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98)
2023(10777)
2022(9098)
2021(8740)
2020(7304)
2019(16818)
2018(16573)
2017(31319)
2016(16807)
2015(19340)
2014(19291)
2013(19116)
2012(18060)
2011(16930)
2010(17234)
2009(16224)
2008(15809)
2007(13871)
2006(12648)
2005(11502)
作者
(50583)
(42423)
(42229)
(40434)
(27362)
(20245)
(18917)
(16294)
(16287)
(15162)
(14872)
(14476)
(13966)
(13703)
(13441)
(13074)
(12523)
(12401)
(12341)
(11830)
(11035)
(10421)
(10360)
(9926)
(9666)
(9581)
(9300)
(8972)
(8649)
(8447)
学科
(95001)
经济(94924)
管理(39905)
方法(37599)
(35117)
数学(33102)
数学方法(32532)
(26927)
企业(26927)
中国(23097)
(20552)
地方(20449)
(19262)
业经(16743)
(15329)
贸易(15318)
(14855)
地方经济(13289)
(13269)
农业(13085)
理论(13064)
(12662)
环境(12534)
(12311)
金融(12309)
(11466)
银行(11434)
(11350)
(11172)
(10801)
机构
大学(259068)
学院(256724)
(116111)
经济(114088)
研究(97341)
管理(92613)
理学(79025)
理学院(77972)
管理学(76310)
管理学院(75826)
中国(73578)
科学(58891)
(55474)
(50268)
(49618)
研究所(46010)
中心(41416)
(40821)
财经(39840)
经济学(38047)
(37290)
(36977)
师范(36653)
(36324)
北京(35952)
业大(34692)
(34328)
经济学院(33959)
农业(32182)
师范大学(30093)
基金
项目(166200)
科学(130861)
基金(122491)
研究(119007)
(108083)
国家(107322)
科学基金(90361)
社会(78036)
社会科(74122)
社会科学(74102)
基金项目(63149)
(62447)
自然(57266)
自然科(55936)
自然科学(55919)
教育(55084)
自然科学基金(54916)
(53151)
资助(53026)
编号(45274)
重点(38293)
(37737)
成果(37659)
(37340)
国家社会(33691)
(33298)
课题(32827)
教育部(32291)
中国(32179)
科研(31456)
期刊
(132489)
经济(132489)
研究(79300)
中国(49072)
学报(40506)
科学(39223)
(37383)
管理(35137)
(34972)
大学(30600)
学学(28820)
农业(26313)
教育(25665)
经济研究(22697)
技术(22330)
(22220)
金融(22220)
财经(20590)
(17931)
业经(17845)
问题(17231)
统计(15776)
(15539)
世界(15374)
(14860)
国际(14297)
技术经济(13964)
(13596)
决策(12509)
资源(12432)
共检索到392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嵩龄  刘宇  钱薏红  汪秋菊  
文章首先分析西湖模式的制度内核及其6项意义,并与黄山模式详细比较,从而表明西湖模式基本正确处理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公益性经营与营利性特许经营,政府—企业—社区、政府—企业—游客等关系,比较全面展现其经济、社会、文化和遗产保护以及政治的正面影响。其次,提炼西湖模式具有普适意义的三点启示,即制度平台选择的基础重要性,遗产服务的非营利性经营与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原则,现时旅游经济学教科书用于指导中国遗产旅游的诸多缺失。这些缺失主要表现为:未能区别遗产与非遗产类旅游资源,未能接纳遗产的特殊产权性质,未能认识遗产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朝枝  保继刚  
遗产旅游与遗产管理是国外旅游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从文献综述的角度对遗产与遗产旅游的起源、发展进行了阐述 ,并进一步就遗产旅游与遗产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 ,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国外遗产旅游与遗产管理对我国遗产旅游与遗产管理研究的启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乌永志  
文化独特性是文化遗产型景区的核心吸引力,了解和欣赏异质文化遗产是文化旅游者的主要动机,解说翻译是跨文化遗产旅游的桥梁。由于国内旅游规划对文化遗产旅游解说特点研究不够,景区管理者对双语解说信息创作对象不了解,导致文化遗产解说与翻译的质量影响了跨文化遗产旅游的解说教育效果,错过了通过文化遗产旅游平台对外宣传中华文化的良好机会。综述了旅游解说的概念、内涵以及有效解说和信息创作的原则,在总结文化遗产旅游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遗产型景区英文解说翻译应针对国际旅游者特点的信息再创造的观点。建议文化遗产旅游景区制定针对国际旅游者消费特点的双语解说规划;旅游规划和翻译学术界应重视旅游双语解说规划和翻译的研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虹  
一、世界遗产西湖的普世价值在杭州西湖申遗文本中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定义为:"十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精英的精神家园,是中国各阶层人们世代向往的人间天堂,是中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化名湖,曾对9至18世纪东亚地区的文化产生广泛影响"。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肇始于9世纪、成形于13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何军  
辽宁沿海经济带工业遗产是辽宁乃至东北地区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展现了辽宁开埠通商之后沿海地区工业文化的发展成就与巨大创造。文章分析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工业遗产构成,工业遗产保护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旅游利用的整体状况,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政府主导、区域合作、点-轴开发、创意产业带动四种发展模式,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嵩龄  
本文提出一个我国遗产旅游界尚未关注的问题——遗产旅游的文化政治意义。文章首先讨论了我国遗产的文化政治价值,接着提出我国遗产旅游应当发挥的文化政治功能,最后分析了提高我国遗产旅游文化政治效果的必要举措。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龚道德  袁晓园  张青萍  
首先从模式的管理框架、管理目标、行动策略、运行保障机制四方面对美国运河国家遗产廊道的运作机理做了较为深入的剖析。然后,将保护工作本身提升到文化的高度,从保护技术、组织管理、精神理念三层面分别论述了运河国家遗产廊道模式对我国大型线性遗产保护的启示。最后,对我国"遗产保护文化"建设提出呼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学成  
本文结合我国世界遗产旅游价值的开发实际,通过对世界遗产旅游及其价值的分析,指出世界遗产有形价值与无形价值的内在联系以及相互的依存关系,并通过提出假设及其理论论证与检验,指出开发世界遗产的无形价值将有助于提高遗产的旅游价值和旅游者的满意度。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世界遗产资源的类型与特点,对我国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开发模式以及相应的实施对策进行了探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雷蓉  胡北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问题是当前我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热点。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内涵、承载形式的不同其旅游开发模式也有较大差异。本文针对不同类型的非物遗产研究提出了不同的旅游开发模式及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骆高远  
随着遗产旅游的兴起和人们对工业遗产价值的重新认识,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及旅游界的关注。寻求适于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在保护工业遗产的同时,进行适度、合理的旅游开发,促进工业遗产地经济的繁荣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已经成为工业遗产保护及旅游发展的热点问题。文章在对工业遗产及工业遗产旅游进行界定的同时,着重分析现状、旅游价值,针对开发的水平以及与国外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存在的差距,揭示开发的问题与不足,分析开发滞后的原因并明确提出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高凤勤  王朝才  王志伟  
贫富差距已成为世界性难题,遗产税作为调节财富分配的政策工具之一,在全球得到了广泛应用。以OECD和金砖国家为代表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在征收遗产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为我国的遗产税改革提供重要启示。本文总结了这些国家遗产税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并以此为鉴,为我国今后的遗产税改革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海胜  
民俗节庆遗产具有较高的旅游品牌、艺术、审美、体验价值,在塑造和加强区域旅游形象,拉长旅游产业链条,促进旅游娱乐和旅游购物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三清山板灯节是三清山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板灯节作为地域特色文化品牌,是重点开发项目之一,已经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但是从目前的保护现状来看,仍存在诸如传承人缺乏、保护不力、缺乏知名度等问题。有鉴于此,三清山板灯节的发展应在新型管理体制、节庆产品创新、品牌共建推广、区域旅游合作四个方面寻求重点突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贺小荣  陈雪洁  郭红  张杨  
文章将旅游增权作为遗产地治理绩效和经济增长的中介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遗产治理绩效、旅游增权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互动关系模型。并以黄龙洞景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德夯苗寨为研究对象,对3个不同管理模式的治理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有民营"遗产管理模式绩效最高;经济绩效、社会绩效正向影响遗产地旅游增权;遗产地治理绩效直接正向影响遗产地旅游增权;旅游增权对遗产地经济增长具有直接正向影响;遗产地治理绩效对遗产地经济增长无直接影响,需要通过社区增权的中介作用才可促进经济增长。最后,文章提出了加强遗产管理,强化旅游增权,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明艳  
澳大利亚采取保护和利用并重的战略,很好地保护和开发了世界遗产—大堡礁。虽然我国与澳大利亚在遗产管理体制上有所不同,但他们的遗产保护和旅游管理方法值得我们借鉴。通过研究大堡礁世界遗产保护和旅游管理的成功经验,给予我们的启示有:建立包括综合法、专项法和分支法在内的完善的、可操作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利益相关者参与管理的“合作管理”平台和机制,用严密完整的管理计划提高管理的有效性,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旅游者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