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30)
- 2023(9875)
- 2022(8959)
- 2021(8539)
- 2020(7358)
- 2019(17138)
- 2018(17178)
- 2017(33075)
- 2016(18486)
- 2015(20877)
- 2014(20869)
- 2013(20544)
- 2012(18752)
- 2011(16749)
- 2010(16583)
- 2009(15015)
- 2008(14384)
- 2007(12311)
- 2006(10539)
- 2005(9020)
- 学科
- 济(70684)
- 经济(70614)
- 管理(50683)
- 业(47964)
- 企(40438)
- 企业(40438)
- 方法(37749)
- 数学(33345)
- 数学方法(32821)
- 农(17547)
- 学(17366)
- 中国(16652)
- 财(15842)
- 业经(14740)
- 地方(13961)
- 理论(12613)
- 贸(11908)
- 贸易(11902)
- 农业(11801)
- 和(11677)
- 易(11536)
- 技术(11221)
- 环境(11038)
- 务(10518)
- 制(10507)
- 财务(10451)
- 财务管理(10435)
- 企业财务(9896)
- 划(9840)
- 教育(9515)
- 机构
- 大学(257377)
- 学院(256323)
- 管理(103950)
- 济(93854)
- 经济(91650)
- 理学(91515)
- 理学院(90468)
- 管理学(88512)
- 管理学院(88079)
- 研究(84421)
- 中国(59400)
- 科学(57711)
- 京(54819)
- 农(46759)
- 所(43627)
- 业大(43541)
- 研究所(40529)
- 财(40256)
- 中心(37945)
- 农业(37240)
- 江(35551)
- 北京(34303)
- 范(33669)
- 财经(33380)
- 师范(33266)
- 院(30495)
- 经(30385)
- 州(29469)
- 技术(29358)
- 师范大学(26714)
- 基金
- 项目(185853)
- 科学(145023)
- 基金(134009)
- 研究(131340)
- 家(118191)
- 国家(117212)
- 科学基金(100102)
- 社会(78958)
- 社会科(74699)
- 社会科学(74678)
- 省(74589)
- 基金项目(71830)
- 自然(68956)
- 自然科(67383)
- 自然科学(67370)
- 自然科学基金(66088)
- 划(63011)
- 教育(60863)
- 资助(56186)
- 编号(53579)
- 成果(42728)
- 重点(41460)
- 部(39884)
- 发(38923)
- 创(38854)
- 课题(37155)
- 科研(36330)
- 创新(36130)
- 计划(36008)
- 大学(34275)
共检索到352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江海坤 袁希汉 章镇 苏小俊 徐海 宋波 陈龙正 安林海 单奇伟 张其安
在普通大棚和露地两种栽培条件下鉴定西瓜裂果性,制定西瓜的裂果性状分级标准和抗性评价标准;田间鉴定发现,14个稳定自交系中有13个发生不同程度的裂果,占92.86%;两种栽培环境对裂果的影响效应有差异(F=27.048**,F0.01=3.91),但抗裂程度显著相关(r=0.937**,r0.01=0.6614,df=13)。不同基因型西瓜裂果性差异显著(F保护地=10.7218**,F露地=5.783**,F0.01=1.90,df=13),其中,材料‘x-101’在两种不同的栽培条件下均不裂果,性状稳定,且其综合品质表现优良,可作为抗裂育种的材料。
关键词:
西瓜 裂果 抗性 基因型 鉴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日升 李立志 方锋学 郭文锋 李杨瑞
为了加速培育出人们青睐的优质黄皮西瓜,以西瓜黑皮母本(H97)和黄皮父本(2605)构建BC1分离群体单株,利用RAPD技术结合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从该群体单株中筛选与黄皮性状连锁基因的分子标记,结果获得1个与黄皮性状连锁的RAPD标记AI09-1500,重组率为17.2%。
关键词:
西瓜 黄皮性状 RAPD BSA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光辉
综述了60个与西瓜形态学性状和抗性有关的基因(go和Sp 2个基因既控制果皮颜色又控制叶片颜色,没有重复统计),其中,控制种子性状的基因10个,控制叶片和藤蔓性状的基因14个,控制花性状的基因8个,控制瓤色和果实形状的基因11个,控制果皮颜色与花纹的基因8个和控制抗性的基因11个。
关键词:
西瓜 形态学特性 抗性 基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武 孔德仓 崔艳红 曹明 庞晓明 李颖岳
为了明确枣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特点,了解枣裂果性状与果实(核)性状的相关性,提高枣种质的利用效率,本研究对枣核心种质的果实、果核和裂果等相关的9个重要表型性状指标进行了测定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核心种质资源具有较丰富的表型变异,9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达20%以上,平均变异系数为39.00%;其Shannon-Wiener's多样性指数为1.491.93,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77。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9个表型性状指标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多个果实(核)表型性状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正相关
关键词:
枣 核心种质 表型多样性 裂果 相关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于经川 刘兆晔 姜鸿明 刘维正 赵倩 丁晓义 邱化蛟
利用 11个不同的小麦基因型 ,对茎质系数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茎质系数在小麦基因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与单茎草重、穗粒数、千粒重、穗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与穗数、经济系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重穗型品种的茎质系数极显著地高于多穗型品种 ,但其经济系数、子粒产量 /草产量 (库源比 )极显著地低于多穗型品种 ,选育中间型品种可以实现高产与抗倒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小麦 茎质系数 基因型 产量性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纪海波 张玉鑫 李玉明 潘存祥 陈年来
【目的】研究西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应用潜力,为西瓜遗传多样性保护和育种实践提供依据。【方法】以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的768份西瓜种质资源为材料,通过2009年和2010年2年的田间试验进行了24个性状(包括果实生育期、全生育期、雌花到生长点距离、茎节间长度、叶片纵径、叶片横径、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单果质量、果皮厚度、固形物含量、种子百粒质量、单瓜种子数等13个数量性状,以及茎断面形状、植株性型、果皮底色、果皮斑纹形状、果皮斑纹颜色、果肉色泽、果肉质地、果肉风味、种子底色、种子斑纹形状和种子斑纹颜色等11个质量性状)的表型多样性研究。【结果】西瓜种质资源13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
关键词:
西瓜 多样性指数 变异系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江生 刘后利 舒征兵 石淑稳
在甘白种间杂种后代中再次发现一株复果变异株,其最明显特征是部分花朵着生2~3个雌蕊、10~16枚雄蕊。经过多代鉴定选育证明,复果特性能稳定遗传,不受环境条件影响。迄今育成了90-12等甘蓝型和白菜型复果品系6个,复果株率90%~100%,复果指数40.8%~64.2%。与普通单角油菜比较,单株角果数增加40%以上,复果籽粒数增加1倍以上。复果性状这一优异资源的再次发现和稳定遗传,为油菜高产育种提供了优异的种质材料。
关键词:
复果油菜 多雌多雄 突变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秦英 刘军伟 刘莉 焦定量 郭富常 郭敏
为了解西瓜强雌性性状的遗传规律,以强雌性系BG1为母本,分别与不同的西瓜品系杂交、自交及回交,共获得5个F1群体、1个F2群体、1个回交群体BC1R34,以及1个回交转育品系(BC4S3)。5个F1群体植株全部表现为正常花性型;经χ2测验F2分离群体中强雌性型与普通花性型的分离符合1∶3的分离比率;与普通花性型回交后代的BC1R34表现为普通花性型;回交转育得到的BC4S3品系表现为强雌性型,雌花率高达77.9%。试验结果表明,该强雌性状主要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但根据F2单株雌花率的分布情况,认为还可能存在微效基因的作用。对两对近等基因系BG1和BG2及BC4S3和R34进行RAPD分析,共使...
关键词:
西瓜 强雌性系 遗传分析 RAPD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胤 姚瑞玲 陈振华 甘德煜 彭健
【目的】马尾松是我国南方重要速生用材树种之一。研究10个马尾松无性系在不同试验点胸径和树高生长性状的变异特征和遗传稳定性,筛选高遗传增益的优良基因型推广利用,为马尾松适地适基因型高效栽培和人工林提质增效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在广西宁明县(E1)、柳州市(E2)、博白县(E3)和钦州市(E4)营建的10个3年生马尾松无性系(M1~M10)区域试验林为对象,测定胸径和树高生长,分析不同基因型生长性状差异和变异规律,开展无性系稳定性分析和综合评价,筛选生产力高和稳定性好的优良基因型。【结果】马尾松无性系生长变异丰富,同一地点无性系间总变异和同一无性系地点间总变异均表现为胸径大于树高。多点联合方差分析表明:基因型、环境条件、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对马尾松无性系胸径和树高生长都有极显著影响(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飞 章元明
假定某一质量性状受单基因控制,且在纯合显性(或纯合隐性)时会致死,造成不符合M endelian分离比。在F2群体中,根据分子标记和该基因的连锁关系,获得标记与性状的各种表型类别、频率和植株数,通过F isher最大似然法,推导出估计重组率的方程和标准误公式。Monte Carlo模拟研究表明,最大似然法得到的重组率估计值与真值接近,并验证了重组率估计值标准误公式。
关键词:
致死基因型 重组率 标记 最大似然方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萍 董亚 王硕 董彩霞 任丽轩 张勇 沈其荣
[目的]高效吸收和利用钾素是西瓜的优良特征,筛选钾高效西瓜基因型对于优质种质资源利用和研究其机制有重要意义。[方法]选取生产中常用的33个西瓜基因型,在2个供钾水平下进行盆栽筛选试验,比较不同基因型西瓜的钾效率差异,在小型瓜和大中型瓜中分别筛选出钾高效基因型和钾低效基因型。[结果]在高施钾量和低施钾量条件下,西瓜植株钾吸收量可以有效评价西瓜的钾素吸收效率。钾含量对钾吸收量的贡献较大。小型瓜中的‘小夏橙’‘新兰’‘早春红玉’和中大型瓜中的‘黑巨霸’‘特大台农八号’‘新黑龙王’基因型属于钾吸收效率的双高效基因型;小型瓜中的‘金童’‘黄小玉H’和中大型瓜中的‘平87-14’‘抗病地雷’西瓜基因型属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珍 邱晓静 田艳丽 刘凤权 胡白石
通过在NCBI上对西瓜噬酸菌(AC001)全基因组的比对,发现目前所知的Ⅳ型菌毛相关基因由18个基因组成,通过构建Ⅳ型菌毛部分基因的突变体,然后通过浸种试验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发现,在突变的9个基因中,Aave_3550(PilE)、Aave_3156(PilZ)和Aave_4679(PilA)基因的突变对致病力影响明显。对致病力相关突变体进行相关功能分析发现,这些突变体的生长速度没有受到影响,而生物膜形成能力及游动能力明显下降,致病力减弱。构建互补菌株可使其功能部分恢复。上述结果证明:西瓜噬酸菌Ⅳ型菌毛与致病性相关,并明确了部分基因对致病性有影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源 游永亮 赵海明 武瑞鑫 刘贵波
采用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以19份BMR基因型高粱(Sorghum bicolor)不育系为母本,以3份BMR基因型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为父本,从7个主要农艺性状上分析了57个F1杂交组合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结果表明,株高、主茎叶片数、中部叶片长度、中部叶片宽度4个农艺性状具有正向中亲优势;株高、中部叶片长度2个性状具有正向超亲优势;主茎叶片数、叶片中部长度、叶片中部宽度3个性状具有正向竞争优势;而单株分蘖数、主茎直径、主茎穗长均表现为负向优势。各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区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组合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主茎直径、主茎穗长的遗传受基因的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共同作用,株高、单株分蘖数、主茎叶片数、中部叶片长度、中部叶片宽度的遗传受基因的非加性影响较大;主茎穗长宜在早代选择,而株高、单株分蘖数、主茎叶片数、主茎直径、中部叶片长度5个指标宜在高代选择。综合得出,BMR基因型高粱不育系以AMP454、AMP19、T98A的一般配合力较高,筛选出配合力较高的杂交组合为AMP19×ZS-102和AMP454×ZS-10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石江鹏 张春芬 邓舒 侯丽媛 肖蓉 李芙蓉 董艳辉 聂园军 王亦学 曹秋芬
【目的】苹果花药培养获得的纯合基因型株系来自不同的花粉粒,因此不同株系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诱导培养、生根的条件等都存在差异。本研究对不同个株系试管苗的倍性、表型特征、生根培养条件进行观察分析,选出苹果纯合基因型株系适宜的生根条件及综合性状较好的株系,加强苹果种质资源创新。【方法】采用花药培养获得的‘嘎啦’‘富士’‘红星’纯合基因型株系,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每个株系倍性,探索组培苗的生根培养条件,观察每个株系的根系、叶片形态特征。【结果】经苹果花药培养获得32个纯合基因型株系,其中单倍体1株、三倍体1株、四倍体3株、二倍体27株,‘红星’苹果纯合基因型株系的倍性分化率最大,为28.57%。IBA浓度影响再生株系的生根率、根长及根数,苹果纯合基因型株系的最适宜生根浓度为IBA 2—3 mg·L-1。各个株系的叶数、根长、根数、株高、叶形指数(叶长度/叶宽度)、叶柄有一定差异。‘红星’纯合基因型DH0-1、DH0-3、DH0-4、DH0-7株系,‘富士’纯合基因型DH1-3株系,‘嘎啦’纯合基因型DH2-2、DH2-4、DH2-12、DH2-20株系综合性状较好(植株高、根系长、叶数和根数多)。‘红星’纯合基因型株系的移栽成活率最高,为28.57%。【结论】苹果纯合基因型株系的主要倍性为二倍体。与二倍体株系相比,单倍体株系叶基窄、叶柄细、叶色和叶缘锯齿较浅,而多倍体株系表现为叶基更阔、叶柄较粗、叶色和叶缘锯齿变深。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继康 谭龙涛 喻春明 朱爱国 陈平 王延周 朱涛涛 熊和平
根系是苎麻(Boehmeria nivea)吸收氮素的主要器官,开展苎麻根系对不同氮素水平的响应研究对其品种改良和农艺调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往研究的不足,本研究设置了0、6、9、12和15 mmol·L(-1)氮素水平处理进行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氮效率苎麻根系性状对氮素水平的响应特征,及其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增施氮素可显著提高苎麻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及比表面积(P0.05)。增施氮肥可显著促进苎麻根系体积与活力的增长,其中氮高效基因型苎麻H2000-03根系体积在12mmol·L(-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