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9)
2023(1744)
2022(1696)
2021(1637)
2020(1422)
2019(3093)
2018(3076)
2017(5531)
2016(3277)
2015(3606)
2014(3555)
2013(3480)
2012(3379)
2011(3139)
2010(3359)
2009(3207)
2008(3157)
2007(2902)
2006(2865)
2005(2820)
作者
(9081)
(7783)
(7445)
(7417)
(4959)
(3760)
(3381)
(2995)
(2845)
(2832)
(2657)
(2552)
(2510)
(2418)
(2370)
(2355)
(2319)
(2247)
(2183)
(2141)
(2039)
(1919)
(1917)
(1870)
(1828)
(1758)
(1728)
(1651)
(1562)
(1499)
学科
(10804)
经济(10778)
(10645)
管理(8835)
(7104)
(6911)
企业(6911)
农业(5184)
(4215)
中国(3852)
方法(3210)
(3191)
银行(3190)
(3070)
地方(3069)
(3068)
业经(2964)
数学(2693)
数学方法(2613)
(2577)
(2556)
制度(2555)
教育(2460)
(2386)
(2170)
金融(2167)
工作(2101)
土地(2086)
理论(1987)
收入(1958)
机构
大学(45015)
学院(43646)
管理(18072)
(17336)
经济(16886)
研究(15489)
理学(14939)
理学院(14792)
管理学(14566)
管理学院(14477)
中国(13402)
(10555)
(9605)
(9139)
(9126)
中心(8827)
科学(8377)
农业(7856)
(7323)
业大(7282)
(6801)
(6774)
师范(6744)
财经(6608)
(6542)
研究所(6321)
北京(6062)
(5868)
(5699)
经济管理(5542)
基金
项目(26010)
科学(20781)
研究(20251)
基金(19428)
(16897)
国家(16651)
科学基金(14401)
社会(12921)
社会科(12129)
社会科学(12129)
基金项目(10014)
编号(9432)
(9395)
教育(9366)
自然(9105)
自然科(8919)
自然科学(8918)
自然科学基金(8781)
成果(8746)
(8096)
资助(7679)
(6053)
课题(5651)
重点(5582)
(5565)
(5406)
国家社会(5371)
项目编号(5367)
教育部(5272)
人文(5253)
期刊
(22432)
经济(22432)
研究(15676)
中国(12607)
(9763)
教育(7509)
(7322)
金融(7322)
(7260)
学报(7087)
科学(6395)
管理(6098)
农业(5788)
大学(5679)
图书(5540)
学学(4909)
书馆(4232)
图书馆(4232)
技术(3810)
业经(3691)
财经(3361)
农村(3194)
(3194)
(3097)
问题(2962)
(2896)
(2809)
理论(2714)
社会(2583)
经济研究(2544)
共检索到78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勃  
关于西汉时期珠崖二万多编户的族别,学术界至今尚无专文探讨。现经深入考证,认为当是秦代以来从大陆迁入的汉人和定居在本岛沿海平原地区的"临高人"先民,而不是黎族先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浏祎  
西汉时期,音乐的教育与传承出现了几种趋势。一是产生了官方音乐机构——"乐府",并完全废除了周代之前的官方祭祀音乐,而创制了新的祭祀音乐;二是民间音乐传承了先秦时代歌诗的抒情取向,其风格多变,或深沉古雅,或轻快喜悦,而惟重视抒发真情实感,可名之曰"抒情派";三是以《淮南子》为代表的道家,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倡导音乐是人内在境界的表达,人应当"尊道贵德",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夏、商、周三代音乐的复归。这三种趋势,都对此后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和荣  张娜  
贫困问题一直威胁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西汉时期,为了维持政治统治,统治者实施"道民""假民""赋民"之策,扶持贫民开展正常的生产生活,实施了互为补充的减贫政策体系:朝廷与地方立身引导,促进"道民以防贫"的形成,奠定了减贫政策基础;假贷贫民生活生产物资,推动"假民以扶贫"的产生,形成了减贫政策支柱;给予贫民基本的生存资料,促使"赋民以济贫"的发展,补充了减贫政策措施。作为早期保生存的民生建设之策,西汉时期的这些政策措施蕴含着传统社会民生治理的基因,对当下开展脱贫攻坚以提升和保障民生水平事业仍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叔鹤  
编户就是编入户籍为平民。编户齐民是封建国家利用农民的分散性,把他们作为劳动力以十、五为单位编制起来的一种制度。通过编户齐民,可以化出大小地主,也可以转化为赤贫,但转化为地主的是少数。《史记·货殖列传》:“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汉书·高帝纪下》:“吕后与审食其谋日:诸将故与帝为编户民。” 《汉书·杨胡朱梅云传》:“孔氏子孙,不免编户。”颜师古注上说:“列为庶民也。”编户,也称编氓。可见编户就是把百姓编入人口簿籍,称为户籍。户籍的编制,当然是为赋税的征收和徭役服务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唐任伍  
西汉多黄金并于东汉消失的命题一直为古今学者关注。西汉黄金总量大约在1 000吨左右,主要来自西汉以前历代积累、统治者的搜刮聚敛、冶炼技术提高后的生产以及海外贸易进口。有关进入东汉巨量黄金消失的"佛寺消耗说""海外贸易流失说""黄金系黄铜说"等论点均不成立,西汉巨量黄金大多因西汉的厚葬、聚财意识,战争以及东汉后黄金支付功能的消退、储藏功能上升,而被陪葬和窖藏在皇陵、诸侯王墓室及富商大贾活动的地方。1999年西安东北郊未央区一次性发现219枚西汉金饼与2015年西汉废帝刘贺海昏侯大墓一次出土378件纯度达99%的金饼,是这一考证最重要的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金叶  
1999年,陕西省西安市北郊谭家乡出土了219枚金光灿灿的金饼。每枚重227.6~254.4克,相当于汉代的一斤,总重54116.1克,是迄今为止汉代金饼数量最大的一次发现。它们的出现,印证了史书上西汉"多金"的记载。金饼又称饼金,为汉代货币之一。黄金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有作为货币和馈赠的记录,至战国时广为流通,主要用于赏赐、馈赠、酌金、罚金、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培华  戴国庆  
纵观学术史,中国古代住宅很少进入历史学家的视野,至于汉代长安的高级住宅即所谓"甲第",研究的就更少了。有鉴于此,我们从历史、地理、文献和建筑等方面作了探索,发现西汉列侯、公主、将军、丞相等在京师长安都有甲第;国王朝见皇帝或有大事时,则居京师邸第。这些甲第,在布局上,主要分布在未央宫东阙、北阙、宣平贵里和长安城北五陵、城东杜陵、霸陵的陵邑;在时间上,从高祖六年到吕后六年(前201—前182)有诸侯、王邸第百余所,在文景武昭宣成帝至汉末,仍有甲第修建;在性质上,系国家赐予(分配)或营造,是身份地位的标志,只有较高政治地位者才能获得使用权,所有权则归国家,可见它不是商品,不能交易,列侯可改建、扩建,失侯时朝廷收回,另赐他人。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红霞  
庄盘珠为清代乾嘉年间著名的女诗人、女词人,出自常州望族庄氏家族。庄氏家族与地方名门、书香门第等均有姻亲关系,亦注重与地方科举鼎盛的家族的联姻,与毗陵薛塾吴氏一族的世代姻娅便能反映这个特点。文章通过勾稽方志、族谱与清人著作,对此进行了考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经华  邬正鹏  
自2011年实施陕南避灾扶贫搬迁工作以来,陕西省汉阴县已建成集中安置点59个,对全县4511户共17787人实施了移民搬迁安置,并通过"一卡通"累计兑付避灾扶贫搬迁安置建房补助16359万元。截至目前,基础实施已全面完成,产业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申斌  黄忠鑫  
明代赋役改革导致徭役折银定额化,但里甲役仍需亲身承担,是一项不确定的负担。针对不同负担,编户发展出不同应役方式,在家族组织不同层次上订立共同应役合同或者委托承揽契约,通过多层次复合性应对策略分散了风险、减轻了官方改革残余的徭役负担不确定性对生活的影响。应对策略所遵循的明晰权责、细化收益风险分担的原则显示出户内赋役应对本质上是一种具有很强"可计算性"的契约关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晓玲  
西汉政论文是"大一统"背景下学术官方化后,专业政治家对现实政治的研究,是有关治世原则、见解和措施。西汉政论文风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初变于汉初,文风指事直言、雄直激切。再变于武帝、宣帝时期,变为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坐而论道、凝重典雅。三变于元、成、哀之世,以引经据典、雍容温润为特点。这些都体现了西汉士人一种趋于冷静的、理性化的审美倾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晓丽  郭风平  赵常兴  
陵邑是秦汉时期在关中地区帝陵旁建造的专供守陵、护陵和祭祀等需要的特别行政区。西汉关中先后有七座陵邑,其中咸阳原畔即有五座。西汉大兴陵邑之风有其特殊的政治背景和经济原因。陵邑之设对关中经济、文教、学术和社会风习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闻捷  
新出汉代《葬律》简中有使用特牛祭奠的独特记载。从《仪礼》之例及用牲法则上可以推断出,其应使用列鼎三件,并搭配俎、敦、豆、笾、壶诸器。这正与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中所绘祭奠场景采纳的器用制度相符,并与河北满城二号汉墓中室的特殊用鼎现象相吻合。此外,在战国楚简中亦大量见到的使用特牛祭祷的先例,应是这种特殊用牲法则的渊源。楚汉时期的特牛祭奠礼,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周代祭祀用牲体系的认识。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梦涵  
在中国古代史上,西汉前期的农本思想与农税政策所表现出的思想深度及其取得的重大成效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值得重视和深入分析。这一思想与政策,强化了举国上下的重农意识,充分发挥了财税杠杆对农业的激励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从而开创了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成为后来治国的范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黎亮  王聿成  
针对财政授权支付中预算单位普遍存在频繁提取现金、超范围使用现金、现金库存过大影响财政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益的问题,陕西省汉中市财政局自2014年开始,通过建立现金用款计划审核制度,分类实行现金限额管理,加强现金支出日常监管等措施,有效规范了预算单位现金支出。2014年现金结算8740万元,较上年2.07亿元减少1.2亿元,降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