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10)
2023(12293)
2022(10702)
2021(10416)
2020(8523)
2019(20114)
2018(19943)
2017(38351)
2016(20757)
2015(23515)
2014(23356)
2013(23236)
2012(21376)
2011(19475)
2010(19095)
2009(17553)
2008(17079)
2007(14548)
2006(12553)
2005(11161)
作者
(58361)
(48307)
(47896)
(45662)
(31027)
(23012)
(21768)
(19141)
(18400)
(17053)
(16493)
(16392)
(15090)
(15069)
(14924)
(14756)
(14369)
(14053)
(13770)
(13604)
(11899)
(11833)
(11465)
(10942)
(10725)
(10706)
(10587)
(10493)
(9670)
(9434)
学科
(85926)
经济(85817)
管理(56776)
(53022)
(44070)
企业(44070)
方法(40313)
数学(34714)
数学方法(34376)
中国(24151)
(21239)
(19624)
(18523)
业经(18168)
(17238)
贸易(17230)
(16818)
(14641)
地方(14632)
理论(14501)
农业(14093)
(14081)
环境(13175)
(12952)
银行(12914)
(12847)
金融(12846)
(12404)
技术(12208)
(11910)
机构
大学(300048)
学院(293639)
(123869)
经济(121453)
管理(118032)
理学(102970)
研究(102092)
理学院(101822)
管理学(100281)
管理学院(99752)
中国(76380)
(64598)
科学(61347)
(54372)
(50523)
研究所(46449)
中心(44751)
财经(44587)
(42943)
北京(41569)
业大(41436)
(40892)
(39670)
师范(39387)
(38873)
经济学(38410)
(36886)
经济学院(34587)
农业(33716)
财经大学(33512)
基金
项目(203033)
科学(160404)
研究(150688)
基金(149483)
(129860)
国家(128832)
科学基金(110452)
社会(95811)
社会科(90767)
社会科学(90745)
基金项目(79165)
(74927)
自然(70685)
自然科(69044)
自然科学(69029)
教育(68619)
自然科学基金(67816)
(64587)
资助(61884)
编号(60683)
成果(50226)
(46504)
重点(45010)
(42796)
(42001)
课题(41340)
教育部(40290)
国家社会(39919)
创新(39163)
大学(38691)
期刊
(130007)
经济(130007)
研究(89757)
中国(51840)
学报(44632)
科学(42499)
管理(42451)
(38941)
(38675)
大学(34174)
教育(33316)
学学(31809)
农业(28015)
(23613)
金融(23613)
技术(23493)
财经(21724)
经济研究(21570)
业经(18776)
(18588)
问题(17100)
图书(16326)
理论(15085)
(15047)
(14661)
世界(14412)
技术经济(13843)
科技(13755)
实践(13592)
(13592)
共检索到422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永明  蒋顺才  
西方IPO抑价理论大多在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信号显示等信息经济学框架下,基于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假设而提出的,即假定二级市场对股票的定价是合理的,IPO抑价是源于发行定价偏低。中国A股市场IPO抑价率长期高企但逐年下降,对该问题的研究,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理论,而必须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环境及IPO发行审核制度,将制度因素作为内生变量来考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晶  
文章通过对中国IPO抑价的已有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发现由于中国IPO抑价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资本市场和新股发行制度的影响,西方的理论均不能完全解释中国IPO高抑价现象。鉴于中国IPO抑价的现状,今后应强化对基于中国情境的IPO抑价分析,从而为提高IPO市场效率,促进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玳玳  
西方就业理论是为了解释失业问题和就业波动现象而创立的。这些理论与在此理论基础上的制度,对于我国的就业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琦  
西方失业理论及其启示张琦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失业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严重问题,能否处理好失业难题,关系到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大局,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为了正确认识和合理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失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守刚  
本文结合时代背景,对西方财政立宪主义的理论、政策主张及其在美国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和阐发。在此基础上,提出该理论对我国财政实践的有益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广  
IPO抑价指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率显著为正的现象。IPO抑价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作为一种金融异象广受实务界的重视,同时作为一种热点课题在理论研究中经久不衰。国外研究认为,IPO抑价受资本市场有效性(如信息传递效率)、监管制度(如新股发行制度)、投资者行为(如羊群效应、异质预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此大致形成市场派、制度派和行为派三个主要研究分支。基于我国资本市场"新兴+转轨"的现实背景,国内研究较多关注市场结构、制度变革等因素对IPO抑价的解释能力。文章首先对IPO抑价理论含义进行了深入辨析,然后对既有文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查奇芬  廖继广  
中国A股市场新股发行一直处于高抑价和低长期回报状态,出现了IPO初始报酬率高、上市首日换手率高和超募融资比例高等特征,造成了中国A股市场特有的"圈钱市"、"投机市"的怪象。中国A股市场的IPO高抑价现象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研究表明中国A股市场新股的抑价程度远远高于国外证券市场。针对IPO抑价现象在国外己经有很多成熟的理论,很有必要对这些理论在中国A股市场的适用性进行验证。基于非对称信息下对IPO抑价理论在中国A股市场的适用性进行实证检验,选取从1990年12月到2012年6月在中国A股市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剑蕾  栗媛  
本文以1997—2016年间中国A股2464家IPO公司为样本,从信息不对称理论视角探索了市场化进程对IPO抑价的影响及其理论解释。研究发现,市场化进程对IPO抑价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基于"赢者诅咒"理论、事前不确定性假说以及信号理论这三类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检验表明,仅有事前不确定性假说解释了市场化进程与IPO抑价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市场化进程对IPO抑价的负向影响在询价机制时期表现更为显著,表明市场化进程影响的是IPO发行价格而非首日交易价格。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丁毅  张瑞杰  
在托宾(Tobin's)Q理论中,Q被定义为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资本重置成本之比,如果Q比率大于1,说明企业的市场价值高于其资产的重置成本,企业价值被高估;如果Q比率小于1,则说明企业的市场价值低于其资产的重置成本,企业价值被低估。企业的市场价值是股票的价格与流通股数的乘积,而托宾Q的构成中包含了企业的价值,所以托宾Q与股票的价格之间存在某种相关性。运用托宾Q理论,选取2002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沪、深两市首次公开发行的A股股票为样本,对IPO抑价的影响因素做实证检验分析发现,除资产回报率外,以净资产收益率为代表的企业基本因素对IPO抑价率有负向影响,抑价率与基础股指点数和当日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炳南  巩世广  
在发行人和机构投资者共同攫取中小投资者的消费者剩余的假设下,文章利用投资者情绪模型,研究在一级市场上以固定价格上网公开发行股票占总发行数量的比例对首日抑价产生的影响。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何剑  
以我国股市开始以来到2005年底的1332家所有IPO新股为研究样本,分四个阶段对机构利益与IPO的抑价关系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交易量放大的"佣金理论"在中国股票市场得到完全体现,承销商通过IPO发行中的法人配售机制输送利益给相关的利益共同体的现象是存在的,同时还存在承销商通过IPO抑价为其发行人创造未来再融资的条件和便利的现象;但保荐人制度下IPO抑价并不高,说明避免法律责任理论在中国股市尚不成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古丽斯坦  
本文首先提出创业板新股发行的高市盈率、高抑价率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学者对于IPO抑价提出的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进行了分类整理和总结。然后,结合我国创业板的实际情况,选择了上市首日换手率、中签率、净资产收益率、管理层持股比例等在内的10个变量作为衡量IPO抑价的指标。为了能有效衡量IPO抑价,本文选择了从2009年10月30日至2012年12月29日上市的356支股票作为样本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运用逐步回归法以及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分析,从而验证当前新股发行抑价理论对我国创业板的适用性。
[期刊] 预测  [作者] 邱冬阳  熊维勤  皮星  
本文基于投资者情绪理论,针对我国股票二级市场上有限理性的投资者参与IPO交易的特征之一是参考上期IPO抑价程度,其呈现出序列相关性,因而采用GARCH模型来描述IPO抑价的滞后效应。研究的结论是,IPO抑价存在滞后效应,拟合效果最优的GARCH(1,2)模型表明,第t期IPO抑价水平的波动性与第t-1期IPO抑价水平的波动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第t-2期则出现了显著的负相关,并且IPO抑价率波动之间也高相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耿照源  黄嘉蔚  
文章以我国IPO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首先以现金流-收益模型估计出盈余管理程度,根据提出的研究假设,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经实证分析发现盈余管理行为与上市后的IPO高抑价之间显著正相关。再通过分析偏相关系数,指出IPO发行价和首日收盘价分别与报告盈余的相关性要高于其真实盈余,从而得出是由于我国一、二级市场的制度特征以及由此引起的投资者行为差异使得促成发行上市后IPO高抑价现象的形成。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李强  
本文利用统计描述与线性回归方程对全流通时期我国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82只A股抑价率影响因素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我国IPO高抑价率主要是由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和热衷于新股炒作造成的,投资者的价值投资理念并没有形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