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50)
- 2023(9528)
- 2022(8207)
- 2021(7266)
- 2020(6373)
- 2019(14461)
- 2018(13993)
- 2017(26640)
- 2016(15045)
- 2015(16649)
- 2014(16637)
- 2013(16475)
- 2012(15366)
- 2011(13976)
- 2010(13883)
- 2009(12911)
- 2008(12934)
- 2007(11741)
- 2006(10041)
- 2005(8681)
- 学科
- 济(60790)
- 经济(60729)
- 管理(40944)
- 业(40060)
- 企(31295)
- 企业(31295)
- 方法(31137)
- 数学(28045)
- 数学方法(27821)
- 农(17387)
- 财(15926)
- 学(15444)
- 中国(14339)
- 贸(13350)
- 贸易(13350)
- 易(12979)
- 业经(12583)
- 农业(11712)
- 地方(11361)
- 环境(10537)
- 制(10091)
- 务(10062)
- 财务(10049)
- 财务管理(10023)
- 企业财务(9480)
- 技术(9070)
- 银(8721)
- 和(8707)
- 银行(8652)
- 融(8405)
- 机构
- 大学(224644)
- 学院(222804)
- 济(88706)
- 经济(86988)
- 管理(82132)
- 研究(77979)
- 理学(72220)
- 理学院(71334)
- 管理学(69954)
- 管理学院(69565)
- 中国(55514)
- 科学(53893)
- 农(53665)
- 京(46708)
- 业大(43756)
- 农业(43445)
- 所(42490)
- 研究所(39532)
- 财(38157)
- 中心(35555)
- 江(33866)
- 财经(31505)
- 农业大学(29276)
- 经(28666)
- 北京(28282)
- 范(27677)
- 经济学(27635)
- 院(27431)
- 师范(27191)
- 州(25635)
- 基金
- 项目(158071)
- 科学(121911)
- 基金(114664)
- 家(104730)
- 研究(104062)
- 国家(103893)
- 科学基金(86329)
- 社会(65794)
- 省(63360)
- 社会科(62402)
- 社会科学(62377)
- 基金项目(61846)
- 自然(59638)
- 自然科(58264)
- 自然科学(58236)
- 自然科学基金(57232)
- 划(53965)
- 教育(47905)
- 资助(46420)
- 编号(39908)
- 重点(36405)
- 部(34208)
- 发(33822)
- 计划(33331)
- 创(32948)
- 科研(31962)
- 成果(30961)
- 创新(30955)
- 科技(30307)
- 业(29202)
- 期刊
- 济(88827)
- 经济(88827)
- 研究(55870)
- 学报(49741)
- 农(47289)
- 科学(40493)
- 中国(38170)
- 大学(35280)
- 学学(33994)
- 农业(31887)
- 财(29546)
- 管理(25731)
- 业(17278)
- 教育(17262)
- 技术(16466)
- 融(16347)
- 金融(16347)
- 财经(15409)
- 业经(15222)
- 经济研究(15032)
- 业大(14205)
- 版(13622)
- 经(13207)
- 问题(12531)
- 农业大学(12174)
- 科技(11646)
- 技术经济(11167)
- 商业(10759)
- 贸(10302)
- 资源(10202)
共检索到307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朱国平 郑智泓 钱胡蕊 刘方达
狭鳕(Gadus chalcogrammus)为白令海至北太平洋海域最为重要的商业性鱼种,也是生态系统中关键鱼种。异尖线虫为狭鳕体内,尤其是肝脏,最为常见的寄生虫。为探究狭鳕肝脏寄生虫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对2019年6—8月西白令海狭鳕肝脏中异尖线虫(Anisakis sp.)感染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广义线性模型(GLM)解释了异尖线虫感染特性的因素。结果显示,西白令海狭鳕肝脏异尖线虫感染程度较高,感染率为93.3%,雄性和雌性狭鳕感染强度差异不显著。异尖线虫感染强度随着体长和采样点经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采样点时间的推移而减小。研究结果为西白令海狭鳕与其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提供科学信息,为北太平洋食物网结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西白令海 狭鳕 肝脏 异尖线虫 寄生虫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罗旭 朱国平
生物肌体组织能量积累是反映生物能量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解白令海海域狭鳕(Gadus chalcogrammus)生长发育过程中肌肉组织的能量变化状况,本研究利用2019年和2020年收集的112尾狭鳕样本,对狭鳕肌肉组织能量密度进行了测量,利用广义加性模型(GAM,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分析了夏季狭鳕个体肌肉组织的能量积累及变化情况,并进一步探究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体长范围为23.8~60.5cm的狭鳕肌肉组织的能量密度为21.10±0.89 kJ/g,2019和2020年间狭鳕肌肉组织能量密度不存在显著的年际差异。GAM结果对狭鳕肌肉组织能量密度的解释偏差为46.1%,仅性腺重量和月份是影响肌肉组织能量密度的两个显著因素,而体长、性成熟度等其他指标未对肌肉组织能量密度造成显著影响。相对于性成熟度,性腺重量更适于作为繁殖指标分析狭鳕肌肉能量密度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建议,应采用多元统计手段开展生物能量累积与能量密度影响分析,以更好地揭示影响能量密度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狭鳕 能量累积 白令海 繁殖 生长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朱国平 林伊元
基于西白令海外陆架水域的狭鳕(Gadus chalcogrammus)样本,分析了西白令海夏季狭鳕胃含物组成,采用广义狄利克雷多项分布模型(generalized dirichlet-multinomial model, GDM)分析了胃含物组成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狭鳕胃含物主要由5个浮游动物类群组成,即磷虾类、端足类、桡足类、毛颚类和甲壳动物幼体。其中,磷虾类和桡足类数目最多,占狭鳕胃含物浮游动物数量的85%。狭鳕存在同类相食的现象,约占29%,同类相食的狭鳕个体胃含物中浮游动物的数量明显减少,且体长大于50cm的狭鳕个体胃含物中几乎仅摄食同类。GDM模型结果表明,狭鳕性腺指数(gonadosomatic index,GSI)与胃含物质量对胃含物组成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胃含物中端足类、桡足类和磷虾类3种浮游动物的数量占比随性腺指数增加逐渐减少,随胃含物质量增加而增加。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讨白令海食物网结构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狭鳕 摄食 磷虾 胃含物 白令海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善祥 毛鑫智
将 8 5只体重 2 5 0~ 35 0 g的健康SD大鼠 (雌雄各半 )随机分成感染组 (n =5 5 )和对照组 (n =30 )。感染组大鼠每只一次经口感染 2 5个肝片吸虫囊蚴 ,每周采血测定血浆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丙氨酸转氨酶 (ALT)及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于感染后第 3,6 ,9,11和 13周分别宰杀 12只 (感染组 8只 ,对照组 4只 )大鼠 ,测定其肝微粒体蛋白、细胞色素P 4 5 0、细胞色素b5的浓度和肝脏药物代谢酶活性。结果表明 ,大鼠感染肝片吸虫后 ,血浆AST、ALT、ALP活性分别在感染后 3~ 7周、 3~ 5周、 5~ 13周极显著上升 ...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永波 扶晓琴 陈柏湘 王卫民 刘红
为研究细菌感染对鱼类肝脏铁代谢的影响,以团头鲂为研究对象,通过腹腔注射嗜水气单胞菌,在感染后不同时间点取团头鲂的血液和肝脏组织,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和ICP法检测血清和肝脏中的铁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铁代谢调节相关基因——铁调素(hepc)、白细胞介素6(il-6)、JAK/STAT信号通路的蛋白质酪氨酸激酶3(jak3)、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等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团头鲂血清中铁浓度明显降低,在12、24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总铁结合力有所上升,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肝脏中铁含量相对于对照组虽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但仍有明显升高。肝脏中he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肖调义 葛熹凯 许宝红 苏建明 章怀云
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了三角帆蚌肝脏瘟病感染期抑制性消减cDNA文库。经检验,差异表达基因均被富集了210倍左右,证明构建的cDNA消减文库具有很强的消减效率。PCR鉴定发现,在随机挑取的阳性克隆中,95%的克隆均含有0.2~1.0 kb的插入片段,这些片段可能是三角帆蚌瘟病病毒感染后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片段。测序共获得214个有效cDNA序列,分别属于8大类,共98个基因。其中细胞分裂基因2个、细胞结构与运动基因9个、代谢基因10个、信号传导基因7个、细胞防疫基因10个、基因与蛋白表达基因20个、未知功能蛋白基因26个,GenBank中找不到任何同源序列的基因14个。结果说明,构建的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燕平 杨芳 张重梅 倪建英 康晓慧 彭云良 姬红丽
【目的】水稻干尖线虫是我国和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种传病害,为了解我国水稻干尖线虫生产种子带虫现状及其来源。【方法】以改良的贝尔曼漏斗法检测了来自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新疆、宁夏、和吉林等省(区)种子市场的341份水稻生产种种子、40份杂交水稻制种母本,168份水稻品种比较和区域试验材料所携带的干尖线虫。【结果】发现生产种子24 h内干尖线虫检出阳性率为21.11%,其中籼稻阳性率为23.21%,显著高于粳稻11.48%的阳性率(P=0.0427);粳稻阳性样本百粒检出虫量显著高于籼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利娅 董玲玲 王丽平
为探索球虫感染对蛋鸡肝脏和肠道组织中多药耐药蛋白基因(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2)和乳腺癌耐药蛋白基因(bcrp)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以β-actin为内参,对球虫感染蛋鸡以及健康蛋鸡的肝脏、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的mdr1和mrp2及bcrp mRNA进行相对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与健康对照鸡比较,球虫感染导致mdr1 mR-NA表达水平在十二指肠中有显著上调(P=0.043),而在其他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mrp2 mR-NA表达水平在健康和球虫感染蛋鸡的肝脏及肠道中均无显著差异(P>0.05);bcrp mRNA表达在肝...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韦贝贝 黄开 朱国平
性腺发育是鱼类繁殖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狭鳕是全球渔业单一品种产量最高的鱼种,但目前有关西白令海狭鳕性腺发育,尤其是卵巢发育的研究较为不足。为此,根据2017年6—9月和2018年8—9月在西白令海(60°28′N ~61°57′N,179°11′E~177°57′W)随机采集的狭鳕卵巢样本,利用组织学分析,描述了狭鳕卵母细胞和卵巢的发育阶段。结果显示,夏季西白令海狭鳕卵巢内同时存在不同时相的卵母细胞,卵母细胞可分为9个发育时相,卵巢分为5个发育阶段;卵巢发育期与叉长、纯体质量、卵巢质量和性腺指数均无统计学上的相关性,且雌性个体的性腺指数无法较好地预测西白令海狭鳕的性成熟度。夏季,所取样的狭鳕大部分不产卵,成熟个体产卵活动不频繁,Ⅱ期和V期发育阶段的狭鳕均较少。本研究可为西白令海狭鳕的资源状况评估及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数据。
关键词:
狭鳕 卵巢 卵巢发育 西白令海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秀娟 孙运 郭华 张书霞
选取31头经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抗原和抗体均为阴性的5周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16头和试验组15头,对照组仔猪每头滴鼻4 mL PBS,试验组仔猪每头滴鼻4 mL 5×105TCID50.mL-1PCV2悬液。于PCV2接种当天剖杀4头仔猪作为对照组,分别于14、21和35 d剖杀4头对照组和5头试验组仔猪,采集肝脏。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核因子κB/P65(NF-κB/P65)蛋白的核易位变化;蛋白提取法分别提取肝脏细胞核蛋白和胞浆蛋白,Western blot定量检测细胞核中NF-κB/P65和细胞浆中p-IκBα、MyD88蛋白含量的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强俊 杨弘 王辉 徐跑 柒壮林 何杰
以吉富罗非鱼、新吉富罗非鱼、埃及尼罗罗非鱼和红罗非鱼为研究对象,饲养100d后,进行海豚链球菌(2.95×108CFU/mL)感染试验,分析攻毒前后各品系罗非鱼的血液生化指标和肝脏HSP70 mRNA表达量的变化规律。另从各桶中取20尾鱼进行同样的攻毒试验,统计攻毒后各时间点的累积死亡率。结果表明,感染海豚链球菌96h后,吉富罗非鱼和新吉富罗非鱼对病原较为敏感,累积死亡率分别达到36.67%和38.33%;埃及尼罗罗非鱼对病原敏感性较差,试验期间未见死亡。吉富罗非鱼、新吉富罗非鱼和红罗非鱼血清皮质醇和葡萄糖水平以及肝脏HSP70 mRNA的表达量在攻毒后明显提高,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与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维娜 刘文斌 邵仙萍 蒋广震 张薇薇 王莹 张春暖
用含不同浓度维生素C(0,50,100,200,400和800μmol/L)的培养液培养异育银鲫原代肝脏细胞,待细胞融合后,测定细胞活性、细胞内维生素C含量,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再将用维生素C培养的肝脏细胞经敌百虫胁迫24 h,测定细胞内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丁酰胆碱酯酶(B-ChE)活性以及细胞内细胞色素P450(CYP450)含量。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维生素C组相比,在100μmol/L的维生素C剂量组,肝脏细胞活性显著高于较其它剂量组(P<0.05);细胞内维生素C的含量随着培养液中维生素C的增加而增加,且差异显著(P<0.05);在800μmo...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娜 丁莹莹 李佳祺 李承桓 武安和 邢蒙恩 王大为 郭晓改 吴元华
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宿主类型众多,寄生于人、畜、野生动物及禽类等几乎所有的有核细胞中,引发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对人类和畜牧业都具有潜在威胁。猫科动物是弓形虫唯一的终末宿主;弓形虫的中间宿主极其广泛,包括各种哺乳类动物、禽类和人等,其中感染最为严重的动物是猪。猪弓形虫病在不同地区均有流行发生,感染率也较高,平均感染率达22.3%。而猪肉是人类主要的肉食消费品之一,人在摄入未煮熟的含有弓形虫包囊的猪肉或内脏时可获得弓形虫感染,危害人类健康。故本试验对辽宁省不同地区的猪弓形虫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其感染因素。目前,检测弓形虫的金标准是改良凝集实验(MAT),其特点是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结果准确,避免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试验、间接血凝试验等造成的假阳性和假阴性。从辽宁省不同地区采集猪的血清样品,采用MAT方法对血清样品进行猪弓形虫血清抗体检测并对其感染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个地区弓形虫感染率有所不同,抚顺感染率最高(27.9%),本溪感染率最低(6.28%);不同发育阶段的猪均有感染,繁殖母猪感染率(25.14%)>育肥猪感染率(12.23%)>仔猪感染率(6.04%),且繁殖母猪经产次数越多其感染率越高,经产5胎的繁殖母猪的感染率约是经产1胎繁殖母猪的13倍;大白猪较长白猪更易感弓形虫。另外,弓形虫可以通过母猪的胎盘传播方式(即垂直传播)传染给仔猪,使其获得先天性感染;仔猪也可以通过水平传播方式获得感染,即通过接触环境中的卵囊感染弓形虫。研究结果可为预防和控制猪弓形虫的感染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关键词:
弓形虫 猪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顾有方 沈永林 I.Ferre T.Schnieder 毛鑫智 刘跃兴 彭立斌
采用粪便检查、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和斑点杂交试验(Dot-hybridization),检测苏皖两个省10县市302农户的307头水牛的粪便、血清及中间宿主小土蜗(Galba pervia),进行水牛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感染的调查分析。粪便虫卵呈阳性43头,阳性率为14.01%,安徽为13.61%(18/155),江苏为16.48%(25/152);感染水牛最小年龄为1.5岁,最大为16岁,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提高;母水牛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史莹华 方丽云 孙宇 许梓荣 王成章
选用60头质量28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0头猪(公母各半),分别饲喂基础日粮(C组)和基础日粮+0.1 mg/kg黄曲霉毒素(AF组),预试期7 d,正试期90 d,研究黄曲霉毒素对猪生长性能、内脏器官相对质量、血清和肝脏酶活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AF)显著降低了试验猪的生长性能,AF组猪日增重降低了12.90%(P<0.01),料重比提高了7.54%(P<0.01);AF显著影响试验猪内脏器官的相对质量,AF组猪肝脏、肾脏、脾脏、胰脏的相对质量分别较C组提高了8.24%(P<0.05)、27.27%(P<0.01)、41.18%(...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猪 生长性能 肝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