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48)
- 2023(10025)
- 2022(9110)
- 2021(8665)
- 2020(7422)
- 2019(17285)
- 2018(17248)
- 2017(33043)
- 2016(18591)
- 2015(20927)
- 2014(20825)
- 2013(20535)
- 2012(18737)
- 2011(16821)
- 2010(16576)
- 2009(15132)
- 2008(14433)
- 2007(12221)
- 2006(10455)
- 2005(8825)
- 学科
- 济(70747)
- 经济(70674)
- 管理(50538)
- 业(47370)
- 企(40514)
- 企业(40514)
- 方法(38198)
- 数学(33656)
- 数学方法(33132)
- 学(18733)
- 农(16843)
- 中国(16155)
- 财(15912)
- 业经(14653)
- 地方(13727)
- 理论(12726)
- 和(11704)
- 农业(11367)
- 贸(11332)
- 贸易(11326)
- 环境(11139)
- 技术(11067)
- 易(10974)
- 务(10689)
- 财务(10623)
- 财务管理(10606)
- 制(10154)
- 企业财务(10046)
- 划(9822)
- 教育(9301)
- 机构
- 大学(260073)
- 学院(258358)
- 管理(103132)
- 济(92587)
- 理学(91108)
- 经济(90447)
- 理学院(90016)
- 管理学(87992)
- 管理学院(87568)
- 研究(85454)
- 科学(60260)
- 中国(59332)
- 京(55273)
- 农(49916)
- 业大(45908)
- 所(44532)
- 研究所(41486)
- 财(39968)
- 农业(39802)
- 中心(38038)
- 江(35843)
- 北京(34265)
- 范(33474)
- 财经(33212)
- 师范(33014)
- 院(30861)
- 经(30250)
- 技术(30096)
- 州(29501)
- 农业大学(26617)
- 基金
- 项目(189292)
- 科学(147265)
- 基金(136948)
- 研究(130755)
- 家(121647)
- 国家(120683)
- 科学基金(102823)
- 社会(78504)
- 省(76268)
- 社会科(74289)
- 社会科学(74268)
- 基金项目(73389)
- 自然(71820)
- 自然科(70156)
- 自然科学(70135)
- 自然科学基金(68811)
- 划(64277)
- 教育(60480)
- 资助(57424)
- 编号(52650)
- 重点(42559)
- 成果(41831)
- 部(40126)
- 创(39543)
- 发(39436)
- 计划(37713)
- 科研(37196)
- 创新(36837)
- 课题(36553)
- 大学(34589)
共检索到352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珍 邱晓静 田艳丽 刘凤权 胡白石
通过在NCBI上对西瓜噬酸菌(AC001)全基因组的比对,发现目前所知的Ⅳ型菌毛相关基因由18个基因组成,通过构建Ⅳ型菌毛部分基因的突变体,然后通过浸种试验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发现,在突变的9个基因中,Aave_3550(PilE)、Aave_3156(PilZ)和Aave_4679(PilA)基因的突变对致病力影响明显。对致病力相关突变体进行相关功能分析发现,这些突变体的生长速度没有受到影响,而生物膜形成能力及游动能力明显下降,致病力减弱。构建互补菌株可使其功能部分恢复。上述结果证明:西瓜噬酸菌Ⅳ型菌毛与致病性相关,并明确了部分基因对致病性有影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美玉 费诺亚 郭彦彤 田二渊 季苇芹 张晓晓 杨玉文 关巍 赵廷昌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Bacterial fruit blotch,BFB)是西瓜、甜瓜等葫芦科植物上的重要病害,是一种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检疫性、种传病害,病原菌为西瓜噬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3SS)是西瓜噬酸菌致病过程中的关键毒力因子,参与调节细胞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hpa(hrp-associated)基因是植物病原细菌Ⅲ型分泌系统hrp基因簇的重要组成部分,T3SS分泌蛋白在分泌过程中通常需要hpa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介导,这些蛋白通常有利于植物病原细菌发挥其致病性。为了探究Ⅲ型分泌系统hpaB基因在西瓜噬酸菌致病过程中的功能,以西瓜噬酸菌Ⅱ型菌株Aac5为研究对象,构建hpaB基因缺失突变菌株及其互补菌株,并对致病力、致病相关表型以及相关基因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hpaB基因缺失后,对寄主植物西瓜和甜瓜的致病力显著减弱,并丧失了诱导非寄主烟草HR应答能力,运动能力减弱,生物膜形成能力增强。荧光定量结果表明:hpaB基因缺失后,影响T3SS相关基因及其他致病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表明hpaB基因在西瓜噬酸菌致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健超 王敏鑫 代园凤 袁云云 田艳丽 武珍 陈斌 胡白石
为了分析菌毛组装蛋白家族基因对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致病性的影响,以xjl12菌株为背景构建转座子(Tn5)插入的突变体文库,通过浸种处理和子叶注射接种方法筛选致病性相关突变体,通过两亲交配获得突变株,并对所得的突变体、野生型及互补等多个菌株进行致病性、过敏性反应、游动性等相关表型进行测定,用反转录PCR(qRT-PCR)方法验证xjl12和突变体中hrpG、hrcV、celA表达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突变体文库中筛选得到1株致病力明显下降的突变体Δxj-7,经亚克隆鉴定为pilN基因,其功能主要与菌毛(pili)生物合成相关。两亲交配后所得突变菌株ΔpilNac相较于野生型,其致病性、游动性、胞外...
关键词:
西瓜噬酸菌 转座子 菌毛组装蛋白 致病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丙烨 付丹 胡方平 蔡学清
【目的】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由西瓜噬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Ac)引起,是一种严重的世界性病害。细菌的鞭毛通常被认为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在细菌的侵染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已有报道表明这种作用可受鞭毛蛋白基因fliS的调控,目前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鞭毛蛋白基因fliS的功能及其调控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该基因在鞭毛形成和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中的作用。【方法】以果斑病菌野生型致病菌株1号基因组DNA为模板,设计一系列引物,PCR扩增敲除基因fliS的上下游片段,通过回收、酶切、连接、转化等步骤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鼎震 郑明球 蔡宝祥 陈溥言
根据人源大肠杆菌 1型菌毛结构基因 (pilA)DNA序列 ,在其保守区设计了 1对带有 BamHI/Hind Ⅲ酶切位点的引物 ,经PCR扩增 ,从 2 4株鸡源大肠杆菌致病株染色体中得到 2 1个大小约 6 5 7bp的阳性产物 ,经酶切、连接、转化及筛选 ,得到 3种来自不同血清型鸡源大肠杆菌 (O1、O78及O88)PCR产物的阳性克隆。经核酸序列测定 ,确认所克隆的外源基因为 1型菌毛pilA基因
关键词:
鸡大肠杆菌 1型菌毛 结构基因 克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汤雅殊 陆承平
鲍氏不动杆菌鳜鱼分离株具有4型菌毛汤雅殊陆承平(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动物疫病诊断与免疫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95)ANACINETOBACTERBAUMANNIISTRAINISOLATEDFROMMANDARINFISHPOSSESSESTY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仲生 杨玉茹 朱晓丹 王志清 耿本聪
1982~1987年间自黑龙江、北京等10个省市采集到60份西瓜病株,分别进行分离和培养鉴定,结果有尖孢镰刀菌、茄病镰刀菌、木贼镰刀菌。致病性试验是将3个镰刀菌分别接种于西瓜品种郑州3号,结果尖孢镰刀菌致病,茄病镰刀菌和木贼镰刀菌不侵染。分别从黄瓜和甜瓜枯萎病株分离出来的尖孢镰刀菌,与西瓜病株分离得的尖孢镰刀菌进行交互接种于西瓜、甜瓜和黄瓜的幼苗上。鉴定的结果是不同的专化型,即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niveum(E. F. Smith)Snyder et. Hans.〕。在防治上,采用综合防治措施,经过1989~1990年试验,防效达9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维 余兴龙 白霞 李润成 侯强红 尹恒
根据Z26520中fedF序列设计1对引物,从发病仔猪的腹泻粪便分离获得的大肠杆菌中扩增得到fedF基因,经纯化、连接、转化,将其成功克隆到pMD18-T中,所克隆fedF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收录的其他fedF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达97.8%~99.2%.另设计1对引物,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将所克隆的fedF的编码序列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BV220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获得表达重组菌.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编码序列与预期序列一致.SDS-PAGE电泳及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重组菌在诱导后可以表达特异性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 100的FedF蛋白.
关键词:
大肠杆菌 fedF基因 克隆 表达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恒 刘芳岑 黄欣阳 张婷婷 滕晓菲
西瓜菌核病是北方春季冷棚西瓜上的重要病害,对西瓜菌核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的温度、pH、碳氮源等条件对西瓜菌核病病菌的菌丝生长、菌核形成和萌发有显著影响。病菌菌丝在PDA培养基、25℃、pH值5.0条件下生长最好,菌落直径可达8.2cm;适宜菌丝生长的碳源为甘露醇,氮源为蛋白胨,菌落直径在7.5 cm以上;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较小;菌丝致死温度为48℃、10 min。胡萝卜煎汁培养基、PDA、PSA培养基利于菌核萌发,萌发率90%以上;菌核萌发最佳温度为20~25℃,pH值5~7;利于菌核萌发的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硫酸铵,萌发率均超过80%;菌核的致死温度为53℃,10min...
关键词:
西瓜菌核病 核盘菌 生物学特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严亚贤 孙建和 陈怀青 陆承平
用电镜观察嗜水气单胞菌J-1株,见有两种不同的菌毛,一种为短而硬直的R菌毛,另一种为长而易弯曲的W菌毛。R菌毛数量多,周身分布;W菌毛数量少,一个菌体仅4~6根。搅拌菌体悬液可使菌毛脱落,低速离心的上清液经PEG沉淀、硫酸铵盐析和Sepharose4B层析后,获得纯化的R菌毛。SDS-PAGE显示,在有2-巯基乙醇存在时,R菌毛的亚单位分子量为17000。氨基酸组分分析表明,R菌毛含有41%的疏水性氨基酸。用纯化的R菌毛免疫家兔获抗血清,建立菌体凝集试验和Dot-ELISA法,检测50个待检样本的R菌毛,两法检出率均超过60%,符合率为88%。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文雅 沈其荣 冉炜 徐阳春 任丽轩
以不同抗性西瓜品种以及化感水稻品种为试验对象,对其根系分泌物中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和组成进行分析,并研究了氨基酸对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根系分泌物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和种类显著多于水稻根系分泌物中的,而感病西瓜品种根系分泌物中的又显著多于抗病品种根系分泌物中的。与感病西瓜品种相比,抗病西瓜品种根系分泌物中不含酪氨酸,水稻根系分泌物中不含天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精氨酸这9种氨基酸。综合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孢子萌发和产孢能力两项测定结果,供试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由昭红 姜中其
提取猪源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标准株和临床分离株F18菌毛,并制备弗氏佐剂苗,分别免疫产蛋母鸡后用间接ELISA法定期检测母鸡卵黄抗体和血清抗体效价.结果表明:无论标准株还是分离株,F18菌毛对产蛋鸡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卵黄抗体效价最高可达1∶25600,血清抗体效价高于卵黄抗体效价,最高可达1∶51200.
关键词:
F18菌毛 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免疫原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敏 高兴 任方勋 白乾坤 泮欣铭 马家乐 姚火春
细菌能够合成多种信号分子,调控自身在各种营养状态或应激条件下的生长代谢及毒力发挥。第二信使环二鸟苷酸(cyclic diguanosine monophosphate, c-di-GMP)在致病菌感应氨基酸饥饿(Amino acid Starvation, AAS)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调控多种生理活动并显著影响其毒力发挥。[目的] 研究c-di-GMP在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尿道定殖及毒力发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结合转座子突变技术及UPEC尿液培养筛选氨基酸代谢相关生长缺陷基因;采用基因敲除技术、特定氨基酸回补及小鼠尿道感染模型验证尿液生长及尿道定殖缺陷表型;借助表达谱数据、RT-qPCR及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筛选并鉴定受氨基酸饥饿影响的毒力基因及c-di-GMP相关基因;通过多基因敲除及回补技术、凝胶阻滞试验(EMSA)鉴定c-di-GMP对毒力基因的调控机制。[结果] 精氨酸、异亮氨酸及蛋氨酸代谢失衡引起UPEC在尿液中生长缺陷,尿道定殖能力显著下降,及局部c-di-GMP稳态破坏;YciR及YcgF相关c-di-GMP体系失衡显著下调菌毛基因簇表达;YciR通过调节子MlrA直接调控P菌毛基因簇表达;YcgF通过下游配对调节子YcgE直接调控P菌毛基因簇表达。[结论] c-di-GMP感应尿道定殖过程中的特定氨基酸饥饿,调控菌毛等粘附因子合成,促进UPEC完整毒力发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段会军 郭小敏 李喜焕 吴立强 马峙英
本试验利用21个RAPD随机引物对50个西瓜枯萎病菌系进行了RAPD扩增,研究了病菌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对供试菌系扩增出134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13条,占总带数的84.3%。菌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在0.45~0.93之间,多数菌系间的同源程度较低。基于RAPD标记聚类分析表明,50个菌系划分为6个RAPD群(RAPDgroups,简称RGs),即RGⅠ,RGⅡ,RGⅢ,RGⅣ,RGⅤ和RGⅥ。其中RGⅠ和RGⅡ各含有一个菌系,分别来自秦皇岛和新疆;RGⅢ和RGⅤ包括2个菌系,分别来自秦皇岛、承德和廊坊、沧州;RGⅣ包括唐山、石家庄、邯郸和新疆菌系;其余的菌系属于RGⅥ。分类结果进一步说明...
关键词:
西瓜 枯萎病菌 遗传分化 RAPD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明 张作刚 贺运春 高俊明 原宗英
本文利用吸水纸检验法对从西瓜枯萎病发病较重地采集的种子进行了保湿培养研究,结果表明,供式种子携带多种病菌,其中枯萎病菌带菌率最高,其次是黑斑病菌、黑根霉菌;供试种子除表面带菌外,种壳和种仁内均可带菌,而且种壳带菌率明显高于种仁带菌率。药剂处理种子试验结果表明,80%越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浸种6小时分别对枯萎病菌和链格孢菌的消毒效果最好。
关键词:
西瓜 种子带菌 药剂处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