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72)
- 2023(14722)
- 2022(12732)
- 2021(12157)
- 2020(10133)
- 2019(23607)
- 2018(23233)
- 2017(44745)
- 2016(24428)
- 2015(27688)
- 2014(27590)
- 2013(27455)
- 2012(25398)
- 2011(23084)
- 2010(22772)
- 2009(21038)
- 2008(20717)
- 2007(17822)
- 2006(15657)
- 2005(14184)
- 学科
- 济(99995)
- 经济(99856)
- 管理(72218)
- 业(66471)
- 企(54819)
- 企业(54819)
- 方法(44365)
- 数学(38625)
- 数学方法(38210)
- 中国(27893)
- 财(26377)
- 农(26247)
- 学(22500)
- 制(21951)
- 业经(21614)
- 贸(19804)
- 贸易(19794)
- 易(19351)
- 地方(17286)
- 农业(17119)
- 环境(16094)
- 银(15897)
- 银行(15855)
- 务(15678)
- 和(15668)
- 财务(15607)
- 财务管理(15576)
- 体(15347)
- 融(15330)
- 金融(15327)
- 机构
- 大学(352923)
- 学院(346979)
- 济(145920)
- 经济(143022)
- 管理(137274)
- 研究(122508)
- 理学(118718)
- 理学院(117345)
- 管理学(115527)
- 管理学院(114887)
- 中国(92787)
- 京(76373)
- 科学(73533)
- 财(67026)
- 所(61450)
- 研究所(55989)
- 农(55582)
- 中心(54395)
- 财经(53528)
- 业大(51164)
- 江(49061)
- 北京(48841)
- 经(48838)
- 范(45252)
- 经济学(44857)
- 师范(44850)
- 院(44501)
- 农业(43681)
- 经济学院(40326)
- 财经大学(39991)
- 基金
- 项目(237559)
- 科学(187390)
- 基金(174720)
- 研究(174238)
- 家(152917)
- 国家(151725)
- 科学基金(129565)
- 社会(111542)
- 社会科(105760)
- 社会科学(105736)
- 基金项目(92275)
- 省(88681)
- 自然(83306)
- 自然科(81320)
- 自然科学(81302)
- 自然科学基金(79846)
- 教育(78914)
- 划(76211)
- 资助(72109)
- 编号(69525)
- 成果(57303)
- 部(54134)
- 重点(53185)
- 发(50133)
- 创(48941)
- 课题(47888)
- 国家社会(46853)
- 教育部(46480)
- 制(46060)
- 创新(45867)
- 期刊
- 济(158044)
- 经济(158044)
- 研究(106495)
- 中国(69330)
- 学报(54611)
- 科学(51798)
- 农(50632)
- 管理(50596)
- 财(50376)
- 大学(41701)
- 学学(39142)
- 教育(36521)
- 农业(35325)
- 融(29820)
- 金融(29820)
- 技术(28250)
- 财经(26459)
- 经济研究(25535)
- 业经(23441)
- 经(22634)
- 问题(20786)
- 业(18801)
- 贸(17838)
- 理论(16943)
- 图书(16871)
- 世界(16789)
- 技术经济(16578)
- 科技(16447)
- 版(15774)
- 国际(15701)
共检索到514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国安
西欧以奴隶的集中劳动为特征的奴隶制度,以分封为特征的封建主义政治制度,以庄园为基础的社会结构,是经济人在特定客观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中国从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的数千年来,一方面由于中国地理环境的相对封闭性,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技术没有重大突破,所以小农经济结构一直延续下来。小农经济结构与高度中央集权政治结构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独特的东方生产方式和相应的土地制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佛丁
一般说来,古代的商品市场主要有城市市场和农村墟集市场两种类型。由于本文的主题是讨论市场制度,而只有前者在这方面有比较多的文献和考古资料记录,所以下面的论述将以城市市场为主。 马克思和其它西方的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都曾指出,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不象西方中世纪那样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而是实行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建立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因此,中央和地方政权具有远较西方中世纪各国政府广泛的经济职能,市场管理是其诸多经济职能中的一个方面。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金富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的弊病是一切社会经济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以商品生产、市场调节和追求剩余价值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方面推动了生产力与社会的巨大发展,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因而破坏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既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因此,在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都必须进一步推进生产方式全面、深刻的变革,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产方式 制度基础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甄红线 史永东
国内的股权结构研究以直接所有权结构为主,由于没有追踪企业的控制链条,对公司所有权结构刻画不够准确,可能使相关的研究结论产生偏差。而终极所有权研究由于直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先东 李录堂 米巧
从历史角度,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追溯中国土地制度变迁轨迹,同时总结历史改革经验,为当下土地制度改革提供参考,推动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表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变迁是公有制(国有制)与私有制的循环过程;土地制度的变迁是多方利益主体博弈的均衡过程;土地所有制结构和土地产权交易形式在历史演变中不断丰富。对于当下,(1)土地制度改革不应为土地流转而流转,要以产业为支撑调动社会生产积极性。(2)土地制度变迁是国家、集体和农民三个主体之间利益博弈的结果,权衡好国家与各利益主体的博弈是土地制度改革成败的关键。(3)"三权分置"改革背景下,土地市场化改革将成为主流趋势,而土地混合结构化的改革思路不失为有益探索。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戴岳明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实质就是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到:"在一个农业国家里,财富的首要基础是土地。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一切社会、经济思想以致政府的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涛 孙慧
文章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流转政策与制度的演进过程及其总体特征,归纳总结了"反租倒包""两权抵押""宅基地换房、换保障"租赁、"股份合作"制、信托等典型土地流转模式的优缺点,以及政府主导型、集体主导型、农民主导型的土地流转模式的区别和利弊。文章认为,中国土地流转制度设计要完善农村土地治权结构、健全服务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因地因时制宜优化土地流转模式。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制度设计 模式优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英
本文以美国土地流转制度作为研究主题,回顾了美国土地流转演变过程及土地流转制度的基本架构,分析以土地流转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土地抵押贷款制度、土地发展权和土地信托制度运行模式。旨在通过对美国土地流转制度的分析,为完善中国农业土地流转制度建言献策。
关键词:
美国 土地流转 所有权 抵押 信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商春荣
土地征用制度的国际比较与我国土地资源的保护商春荣一土地征用是政府为了公共目的而强制取得私有土地并给予补偿的一种行为,是政府的强制购买。土地征用具有三个要件:政府特有的权力;只用于公共目的;行使这个权力时必须给予合理补偿。征用土地大部分用以发展社会公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何自力 顾惠民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这不仅是消除绝对贫困与乡村振兴对接过程中亟待破解的难题,也是对邓小平"两个飞跃"理论在新时代的传承。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尤其是"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分析范式,探索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演进路径,有助于从其内在关联及相互作用机制中更好把握核心要义与生成逻辑。理论上的可能性,不意味着就必然自发转化为现实,从生产关系出发构建中国特色新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才是应有之义。这就要调整生产关系,在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基础上,通过生产方式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其中关键是农业生产托管,以其再组织化等优势引导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为新时代创新公有制实现形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打开关键突破口。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吕云涛
土地发展权移转制度是国外一种新兴的土地管理制度或政策工具。英美法3国的制度具有比较大的典型性。英国实行土地发展权国有化,美国开创了市场转让和国家购买两种最主要的移转实现形式,法国则实行法定上限密度制度。英美法3国土地发展权及其移转制度,在土地发展权的法律性质、移转制度实施背景和一般性框架等方面有一定共性,同时在权益归属、价值取向、移转实现方式和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也有不少差异性。比较分析英美法3国的土地发展权及其移转制度,对于把握土地发展权及其移转制度的一般性规律以及构建中国本土化的土地发展权移转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以工位为作业组织单元,按照节拍化均衡生产的方式,以流水式作业组织生产。中国南车集团公司(简称中国南车)从策划、设计、准备、运行到评价和持续改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流程、方法和表单体系,在精益保障平台的建设、工作要点的把握、利用拉动效应拓展精益工具的应用等方面,构筑了独具特色的工位制节拍化生产方式。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孙敬水 李勇
1905年法国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非强制性失业保险。英国于1911年颁布了《国民保险法》,开创了强制性失业保险制度的先河。后来被西欧各国纷纷效法,构成了世界失业保险制度的主流。二次大战后,西欧国家普遍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特别是60年代,西欧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出现了一批“福利国家”。当代西欧失业保险制度的类型主要有:强制性失业保险,非强制性失业保险,失业救济制度,双重失业保险制度。保险范围、资金来源、资格条件、给付标准、给付期限和管理体制构成了西欧失业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西欧失业保险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潘锐
本文介绍了西欧国家的文官选拔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以及对此的修补和改革情况,并阐述了可供我国参考和借鉴的方面。从而服务于 我国的干部制度,并进而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关键词:
西欧国家 文官制度 干部制度 竞争考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全景 欧名豪 王万茂
研究目的:定量分析中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耕地保护绩效及其省际差异,探讨耕地保护绩效的可提升潜力空间,以期为该项制度的坚持与完善提供实证依据。研究方法:虚拟变量模型法,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运用虚拟变量模型,采用基本建设投资作为变量因子,定量研究了土地用途管制在全国尺度的耕地保护绩效;构建耕地保护绩效系数ICLPE,据此定量分析了耕地保护绩效的省际差异;依据综合指标对中国30个省区的耕地保护绩效进行了4级分级。研究结论:中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有效阻滞了建设占用耕地的速度,对于缓解人地矛盾,保证粮食安全,有积极作用,值得充分肯定,应长期坚持;耕地保护绩效表现出明显的省际差异,应继续完善该项制度,进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