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58)
2023(12920)
2022(11047)
2021(10080)
2020(8735)
2019(19897)
2018(19432)
2017(36284)
2016(20762)
2015(23288)
2014(23605)
2013(23062)
2012(21691)
2011(19755)
2010(20023)
2009(18703)
2008(18729)
2007(17169)
2006(14965)
2005(13398)
作者
(65783)
(55151)
(55138)
(52283)
(34839)
(26483)
(25127)
(21802)
(20783)
(19573)
(19023)
(18448)
(17834)
(17463)
(17426)
(17261)
(16864)
(16355)
(16062)
(15915)
(14025)
(13812)
(13575)
(12610)
(12594)
(12393)
(12225)
(12191)
(11346)
(11338)
学科
(80436)
经济(80297)
管理(58273)
(54170)
(43601)
企业(43601)
方法(37147)
数学(32112)
数学方法(31748)
(24096)
(21919)
(21877)
中国(21053)
(18552)
业经(17787)
(16049)
贸易(16045)
(15559)
农业(15537)
地方(15193)
(13836)
(13737)
理论(13663)
银行(13654)
(13310)
金融(13301)
(13005)
(12737)
(12718)
财务(12682)
机构
大学(309347)
学院(306091)
(118408)
经济(115842)
管理(111182)
研究(108587)
理学(96204)
理学院(94982)
管理学(93030)
管理学院(92472)
中国(79730)
科学(72467)
(67498)
(65937)
(58466)
(55386)
业大(54668)
农业(54014)
研究所(53827)
中心(49255)
(47928)
财经(43978)
(40903)
北京(40801)
师范(40290)
(39844)
(38436)
(36803)
经济学(36272)
农业大学(35588)
基金
项目(208448)
科学(160964)
基金(149687)
研究(143308)
(135451)
国家(134327)
科学基金(111263)
社会(89198)
社会科(84175)
社会科学(84147)
(82581)
基金项目(79722)
自然(74773)
自然科(73048)
自然科学(73014)
自然科学基金(71746)
(70981)
教育(66666)
资助(60720)
编号(56857)
重点(48267)
成果(47064)
(45570)
(44229)
(43131)
计划(41787)
科研(40931)
课题(40537)
创新(40484)
大学(37799)
期刊
(129054)
经济(129054)
研究(83626)
学报(63175)
中国(61093)
(60921)
科学(53093)
大学(45579)
(43374)
学学(43373)
农业(40614)
管理(38172)
教育(32357)
(25449)
金融(25449)
技术(24010)
财经(21999)
(21882)
业经(21630)
经济研究(20554)
(18878)
(18319)
问题(17575)
业大(17265)
科技(15301)
农业大学(14576)
技术经济(14358)
(14213)
商业(13795)
图书(13794)
共检索到447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罗旭  朱国平  
生物肌体组织能量积累是反映生物能量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解白令海海域狭鳕(Gadus chalcogrammus)生长发育过程中肌肉组织的能量变化状况,本研究利用2019年和2020年收集的112尾狭鳕样本,对狭鳕肌肉组织能量密度进行了测量,利用广义加性模型(GAM,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分析了夏季狭鳕个体肌肉组织的能量积累及变化情况,并进一步探究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体长范围为23.8~60.5cm的狭鳕肌肉组织的能量密度为21.10±0.89 kJ/g,2019和2020年间狭鳕肌肉组织能量密度不存在显著的年际差异。GAM结果对狭鳕肌肉组织能量密度的解释偏差为46.1%,仅性腺重量和月份是影响肌肉组织能量密度的两个显著因素,而体长、性成熟度等其他指标未对肌肉组织能量密度造成显著影响。相对于性成熟度,性腺重量更适于作为繁殖指标分析狭鳕肌肉能量密度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建议,应采用多元统计手段开展生物能量累积与能量密度影响分析,以更好地揭示影响能量密度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朱国平  林伊元  
基于西白令海外陆架水域的狭鳕(Gadus chalcogrammus)样本,分析了西白令海夏季狭鳕胃含物组成,采用广义狄利克雷多项分布模型(generalized dirichlet-multinomial model, GDM)分析了胃含物组成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狭鳕胃含物主要由5个浮游动物类群组成,即磷虾类、端足类、桡足类、毛颚类和甲壳动物幼体。其中,磷虾类和桡足类数目最多,占狭鳕胃含物浮游动物数量的85%。狭鳕存在同类相食的现象,约占29%,同类相食的狭鳕个体胃含物中浮游动物的数量明显减少,且体长大于50cm的狭鳕个体胃含物中几乎仅摄食同类。GDM模型结果表明,狭鳕性腺指数(gonadosomatic index,GSI)与胃含物质量对胃含物组成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胃含物中端足类、桡足类和磷虾类3种浮游动物的数量占比随性腺指数增加逐渐减少,随胃含物质量增加而增加。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讨白令海食物网结构提供基础数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燕   林东明  
为了探究阿根廷滑柔鱼肌肉组织能量积累特性及对生殖能量投入的影响,利用组织能量密度测定技术测定胴体、头腕和肉鳍等肌肉组织能量密度,分析雌雄性个体肌肉组织相对能量积累及与性腺指数关系,用于确证肌肉组织能量积累变化及其在生殖投入上的雌雄差异。结果显示,雌雄性个体肌肉组织能量密度平均值均以肉鳍组织最高,分别为(21.32±1.13)kJ/g和(21.56±0.97)kJ/g;胴体次之,分别为(21.15±0.69)kJ/g和(21.13±0.79)kJ/g;头腕最低,分别为(20.64±0.73)kJ/g和(20.66±0.70)kJ/g;雌性个体的胴体、头腕和肉鳍平均能量积累占比分别为51.37%±4.77%、37.42%±4.44%和11.21%±1.62%;雄性个体的分别为46.80%±5.42%、42.67%±6.05%和10.53%±2.03%。仅雌性个体胴体和头腕的相对能量积累在不同性腺成熟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线性混合模型结果显示,雌性个体胴体和头腕的相对能量积累分别与性腺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而雄性个体各肌肉组织的相对组织能量与性腺指数没有显著函数关系。结果表明,阿根廷滑柔鱼雌雄性个体的肌肉组织能量密度均以肉鳍的最高,胴体是最大的能量积累单元;雌性个体肌肉组织能量可能参与性腺组织的生长发育,雄性个体则保持稳定的肌肉组织能量。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韦贝贝  黄开  朱国平  
性腺发育是鱼类繁殖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狭鳕是全球渔业单一品种产量最高的鱼种,但目前有关西白令海狭鳕性腺发育,尤其是卵巢发育的研究较为不足。为此,根据2017年6—9月和2018年8—9月在西白令海(60°28′N ~61°57′N,179°11′E~177°57′W)随机采集的狭鳕卵巢样本,利用组织学分析,描述了狭鳕卵母细胞和卵巢的发育阶段。结果显示,夏季西白令海狭鳕卵巢内同时存在不同时相的卵母细胞,卵母细胞可分为9个发育时相,卵巢分为5个发育阶段;卵巢发育期与叉长、纯体质量、卵巢质量和性腺指数均无统计学上的相关性,且雌性个体的性腺指数无法较好地预测西白令海狭鳕的性成熟度。夏季,所取样的狭鳕大部分不产卵,成熟个体产卵活动不频繁,Ⅱ期和V期发育阶段的狭鳕均较少。本研究可为西白令海狭鳕的资源状况评估及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数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朱国平  郑智泓  钱胡蕊  刘方达  
狭鳕(Gadus chalcogrammus)为白令海至北太平洋海域最为重要的商业性鱼种,也是生态系统中关键鱼种。异尖线虫为狭鳕体内,尤其是肝脏,最为常见的寄生虫。为探究狭鳕肝脏寄生虫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对2019年6—8月西白令海狭鳕肝脏中异尖线虫(Anisakis sp.)感染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广义线性模型(GLM)解释了异尖线虫感染特性的因素。结果显示,西白令海狭鳕肝脏异尖线虫感染程度较高,感染率为93.3%,雄性和雌性狭鳕感染强度差异不显著。异尖线虫感染强度随着体长和采样点经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采样点时间的推移而减小。研究结果为西白令海狭鳕与其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提供科学信息,为北太平洋食物网结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波  姜丹  张东玲  王志勇  方铭  
为了探究大黄鱼生长性状的分子调控机制,实验从同一个网箱内养殖的大黄鱼中选取生长速度较快的体质量均值为(527.1 ± 83.6) g的个体182尾、生长速度较慢的体质量均值为(238.4 ± 52.3) g的个体230尾,共412尾进行研究。对其肌肉组织进行总RNA提取和转录组测序,并对2组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以Padj < 0.05、abs(log_(2)FoldChange) > 1为标准,共筛选到227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125个上调基因、102个下调基因。差异表达基因在NCBI-nr和Uniprot(Swiss-Prot)数据库的注释率分别为99.12%、81.94%。通过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结果,初步筛选出了可能与肌肉生长相关的候选功能基因,如gdf9、ckm、tnni2和des等。GO和KEGG分析预测出了一些与肌肉生长相关的信息,如GO term有肌动蛋白丝组织、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组织、肌动蛋白丝基过程、微管组织中心和发育生长等,KEGG通路有细胞和生长因子、脂肪酸生物合成、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控等。WGCNA分析发现,purple模块与体质量性状相关性较强,其核心基因myoz1、tpm1和tnni2可能与肌肉生长相关。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为后续相关基因功能的深度挖掘验证以及大黄鱼生长性状的分子调控机制解析提供参考。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蒙涛  丁峰  褚武英  周瑞雪  宾石玉  胡松年  张建社  
以鳜(Siniperca chutasi)肌肉为实验材料,采用非均一化引物定向克隆技术构建了鳜肌肉组织cDNA文库,并进行大规模EST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cDNA文库的库容量为2.3×105,重组率达96.5%,平均插入片段长度为1.2 kb。随机挑选5456个克隆,成功测序5191个,其中高质量序列5063个,达97.5%。利用PHRAP程序聚类拼接后,得到1625条非冗余序列,包括443个重叠群(Contigs),1182个单拷贝(Singlets)。使用BLAST软件将这些序列同GenBank等数据库进行比对、注释,发现1625个非冗余序列与鳜肌肉结构和发生相关,而其中991条序列...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温久福  蓝军南  曹明  周慧  区又君  李加儿  
为了探究不同盐度对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幼鱼组织结构的影响,用组织学方法对不同盐度条件下(0、10、15、20、30)花鲈幼鱼的鳃、脾及肌肉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盐度为0时,花鲈幼鱼鳃丝排列紧密,顶端膨大呈棒状,鳃小片细胞饱满,有少量泌氯细胞。花鲈幼鱼鳃丝宽度随盐度的升高而缩小,鳃小片间距则逐渐增大,差异显著(P<0.05);盐度为20时,部分鳃小片变形脱落,鳃丝上的泌氯细胞明显增多增大;盐度为30时,鳃丝宽度较大,出现断裂脱落,鳃丝上细胞排列疏松,泌氯细胞明显膨大,有溶解现象。脾脏在淡水条件下(盐度为0),淋巴细胞数目较少,血细胞较多;在低盐环境中(盐度为10、15),淋巴细胞增大,数量增多,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数量增加;在高盐度下(盐度为30),脾细胞和部分淋巴细胞出现肿大、空泡化现象,细胞排列疏松。盐度为0时,花鲈幼鱼肌纤维排列较为疏松,多角形或长椭圆形,长径和短径较大、密度较小;盐度为15时,肌纤维短径变小、密度增大,与0、10盐度组均差异显著,盐度为30时,肌纤维长径增大、密度减小;随着盐度的增加,肌纤维长径和短径均有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单位面积肌纤维数量则先增加后减小,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花鲈幼鱼鳃、脾及肌肉组织结构变化特征与其所处的环境盐度有关。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石红  郝淑贤  李来好  戚勃  岑剑伟  杨贤庆  
对珠江口外海水域2只中华白海豚肌肉组织的营养组成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只海豚腹肌脂肪含量均高于其它部位,蛋白质和灰分的分布规律不明显。幼体雌性白海豚肌肉组织中的总氨基酸含量高于成年雄性海豚。氨基酸组成中含量最高的氨基酸为谷氨酸,最低的为胱氨酸。2只海豚肌肉组织均含有棕榈酸(16∶0)、棕榈油酸(16∶1)、硬脂酸(18∶0)、油酸(18∶1)、EPA(20∶5n3)及DHA(22∶6n3)等,这些脂肪酸是动物及鱼油中典型的脂肪酸。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海豚肌肉组织中富含Ca、Fe、Zn、Cu、Mn、Se等金属元素,其中幼体雌性海豚的Cu...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郑海波  夏文水  
采用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FI)、胶原蛋白(总胶原蛋白、热溶性胶原蛋白、热残留胶原蛋白)和肌纤维直径3种评定方法,分别测定了4个地区中华绒螯蟹肌肉的组织特性,并初步探讨了采用综合指数法比较肉质的嫩度。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肌肉的肌纤维小片化指数为50~90;肌纤维直径为350~560μm;总胶原蛋白含量为0.1~0.18 g/100 g;热溶性胶原蛋白含量为0.03~0.12 g/100 g;热残留胶原蛋白含量为0.04~0.1 g/100 g。与牛肉相比,中华绒螯蟹肌肉的肌纤维较粗,胶原蛋白含量较低。3种评定方法均可以划分出不同地区河蟹间肌肉嫩度等级,但各指标间的嫩度排序有差异。肌纤维直径的分...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凯  徐东坡  段金荣  张敏莹  施炜纲  
在长江口长兴岛水域采集性腺发育至Ⅴ期的凤鲚雌鱼样本,对肌肉和卵巢的生化组成及能量密度进行了测定和分析。肌肉和卵巢水分含量分别为81.87%和56.76%,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5.06%和18.79%,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65%和20.96%,粗灰分含量分别为0.98%和2.70%,能量密度分别为4.447 kJ/g和13.861 kJ/g,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73.92和65.89。凤鲚肌肉不饱和脂肪酸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64.40%和8.39%,卵巢则为80.64%和11.81%。肌肉和卵巢矿物元素含量最高的均为钾,最低的均为铜,肌肉中钙含量显著高于常规经济鱼类。上述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裴志强  卢树昌  王茜  王大凤  
集约化设施土壤磷素积累日益严重,导致土壤磷素环境风险增大。为减轻设施土壤磷素积累,在设施菜田休闲期选用短时期内生物量大、深根系的鲜食糯玉米和饲用甜高粱为供试材料,分别设计了3个不同种植密度,即糯玉米6.75万(NY1),10.50万(NY2),13.50万(NY3)株/hm~2,饲用甜高粱10.50万(TG1),15.00万(TG2),21.00万(TG3)株/hm~2,研究填闲作物磷素吸收量及其对设施土壤磷素含量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提高,2种填闲作物总生物量和总吸磷量均先增后减,饲用甜高粱处理中TG2处理吸磷量最多,为150.03 kg/hm~2,糯玉米处理中NY2,吸磷量最高,为128.80 kg/hm~2。填闲糯玉米各处理和甜高粱TG1、TG2处理均可显著降低土壤表层总磷含量,分别降低15.2%~19.7%和10.7%~10.9%,2种填闲作物种植处理土壤表层水溶性磷含量分别显著降低28.4%~41.0%和16.2%~26.1%,且NY2、NY3、TG1、TG2处理对阻控下层土壤水溶性磷移动效果较好。另外,填闲糯玉米处理在西兰花种植初期土壤碱性磷酸酶没有明显增加,可以控制土壤有机磷矿化,TG2处理可以降低后茬初期土壤水溶性磷含量。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设施菜田填闲糯玉米和饲用甜高粱的适宜密度分别为10.50,15.00万株/hm~2,且NY2处理对减少设施土壤磷素积累,阻控磷素向下移动效果较为明显,TG2处理对吸收设施土壤磷素较为明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东明  陈新军  魏嫣然  徐茂真  
利用组织能量密度测定技术和残差指标分析方法,分析了阿根廷滑柔鱼雌性个体肌肉组织和性腺组织的能量积累及其分配规律。结果显示,足腕、胴体、卵巢、缠卵腺和输卵管复合体等组织的能量密度平均值分别为(22.75±0.60)、(23.42±0.68)、(25.15±2.08)、(21.49±1.46)和(25.12±3.02)k J/g。不同性腺成熟度等级,足腕、胴体和缠卵腺等组织的能量密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卵巢和输卵管复合体等组织的能量密度则差异显著。足腕、胴体等肌肉组织能量在性腺成熟度III期时达到最大值,卵巢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朱凯  孙程婕  陈新军  林东明  刘海涛  古昊  
利用组织能量密度测定技术和残差指标分析方法,分析了南海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中型群雌性个体肌肉组织和性腺组织能量积累的变化过程及其分配规律。结果显示,胴体、尾鳍、足腕、缠卵腺、输卵管复合体和卵巢等组织的能量密度分别为(22.06±1.24) kJ·g~(-1)、(22.50±1.25) kJ·g~(-1)、(22.83±1.13) kJ·g~(-1)、(21.10±0.80) kJ·g~(-1)、(24.33±1.41) kJ·g~(-1)和(21.76±1.32) kJ·g~(-1)。胴体、尾鳍、足腕等肌肉组织能量积累的平均值分别为(324.52±125.30) kJ、(71.04±31.48) kJ和(168.34±90.77) kJ,缠卵腺、输卵管复合体和卵巢等性腺组织能量积累的平均值分别为(4.61±9.01) kJ、(6.04±15.36) kJ和(13.84±26.98) kJ。自生理性发育(Ⅲ期),卵巢、缠卵腺、输卵管复合体等性腺组织的能量积累占比显著增加,而胴体、尾鳍、足腕等肌肉组织的能量积累占比显著降低。组织能量积累-胴长关系的残差分析显示,在Ⅲ~Ⅵ期肌肉组织能量积累残差与性腺组织能量积累残差呈弱的负相关关系,表明肌肉组织能量部分转化用于性腺组织的生长发育。以上结果表明,南海鸢乌贼中型群雌性个体肌肉组织是能量积累的最大单元,性腺组织能量积累随着性腺发育显著增加,自雌性个体生理性发育肌肉组织存储能量部分转化以满足性腺发育对能量的需求。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彭玲  尤娟  汪兰  廖涛  熊善柏  尹涛  
有水运输是实现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跨地域调配的主要方式,运输密度是该方式的关键参数之一。本研究以团头鲂为原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质构仪、光学电镜等设备研究运输密度(鱼水质量比1∶1.0、1∶1.5、1∶2.0和1∶2.5)对团头鲂肌肉特性的影响,探寻在保证团头鲂品质情况下的最优运输密度。结果显示:随着运输密度的升高(1∶2.5~1∶1.0),鱼肌肉的pH和肌糖原呈现先降低后升高,乳酸逐渐增加,三磷酸腺苷、5′-二磷酸腺苷、5′-一磷酸腺苷含量无显著性变化。运输密度为1∶1.5时,鱼肌肉的白度值、剪切力、持水性最低,苦味物质(次黄嘌呤核苷、次黄嘌呤)总含量最高,细胞外间隙最大、破碎率最高。而当运输密度增加至1∶1.0时,鱼肌肉的白度值、剪切力、持水性有所升高、苦味物质总含量显著下降,肌肉细胞外间隙缩小、破碎率降低。综合肌肉品质和运输成本,鱼水比为1∶1.0是较适宜的运输密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