38426)
北京(37807)
(36322)
(36079)
师范(35474)
(34830)
(34235)
(33950)
农业大学(33361)
基金
项目(192228)
科学(148043)
基金(139421)
(127688)
国家(126740)
研究(126163)
科学基金(104621)
社会(76644)
(75584)
自然(73597)
基金项目(73334)
社会科(72521)
社会科学(72496)
自然科(71878)
自然科学(71843)
自然科学基金(70578)
(65664)
资助(59310)
教育(58867)
编号(48780)
重点(45117)
(41615)
(40954)
计划(40882)
成果(40121)
(38901)
科研(38668)
科技(36907)
创新(36565)
课题(35174)
期刊
(110518)
经济(110518)
研究(74779)
学报(61455)
(57340)
中国(53885)
科学(51337)
大学(43635)
学学(41648)
农业(38393)
(38060)
管理(33880)
教育(25874)
(22287)
金融(22287)
技术(22157)
(21266)
财经(18968)
经济研究(18211)
业大(17178)
(16886)
业经(16727)
(16205)
统计(15577)
问题(14934)
农业大学(14299)
科技(14094)
(13774)
技术经济(13568)
资源(13095)
共检索到404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登宇   杨美琦   张开琴   李子轩   央拉   拜占春   索朗斯珠  
为分析当前西藏地区牦牛源沙门菌耐药性与分子特征,本研究对源自西藏地区内的30株沙门菌牦牛粪便分离株,采用药敏纸片法测定相关菌株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三大类共22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采用PCR扩增的方式检测bla_(TEM)、bla_(CTX)和bla_(CMY)等18种耐药基因,并采用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和费希尔精确检验(Fisher)分析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的相关性,将相关耐药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并应用序列综合分析软件(CLC Sequence Viewer 7.5和MAGA7.0)分析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_(TEM))和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rmA)编码翻译相关的氨基酸关键位置点位差异与耐药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分离的30株沙门菌对于β-内酰胺类存在比较严重耐药现象,30株沙门菌对苯唑西林(OX)耐药占比最多,为60%,对青霉素(PG)、哌拉西林(PRL)、阿莫西林(AMX)、氨苄西林(AM)、羧苄西林(CB)、头孢氨苄(CN)、头孢呋辛(CXM)、头孢曲松(CRO)、头孢拉定(RAD)、头孢他啶(CAZ)、头孢哌酮(CFP)和头孢唑林(CZO)耐药率分别为56.67%、43.33%、40.00%、53.33%、53.33%、46.67%、56.67%、53.33%、50.00%、46.67%、56.67%和30.00%;对喹诺酮药物均为敏感;对氨基糖苷类药物中的链霉素(SM),耐药率为60.00%,卡那霉素(KAN)、妥布霉素(CAS)、阿米卡星(AKM)耐药率分别为13.33%、33.33%和30.00%。2)30株沙门菌的优势耐药谱型为PG/OX/PRL/AMX/AM/CB/SM。3)β-内酰胺类相关的耐药基因bla_(TEM)携带率较高(53.30%,16/30),且bla_(TEM)与β-内酰胺类药物对青霉素(PG)、苯唑西林(OX)、哌拉西林(PRL)、阿莫西林(AMX)、氨苄西林(AM)、羧苄西林(CB)、头孢氨苄(CN)、头孢呋辛(CXM)、头孢拉定(RAD)、头孢他啶(CAZ)和头孢哌酮(CFP)的耐药性相关性,呈现出显著相关(P<0.05),氨基糖苷类相关耐药基因armA携带率为60%(18/30),且与妥布霉素(CAS)、链霉素(SM)、阿米卡星(AKM)的耐药性相关性,呈现出显著相关(P<0.05)。4)部分bla_(TEM)和armA编码翻译的氨基酸存在可能与沙门菌耐药能力有关的差异位点。综上,西藏地区沙门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和氨基糖苷类耐药情况形势十分严峻,西藏地区沙门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率高的原因是因为其携带耐药基因bla_(TEM)和armA,且与氨基酸位点突变有关。本研究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牦牛源沙门菌耐药性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赵姝  李健  马立才  刘旭  王元  房文红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121株海水养殖源弧菌对喹诺酮类药物(恩诺沙星、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利用PCR方法检测其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VC、qnrS、qnrA和qnrB)、外排泵耐药基因(oqxA、oqxB、acrR、marR和soxR)和整合子(Int1、SXT和ISCR1),同时研究4种外排泵抑制剂(甲基吡咯烷酮,NMP;利血平,RSP;羰基氰氯苯腙,CCCP;苯丙氨酸-精氨酸-β萘酰胺,PAβN)对弧菌恩诺沙星、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最小抑菌浓度的影响。在121株弧菌中,恩诺沙星耐药菌株31株(25.6%),诺氟沙星耐药株21株(17.4%),环丙沙星耐药株22株(18.2%);4种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仅检测到qnrA(2株)和qnrVC(30株),5种喹诺酮类外排泵基因仅在溶藻弧菌352菌株中检测到oqxB;121株弧菌中检测到39株菌携带Int1、42株菌携带SXT、44株菌携带ISCR1;在NMP、RSP、CCCP和PAβN作用下,分别有22株、25株、31株和7株弧菌对恩诺沙星的敏感性下降,分别有6株、5株、9株和4株弧菌对诺氟沙星的敏感性下降,分别有17株、13株、5株和14株弧菌对环丙沙星的敏感性下降。研究结果表明,弧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表型与基因型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外排泵抑制剂对弧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具有显著影响,预示弧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存在着新的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朝喜  李宇涵  谭敏  汪露  黄志宏  
【目的】对329株采自川西北高原牦牛和藏猪源大肠杆菌进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抗生素耐药基因、整合酶基因、毒力基因和遗传谱系分型分析,以期了解其耐药现状、毒力特性和优势遗传谱系分布等生物学特征。【方法】利用麦康凯培养基和15e肠杆菌科细菌生化编码鉴定管对牦牛和藏猪粪便和胃肠道内容物样本进行大肠杆菌分离和鉴定;采用改良结晶紫半定量染色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鉴定及其对2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采用普通PCR或多重PCR方法对28个耐药基因、2个整合酶基因、15个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和遗传谱系分型分析。【结果】(1)从471份牦牛、藏猪粪便和胃肠道内容物样本分离鉴定329株大肠杆菌,分离率为78.9%。(2)329株大肠杆菌大多表现出弱或无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仅2株为强成膜能力表型(其中牦牛和藏猪源各1株)。(3)329株大肠杆菌对24种抗菌药物多表现出一定的耐药性并呈现多重耐药现象,其中对磺胺甲唑、磺胺二甲嘧啶、链霉素、氯霉素、氨苄西林、利福平和土霉素耐药率较高,对氨基糖苷类(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和壮观霉素)、β-内酰胺类(头孢噻呋、头孢曲松、头孢唑啉)、喹诺酮类(萘啶酸、沙拉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达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多黏菌素B等敏感。(4)除cat1、cat2、bla_(CMY-2)、bla_(SHV)、tetC、tetG、tetX等7个耐药基因外,其他21个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其中以aac(6')-Ib最为流行,其次是sul1和floR,检出率均在30%以上。藏猪源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与qnrA相关,牦牛源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耐药性与bla_(TEM)和bla_(DHA)相关。(5)整合酶基因intⅠ1和intⅠ2的检出率分别为30.09%(99/329)和4.56%(15/329),其中10株大肠杆菌(牦牛源2株,藏猪源8株)同时检测到intⅠ1和intⅠ2。(6)毒力基因agn43、sitA、ompT、eaeA、bcsA、fimC、LT、fyuA和irp2均有阳性检出,但stx1、stx2、ehxA、bcsB、hlyA和hlyE未检测到;329株大肠杆菌共存在38种不同的毒力谱型,其中285株至少携带除agn43和bcsA外7个毒力基因中的1个,最多携带6个毒力基因。(7)21个耐药基因中,A型和B1型分布的耐药基因种类较B2型和D型丰富;A型中sul3、qnrS、tetM耐药基因分布最广,B1型中sul1和aac(6')-Ib分布最广,不存在tetM和qnrA;7个毒力基因主要分布于A型和B1型,fimC、sitA和ompT主要分布于A型和B1型,eaeA、fyuA和irp2的主要分布于B1型,LT主要分布于A型(仅1株分布于D型)。【结论】329株大肠杆菌耐药较为严重,且耐药基因谱型和毒力谱型呈现多样化,本研究能够为川西北高原牦牛和藏猪源大肠杆菌病治疗、发病机制探讨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军  高海侠  李锐  王瑞  王文静  张瑞良  赵霞  李琳  
【目的】构建鼠伤寒沙门菌BaeSR和AcrB双基因缺失株,探究BaeSR和AcrB对鼠伤寒沙门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自杀质粒pLP12介导的同源重组系统构建鼠伤寒沙门菌标准株CR的AcrB基因缺失株CR△AcrB以及AcrB和BaeSR双基因缺失株CR△BaeSR△AcrB,比较分析鼠伤寒沙门菌缺失株与标准株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呋、阿米卡星、安普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阿奇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氟苯尼考、氯霉素12种药物的敏感性及生长特性、生物膜形成能力、运动性等生物学特性差异。【结果】成功构建了鼠伤寒沙门菌标准株CR的基因缺失株CR△AcrB和CR△BaeSR△AcrB。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与标准株CR相比,CR△AcrB对12种药物的MIC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CR△AcrB相比,CR△BaeSR△AcrB对除青霉素类(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以外的10种药物MIC下降了50%~87.5%。与标准株CR相比,CR△AcrB和CR△BaeSR△AcrB的生长速率无明显变化,但其生物膜形成能力(P<0.01)及运动性(P<0.05)均显著下降。【结论】鼠伤寒沙门菌AcrB和BaeSR基因缺失后,细菌的运动性及生物膜形成能力显著下降,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增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强强  轩慧勇  刘雪连  宋超慧  徐琦琦  秦蕾  夏利宁  
为探明新疆焉耆地区4种动物(牛、鸡、猪、羊)源沙门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携带耐药基因的情况,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和管家基因invA的PCR检测,分离、鉴定沙门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其对11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在分离株中用PCR的方法检测14种耐药基因。结果表明:共分离出不同动物源沙门菌191株,分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牛源(62.0%)、鸡源(28.3%)、猪源(9.0%)和羊源(8.5%);不同动物源沙门菌对被检抗菌药物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鸡源、羊源、猪源、牛源的耐药严重程度依次降低,鸡源沙门菌耐药谱宽,多药耐药在0~3、5~7耐有分布,对四环素和氟苯尼考耐药率在70.0%以上,羊源沙门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88.2%)高于其他动物源的,多药耐药以7耐(23.5%)为主,牛源沙门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66.1%)高于其他动物源的,多药耐药以4耐(38.7%)为主,不同动物源沙门菌均对磷霉素、亚胺培南和多粘菌素敏感,耐药谱型多样化;不同动物源沙门菌中除qnr S和mcr–1基因未检出外,其余被检耐药基因均有检出,blaCMY–2和tetA基因仅在猪源沙门菌中被检出,不同动物源沙门菌均以同时携带blaTEM、blaOXA、tetB、oqxA、oqxB、aadA2、ant(3")–Ia、aac(6')–Ib–cr、floR耐药基因为主,牛源沙门菌对以上耐药基因检出率最高,在35%以上,羊源与猪源沙门菌对以上耐药基因检出率在20%左右,鸡源沙门菌对以上耐药基因检出率不到1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强强  轩慧勇  刘雪连  宋超慧  徐琦琦  秦蕾  夏利宁  
为探明新疆焉耆地区4种动物(牛、鸡、猪、羊)源沙门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携带耐药基因的情况,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和管家基因invA的PCR检测,分离、鉴定沙门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其对11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在分离株中用PCR的方法检测14种耐药基因。结果表明:共分离出不同动物源沙门菌191株,分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牛源(62.0%)、鸡源(28.3%)、猪源(9.0%)和羊源(8.5%);不同动物源沙门菌对被检抗菌药物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鸡源、羊源、猪源、牛源的耐药严重程度依次降低,鸡源沙门菌耐药谱宽,多药耐药在0~3、5~7耐有分布,对四环素和氟苯尼考耐药率在70.0%以上,羊源沙门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88.2%)高于其他动物源的,多药耐药以7耐(23.5%)为主,牛源沙门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66.1%)高于其他动物源的,多药耐药以4耐(38.7%)为主,不同动物源沙门菌均对磷霉素、亚胺培南和多粘菌素敏感,耐药谱型多样化;不同动物源沙门菌中除qnr S和mcr–1基因未检出外,其余被检耐药基因均有检出,blaCMY–2和tetA基因仅在猪源沙门菌中被检出,不同动物源沙门菌均以同时携带blaTEM、blaOXA、tetB、oqxA、oqxB、aadA2、ant(3")–Ia、aac(6')–Ib–cr、floR耐药基因为主,牛源沙门菌对以上耐药基因检出率最高,在35%以上,羊源与猪源沙门菌对以上耐药基因检出率在20%左右,鸡源沙门菌对以上耐药基因检出率不到1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磊  赵霞  王文静  张瑞良  代兴杨  曾明华  李琳  
[目的]通过对诱导耐药沙门菌成簇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比对分析,以及cas(CRISPR associated)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CRISPR/Cas与沙门菌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对鼠伤寒沙门菌ATCC13311进行耐药诱导分别获得3株体外诱导耐药(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氨苄西林)菌和1株体内诱导耐药(环丙沙星)菌,设计引物对CRISPR,进行PCR扩增并检测,应用CRISPR Finder分析CRISPR序列,对5株沙门菌的CRISPR序列进行比对;利用RT-q PCR检测耐药前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萍  关茹飞  夏利宁  徐志勇  
为掌握新疆某养殖场羊源沙门氏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并了解其携带部分相关耐药基因的流行现状及β-内酰胺酶、16SrRNA甲基化酶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Plasmid 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PMQR)的共存情况。使用琼脂稀释法对分离的沙门氏菌进行药敏试验,通过PCR方法进行blaTEM、blaCMY-2、blaCTX-M、blaLAP-1、blaKPC、blaOXA、blaSHV等β-内酰胺酶和armA、rmtB等16SrRNA甲基化酶及qnrA、qnrB、qnrC、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曲志娜  刘红玉  王娟  赵思俊  李玉清  黄秀梅  盖文燕  王君玮  
【目的】通过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试验以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表型和基因型检测试验,了解青岛地区肉鸡养殖场产ESBLs大肠杆菌菌株的分布情况及耐药特征,分析ESBLs流行基因型和基因亚型,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产ESBLs菌株的感染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249株大肠杆菌菌株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试验,采用CLSI推荐方法进行ESBLs表型检测和确证实验,采用PCR方法、序列测定以及生物学分析软件进行ESBLs耐药质粒的DNA扩展和基因型分析,利用SPSS19.0软件对产ESBLs菌株与非产ESBLs菌株的耐药情况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83.13...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曲志娜  刘红玉  王娟  赵思俊  李玉清  黄秀梅  盖文燕  王君玮  
【目的】通过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试验以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表型和基因型检测试验,了解青岛地区肉鸡养殖场产ESBLS大肠杆菌菌株的分布情况及耐药特征,分析ESBLS流行基因型和基因亚型,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产ESBLS菌株的感染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249株大肠杆菌菌株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试验,采用CLSI推荐方法进行ESBLS表型检测和确证实验,采用PCR方法、序列测定以及生物学分析软件进行ESBLS耐药质粒的DNA扩展和基因型分析,利用SPSS19.0软件对产ESBLS菌株与非产ESBLS菌株的耐药情况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83.13...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慧敏  夏盼盼  吴海潮  陈万昭  秦蕾  徐琦琦  刘泽鹏  夏利宁  
为了解新疆某规模化猪场人、动物和环境来源沙门菌的流行情况、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本研究从该场采集养殖人员粪便和鞋底拭子、猪肛拭子和环境样品共855份进行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得到的沙门菌采用CLSI推荐的琼脂稀释法进行11种抗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通过PCR方法检测相关耐药基因。结果表明:1)共分离到沙门菌288株,3种来源样品中沙门菌分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养殖人员样品(47.2%),猪肛拭子(33.9%)及环境样品(32.3%)。2)3种来源沙门菌对四环素、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在75.0%以上;环境源沙门菌耐药情况最严重,人源与猪源沙门菌耐药情况相近。该场沙门菌对头孢噻呋和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较高,未检出对左氧氟沙星和阿米卡星耐药的菌株。分离株共有30种耐药谱型,3耐及以上菌株占81.3%,以7耐菌株为主,环境源沙门菌7耐菌株检出率(65.4%)高于猪源和人源沙门菌。3)分离株中检出11种相关耐药基因,bla_(TEM)基因的检出率为100.0%,ant(3″)-Ia、aac(6′)-Ib和floR基因的携带率均高于50.0%。猪源沙门菌中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和tetM的检出率在50.0%左右,高于环境源和人源沙门菌。此外,检出2株碳青霉烯类多药耐药基因bla_(NDM)阳性菌株。综上,沙门菌在该猪场人源样品中检出率最高,环境源沙门菌的耐药情况最严重、多药耐药率最高、耐药谱最广、耐药基因携带率最高。3种来源的沙门菌在流行情况、耐药情况及耐药基因携带率等方面存在差异,应从人-动物-环境健康的整体视角出发,结合沙门菌分离率和耐药性检测结果,规范消杀流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爱萍  邓玉婷  姜兰  赵飞  张瑞泉  
为了解PMQR基因、QRDR突变与气单胞菌喹诺酮类耐药相关性,以116株水产源气单胞菌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法检测PMQR基因(qnrA、qnrB、qnrS、qepA、aac(6′)-Ib-cr)并分析QRDR靶基因gyrA、parC突变情况,用微量二倍稀释法测定萘啶酸(NAL)、环丙沙星(CIP)、恩诺沙星(ENR)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结果表明:116株气单胞菌中,有18株(15.52%)菌株携带PMQR基因,其中8株(6.90%)携带qnrS2基因,9株(7.76%)携带aac(6′)-Ib-cr基因,1株同时携带qnrS2、aac(6′)-Ib-cr基因,未检测到qnrA,qnrB和qepA基因;56株(48.28%)菌株发生QRDR靶位点突变,主要突变方式为GyrA:Ser~(83)Ile和GyrA:Ser~(83)Ile+ParC:Ser~(87)Ile;对NAL、CIP及ENR耐药率分别为47.41%、12.07%及11.21%;7株仅携带qnrS2基因菌株未发生QRDR突变,对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略下降,NAL、CIP及ENR的MIC值分别小于4.00、0.50和1.00mg/L;10株携带aac(6′)-Ib-cr基因的菌株均发生QRDR突变并对NAL表现耐药,MIC值均>128.00mg/L,其中8株对CIP和ENR表现耐药,MIC值均≥4.00mg/L;发生gyrA单突变或gyrA和parC双突变菌株均对NAL表现耐药,MIC值均≥64.00mg/L,CIP和ENR的MIC值有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毛灿  苏友禄  李勇  张亚秋  古群红  邓益琴  王宝屯  陈皓祥  冯娟  
从广东省珠海市养殖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体内分离得到96株爱德华菌属(Edwardsiella spp.),经gyrB基因鉴定出87株杀鱼爱德华菌(E. piscicida)。耐药谱分析显示,杀鱼爱德华菌对利福平(98.85%)、麦迪霉素(96.55%)、红霉素(95.40%)、青霉素(68.96%)、磺胺异恶唑(58.62%)、复方新诺明(28.73%)、阿莫西林(21.83%)、庆大霉素(13.79%)、新霉素(10.34%)、呋喃唑酮(3.45%)、诺氟沙星(2.29%)、氯霉素(2.29%)、多西环素(2.29%)、土霉素(1.15%)、氟苯尼考(1.14%)、恩诺沙星(0%)耐药。杀鱼爱德华菌共有32种耐药谱型且均为多重耐药菌株,多重耐药指数为0.423。斑马鱼致死率结果发现,杀鱼爱德华菌是一株中高毒力菌株;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揭示,杀鱼爱德华菌毒力与庆大霉素抗性呈正相关(P<0.05),与恩诺沙星、氟苯尼考(P<0.05)和土霉素抗性(P<0.01)呈负相关。综上所述,花鲈源杀鱼爱德华菌为高毒、多重耐药的菌种,其毒力与耐药性多呈现负相关,推测是由于细菌因获得外源DNA而产生额外的生物成本所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振亚  雷雪平  陈梦竹  郭向辉  耿毅  欧阳萍  陈德芳  黄小丽  
鰤诺卡菌(Nocardia seriolae)是严重危害大口黑鲈的病原菌,为了解四川大口黑鲈主养区N.seriolae的耐药性与耐药基因流行情况,从四川大口黑鲈主养区分离鉴定N.seriolae 20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分离菌株的耐药表型,发现20株N.seriola对多西环素、替米考星、庆大霉素等敏感率为100%,对青霉素、头孢噻呋、头孢西丁等药物的耐药率为100%,对恩诺沙星、磺胺异恶唑、氟苯尼考耐药率分别为45%、40%和20%,其中10株菌表现出多重耐药性,且不同区域的分离株耐药表型存在差异。超高通量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分离菌中6类78种耐药基因分布情况,结果显示,6类耐药基因均可在20株分离菌中检出,其中tetA、tetG、tetS、aacC、blaTEM、floR、acrA、acrB的检出率达100%,其他耐药基因检出率介于5%~95%,且存在地区与菌株差异,表明四川大口黑鲈N.seriolae具有进一步进化为多重耐药的潜在风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汤起武  谭胜国  葛玲瑞  李运虎  田清武  余兴龙  
为了解湘西黄牛粪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从湘西黄牛主产区花垣县和凤凰县6个不同规模的湘西黄牛养殖场采集黄牛肛门拭子样品,用麦康凯培养基和大肠埃希菌特异性引物分离、鉴定大肠埃希菌;采用K–B法对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进行5类共1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利用超高通量荧光定量PCR对16株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7类共22种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用大肠埃希菌8个管家基因对此16株分离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并运用goe BURST程序和MEGA 7.0对其进行ST聚类分析和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从采集的206份黄牛肛门拭子样品中共分离、鉴定出大肠埃希菌170株;分离自各牛场的大肠埃希菌对四环素、多西环素、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和甲氧苄氨嘧啶的耐药性较高,耐药性最高的牛场对这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29.63%、16.67%、22.22%、16.67%、33.33%,共有16株多重耐药菌,有8种耐药谱型;有acrA–01(100.00%)、fox5(81.25%)、sul1(68.75%)、sul2(75.00%)、folA(100.00%)、tetR–02(81.25%)、intI–1(clinic)(68.75%)和tnpA–01(50.00%)等6类8种耐药基因被检出;共获得11种ST型,其中,有9种新的ST型;16株分离株可分成2个克隆群和7个单独型;所有分离株聚集归为2个大群,分别为2个分支和7个分支。可见,湘西黄牛粪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整体偏低,多重耐药菌主要出现于大型规模养殖场,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应加强对大型规模黄牛养殖场粪源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监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