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82)
2023(14208)
2022(12120)
2021(11541)
2020(9880)
2019(22669)
2018(22572)
2017(44359)
2016(24029)
2015(27011)
2014(26914)
2013(26453)
2012(24696)
2011(22127)
2010(22154)
2009(20717)
2008(20309)
2007(18403)
2006(16150)
2005(14211)
作者
(68188)
(57660)
(57238)
(54788)
(36291)
(27605)
(26039)
(22575)
(21687)
(20604)
(19433)
(19320)
(18087)
(18036)
(17846)
(17763)
(17569)
(16756)
(16554)
(16506)
(14217)
(14183)
(14136)
(13345)
(13102)
(12974)
(12775)
(12722)
(11684)
(11631)
学科
(98635)
经济(98530)
(72556)
管理(65491)
(50413)
企业(50413)
(49329)
方法(44264)
数学(39744)
数学方法(39229)
农业(32468)
(26471)
中国(24246)
业经(23939)
地方(20780)
(20239)
(19203)
贸易(19197)
(18948)
(18720)
(15922)
(15896)
财务(15841)
财务管理(15805)
(15775)
银行(15740)
企业财务(15004)
(14977)
(14382)
金融(14378)
机构
学院(337874)
大学(332524)
(140881)
经济(137962)
管理(133352)
理学(115202)
理学院(114033)
管理学(111970)
管理学院(111356)
研究(111131)
中国(88936)
(72387)
科学(68397)
(68176)
(64810)
(56100)
农业(55723)
中心(55416)
业大(54540)
(52757)
财经(50887)
研究所(50777)
(46310)
(43139)
师范(42718)
北京(42097)
经济学(41942)
(41202)
(39534)
经济学院(38028)
基金
项目(227300)
科学(179862)
研究(166504)
基金(165903)
(144343)
国家(143071)
科学基金(123315)
社会(105361)
社会科(99579)
社会科学(99552)
(89603)
基金项目(88149)
自然(80464)
自然科(78589)
自然科学(78566)
自然科学基金(77172)
教育(75993)
(74903)
编号(69018)
资助(67560)
成果(55541)
(50927)
重点(50813)
(49641)
(47003)
课题(46397)
科研(44173)
创新(43947)
国家社会(43276)
教育部(43237)
期刊
(156248)
经济(156248)
研究(95058)
(72067)
中国(63751)
学报(51213)
(50059)
科学(48599)
农业(48239)
管理(44250)
大学(39553)
(38850)
金融(38850)
学学(37699)
业经(31125)
教育(30854)
技术(29301)
财经(24188)
(23866)
经济研究(23018)
问题(21772)
(20634)
(17555)
技术经济(16668)
统计(16607)
农村(16357)
(16357)
世界(16178)
理论(16088)
资源(15955)
共检索到500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强  谷睿莹  
为了全面了解西藏农牧户小额农信贷的行为特征,为牧区小额农信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013年7月,笔者开展了以当雄县为例的牧区农牧民小额农信贷行为调查。调查表明,西藏牧区农牧民小额农信贷行为在农牧户理解能力、农牧户文化水平、农牧户借贷动机、农牧户信贷等方面具有其特殊性。为此,西藏牧区小额农信贷发展必须立足于农牧民小额农信贷行为特征,加强金融创新和金融机构的服务拓展,实现小额农信贷推进和牧区经济壮大的统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晓蓉  李辉霞  
本文是在对西藏农牧民收入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分析了人均收入较高的日土县的主要收入来源构成 ,发现畜牧业是该地区收入的主要来源。针对日土县畜牧业现状特点 ,揭示其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类似该地区的高原农村经济发展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朱金春  
西藏农牧民小额信贷政策实施以来,为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有效支持。这一政策的实施,在目标上注重国家目标与农牧民需求的契合,在实施过程中尊重地方性知识与当地社会关系,并充分利用当地政府的权威,避免了"国家主导的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往往以失败告终"的斯科特命题的魔咒。是一个国家推动、银行执行、地方配合、民众支持的成功实践。对这一成功实践案例的分析,不仅在逻辑上指出了斯科特命题存在的偏颇,而且还进一步从宏观结构的角度,揭示了规避斯科特命题魔咒的条件,即政府、社会与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这对于国家主导的项目运作与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朱金春  
西藏农牧民小额信贷政策实施以来,为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有效支持。这一政策的实施,在目标上注重国家目标与农牧民需求的契合,在实施过程中尊重地方性知识与当地社会关系,并充分利用当地政府的权威,避免了"国家主导的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往往以失败告终"的斯科特命题的魔咒。是一个国家推动、银行执行、地方配合、民众支持的成功实践。对这一成功实践案例的分析,不仅在逻辑上指出了斯科特命题存在的偏颇,而且还进一步从宏观结构的角度,揭示了规避斯科特命题魔咒的条件,即政府、社会与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这对于国家主导的项目运作与实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师学萍  宋连久  龚红梅  何燕  
本文对西藏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特征进行了分析。从产业结构层面、家庭收入层面及政策层面三方面,分析了西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十二.五"西藏继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农牧民增收的对策应从农牧民转变思想、完善家庭收入结构、建立帮扶措施和构建集中连片致富模式;政府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第一产业投资力度、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保障措施配套增收奖励、带头人负责制、保险机制及完善社保制度等保障机制三个层面进行。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山南地区中心支行调研组  
一、基本情况山南地区位于西藏南部 ,雅鲁藏布江下游 ,全辖 12个县 ,82个乡镇 ,总面积约为 7 35万平方公里 ,平均海拔 370 0米 ,属温带半干旱高原季风气候。人口约有 31万人 ,其中农牧业人口占 90 %左右。山南是藏民族文化发祥地 ,历史悠久 ,风情独特 ,农牧业和旅游业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课题组  严思勃  
"三农"工作是西藏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发挥中央赋予西藏特殊优惠货币政策的作用,促进农牧民增收,已成为西藏金融部门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从西藏农牧民收入概况入手阐述了西藏金融业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措施及其效果,分析了制约金融支持农牧民增收的因素并提出了金融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何晓蓉  李辉霞  陈新武  
在西藏农牧民收入实地调查中,发现偏远的日土县人均纯收入却位居全自治区第一。文章详细分析了日土县的调查资料、探讨其主要收入来源与构成,发现畜牧业是该地区收入的主要来源。针对日土县畜牧业现状特点,揭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类似该地区的高原单一的农村经济发展对策:突出特色、资源互补,而不是违背自然规律,强求经济结构多元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广利  陈俊傲  瞿枭  
西藏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加剧,虽然其民族、宗教及地域特点对其家庭传统养老模式的延续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这一养老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一定挑战。通过对西藏林芝地区农牧民家庭及青年群体的深度访谈与问卷分析,从制度养老、家庭养老、社区养老"三位一体"对西藏林芝地区农牧民养老保障制度改进的模式进行设计,从而为西藏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老年人养老问题的解决,为西藏乃至广大农牧区养老模式及其保障体系的政策设计提供镜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金远亮  王忠  张林  
通过提取西藏当雄县Landsat ETM影像NDVI以及DEM的海拔要素,在坡面的小尺度水平上分析了NDVI的海拔格局,并利用沿海拔梯度的草地地上生物量实测数据进行验证,进一步在全县尺度上分析了当雄NDVI>0.2的区域内草地NDVI的海拔分异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在坡面尺度上,随海拔的增加,不同计算方式的NDVI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单峰格局,与沿海拔梯度实测的地上生物量格局一致,NDVI最大值与围栏外生物量最大值均出现在4 950 m左右;2在全县尺度上,当雄草地NDVI随海拔的变化略为复杂:在4 300 m以上,NDVI随海拔的增加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最高值出现在4 700 m左右;在4...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晓莉  丁文龙  黄菊英  
[目的]近年来,随着西藏经济快速、稳定、持续的发展。西藏农牧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对农牧民收入问题的研究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但是,对西藏农牧民收入问题的研究多以定性为主,文章力求从量化分析的角度对西藏农牧民收入问题进行研究。[方法]为了对西藏农牧民收入进行定量研究,该文就西藏农牧民收入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一产产值、二产产值、三产产值和农牧民人口数5个因素19982013年之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以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晓莉  丁文龙  黄菊英  
[目的]近年来,随着西藏经济快速、稳定、持续的发展。西藏农牧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对农牧民收入问题的研究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但是,对西藏农牧民收入问题的研究多以定性为主,文章力求从量化分析的角度对西藏农牧民收入问题进行研究。[方法]为了对西藏农牧民收入进行定量研究,该文就西藏农牧民收入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一产产值、二产产值、三产产值和农牧民人口数5个因素1998~2013年之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以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分别以一产产值、二产产值、三产产值和农牧民人口数作为解释变量,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消除共线性带来的影响。而后对模型进行检验、修正,对修正后的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检验,模型通过了t检验,F检验,Dubin-Watson经验,拟合优度较高。[结果]结合当下西藏经济发展的现状得出农牧民收入与各解释变量之间的计量经济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影响西藏农牧民增收的关键因素。[结论]通过分析可得,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西藏农牧民增收的作用较为显著,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做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发现第二产业的推动作用尤为明显。第三产业产值每提高1%,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将提高5.643 362%,第二产业产值每提高1%,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将提高10.815 5%。回归结果与当下西藏经济发展现状及农牧民收入实际状况较为吻合。通过实证分析,并结合当下西藏经济发展状况,在该文最后对提高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辉霞,何晓蓉,刘淑珍,陈国阶  
运用实地抽样调查数据,初步探讨改则县的农户行为与牧民收入的关系,分析了城郊改则镇牧民收入低于其它乡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①由于区位优势,牧民试图寻求增收的捷径,而不安分于畜牧业的生产,导致草地的低效利用;②第三产业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发展导向没有与畜牧业相结合,而且由于缺乏管理技术和经验,第三产业的投入/产出比高,所以少数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户并没有因此而提高家庭收入水平;③地处青藏高原,外出打工交通成本高,加上浓厚本土意识,牧民不愿意到外省打工,而本区就业机会少,劳动力廉价,所以劳务输出并没有成为牧民增收的有效途径;④牧民文化水平低,缺乏科学的生产技术,导致生产投入的利用效率低。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袁蕴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西藏也开启了新的城镇化进程,提出了"一圈三带两点一线"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其农牧民实现非农就业成为西藏城镇化的关键,农牧民非农就业能力的高低对就业质量起着本质上的作用。本文在对西藏农牧民进行实地访谈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设计非农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西藏农牧民目前非农就业能力进行总体评价,并进一步研究农牧民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洲  张明  
农牧区基础教育健康发展是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和谐西藏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公共产品理论为指导,首先分析了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的西藏农牧区教育发展现状及政府供给效用,然后结合农牧区实地调查资料,重点分析了西藏农牧民对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下降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农牧民需求下降是农牧区基础教育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本文最后就提高农牧民教育需求提出了相关政策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