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92)
2023(10196)
2022(8378)
2021(7659)
2020(6085)
2019(13686)
2018(13173)
2017(25123)
2016(13276)
2015(14767)
2014(14736)
2013(14801)
2012(14145)
2011(13114)
2010(13620)
2009(12912)
2008(11852)
2007(10900)
2006(10116)
2005(9616)
作者
(39141)
(33068)
(32444)
(30596)
(20477)
(15902)
(14615)
(12761)
(12751)
(11746)
(11320)
(10899)
(10483)
(10475)
(10258)
(10041)
(9547)
(9345)
(9342)
(9277)
(8383)
(8217)
(8041)
(7819)
(7658)
(7460)
(7391)
(7208)
(6803)
(6567)
学科
(62701)
经济(62644)
(46445)
(44659)
农业(31401)
管理(28346)
中国(27046)
(25872)
金融(25871)
地方(23986)
(23869)
银行(23852)
(23321)
(21474)
企业(21474)
业经(18542)
(15544)
方法(14528)
(13596)
(12708)
数学(12703)
数学方法(12616)
(11499)
贸易(11481)
农业经济(11104)
(11096)
中国金融(11071)
地方经济(10880)
发展(10814)
(10791)
机构
学院(191399)
大学(183308)
(84753)
经济(82951)
研究(73348)
管理(68333)
中国(63160)
理学(57204)
理学院(56553)
管理学(55718)
管理学院(55382)
(53356)
科学(43087)
农业(40185)
(39531)
(37931)
(37032)
中心(35662)
研究所(33944)
业大(33770)
(31400)
财经(27989)
(26494)
师范(26265)
(25866)
北京(25381)
(25359)
(25319)
(25233)
经济学(24862)
基金
项目(121033)
科学(94432)
研究(93720)
基金(84475)
(73364)
国家(72573)
科学基金(60870)
社会(59705)
社会科(56239)
社会科学(56229)
(50209)
基金项目(44760)
(40463)
编号(40364)
教育(39495)
自然(35712)
自然科(34723)
自然科学(34715)
(34319)
自然科学基金(34045)
资助(33147)
成果(32222)
(30294)
发展(28246)
课题(27939)
(27786)
重点(27401)
(25973)
(25579)
国家社会(24590)
期刊
(108625)
经济(108625)
研究(60938)
(58707)
中国(48863)
农业(39236)
(37863)
金融(37863)
学报(28900)
科学(28124)
(25354)
业经(24211)
大学(22732)
管理(22039)
学学(21677)
教育(20541)
(18701)
技术(16054)
问题(15223)
农村(14973)
(14973)
经济研究(14725)
农业经济(14504)
财经(13238)
世界(12178)
(11371)
经济问题(11279)
(10570)
资源(10494)
技术经济(9417)
共检索到320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振海  
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经济保持了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环境,西藏金融机构体系特别是农牧区金融机构仍较为单一,全区684个乡镇中仍约有40%的乡镇为金融服务空白点,部分农牧民仍难以享受到正规的金融服务。因此,着力推进西藏农牧区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对于推进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和农牧民群众持续较快增收,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龙沧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占全区总人口一半以上的农牧民分散在各地,农牧区每503平方千米才有一个金融物理网点,每个网点承载的农牧民达4600余人,农牧区金融资源占全区的比重不足20%,金融资源配置空间不均衡问题十分突出。消除金融业地区间发展鸿沟,实现普惠金融在内蒙古的全面发展,要依靠数字普惠金融所展现出的深度与宽度。内蒙古农牧区制约普惠金融发展的因素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扶明高  
目前西藏农牧区存在金融服务主体单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较多、流动金融服务任务繁重、县域银行机构经营困难等问题,要解决好农牧区基础金融服务不完善问题,必须解放思想,多措并举,协调联动,破解实践难题,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严思勃  
为了解和掌握辖区银行业支持三农状况,近期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组织进行了专项调查,了解了金融服务工作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金融业支持三农服务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尚荣  史春喜  
普惠金融是以贫困及低收入人口为目标客户,向他们提供贷款、储蓄和其他基本的金融服务,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助推器。青海农牧区作为欠发达的偏远地区,市场化进程的迟缓和金融需求的特殊性,使普惠金融的不可或缺性更加突出。通过建设普惠型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广大农牧民提供有效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是全面推进和谐社会进程的重要保障。目前青海农牧区金融发展滞后,农牧民特别是贫困农牧户和小微企业难以获得正常金融服务,导致地区差距不断扩大。为此,需要积极探索农牧区普惠金融的发展路径,进一步强化金融对农牧区贫困及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阿维  张建伟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会议上指出"到2015年,西藏的农牧民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到2020年,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要接近全国水平。"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剑指"三农"新挑战,破解"三农"着力点,要求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使人地充分结合,提出"四个‘如何’,五个‘新’",体现了国家对于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关注。消除西藏农牧区的贫困是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关系到整个西藏社会发展的全局。文章立足于西藏农牧区贫困的现状,从西藏农牧区反贫困存在的缩小差距任务繁重、农牧民增收渠道狭窄、促进发展成本较高、反贫困目标和任务艰巨等问题出发,分析利用了"十二五"之前与"十二五"期间西藏农牧区的扶贫...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波  
西藏是一个传统的农牧大区,健全的信用体系是做好西藏农牧区金融工作的重要保障,研究西藏农牧区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在全面分析目前西藏农牧区信用体系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西藏农牧区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制度保障缺乏、农户信息系统建立条件不具备、农户信用评价方式存在缺陷等问题和困难,提出推进西藏农牧区信用体系建设"三步走"战略和"三个推动"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玲  
西藏自治区各级地方政府借助中央政府和外省市的转移资源 ,坚持不懈地投资于人民健康 ,一方面通过财政支出维护农牧区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 ,另一方面 ,运用政策干预手段推行针对健康高风险群体的保健项目。这不仅为全自治区人口健康指标的改善做出了贡献 ,而且为其它省 /区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中强化公共健康安全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然而农牧区的健康教育依然薄弱 ,有关传染病、地方病和生活方式疾病的预防知识传播有效性不高。这需要公共卫生机构和教育机构合作 ,把现代卫生知识融入已有的地方知识 ,开展健康促进活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阿维  张建伟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会议上指出 “到 2015 年, 西藏的农牧民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到 2020 年, 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要接近全国水平。” 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剑指 “三农”新挑战, 破解 “三农”着力点, 要求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使人地充分结合, 提出 “四个 ‘如何’, 五个 ‘新’”, 体现了国家对于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关注。 消除西藏农牧区的贫困是维护社会稳定、 巩固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系到整个西藏社会发展的全局。 文章立足于西藏农牧区贫困的现状, 从西藏农牧区反贫困存在的缩小差距任务繁重、 农牧民增收渠道狭窄、 促进发展成本较高、 反贫困目标和任务艰巨等问题出发,...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谭一文  
政策导向对于卫生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国家制订的卫生政策,无疑对新疆农牧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但新疆农牧区又有自身的特点:从地理位置看,地处祖国酉北边陲,与内地相距较远,属边远省区之一,同时,国境线长达5 300多公里,与多国毗邻,边境县市多;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层次,虽资源丰富,但尚待开发,商品经济不发达,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阿里地区中心支行课题组  
近年来,中央赋予西藏特殊优惠金融政策在阿里农牧区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对促进农牧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本文在明确其作用的基础上,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伟  曾云英  钟祥浩  
调查农户土地决策,均质化处理农户决策因子,形成土地决策空间图;制作土地覆被图和农户土地决策空间图,通过图像叠加处理,来分析土地覆被变化与农户土地决策及政策因子间的空间联系。西藏农牧区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土地决策决定了土地覆被变化方向,政策因子起修正作用;农户土地决策与土地覆被在空间上和属性上能互相体现;农牧区政策的制定应立足于农户土地决策,在满足农户追求最大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引导农户顾及生态环境建设;农户土地决策、社会经济发展政策与土地覆被在空间上能互相体现,可通过观察土地覆被变化来监测农户土地决策及政策因子效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玲  
近20年来,在内地大部分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和分配不平等加剧的情况下,西藏地方政府却保证了农牧业生产支持系统的正常运转、加强了对基础教育和基本健康服务的公共投资,并保证了对弱势群体的重点救助。这其中的主要原因一是在于,大规模的外来援助使得当地政府具有执行公共职能所必需的财政资源;二是由于外在的监督促使地方政府保持足够的政治意愿,向低收入群体提供廉价或免费的基本公共服务。这实质上是一种投资取向的收入再分配,无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内,都有助于减少市场机制运行带来的经济不平等,或者说有助于缩小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社会群体之间的经济差距。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伟  麻泽龙  曾云英  
西藏山南地区贫困的表现层有生活与生产水平低、生态环境恶化、人水与人土矛盾加剧、人口素质低等方面,而支撑层是高寒的自然环境、市场经济的缺失、地广人稀的分散效应、区位优势无法转化成区位经济优势和落后的当地知识体系。目前的旅游业、以工代赈、乡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外出务工在消除贫困中缺乏有机联系。本地区脱贫的迫切任务是通过以工代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个快速高效的交通网络来克服分散效应,通过中心城镇和旅游景区的“增长极”作用来营造市场;长期战略是培养当地知识体系和建设当地生态环境,打造“高原生态”品牌的农牧产品,以期在全国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