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38)
2023(11024)
2022(9610)
2021(9275)
2020(7802)
2019(18476)
2018(18614)
2017(36157)
2016(19871)
2015(22659)
2014(22895)
2013(22289)
2012(20014)
2011(18041)
2010(18308)
2009(16152)
2008(15525)
2007(13352)
2006(11464)
2005(9841)
作者
(56439)
(46428)
(46350)
(44189)
(29780)
(22373)
(21066)
(18480)
(17736)
(16613)
(16087)
(15579)
(14780)
(14708)
(14385)
(14109)
(14089)
(13982)
(13282)
(13188)
(11680)
(11468)
(11305)
(10632)
(10401)
(10377)
(10290)
(10219)
(9394)
(9182)
学科
(75752)
经济(75674)
管理(54947)
(52046)
(44104)
企业(44104)
方法(39761)
数学(35050)
数学方法(34361)
(19514)
中国(18902)
(17079)
(16885)
业经(16329)
理论(15902)
地方(14528)
农业(12871)
(12771)
贸易(12765)
(12538)
(12374)
技术(12335)
教育(12288)
(11964)
(11236)
环境(11171)
财务(11158)
财务管理(11139)
(10637)
企业财务(10502)
机构
大学(275424)
学院(274545)
管理(112028)
(101232)
经济(98825)
理学(98181)
理学院(97109)
管理学(95029)
管理学院(94551)
研究(86755)
中国(62230)
(58795)
科学(56337)
(44433)
(43228)
业大(42635)
(42620)
研究所(39794)
中心(39094)
(38726)
(37369)
北京(37116)
师范(37036)
财经(36531)
农业(33432)
(33225)
(32070)
(31937)
技术(31539)
师范大学(29751)
基金
项目(193635)
科学(151335)
研究(141700)
基金(138282)
(120104)
国家(119107)
科学基金(102654)
社会(85513)
社会科(80938)
社会科学(80911)
(77063)
基金项目(73647)
自然(68818)
教育(67544)
自然科(67253)
自然科学(67240)
自然科学基金(65976)
(64997)
编号(59540)
资助(58688)
成果(47739)
重点(43134)
(42137)
课题(41245)
(40345)
(40074)
创新(37444)
科研(37096)
项目编号(36669)
大学(36512)
期刊
(105784)
经济(105784)
研究(77225)
中国(50664)
学报(43707)
管理(40552)
科学(40004)
教育(38705)
(38092)
大学(33136)
(32268)
学学(30882)
农业(27190)
技术(26776)
(18703)
金融(18703)
业经(18049)
经济研究(16674)
财经(16634)
图书(15983)
(14095)
(14008)
科技(13911)
理论(13683)
技术经济(13408)
问题(13380)
实践(12831)
(12831)
(12399)
统计(12393)
共检索到385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硕  
西班牙博士后分工作合同制博士后、高级博士后研究员和项目研究型博士后三种类型。西班牙博士后培养采取的是团队合作与独立研究相结合的模式。西班牙独具一格的博士后培养模式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章建跃  朱国仁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既是科研中心,又是高水平人才培养中心,这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设站条件和发展科学与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需要所决定的。不仅如此,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还是科研中心和高水平人才培养中心统一的机构。其目的是既要促进科学发展,又要培养高水平人才。博士后科研人员既是科研工作者,又是受教育者,教育的过程是寓于科研过程之中的。科研与高水平人才培养实际上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对于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博士后科研人员,充分认识到这些,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曾明彬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人才国际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加强博士后的国际化培养是当前博士后培养工作的迫切任务。本文阐述了博士后国际化培养的必要性和战略目标,针对目前博士后存在国际化程度不足因素,提出树立培养意识、搭建国际交流平台、营造宽松学术环境、完善后勤保障机制等提升博士后国际化水平的有效措施,以期造就更多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战略型、创新型和复合型的高层次拔尖人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马黎  
中美研究型博士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马黎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是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为了保证质量,对培养对象在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撰写及答辩、社会实践等诸环节采用的特定的培养方式的总和。它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密切相关。一般说来,特定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平  
博士生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博士生培养目标而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系统性的特定培养程式。这种特定培养程式是一个拥有众多构成要素并依照一定方式联系起来的系统,主要包括:生源选拔、课程学习与考核、博士学位论文指导、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等。本论文围绕"博士生培养模式"这个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方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国家最高学历教育,直接关系着“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为提高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反思了多年培养实践,提出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模式是由思想品德、业务理论、实践能力三个方面组成。通过本模式的方式方法教育培养博士研究生可能达到提高质量之目的。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知津  严贝妮  李彤  谢瑶  
运用实证方法,研究了2007年美国大学专业排名前32所院校的博士教育,着重研究了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教育的培养目标、研究方向、课程模块等,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教育与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国栋  吴松  
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在内涵、必要性、作用、建构、对策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今后的研究中,要把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分离出来,加强实践研究,从整体与内涵上提高理论研究水平。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文启  
从科研设备共享、跨学科合作研究、综合性交叉性研究平台与研究中心建设、导师群体与人才交流等方面阐述了德国"大科学"研究模式下博士生培养的科研学术环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建华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国务院"金十条"提出,要"进一步发展消费金融促进消费升级","逐步扩大消费金融公司的试点城市范围"和"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消费金融公司"。为贯彻落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喆  杨国栋  
基于高校战略管理理论,采用平衡计分卡方法构建高校博士后科技人才培养绩效评价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进行深入探讨与系统验证,总结提炼了科研活动、培养服务、品质素质、客户满意、学习交流、职业发展等六个主要因子。最后基于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为高校改进博士后科技人才培养绩效提出针对性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丹华,陈谷纲  
文章通过对中国博士后制度模式取向的现状分析,针对当前我国博士后制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推动中国博士后制度转型的若干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袁钢  何欣  万青  
为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法治人才,加快发展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增设法律博士学位条件已经成熟,急需落实法律博士学位设置的具体工作和步骤。培养法律博士生应采用高校与行业联合培养的协同育人机制,招收法律实务部门在职人员,以培养法律实践领域的专家型人才为目标。根据法律博士学位定位,高校应当选择相应的行业合作机构,联合确定招录对象及资格条件,联合进行招录工作。结合法律博士学位特性,制定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含双导师制)、课程设置、学术研究、社会实践、学位论文等内容的培养方案,以强调实践导向、遴选合格导师、设置特色课程、提升研究能力、保障论文质量为抓手,加强法律博士生培养的全过程管理和质量保障,以践行协同育人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晓娟  吴志功  
从博士生招生、培养方式、导师指导、论文答辩等多个培养环节分析了法国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特点,并阐述了对我国博士生培养的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甲刚  
从价值取向上看,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必须适应国家发展战略调整的新要求,有利于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我国从博士生教育大国向博士生教育强国的转变。从路径选择来看,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应立足于中国特殊国情,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从未来走向来看,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将趋于目标多样化、选拔灵活性、课程规范性和过程开放性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