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7)
- 2023(9637)
- 2022(7969)
- 2021(7329)
- 2020(5663)
- 2019(12760)
- 2018(12481)
- 2017(23041)
- 2016(12664)
- 2015(14424)
- 2014(14726)
- 2013(14836)
- 2012(14459)
- 2011(13510)
- 2010(13847)
- 2009(13216)
- 2008(13119)
- 2007(12289)
- 2006(11400)
- 2005(10314)
- 学科
- 济(60001)
- 经济(59932)
- 业(33040)
- 管理(30589)
- 农(30127)
- 地方(21164)
- 中国(20989)
- 企(20749)
- 企业(20749)
- 农业(20181)
- 业经(17779)
- 方法(16996)
- 发(13631)
- 学(12573)
- 数学(12228)
- 数学方法(12001)
- 制(11704)
- 地方经济(10487)
- 和(10419)
- 银(10346)
- 银行(10324)
- 融(10316)
- 金融(10314)
- 发展(10229)
- 展(10200)
- 行(10137)
- 财(10103)
- 理论(10099)
- 环境(9695)
- 农业经济(9316)
- 机构
- 学院(194335)
- 大学(189164)
- 济(74204)
- 研究(73859)
- 经济(72238)
- 管理(67914)
- 中国(57504)
- 理学(56268)
- 理学院(55461)
- 管理学(54321)
- 管理学院(53927)
- 科学(47213)
- 京(43117)
- 农(42006)
- 所(39017)
- 研究所(35005)
- 中心(33995)
- 财(33820)
- 江(33027)
- 范(31974)
- 师范(31670)
- 农业(31470)
- 业大(29331)
- 北京(27916)
- 州(27066)
- 省(26240)
- 院(25903)
- 财经(25326)
- 师范大学(25150)
- 科学院(23131)
- 基金
- 项目(120445)
- 科学(93403)
- 研究(91122)
- 基金(83208)
- 家(72724)
- 国家(71924)
- 科学基金(59869)
- 社会(57248)
- 社会科(53782)
- 社会科学(53770)
- 省(49688)
- 基金项目(43967)
- 划(40463)
- 教育(39657)
- 编号(38862)
- 自然(35986)
- 自然科(34894)
- 自然科学(34884)
- 自然科学基金(34216)
- 资助(33872)
- 发(33149)
- 成果(32741)
- 课题(27681)
- 重点(27154)
- 发展(26759)
- 展(26281)
- 部(25082)
- 创(23859)
- 国家社会(23116)
- 性(22561)
- 期刊
- 济(103287)
- 经济(103287)
- 研究(58991)
- 中国(50691)
- 农(45546)
- 学报(32541)
- 科学(31303)
- 农业(30716)
- 教育(26307)
- 管理(25057)
- 大学(24542)
- 财(23396)
- 学学(22695)
- 业经(21260)
- 融(21082)
- 金融(21082)
- 技术(16316)
- 业(14223)
- 经济研究(13712)
- 图书(13512)
- 问题(13458)
- 资源(12333)
- 财经(12029)
- 版(11457)
- 农业经济(10926)
- 经(10540)
- 农村(10445)
- 村(10445)
- 书馆(10384)
- 图书馆(10384)
共检索到322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水群
大力开发饮食文化资源可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西藏乡村旅游中的饮食文化资源开发,有五条路径可以选择,即:大力推介特色饮食产品组合;打造民族特色美食街;举办以酒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活动;举办以茶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活动;大力开发多元化系列成品或半成品的餐饮旅游商品。
关键词:
西藏 乡村旅游 饮食文化资源 开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廖彩琴
本文从西海固饮食文化特色入手,分析饮食文化对旅游资源开发的推动作用及西海固饮食文化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西海固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的方向和建议。
关键词:
饮食文化 旅游开发 西海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廖彩琴
本文从西海固饮食文化特色入手,分析饮食文化对旅游资源开发的推动作用及西海固饮食文化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西海固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的方向和建议。
关键词:
饮食文化 旅游开发 西海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亚章
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现象,饮食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它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要,促进旅游地的经济发展,在旅游产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三峡地区饮食文化资源类型齐全、知名度和文化品味高、富有地方特色,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深入开发三峡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策略。
关键词:
饮食文化 旅游资源 三峡 旅游开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侯兵 李红缘 余凤龙 张爱平
饮食文化是地方文化生产的重要构成部分,旅游影响下,地方饮食文化生产发生了明显转向,基于文化生产逻辑的地方饮食文化生产从现象发生到机理分析亟须开展理论探索。文章从文化生产理论的视角,以淮扬菜主要发源地之一的扬州为例,运用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和文献分析法等方法,揭示了旅游影响下地方饮食文化生产转向的特征和机制。研究发现:1)地方饮食文化生产转向的特征体现在4个方面,生产要素更加关注文献典籍与乡土文化中的饮食元素的挖掘与利用,生产场域从传统的限定性场域向着规模化场域及多元化场域转变,生产模式在技术和流程两个层面呈现出由厨房生产技术向舞台化炫技表演以及多场景技术组合递进的特征,结构形态旨在实现内容生产、符号生产和媒介生产三者的协调统一;2)旅游对地方饮食文化生产转向形成重要影响,受到核心因素和辅助因素的共同作用,进而形成生产主体响应机制、地方文化创新发展机制、文旅消费提质牵引机制以及主客协商机制等四重驱动机制;3)在传统文化守正与创新博弈中,旅游影响下的地方饮食文化生产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串联起各利益相关主体,有效利用生产资料,有机整合文化资源,这为文化生产理论提供另一种解释和分析框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晓玲 马正云 代蕾 李惠
穆斯林的建筑、服饰、饮食等民族特色极为鲜明,特别是清真饮食,其适应性广泛,不仅满足着穆斯林自身的需求,同时还拥有众多的非穆斯林消费者。在甘肃省兰州市,穆斯林饮食的生产与经营已占有市场的大半份额,开发潜力巨大。通过对兰州市清真饮食业发展调查,认为质量认证体系的建立是突破兰州清真饮食发展瓶颈的关键,经营观念的转变、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特色系列产品的研发上市是清真餐饮业发展和保持活力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兰州 清真饮食 开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毅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陕北饮食文化资源不仅保存得比较完整,历史悠久,而且特点鲜明,绚丽多彩。但是,由于受到外来文化和现代元素的冲击,陕北传统饮食文化竞争力正在丧失。本文对陕北饮食文化资源开发进行了分析,展示其资源的独特性和丰富性,使人们认识到陕北饮食文化的魅力与优势,并通过对陕北饮食文化开发中所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开发对策。
关键词:
饮食文化 风味小吃 产品开发 陕北文化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俸俊馨
双江傣族饮食文化是稻作民族文化与双江独特地理环境熔铸后,结合传统智慧就地取材,融信仰于饮食,生存于自然而师法自然并食法自然的产物,其独特的物质形式下蕴含着简约之美、和谐之美和傣族朴素的生态观,具有普适性的饮食文化哲学观、人生观,保留、传承着傣族饮食文化的精髓,也弥补着现代社会人们对饮食文化精神解读的缺失,成为弘扬傣族饮食文化的经典。
关键词:
双江 傣族 饮食文化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曹玲泉
艺术化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极为突出的特征,广泛地体现在饮食器具、食品制作乃至饮食行为等方面,从而使我国的饮食文化具有独特的审美蕴义。
关键词:
饮食文化 艺术创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铭铎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文化建设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此背景下,为了使中国饮食文化保持自身鲜明特色并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本文从构成餐饮业的三要素即消费者、餐饮产品和餐饮企业角度出发,探讨中国饮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
饮食文化 传承 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曾国军 刘梅
全球化远非一个去地方化的过程,而是一个在全新关系体系中重新定义地方性,并生产出新的地方性的过程。全球化背景下,人和企业的频繁迁移突破了以往的既定边界,形成了越来越多的"跨地方(translocality)"。而饮食的地方性是食品之源,是基于全球化背景对"地方身份(place identity)"的最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刘增然 陈迎迎
中国有句古语"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民日常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在历经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细致、严格的饮食文化。塞尔维亚地处欧亚十字交汇之处,地缘优势十分突出,在欧洲礼仪的影响下,结合自身民族特色,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明和风俗。如今随着"一带一路"相关项目在塞尔维亚的落地建设与不断深入,各领域合作逐步加强,势必推动两国饮食文化交流。
关键词:
塞尔维亚 中国 饮食文化 一带一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