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53)
2023(14667)
2022(12989)
2021(11976)
2020(10383)
2019(23985)
2018(24095)
2017(46960)
2016(25675)
2015(29364)
2014(29759)
2013(29791)
2012(27758)
2011(25193)
2010(25325)
2009(23483)
2008(23143)
2007(20506)
2006(17918)
2005(15935)
作者
(76727)
(64039)
(63862)
(60888)
(40938)
(30952)
(29090)
(25305)
(24154)
(22858)
(21680)
(21676)
(20428)
(20386)
(19900)
(19745)
(19562)
(18988)
(18280)
(18206)
(16058)
(15928)
(15503)
(14581)
(14511)
(14227)
(14205)
(14164)
(13044)
(12670)
学科
(122312)
经济(122196)
管理(72219)
(67754)
(55453)
企业(55453)
方法(52909)
数学(46324)
数学方法(45868)
(28624)
中国(27264)
地方(27048)
(26377)
(26071)
业经(23836)
(19834)
贸易(19827)
农业(19246)
(19138)
(18750)
(17912)
理论(17114)
环境(17030)
(15972)
地方经济(15920)
财务(15899)
财务管理(15860)
(15588)
金融(15585)
(15509)
机构
大学(379513)
学院(376789)
(157383)
经济(154036)
管理(147986)
研究(128916)
理学(128166)
理学院(126721)
管理学(124564)
管理学院(123900)
中国(94088)
科学(81159)
(80268)
(68952)
(66704)
(63039)
研究所(60933)
业大(57675)
中心(57398)
财经(55683)
(54708)
北京(50956)
(50306)
农业(49629)
(49365)
师范(48912)
经济学(47772)
(45940)
(44295)
经济学院(42907)
基金
项目(253372)
科学(197170)
研究(183566)
基金(182239)
(158753)
国家(157456)
科学基金(133899)
社会(114256)
社会科(108183)
社会科学(108151)
(99392)
基金项目(97401)
自然(87426)
自然科(85288)
自然科学(85266)
自然科学基金(83720)
教育(83580)
(83235)
资助(75940)
编号(75413)
成果(61452)
重点(56556)
(55768)
(54733)
(51763)
课题(51462)
科研(48584)
创新(48388)
教育部(47403)
大学(47114)
期刊
(175487)
经济(175487)
研究(111187)
中国(66847)
学报(61042)
(56834)
科学(55364)
管理(52398)
(52025)
大学(44948)
学学(42335)
农业(38994)
教育(37012)
技术(32713)
(30071)
金融(30071)
经济研究(28339)
财经(27218)
业经(27188)
(23242)
问题(23091)
技术经济(20291)
(20218)
图书(20084)
理论(18540)
科技(17539)
商业(17413)
统计(17324)
(17114)
实践(16773)
共检索到549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川贵云藏四省区人民银行联合课题组  旺堆  罗望  
本研究报告将西藏自治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产业结构、资金吸纳能力、经济社会发展跨越历史阶段等方面的情况与四川、云南、贵州三省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 ;对西藏与川贵云进行区域经济联合协作的历史、现状、困难、问题进行了回顾或分析 ;提出了川贵云藏四省区协调发展 ,联合起来参与西部大开发的若干设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忻  
[目的]云南省是我国资源丰富的农业大省,探究其农业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有利于把握农业发展的方向,对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构建耦合模型计算得到农业资源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根据协调度水平划分等级,最终确定云南省协调发展水平。[结果](1)2007—2016年经济发展水平呈阶梯式上升的趋势;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综合评价值呈波浪式曲线;2007—2011年资源污染治理水平综合评价值急剧下降,2011—2016年呈缓慢上升的趋势。(2)2007—2016年经历了从轻度失调到初级协调的阶段。(3)2007—2009年农业资源与经济增长处于低度协调耦合, 2010—2012年两者处于中度协调耦合, 2013后过渡到高度协调耦合。[结论]2007—2016年云南省农业资源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向良好态势转变,目前处于高度协调耦合。虽然耦合协调度较好,但耦合度较低,因此,应该积极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坚持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经济与资源的协调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宇焰  罗然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瑾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经济增长与人口居住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因此,如何促进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以全国36个重点城市的多项指标为基础,运用回归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方法,对城市经济增长与人居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70%以上的重点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人居环境与经济增长的不协调,或经济增长超前,或人居环境滞后的现象较为普遍。在多元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加大人居环境治理力度,重视环境基础设施投入,调整产业布局,促进第三产业发展,重视房地产业在人居环境中的影响等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斌  陈柯霏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对于充分、高质量就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就业的所有制结构、城乡结构、产业分布结构分析了"一带一路"建设以来我国及西南三省(区)的就业结构变化,并运用协调系数、结构偏离度、相似系数对其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及地区间趋同度进行测度。研究发现,全国及西南三省(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均有所提升,全国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水平最低,存在较严重的劳动力过剩现象。西南三省(区)产业结构趋同化趋势明显;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不断提高的同时,仍存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错位"问题;西南三省(区)产业与就业的协调程度存在明显的地区异质性,三次产业的协调性从高到低依次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推进西南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优化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兆锋  张镱锂  孙威  赵东升  刘林山  
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问题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目前有关环境与经济协调程度的分析多是基于人均经济指标与人居环境指标的对比分析。人均指标反映出了经济与环境协调的潜力与可能性,但不能真实地反映区域,尤其是对自然环境依赖程度较大的农区及牧区经济与环境协调的程度。本文在经济与环境协调分析中,加入了反映环境变化的因子,提出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概念模型;并利用国土空间开发综合评价指数和归一化植被指数多年变化线性斜率值对指标进行了量化,分析了西藏自治区县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情况,区分了协调县区和不协调县区,从经济与环境协调的角度探讨了各区经济发展的方向。该研究为分析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河北省金融学会课题组  
金融与经济的协调运行是经济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金融与经济的协调性最终体现为货币供求关系的总量协调性和结构协调性;认识和判断金融与经济的协调性,可主要通过货币供求关系,以及当前物价和利率的变化情况来把握;维护和促进金融与经济的协调性,需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的正确运用和相互之间的密切配合。经考察可以认为,目前我国及我省金融与经济的协调性是历史最好的时期之一,并呈现不断改善的趋势,我省的情况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还要更好些。当前存在的问题中,最突出的是还没有对我国经济中的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在融资方面做出有效的制度安排,这需要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制才能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小锋  薛龙飞  李兆亮  
文章以我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林业碳汇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经济效益和区域协调性。采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测算了2013年我国各省(市、区)林业碳汇经济总产值并进行排序,在此基础上采用DEA模型,从碳汇投入产出角度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最后通过构建林业碳汇类型发展矩阵,探讨各地区林业碳汇经济效益区域协调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沈明  沈镭  张超  刘立涛  钟帅  
作为我国能源供应的战略基地和大西北生态脆弱区,陕西省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协调能力关乎国家能源和生态安全,探究陕西省能源供给与经济及生态环境发展(3E)的协调性及关联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能源供给为切入点对陕西省3E现状进行定性分析,推断能源供给对陕西省经济增长的结构性支撑作用。选取25个指标构建3E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对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及各子系统之间协调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陕西省能源供给、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间具有较高的协调性;(2)陕西省能源供给、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协调关系波动大;(3)能源供给、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协调度对能源供给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丽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助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实现良性互动。从规模和结构两个方面的分析表明:陕西高校与经济发展并没有实现相互促进和良性循环,而是造成了较高的人力资本存量与落后的经济发展并存的现象。鉴于此,今后迫切需要把陕西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从规模扩张转移到规模与质量并重上来,加快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泽学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在社会不断进步,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事业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是,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世界各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很多情况之下,不能更好的利用经济发展的技术,来对其区域的协调性进行系统的支撑,就会大大降低发展的质量。因此,不断加强林业碳汇经济效益评价以及区域协调性的分析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内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小锋  薛龙飞  李兆亮  
文章以我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林业碳汇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经济效益和区域协调性。采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测算了2013年我国各省(市、区)林业碳汇经济总产值并进行排序,在此基础上采用DEA模型,从碳汇投入产出角度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最后通过构建林业碳汇类型发展矩阵,探讨各地区林业碳汇经济效益区域协调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那曲地区中心支行课题组  潘从源  陈国东  
青藏铁路通车给西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了空前机遇,经济快速发展后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对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新时期西藏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性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霍丽娟  吴晓然  
本文依据经济增长趋同现象等理论,利用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研究中国经济增长是否存在茁趋同,以此探讨我国新时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发现:在我国进入经济快速发展时才表现出趋同性,投资对经济发展发挥着正向促进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以投资拉动经济的方式开始不再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区域间经济增长趋同性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的趋同速度要低于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传毅  李旭  胡彬涵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较低。数据分析显示:类型结构中学术型人才的供给远大于科研类岗位的需求,而应用型人才的供给则明显小于当前非科研类岗位的需求。同时,科研类岗位的现实需求以及大量潜在需求尚未被学术型人才的供给所满足,非科研类岗位的需求已逐步接近应用型人才的供给。为此,现阶段应保持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之间的规模比例和各自增速,分类改革并优化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将类型结构调整从外延式转向内涵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