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79)
2023(11470)
2022(9399)
2021(8697)
2020(6929)
2019(15887)
2018(15275)
2017(29005)
2016(15140)
2015(17112)
2014(16953)
2013(16956)
2012(16283)
2011(15137)
2010(15507)
2009(14654)
2008(13873)
2007(12303)
2006(11226)
2005(10753)
作者
(42893)
(35266)
(35241)
(33487)
(22876)
(16936)
(16002)
(13787)
(13681)
(12575)
(12268)
(11867)
(11373)
(11214)
(11154)
(11143)
(10443)
(10255)
(10190)
(9649)
(9135)
(8483)
(8468)
(8178)
(7988)
(7988)
(7768)
(7672)
(7162)
(7052)
学科
(74349)
经济(74266)
(39050)
管理(37679)
中国(31585)
(29867)
企业(29867)
(27514)
金融(27514)
(25379)
银行(25367)
(24790)
方法(24219)
地方(21546)
数学(20630)
数学方法(20504)
(19946)
业经(17387)
(16426)
(16291)
(16071)
贸易(16052)
(15612)
农业(13904)
(12719)
(12440)
中国金融(11414)
环境(11185)
地方经济(11127)
(10753)
机构
大学(220282)
学院(219696)
(105168)
经济(103231)
研究(85504)
管理(78234)
中国(73476)
理学(65387)
理学院(64592)
管理学(63854)
管理学院(63440)
(48687)
(48522)
科学(46217)
(42843)
中心(39118)
研究所(38506)
财经(37693)
经济学(35115)
(34388)
北京(32364)
(32357)
(32276)
经济学院(31493)
(30797)
师范(30562)
(30278)
财经大学(28091)
(27039)
业大(25492)
基金
项目(135606)
科学(108140)
研究(105382)
基金(99240)
(85098)
国家(84356)
科学基金(71785)
社会(70193)
社会科(66761)
社会科学(66751)
基金项目(50649)
(50172)
教育(47192)
(42839)
编号(41810)
自然(41054)
资助(40986)
自然科(40113)
自然科学(40104)
自然科学基金(39421)
(35860)
成果(35729)
(31627)
重点(31232)
国家社会(30309)
发展(30177)
课题(30169)
(29680)
(28859)
中国(28696)
期刊
(122407)
经济(122407)
研究(77988)
中国(51259)
(39472)
金融(39472)
(35062)
(31846)
管理(31357)
科学(28930)
学报(28106)
教育(26685)
大学(22455)
农业(21507)
经济研究(21075)
学学(20776)
财经(19667)
业经(18430)
技术(17709)
(17155)
问题(16009)
(15122)
世界(14522)
国际(14493)
(11962)
技术经济(10665)
(10209)
论坛(10209)
现代(10181)
经济问题(10156)
共检索到363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东祥  
金融发展理论是发展经济学中研究发展中国家 (地区 )货币金融的理论。需求带动和供给引导的金融理论分析了金融发展的原因及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是金融发展理论的最初论述 ;金融结构理论论述了金融发展的实质和规律 ;金融深化理论对金融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及发展中国家 (地区 )的金融发展提出了精辟见解 ,是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金融发展理论 ;信贷配给理论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为对象、不完全信息为基础 ,论述了金融市场的内生缺陷 ,从客观上对金融深化理论起了补充作用。尽管以上理论分析的对象和重点各不相同 ,但它们都强调金融与经济的关系及市场价格机制在金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这对研究中国金融发展很有启...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龚强  马洁  班铭媛  
金融科技正引领全球金融业新格局,成为未来全球金融竞争的制高点。与传统金融服务相比,金融科技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和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也对中国金融科技监管提出更高要求。金融科技发展初期,行业秩序尚未规范,金融欺诈乱象丛生,中小投资者保护是监管的重中之重;伴随行业进入成长期,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监管套利可能积聚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成为监管主线;现阶段,数据滥用与平台垄断问题日益严峻,不仅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也不利于营造包容创新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消费者保护与维系市场公平成为当前监管的重要工作内容。因此,面对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金融科技监管应向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转变,即以包容性、稳定性、公平性与消费者保护为监管目标,持续完善数据和平台治理体系,推动金融科技行稳致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中国金融》杂志已伴随着中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走过了60年的历程,见证和记录了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变迁。60年间,中国金融的发展大致上可分为两个时期,即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60年的中国金融,虽然历经曲折坎坷,但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满红智  
自2007年7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金融业乃至整个美国经济深受重创,虽然美国政府采取了大幅降息、增加流动性、巨额注资等多种救市方式,均无法扭转次贷危机的继续深化,最终引发了美国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从美国政府资助摩根大通290亿美元收购贝尔斯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薄洋  牛凯龙  
金融发展指标是金融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简单介绍金融发展指标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金融发展指标演进的内在逻辑。依据国际通行的金融发展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作者构造并分析了衡量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对这一系列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提出了能够较为全面代表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的几个重要指标,为进一步研究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问题奠定了基础。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马方方  
20世纪以来货币金融危机成为引发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为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和破灭通过金融危机的传导影响实体经济,导致经济衰退。但是,在经济和金融制度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述影响的反映不同,目前理论界对于这种影响的传导过程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具有说服力的解释框架。因而,应对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危机的政策往往显得较为滞后,而政策的实施往往又会成为形成新的资产泡沫的诱因。本文将结合对金融结构演进过程中资产价格泡沫现象的分析,从理论上系统阐述金融结构演进过程中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危机的传导过程,并结合中国金融结构情况,提出对中国金融制度发展的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郑冲  
西方银行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重点围绕管理气候变化风险、拓展低碳金融业务和加强内部运营管理三个方面,努力打造低碳领先银行,低碳金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西方银行的主要经验包括组建专门机构与团队、夯实研究基础、发挥综合化经营优势以及重视同外部专业机构的合作。我国银行业机构应积极借鉴国外最佳实践,从制定发展战略、加强基础建设、防范高碳排放行业风险、拓展新兴业务市场、完善自身碳排放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深入推进低碳金融建设。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秦建文  梁珍  
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仍未探底。这场金融危机的根源是美国实行"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直接原因是脱离实体经济发展滥用金融创新产品,并疏于金融监管。虽然这场危机的直接原因是金融创新,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停止金融创新,相反,要在吸取这场金融危机教训的基础上不断继续金融创新,并在金融创新中切实做到:金融创新立足于实体经济并服务于实体经济;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并重,加强场外监管,保证金融创新的基础资产质量,审慎对待复杂的金融产品创新,规范信用评级,加强风险控制;坚持行之有效的外汇管理政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金燕  裴立伟  
了解全球金融中心的发展状况以及评估体系,对于中国的金融布局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目前最具权威的国际金融中心排名以及评估体系之一——伦敦金融城发布的GFCI报告,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有可能在多个城市兴建角色定位、辐射范围、功能等级各不同的金融中心,形成中国金融新布局。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方茂扬  冯志文  
当前,全球金融业并购浪潮再起,并波及中国。本文通过分析全球并购浪潮的特点和世界级金融机构大手笔并购的决策经验,从中获得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有益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修华  谢朝华  
我国二元金融结构的现实,要求新的理论说明与解释。该文对西方金融结构理论已有的经典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以期为我国金融结构的改革与优化提供理论基础与经验借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叶华  
西方金融危机理论研究基本上是从两类假设展开的:一是正统的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假设:金融系统均衡由于外生变量冲击,引致系统偏离均衡状态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二是非正统经济学的理论假设:金融系统本身具有内在不稳定性,即金融危机是系统内生的。基于两类假设的金融危机研究成果丰硕,但就理论与现实的一致性来看,正统金融危机理论对危机形成机制的解释力以及应对危机措施的有效性均越来越低,而与自由主义思想不同的非正统的金融危机理论更具有解释金融危机的能力,也越来越被学界、政府、监管部门接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晖  
在对金融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既得利益集团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对近期金融发展的利益集团理论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情况,阐述对我国金融发展的政策思考,即要继续推行全方位的开放政策,通过全面的竞争来制约利益集团对金融发展的负面影响。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于春海  
本文梳理和总结了西方学者关于金融功能、金融发展维度、金融发展动力、金融体系结构选择、政府作用和金融稳定性的流行观点,并结合实证经验和国际金融实践的新进展,探讨主流金融发展观的修正与面临的挑战。将理论逻辑和实践经验的启示与我国金融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结合在一起,思考我国金融发展和改革的突破方向。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应该尽快缩小金融名义开放度与实际开放度之间的显著差异;应该以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为切入点,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升市场化利率机制对全社会储蓄和投资转化过程的影响;应该重视财政因素对金融效率和金融稳定性的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杨  柏晓蕾  
目前,中国正处于金融制度转轨时期,主要金融中介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应如何顺利改革,又该如何应对金融业完全开放后的高度竞争,这些都需要理论的阐释与指导。本文从最新的金融中介理论着手,探讨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中介机构的优势所在,并以功能观为导向,提出了一些有关构建中国金融中介机构体系的看法。最后,得出了一些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