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58)
2023(6845)
2022(5712)
2021(5180)
2020(3977)
2019(9016)
2018(8790)
2017(16266)
2016(8824)
2015(9845)
2014(10020)
2013(10141)
2012(9894)
2011(9351)
2010(9607)
2009(8972)
2008(8732)
2007(7904)
2006(7477)
2005(7030)
作者
(27974)
(23432)
(23386)
(21989)
(15021)
(11339)
(10483)
(9024)
(9010)
(8609)
(8185)
(8069)
(7885)
(7673)
(7334)
(7055)
(7035)
(6893)
(6824)
(6810)
(6117)
(5831)
(5703)
(5463)
(5395)
(5362)
(5283)
(5222)
(4841)
(4744)
学科
(44909)
经济(44872)
管理(22782)
(20658)
地方(18576)
中国(15903)
(14197)
(13723)
企业(13723)
业经(11611)
方法(10692)
(10345)
农业(10344)
地方经济(10139)
环境(9375)
(8819)
资源(8776)
(8161)
金融(8161)
(7742)
数学(7736)
银行(7729)
(7684)
(7674)
数学方法(7670)
发展(6987)
(6968)
(6901)
(6887)
贸易(6876)
机构
学院(133925)
大学(129233)
研究(53066)
(52162)
经济(50887)
管理(47084)
中国(40803)
理学(38491)
理学院(37879)
管理学(37217)
管理学院(36946)
科学(34039)
(30002)
(28030)
研究所(25222)
(24736)
中心(23792)
(23631)
(22629)
(22450)
师范(22235)
北京(19939)
(19283)
农业(19079)
业大(18832)
(18788)
(18769)
师范大学(17859)
财经(17623)
科学院(17033)
基金
项目(83596)
科学(64930)
研究(62471)
基金(57286)
(50283)
国家(49797)
科学基金(41598)
社会(38876)
社会科(36810)
社会科学(36799)
(35357)
基金项目(30615)
(28230)
教育(26972)
编号(25904)
(25598)
自然(25580)
自然科(24659)
自然科学(24650)
自然科学基金(24182)
资助(23648)
成果(20885)
发展(20606)
(20222)
重点(19270)
课题(19085)
(16961)
(16731)
国家社会(15728)
创新(15638)
期刊
(71261)
经济(71261)
研究(40914)
中国(34435)
(24069)
学报(20363)
科学(20252)
管理(17823)
农业(17094)
教育(16596)
(15668)
大学(14760)
(14570)
金融(14570)
业经(14143)
学学(13596)
技术(11184)
资源(10870)
经济研究(10319)
问题(9242)
图书(9143)
(8854)
财经(8029)
(7769)
(7537)
商业(6980)
(6975)
书馆(6880)
图书馆(6880)
科技(6703)
共检索到224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晓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郑伯红  
丰富的名人名胜是湖南旅游资源组成的突出特色,是湖南旅游事业发展的优势所在。作者通过广泛调查和研究后,对湖南名人名胜资源的分类以及资源本身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初步论证,并就湖南开发利用优势资源,发展特色旅游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峰云  刘伟  吴宜进  蔡崇法  
鄱阳湖是我国东部地区最典型的湖泊湿地,具有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种群和灿烂闻名的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的资源加之宏观上的区位、交通、客源市场等优势,成为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条件。但是长期以来单一的农业、渔业生产结构,掠夺式开发湿地资源,加之主观上认识的不足,造成湿地生态旅游资源退化、污染严重等诸多因素制约了鄱阳湖生态旅游的发展。依据生态学和旅游学的一些理论和方法,笔者提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些对策与措施,以期实现湿地资源保护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章采烈  
论历史名人级差及其效应──中国名人名胜资源的旅游价值章采烈上海大学文学院一所谓历史名人,顾名思义,即在历史上在某一领域崭露头角,在某一方面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起过重大作用,并对后代有着深远影响的那类历史人物。这类历史人物,既包括对国家、对民族、对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向敏  付业勤  王新建  
名人旅游是我国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的文化效应、历史情节和政治意涵,深受广大旅游市场,特别是高端、公务和海外华人旅游市场青睐。根据对国内名人旅游资源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名人与旅游的关系、名人旅游资源评价、保护和规划开发4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名人旅游资源的特点、类型、功能、开发模式和存在弊端。在此基础上,对享誉海内外的郑成功主题旅游资源进行整理,主要包括故居、庙宇、陵墓、遗迹、人造景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认为两岸共同开发郑成功旅游产品,将提升海峡两岸旅游合作的层次,对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艳红  陆玉麒  周玉翠  闫保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一枝独秀,发展势头强劲,湖南省旅游业也在不断攀升,湖南省旅游资源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旅游开发潜力巨大。来湘旅游的入境游客中的核心部分来自港、澳、台地区,而国内客源中广东游客占了近三成,再加上西面张家界,南面长株潭(“红色旅游”资源)等旅游大市的冲击,使位于湘北的洞庭湖区旅游业的发展面临极大的挑战。洞庭湖区近年来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目前,进一步利用湖区旅游资源优势,克服湖区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加强对洞庭湖区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走具有湖区特色的旅游业发展道路,对促进环洞庭湖经济圈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祥英  
南丽湖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的前景,笔者对其规划开发及景观的构置作了较全面的论述,为该景区的开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并设计了迷宫、老年人俱乐部、水下廊道、鹿岛、猴岛等十多个特殊景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涂汉明,方辉亚,郭建武  
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发挥、提高和改善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活动。这种技术经济活动的实质,是以旅游资源为“原材料”,通过人类劳动加工,使其成为具有旅游使用价值的旅游吸引物。由于旅游资源具有不同于其他资源的地域性、时代性、民族性、季节性、永续性、广泛性、变异性和交叉性等特点,因此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深入认识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律和特点。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保护关系到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是否被破坏,历史文化遗产能否世代继承和保存,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万华  
1 人文旅游资源特点1.1 资源丰富多样 湖南历史上出现过不少伟大的思想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生过前仆后继的伟大革命运动,成为发展旅游业的宝贵资源(见下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俞晟  
旅游业在目前已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受到高度的重视 ,其中不少地区已经将旅游产业列为支柱产业或重点扶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相比之下 ,青海的旅游产业仍处于一种极度落后的状态。因此青海要振兴经济 ,必须重视对旅游业的开发。青海的盐湖资源在国内乃至全球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而盐湖所独有的景观是青海发展旅游业极具竞争力的资源之一。本文就青海发展盐湖旅游项目所具备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进行了分析 ,对盐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项目设计提出了操作方案 ,并就盐湖开发过程中所急需加强的配套设施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海燕  杨斌  
西部大开发使新疆的民族旅游开发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给新疆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当地民族文化带来一系列的负面作用。文章分析了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影响,探讨了新疆民族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的保护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美英  徐邓耀  
阆中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同时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本文提出了维护古城原貌,采取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多赢性”开发对策,力求做到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均衡性发展,走阆中旅游产品品牌化道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海萍  李新宇  高吉喜  
根据北京城八区功能定位,海淀区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国际知名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聚集区,国内知名的旅游、文化、体育活动区。文章从资源分析入手,将海淀区旅游资源做了分类并与北京市各县区特色旅游资源分布比例做了比较。海淀区特色旅游资源的比例达到31%,而第二位的房山区才占到16%。在明确海淀区旅游发展优势的基础上从软硬件两方面提出了今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针对国外游客、国内游客以及北京市民等三个不同的客源市场,提出将以翠湖、稻香湖为代表的湿地生态旅游,以四季青,锦绣大地为代表的农业观光采摘游,以中关村园区、北大、清华等高等学府为代表的现代科教游,以及以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等四个旅游产品作为今后海淀区发展旅游的重点品牌。最后从资源保护的角度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的总体思路、开发重点和基本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