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22)
2023(5690)
2022(4066)
2021(3414)
2020(2713)
2019(5671)
2018(5608)
2017(10585)
2016(6041)
2015(6652)
2014(6670)
2013(6296)
2012(5281)
2011(4809)
2010(4649)
2009(4164)
2008(4139)
2007(3735)
2006(3394)
2005(3153)
作者
(19463)
(16481)
(16359)
(15610)
(10551)
(7796)
(7269)
(6258)
(6247)
(5836)
(5661)
(5418)
(5338)
(5324)
(5211)
(5151)
(4994)
(4856)
(4792)
(4757)
(4202)
(4147)
(4114)
(3819)
(3667)
(3650)
(3592)
(3585)
(3374)
(3308)
学科
(24863)
经济(24836)
(14787)
管理(14704)
(10491)
企业(10491)
中国(9157)
(8731)
方法(8465)
数学(7323)
业经(7319)
数学方法(7277)
(6765)
农业(6095)
地方(5375)
(5241)
(5104)
产业(4978)
发展(4434)
(4429)
(4284)
(4197)
贸易(4195)
信息(4182)
(4057)
环境(4002)
总论(3997)
信息产业(3961)
(3847)
技术(3753)
机构
学院(87743)
大学(87116)
(34286)
经济(33654)
研究(32706)
管理(28514)
理学(24947)
理学院(24574)
管理学(23964)
管理学院(23832)
科学(23076)
(22706)
中国(22651)
(18245)
农业(18010)
(17686)
业大(17447)
研究所(16498)
(15180)
中心(14240)
(13391)
财经(12572)
农业大学(11896)
经济学(11707)
(11689)
(11594)
(11047)
(10971)
北京(10890)
师范(10771)
基金
项目(64825)
科学(50357)
基金(47508)
(43646)
国家(43329)
研究(41908)
科学基金(36372)
社会(27718)
社会科(26309)
社会科学(26304)
(25898)
基金项目(25027)
自然(24372)
自然科(23831)
自然科学(23813)
自然科学基金(23419)
(21623)
教育(18806)
资助(18481)
重点(15350)
编号(15250)
(14627)
计划(13336)
(13278)
(13239)
科研(12643)
创新(12536)
国家社会(12492)
科技(12164)
(11930)
期刊
(36117)
经济(36117)
研究(23288)
学报(22443)
(22274)
科学(17412)
中国(16449)
大学(16440)
学学(15935)
农业(15012)
(10946)
管理(10558)
(7840)
教育(7231)
(7139)
金融(7139)
业大(7036)
经济研究(6653)
业经(6582)
财经(6345)
技术(6294)
农业大学(5998)
(5947)
(5575)
问题(5418)
科技(4980)
林业(4411)
(4075)
商业(4001)
自然(3958)
共检索到124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尚  张作刚  田永强  王建明  姚艳平  
为了解砧木的抗病机理,提取砧木日本南瓜(RBNG)和野生西瓜(YSXG)及西瓜品种超甜花龙(CTHL)的根系分泌物,测定其对西瓜枯萎病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砧木对枯萎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相对抑制率显著高于西瓜品种;3种材料均引起菌丝体MDA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而砧木引起下降的幅度较小;3种材料均引起菌丝体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而砧木引起下降的速度较快;砧木引起菌丝体POD活性呈缓慢下降趋势,而西瓜品种则引起先快速上升后迅速下降;3种材料引起菌丝体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砧木在前期引起下降的速度较快;砧木引起菌丝体可溶性糖含量呈直续下降趋势,而西瓜品种却引起先下降后上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文雅  沈其荣  冉炜  徐阳春  任丽轩  
以不同抗性西瓜品种以及化感水稻品种为试验对象,对其根系分泌物中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和组成进行分析,并研究了氨基酸对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根系分泌物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和种类显著多于水稻根系分泌物中的,而感病西瓜品种根系分泌物中的又显著多于抗病品种根系分泌物中的。与感病西瓜品种相比,抗病西瓜品种根系分泌物中不含酪氨酸,水稻根系分泌物中不含天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精氨酸这9种氨基酸。综合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孢子萌发和产孢能力两项测定结果,供试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莉  程智慧  孟焕文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及孢子萌发法,研究了大蒜鳞茎粗提物对西瓜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iumf.niveum Snyder et Heansen)病菌的抑杀效应。结果表明,随大蒜鳞茎粗提物质量浓度的增加,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增强,大蒜鳞茎粗提物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0.156 25 mg/mL;当大蒜鳞茎粗提物的质量浓度达到10 mg/mL时,对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达100%;质量浓度达到20 mg/mL时,抑菌圈直径最大,为5.7 mm,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到100%,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大蒜鳞茎粗提物可有效抑杀西瓜枯萎病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仲生  杨玉茹  朱晓丹  王志清  耿本聪  
1982~1987年间自黑龙江、北京等10个省市采集到60份西瓜病株,分别进行分离和培养鉴定,结果有尖孢镰刀菌、茄病镰刀菌、木贼镰刀菌。致病性试验是将3个镰刀菌分别接种于西瓜品种郑州3号,结果尖孢镰刀菌致病,茄病镰刀菌和木贼镰刀菌不侵染。分别从黄瓜和甜瓜枯萎病株分离出来的尖孢镰刀菌,与西瓜病株分离得的尖孢镰刀菌进行交互接种于西瓜、甜瓜和黄瓜的幼苗上。鉴定的结果是不同的专化型,即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niveum(E. F. Smith)Snyder et. Hans.〕。在防治上,采用综合防治措施,经过1989~1990年试验,防效达9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段会军  郭小敏  李喜焕  吴立强  马峙英  
本试验利用21个RAPD随机引物对50个西瓜枯萎病菌系进行了RAPD扩增,研究了病菌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对供试菌系扩增出134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13条,占总带数的84.3%。菌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在0.45~0.93之间,多数菌系间的同源程度较低。基于RAPD标记聚类分析表明,50个菌系划分为6个RAPD群(RAPDgroups,简称RGs),即RGⅠ,RGⅡ,RGⅢ,RGⅣ,RGⅤ和RGⅥ。其中RGⅠ和RGⅡ各含有一个菌系,分别来自秦皇岛和新疆;RGⅢ和RGⅤ包括2个菌系,分别来自秦皇岛、承德和廊坊、沧州;RGⅣ包括唐山、石家庄、邯郸和新疆菌系;其余的菌系属于RGⅥ。分类结果进一步说明...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丛丛  刘守伟  吴凤芝  
以黑龙江省的14个小麦品系和山东省的3个小麦品系为供体,以西瓜为受体,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系根系分泌物对西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系的根系分泌物对西瓜幼苗根长、胚轴长、幼苗鲜重、幼苗干重的影响存在差异。综合化感效应(SE)表明,东农125和东农08-8013对西瓜种子萌发具有较强的化感促进效应,综合化感效应分别为16.25%和20.28%。龙幅9和龙幅17对西瓜种子萌发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综合化感效应分别为1.86%和0.61%。东农125和东农08-8013的根系分泌物对西瓜幼苗株高、茎粗、全株鲜重和全株干重的增加具有促进作用,处理后的第14天和21天,其株高、鲜重和干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洪生  周晓冬  李鹤  刘正柱  闫霜  刘小雪  王增辉  孔祥云  
为了从土壤中筛选能同时抑制黄瓜、西瓜枯萎病的致病菌尖孢镰刀菌的天然拮抗菌,从种植辣椒的大棚土样中分离培养多种能同时拮抗黄瓜和西瓜枯萎病的拮抗细菌,经平板对峙实验,从辣椒土样中分离出编号为LX6、LX7、LX12、LX13的细菌菌株对黄瓜和西瓜尖孢镰刀菌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抑菌圈显著,96 h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19.3、18.2、17.4、25.5 mm和16.2、15.0、15.9、14.8 mm;盆栽试验,拮抗菌LX6对黄瓜和西瓜枯萎病30 d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5.3%和81.2%。拮抗效果最显著的LX6菌株做分子生物学的进一步鉴定。经平板培养菌落特征、镜检、16S DNA分子鉴定和生理生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段会军  张彩英  李喜焕  郭小敏  王省芬  马峙英  
【目的】明确河北省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类型和遗传多样性,为西瓜抗病育种和西瓜枯萎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本文对采自河北省12个西瓜种植地区的46个西瓜枯萎病菌菌株和4个已知生理小种的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和AFLP分析。【结果】根据菌株对3个鉴别寄主表现出的致病性强弱,将河北省46个西瓜枯萎病菌菌株划分为3个不同的生理小种,即0号、1号和2号,分别占供试菌株的17.4%、65.2%和17.4%,其中1号生理小种为优势小种,分布在河北省所有西瓜种植区。21对AFLP引物对供试菌株扩增出1157条带,其中多态性带389条,占总带数的33.6%。河北省西瓜枯萎病菌的遗传距离变化在0.33~0.9...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姬万丽  朱红菊  路绪强  赵胜杰  何楠  耿丽华  刘文革  
【目的】近年来由于西瓜重茬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及连作障碍的发生导致枯萎病在西瓜上迅速蔓延,该病害已经成为限制西瓜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田间观察发现四倍体西瓜比其同源二倍体西瓜抗枯萎病。本研究通过对比四倍体与二倍体抗性差异,揭示四倍体西瓜抗枯萎病的机理,为西瓜多倍体育种和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同基因型的郑州3号二倍体和四倍体西瓜幼苗为材料,在一叶一心时期接种枯萎病菌生理小种1(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 race 1,Fon 1),比较不同倍性西瓜苗期枯萎病抗性差异;运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观察枯萎病菌的侵染过程;并分析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丙二醛(MDA)、总酚及类黄酮等与抗病相关代谢物质活性/含量差异,及PR3、MPK7、PAL、MYB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西瓜苗期接种枯萎病菌后,二倍体西瓜幼苗4 d发病,10 d时大部分枯死;四倍体西瓜幼苗7 d开始发病,13 d时大部分枯死,四倍体相对其同源二倍体延后3 d发病。枯萎病菌侵染过程对比发现,病菌在二倍体和四倍体西瓜中的侵染路径相同;此外不同倍性西瓜根系分生孢子的萌发率无明显差别,但是随着病菌的侵染,枯萎病菌在四倍体幼苗中的侵染速度明显较慢,细胞间菌丝较少;枯萎病菌在四倍体西瓜幼苗维管束中的定殖率比其同源二倍体低,且在幼苗根部差异显著、叶柄部差异极显著,病菌在四倍体植株茎部及叶部的扩展得到了一定的限制;枯萎病菌在四倍体西瓜中的侵染过程明显滞后,与枯萎病的发病症状相吻合。接种枯萎病菌后,四倍体西瓜幼苗根系POD、PAL活性均呈增加的趋势,且四倍体幼苗根系POD活性增加的幅度比二倍体大,病菌侵染后四倍体根系生成了更多的PAL和POD以增强植物抗病能力,保护细胞免受伤害;四倍体西瓜根系中总酚、类黄酮含量的增加量明显高于同源二倍体,这些次生代谢物质含量的优势,使得四倍体植株更易于抵御枯萎病菌的入侵;另外四倍体西瓜根系MDA含量明显比同时期的二倍体低,表明接种枯萎病菌后四倍体西瓜幼苗根系细胞膜损伤程度更小。抗病基因的表达分析发现,接种枯萎病菌后四倍体PR3的表达量不断增加,在接种后10 d表达量达到最大,是二倍体同时期表达量的10倍;接种后期四倍体根系能表达更多的MPK7,传递抗病信号,促进抗病基因的表达,从而降低枯萎病菌对西瓜幼苗的伤害;PAL的表达量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表达量均高于同时期的二倍体幼苗,最大表达量是二倍体PAL表达量的6倍;四倍体MYB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同源二倍体,接种后7、10 d四倍体根系的表达量分别是二倍体的80、35倍。【结论】通过苗期枯萎病菌接种鉴定、病菌侵染过程观察、代谢物质含量及基因表达水平变化等多方面的研究,表明四倍体西瓜幼苗比同源二倍体抗枯萎病。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小慧  朱震  马雪莲  卢颖林  李奇伟  冉炜  沈其荣  
采用室内分离和盆栽致病性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田间大棚西瓜枯萎病病株的根部、茎部和叶片分离纯化获得34株疑似病原菌的菌株,并从中挑选出6株形态差异明显的菌株用于盆栽回接试验。结果表明:菌株LD和LB回接7 d后植株开始出现轻微萎焉症状,到第14天时发病率分别达到100%和72%,病情指数分别为2.00和1.14;菌株LA、LC和XB在回接30 d后西瓜植株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为14%和0.29;而菌株XA在回接30 d后植株未出现发病症状。对西瓜植株的生物量统计表明,在接种病原菌30 d后,接种菌株XA和XB的处理植株的株高和地上部干质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接种菌株LA和LC的处理西瓜植株的株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屹  张海英  郭绍贵  任毅  张洁  耿丽华  梁志怀  许勇  
【目的】开发与栽培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1抗性基因Fon-1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开展西瓜抗枯萎病分子辅助育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栽培西瓜抗枯萎病品种Calhoun Gray为父本,感病品种Black Diamond为母本杂交获得的F2分离群体为供试材料,采用BSA法对Fon-1基因进行区间定位。依据11份栽培西瓜重测序信息,获取位于定位区间内的候选SNP位点。针对候选SNP位点设计CAPS/dCAPS标记,通过F2代分离群体和种质资源验证上述标记与Fon-1基因的连锁关系。【结果】通过BSA法,将Fon-1基因定位于1号染色体15 cM区间内。利用候选SNP位点信息,开发3个CAPS/dC...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吕桂云  郭绍贵  张海英  耿丽华  许勇  
目的从整体水平上阐明西瓜与枯萎病菌非亲和互作基因表达的特征。方法用SSH方法构建枯萎病菌接种处理后不同时间点的cDNA文库,对其中获得3895条高质量的表达序列标签(EST)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在测定4431条cDNA序列中,序列拼接后获得1756条unigene,经过注释和分析,发现可能参与西瓜与枯萎病菌非亲和互作的转录因子、激酶和防卫基因,及茉莉酸和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等。结论在西瓜与枯萎病菌互作的SSH-cDNA文库中,与抗病防御相关基因约占36.3%,初步了解了西瓜与枯萎病菌非亲和互作过程中基因表达信息,这些基因的发现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西瓜与枯萎病菌的互作机制以及相关重要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房超  李跃建  刘独臣  刘小俊  梁根云  
对从成都平原的双流、青白江和德阳旌阳区3个不同西瓜主产区采集到的西瓜枯萎病菌进行病菌分离培养,得到3株西瓜枯萎病菌菌株。以中等抗性的西瓜品种"京欣"为寄主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致病力最强的是来自德阳的Fon3,其次是青白江Fon1和双流Fon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项鹏宇  韩燕  云兴福  
为解决农药在西芹生产中的残留与污染问题,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西芹根及根际区物乙醇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西芹根乙醇浸提液在所试浓度范围内对黄瓜枯萎病菌有不同程度的化感抑制作用,其抑制率最高达42.31%,最低为12.22%;除了1%浓度的处理在作用时间为120,132 h时菌落直径与对照(CK)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浓度处理在不同作用时间对黄瓜枯萎病菌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西芹根际区物乙醇浸提液在较高浓度时(RS100%到RS60%)对黄瓜枯萎病菌表现出强的化感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效果也越好,最高抑制率达94.37%,比相应的非根际土壤浸提液的高出49.02百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程  邱婷  朱菲莹  肖姬玲  魏林  梁志怀  
测定连作5年和施加氧化钙的西瓜植株定植40 d后的枯萎病发生率,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土壤进行16S rDNA测序,比较施加氧化钙后西瓜根际土壤的细菌种群特征。结果显示:连作5年土壤的西瓜枯萎病发病率为87.5%,施加氧化钙的发病率为35.4%,氧化钙对西瓜枯萎病的相对防效达59.5%;施加氧化钙的连作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和细菌丰富度都大于连作的;连作与施加氧化钙都使得土壤的优势菌群发生变化;在属水平上相对丰度排名前30的土壤细菌中,与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的有Mizugakiibacter、Crenotalea、罗河杆菌属(Rhodanobacter)、不动杆菌属(Acidibacter)、戴氏菌属(Dyella)和Bryobacter,呈显著负相关的有黄色土源菌属(Flavisolibacter)、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出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丰收神菌属(Opitutus)、德沃斯氏菌属(Devosi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