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81)
- 2023(12139)
- 2022(10776)
- 2021(10136)
- 2020(8451)
- 2019(19718)
- 2018(19521)
- 2017(37495)
- 2016(20824)
- 2015(23013)
- 2014(23026)
- 2013(22984)
- 2012(21108)
- 2011(19019)
- 2010(18761)
- 2009(17017)
- 2008(16394)
- 2007(14365)
- 2006(12396)
- 2005(10796)
- 学科
- 济(78377)
- 经济(78285)
- 管理(55751)
- 业(53898)
- 企(44535)
- 企业(44535)
- 方法(37435)
- 数学(32429)
- 数学方法(32020)
- 学(21805)
- 农(20889)
- 中国(19548)
- 财(19439)
- 地方(17550)
- 业经(16949)
- 农业(14295)
- 制(13643)
- 理论(13339)
- 贸(13311)
- 贸易(13305)
- 易(12884)
- 和(12773)
- 技术(12641)
- 务(12503)
- 财务(12443)
- 财务管理(12421)
- 环境(12152)
- 企业财务(11850)
- 银(11302)
- 银行(11233)
- 机构
- 大学(294475)
- 学院(291200)
- 管理(111932)
- 济(107425)
- 经济(104970)
- 研究(104070)
- 理学(97685)
- 理学院(96486)
- 管理学(94533)
- 管理学院(94047)
- 中国(73677)
- 科学(71059)
- 京(64126)
- 农(58311)
- 所(55041)
- 业大(51459)
- 研究所(51098)
- 财(47907)
- 农业(46460)
- 中心(45760)
- 江(41981)
- 北京(40230)
- 财经(39055)
- 范(38687)
- 院(38245)
- 师范(38144)
- 经(35663)
- 州(34340)
- 技术(32667)
- 省(32277)
- 基金
- 项目(210790)
- 科学(162674)
- 基金(151668)
- 研究(145521)
- 家(137099)
- 国家(136043)
- 科学基金(113542)
- 社会(88115)
- 社会科(83262)
- 社会科学(83234)
- 省(82851)
- 基金项目(81185)
- 自然(78381)
- 自然科(76515)
- 自然科学(76488)
- 自然科学基金(75108)
- 划(71437)
- 教育(66062)
- 资助(63095)
- 编号(57723)
- 重点(48242)
- 成果(46581)
- 部(45175)
- 发(45017)
- 创(43513)
- 计划(42316)
- 科研(41651)
- 创新(40680)
- 课题(40507)
- 大学(37983)
- 期刊
- 济(114032)
- 经济(114032)
- 研究(82043)
- 学报(59598)
- 中国(53167)
- 农(52237)
- 科学(51246)
- 大学(42814)
- 学学(40686)
- 管理(40024)
- 农业(36294)
- 财(34765)
- 教育(31441)
- 技术(23130)
- 融(21863)
- 金融(21863)
- 业(19013)
- 财经(18557)
- 业经(18300)
- 经济研究(18053)
- 业大(16411)
- 科技(16113)
- 经(15725)
- 图书(15587)
- 版(15325)
- 林业(15117)
- 问题(14853)
- 理论(13840)
- 资源(13236)
- 技术经济(13140)
共检索到413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履一 翟明普 伊伟伦
本研究对阳坡、阴坡、半阳坡土壤水分进行了3年的定位动态观测,并用常规法测定了土壤水分常数,结合落叶松、樟子松的耐旱特性,指出该地区主要树种的造林成活所需土壤水分是较为充足的.这对长期以来人们所认为的春旱是造林成活的主要限制因子的传统观念是一种修正,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该地区人工更新造林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履一 翟明普 吴强华
本文用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查取土壤水分常数,结合苗木PV曲线,苗木脱水造林试验以及苗木茎水势和土壤水势的关系等,全面分析了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造林的需水特性,指出该地区土壤水分足以使其成活和生长,而对苗木生长量的调查则表明,有的立地土壤水分过多而影响了造林后苗木的正常生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志钢 马履一 陈凤 周寅杰 王文浩 张兵 苏淑钗
通过盆栽控水试验,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采用称重法测定耗水量,同步测定气象因子,对比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梯度对油茶苗木气体交换及耗水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W1(田间持水量(FC)的95%~100%)、W2(FC的80%~85%)、W3(FC的65%~70%)梯度下,试验期间晴天苗木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耗水量(Wc)日变化都呈单峰曲线,Pn和Gs的峰值出现在10:00—12:00间,大小排序为W2>W1>W3,而Tr和Wc的峰值出现在12:00—14:00间,大小排序为W1>W2>W3;W4(FC的45%~55%)的Pn、Tr、G...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履一 翟明普 夏文中 张惠民 王万年 孙玉祥
本研究通过造林田间试验,指出苗木质量的差异,导至造林成活率、苗木高生长量的差异;并指出,由于土壤水分的过剩,致使苗木生长不良,甚至出现负生长.据此提出营造落叶松林的苗木质量形态指标和适宜立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庆荣 李玉山
采用田间模拟土柱试验方法,利用作物产量一水分关系数学模型,定量研究了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有效性动态规律,在田间持水量的95%到55%的土壤湿度范围内,随着土壤湿度的不断降低,土壤水分对植物的有效性按抛物线规律递减,而且有效性递减的速率越来越快。利用植物根系吸收土壤水分的数学模型,定量研究了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易吸性动态规律。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有效性动态规律与土壤水分易吸性动态规律是相同的。本文还简析了土壤水分有效性与土壤水分易吸性相一致或相似的条件。
关键词:
土壤水分有效性 土壤水易吸性 数学模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目义 高荣孚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对2年生油松苗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并探讨了短期的土壤干旱处理对提高苗木抗旱的可能性.处理Ⅰ、Ⅱ、Ⅲ、Ⅳ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4.5%、18.8%、27.1%和34.2%.处理Ⅰ的光饱和速率只占处理Ⅱ的88%,而处理Ⅰ的单株干重只有处理Ⅱ的60%,单株叶面积为45%.光饱和速率与单株干重的相关系数为0.87,而叶面积乘光合速率与单株干重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7.土壤干旱严重地影响了单株总叶面积.所用中偏重壤土上,最佳土壤含水量为20%左右.在土壤干旱过程中,处理Ⅰ的净光合比处理Ⅱ、Ⅲ、Ⅳ下降慢.在土壤含水量为10%左右时,各处理的净光合速率为零,而暗呼吸仍有正常值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文华 吴万兴 张忠良 鲁周民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日光温室内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 ,生长在黄绵土和沙盖黄土上的 1年生仁用杏苗的水分特征和生长特征。结果表明 ,在 2个土类上 ,叶水势、叶相对含水率和单株耗水量均随土壤水分的降低而降低 ,其中各处理间的单株耗水量差异显著 ;叶片饱和亏、保水力和水分利用率随土壤干旱胁迫的加剧而有所提高 ,各处理间的水分利用率差异显著 ;地径、枝长、根干重、茎干重、茎重比、根重比和生物量等生长特征指标也随土壤水分的降低而呈下降趋势 ,除生物量指标外 ,其余指标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土壤含水量达最大田间持水量的5 2 %以上时 ,才有较大的生物量 ;黄绵土较沙盖黄土上的仁用杏耐旱性强 ,生长量大。
关键词:
仁用杏 水分特征 耗水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荣玮 张建军 陈宝强 王雅琼 孙若修 冯换成 茹豪
为了研究覆盖措施在干旱陡坡造林中对土壤水分蒸发量、土壤含水量及当年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并筛选出效果最佳的覆盖措施,在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布设试验,分析了地表覆膜、地表覆草、土中覆草3种覆盖措施对土壤蒸发量、含水量、密度和孔隙度及当年造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初期连续蒸发20 d后,地表覆膜、地表覆草、土中覆草处理的栽植穴土壤累积水分蒸发量分别比对照减少11.50、5.64、20.96 mm。不同覆盖处理的栽植穴土壤含水量,4—6月减少量:对照>地表覆草>地表覆膜>土中覆草;6—8月增加量:土中覆草>地表覆草>地表覆膜>对照;8—10月减少量:对照>地表覆草>地表覆膜>土中覆草。生长季结束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香凝 孙向阳 王保平 乔杰 崔令军 黄瑜
为了进一步了解Larrea tridentata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和适应能力,对其经营管理、栽培措施及水分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该文在不同土壤水分含量下,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叶片的光合作用、蒸腾、气孔导度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并测定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在供水良好的情况下,L.tridentata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日变化都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都变成单峰曲线,日平均值明显降低,特别是蒸腾降到极低水平,反映出苗木具有很强的减少水分损失的能力;随着土壤干旱胁迫的加重,光合作用的变化以气孔调节为主,说明L.tridentata以气孔调节适应干旱...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廷茂 郎建民 赵朝中 李志丹
由于樟子松苗木出圃期间,苗木活力容易降低,人工造林难以成功,从而影响了这一优良树种大量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对樟子松(2-1)型苗木越冬贮藏方法和越冬期间苗木水势、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越冬后造林成活率和初期生长量等进行了试验研究,从而筛选出樟了松苗木以原床覆土越冬、早春随起随栽造林效果最佳,只要在出圃期间保护好根系和顶芽,在大兴安岭适生立地条件下人工造林是完全可以成功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彩玲 刘立龙 CHUNG Nghiem Tien 秦华东 赵泉 陈德威 徐世宏 黄敏 江立庚
2013年早季和晚季,以吉优716为试验材料,盆栽条件下研究土壤水分对免耕水稻根系生长、形态的影响及其与地上部生物量积累和产量的关系。试验设3种土壤水分条件:W100、W85、W70,分别为水稻全生育期保持土壤饱和含水量的95%~100%、80%~85%、65%~70%。结果表明:W70处理土壤水分严重抑制了免耕水稻拔节期根系的生长,根干质量显著下降;土壤水分对抽穗期根系直径影响较大,对总根长、体积和根干质量影响不大;W70处理成熟期根系出现早衰,根长、根直径、表面积、总体积和根干质量均显著下降。土壤水分主要影响直径0.0~1.5mm根的生长,特别是直径0.0~1.0mm的根。不同时期各处理间...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知建 成诗瑜
用籼稻品种浙 92 48,湘早籼 2 4号和粳稻品种胆振早稻 ,早雪 ,探讨低温及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水稻根系生长及与根系活性变化的关系 .结果如下 :低温下籼稻品种湿润处理的增加根数、种子根伸长量、种子根的一次侧根、粗大一次分枝根增加数以及根系伤流量优于淹水区 ,并且籼稻品种少于粳稻品种 ,根系生理活性的大小与根的生长量具有密切关系 .恢复常温后的增加根数、剪根移栽后的发根数、伤流量的恢复程度也以湿润处理的为优 ,这与低温时根的生长及伤流量的变化有密切的对应关系 .认为在根的生长界限温度条件下 ,由于湿润处理增加了分枝根的数量 ,特别是粗大分枝根的数量 ,提高了根的生理活性维持能力 ,这与低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瑞辉 钟飞霞 廖文婷 李婷
选择长沙南郊丘陵区‘湘林81’10年生油茶无性系,设置无干旱胁迫(T1)、轻度干旱胁迫(T2)、中度干旱胁迫(T3)、重度干旱胁迫(T4)和自然状况(T5)5种土壤水分处理,对油茶果实生长进行定期观测。结果表明:果径、果高和果实体积的终值都是T2最大,分别为35.7 mm,40.0 mm,26.6 cm3,T4最小,分别为29.6 mm,36.2mm,16.6 cm3;观测期果径、果高和果实体积生长模型除果径T1和果高T1为二次多项式外,其他均为三次多项式,R2均在0.944以上;果形指数终值T2最小,为1.12,T1最大,为1.29,T1有利于果径生长;油茶的果实生长可分为4个时期,即生长前...
关键词:
油茶 土壤水分 果实生长 水分管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博宇 胡秋月 邱峙嵩 艾紫嫣 杨楠 滕维超
【目的】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对黄花风铃木幼苗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为其日常养护管理和扩大在广西的引种范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年生黄花风铃木幼苗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在培养基质相对含水量100%、80%、60%和40%处理下的生长和生理指标,分析其对不同土壤水分含量的适应能力。【结果】随着培养基质水分含量的减少,黄花风铃木幼苗的株高增量、地上部生物量和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b、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地径增量、总根长、根尖数、地下部生物量和单株生物量均呈上升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其中,土壤相对含水量60%处理下幼苗的株高增量、地径增量、根尖数、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单株生物量及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b、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MDA含量和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土壤相对含水量100%处理(P<0.05,下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黄花风铃木幼苗的株高增量、单株生物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间及地径增量、总根长、根尖数和地下部生物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1,下同);地上部生物量及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b、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结论】培养基质不同水分含量对黄花风铃木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时株高增量、地上部生物量及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b、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活性最佳,MDA含量最低,最适宜黄花风铃木幼苗生长发育。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邓恒芳 王克勤
通过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石榴Punica granatum叶片光合速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都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少而降低,二者的变化基本一致。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曲线都是典型的“双峰”型曲线,且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也表明土壤含水量为19.14%~13.23%时净光合速率的变化主要与气孔因素有关。图4表1参1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