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9)
- 2023(1388)
- 2022(1230)
- 2021(1178)
- 2020(943)
- 2019(2279)
- 2018(2183)
- 2017(4000)
- 2016(2351)
- 2015(2599)
- 2014(2658)
- 2013(2784)
- 2012(2655)
- 2011(2398)
- 2010(2464)
- 2009(2193)
- 2008(2192)
- 2007(1910)
- 2006(1727)
- 2005(1558)
- 学科
- 济(11874)
- 经济(11868)
- 地方(6327)
- 方法(4595)
- 数学(4436)
- 数学方法(4351)
- 业(4343)
- 农(4287)
- 管理(4079)
- 地方经济(3467)
- 学(3319)
- 农业(3296)
- 环境(2314)
- 中国(2197)
- 企(1838)
- 企业(1838)
- 和(1750)
- 业经(1736)
- 生态(1660)
- 财(1622)
- 资源(1584)
- 贸(1294)
- 贸易(1293)
- 收入(1279)
- 发(1249)
- 农业经济(1237)
- 易(1191)
- 融(1187)
- 金融(1185)
- 事业(1154)
- 机构
- 学院(35099)
- 大学(34707)
- 研究(15141)
- 济(12519)
- 经济(12281)
- 科学(11669)
- 管理(11297)
- 中国(10918)
- 理学(9926)
- 理学院(9645)
- 管理学(9196)
- 农(9181)
- 管理学院(9144)
- 所(8783)
- 研究所(8256)
- 京(7628)
- 农业(7443)
- 业大(7083)
- 中心(6994)
- 湖(6543)
- 省(6292)
- 范(5880)
- 师范(5784)
- 院(5492)
- 科学院(5430)
- 江(5259)
- 室(4958)
- 财(4943)
- 农业大学(4810)
- 北京(4790)
共检索到52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岩 张廷斌 秦岩宾 别小娟 徐志忠 胡东
喀湖错地区位于西藏第三条斑岩铜矿带——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该带资源潜力巨大,近年来相继发现了多龙和尕尔穷等具大型规模的铜多金属矿床。为进一步拓展其铜矿资源,利用ETM+遥感数据在该区域展开了遥感矿产地质特征解译和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等工作,通过类比多龙铜矿成矿要素和预测要素,综合分析得出"线、环、带及蚀变信息"为该区遥感找矿要素,据此在研究区圈定出8个找矿远景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廷斌 杨玲莉 易桂花 别小娟 李红梅 陈雪 王成
以西藏墨竹工卡县驱龙斑岩铜矿床为例,利用Hyperion高光谱数据对矿区蚀变分带信息进行提取,确定了针铁矿、磁黄铁矿、高岭石、绿泥石和铜蓝等5类端元矿物。结果表明,在Cu i及其外围提取的蚀变矿物由斑岩体向外为针铁矿+高岭石→针铁矿+高岭石+磁黄铁矿→绿泥石;在Cu ii及其外围提取的蚀变矿物由斑岩体向外为针铁矿+高岭石→针铁矿+高岭石+绿泥石→绿泥石,矿物分布情况与驱龙铜矿围岩蚀变分带基本一致,利用Hyperion数据能够较好地提取驱龙铜矿的蚀变分带信息。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郭娜 郭科 胡敬仁 常娟 张廷斌
采用ETM+、ASTER、Geoeye数据在西藏唐嘎幅开展遥感找矿工作,通过矿物光谱匹配分析,利用ETM+数据提取铁染、羟基等基本蚀变信息从而确定找矿方向,利用ASTER数据提取绿泥石化、泥化等蚀变信息进而确定重点找矿区域。在ETM+、ASTER数据确定的重点找矿区域内实施0.5m像元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观察,提取各种线、环构造信息,并结合目视解译成果及构造、蚀变综合信息,确定重点找矿范围及点区位。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中部蚀变分布与典型的斑岩铜矿模型极其相符,找矿重点区域处于线-环构造的集中交汇区域,野外验证已发现铜、钼矿化及石榴子石矽卡岩。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常睿春 何政伟 王茂芝
高光谱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是地质找矿和蚀变矿物填图的重要方法之一,研究基于现有的机载HyMap高光谱遥感影像模拟的星载高光谱遥感数据,通过光谱特征分析、降噪、端元提取、蚀变矿物填图等高光谱遥感技术结合实验区线性构造,对实验区进行星载高光谱遥感数据找矿应用初探,提取的蚀变矿物组合分布区,可以作为靶区开展进一步预查工作。
关键词:
高光谱 蚀变矿物 成矿构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折书群
西藏玉龙铜矿是世界级特大型铜矿,目前即将开采。矿区位于海拔4 800多米的青藏高原,地处长江上游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脆弱。矿区位于一个完整水文地质单元内的区域地下水补给区,地下水与地表水垂直交替运动频繁,水力联系密切。评价了区域地表水、地下水环境质量,通过江西省德兴铜矿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类比,分析了矿山开发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从保护水环境角度,对玉龙铜矿开发提出了几点防止污染扩散的建议,以利于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玉龙铜矿 水环境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镭
矿产资源,特别是特大型矿的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西藏玉龙铜矿在国内仅次于德兴铜矿的特大型矿山,它的开发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有利于带动昌都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认为开发玉龙铜矿既面临着矿产资源开发机制、模式及矿产开发区功能与结构等一系列重大变革,又出现许多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必须面向下一世纪和国内外两个市场,按照新的机制,选择融合式发展,努力建立一个综合功能型的昌都地区经济。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区域经济 玉龙铜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华丽 陈刚 李敬兰 丁国平
运用遥感技术动态监测矿区生态环境,对于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以湖北大冶为研究区,采用多时相陆地卫星遥感影像,通过不同波段组合,以及铁矿指数(ironoxide)和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等的应用,在分析地表地物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知识的决策树方法进行分类,大幅度提高了分类精度,得到了具有高精度的分类结果图。并基于不同时相分类结果的变化检测,通过对研究区水体污染、矿区复垦、耕地变化等的分析,定量分析了矿区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发现从1986年到2002年,研究区水体污染还比较严重,矿区植被严重退化,耕地大量减少,停产的矿区仅20%已复垦,为...
关键词:
遥感 矿区 生态环境 决策树 变化检测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思思 汪冰 范芳 付丽华 沈鸿坡 张策
在植被覆盖区,植被与部分矿物存在相似的反射光谱特征,运用常规的遥感信息提取方法难以有效地提取岩矿及蚀变信息.基于Landsat8 OLI数据,以白云鄂博西南草原覆盖区为研究区,通过线性混合像元分解法从混合像元光谱中减去植被类型终端单元的反射率值及其强度,达到抑制植被干扰的目的,实现岩石、土壤光谱重建.对比植被抑制前后OLI数据植被相关统计信息,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一步提取研究区植被抑制前后的羟基异常信息,结合野外验证表明:在中低密度草原覆盖区,运用线性混合像元分解法可有效抑制植被干扰,抑制干扰后提取的遥感蚀变信息更为客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欧阳颖丽
针对电动轮自卸卡车故障率高,运行成本较大的问题,德兴铜矿于2012年6月开始了一项名为CI的电动轮持续改进活动。通过这一活动的实施,德兴铜矿在减少设备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改善道路和油耗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廖合群 金姝兰
德兴铜矿的开采促进了经济发展,然而,铜矿开采和选矿过程中排放大量废石、尾砂、废水、废气、粉尘及伴有局部噪声污染,导致矿山地貌和景观、水生生态系统和土壤生态环境被破坏,影响人体健康,环境代价巨大。初步估计,矿区土地复垦费大约为9.78亿元,大坞河流域土壤修复损失的土地价值为200亿元左右。随着铜矿的开发,污染还在继续,大坞河、乐安河、鄱阳湖的水质进一步下降,其环境代价不可估量。
关键词:
铜矿开采 环境代价 德兴铜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超 黄清麟 朱雪林 张晓红 普布顿珠 旦增
对西藏地区主要类型灌木林进行外业遥感调查,选取海拔、坡向、坡度和NDVI4个影响西藏灌木林空间分布的主要指标,采用判别分析方法,构建判别模型和判别规则,提取基于空间分布特征的识别决策,基于覆盖研究区的ETM+和DEM,进行西藏灌木林的遥感分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灌木林空间分布特征的遥感分类精度达到86.24%,其中,狼牙刺-沙棘-红柳组合的分类精度最高,为95.00%,杜鹃-小檗和高山柳-铺地柏组合的分类精度相当,分别为81.08%和81.25%。
关键词:
西藏 灌木林 遥感分类 空间分布特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霍明远
通过最新的遥感油气勘查 ,结合已有的油气地质和油气地球化学资料 ,对藏北地区油气资源进行了初步评价 ,认为该地区油气资源总量为40~60亿t左右。勘查重点放在羌塘地区的西北部 ,尤其是地球化学异常低值区具有大型推覆体构造的复合部位 ,最有希望找到亿吨以上整装油气田。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丕蓉 李志军 郎兴海
西藏雄村铜金矿是最近在西藏日喀则地区发现的一个超大型矿床在对矿床地质特征、经济技术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静态和动态评价方法对矿床经济价值进行评价,通过投资利润率、投资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经济技术指标开展盈亏分析,选取处理成本、铜价作为不确定因素进行了单变量敏感性分析,同时在保证边界品位的基础上以处理成本和回收率作为不确定因素进行了双变量敏感性分析,认为该矿床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矿山生产建设的条件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关键词:
雄村铜金矿 经济评价 敏感性分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甲斌 李瑞军 余良晖
开展尾矿资源调查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借助入选矿石量及精矿与尾矿产出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尾矿资源调查方法,并测算得全国铜矿尾矿资源总量大致为15×108t,铜平均品位约为0.077%;同时,基于盈亏平衡的思想,构建了尾矿资源经济评价模型,并且测算确定,在铜价不低于35 000元/t的条件下,回收单一铜元素的经济品位为0.07%。资源结构决定其利用模式。根据调查评价结果判断,未来我国铜矿尾矿资源利用的主要模式是尾矿回选及尾矿用于采矿充填或用作建筑材料两个方面。根据尾矿资源利用模式,要进一步推动尾矿资源开发利用,不仅需要及时发布尾矿资源数据信息,而且更需要落实相关激励政策,努力消除尾矿资源开发利...
关键词:
铜矿 尾矿 品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懋芳 刘三超 邱建军 张虹鸥 周霞
该研究提出了用于西藏雪灾监测与评估的方法,该方法结合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以MODIS数据得到的归一化雪盖指数(NDSI)为基础,同时估算厚云区的积雪覆盖的可能性,综合考虑包括DEM、道路等区域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对2007年3月中旬发生在西藏南部的一次大雪灾进行了监测与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积雪覆盖区域,并对雪灾发生面积进行估算。
关键词:
西藏 雪灾 MODIS GIS 灾害监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