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76)
2023(5360)
2022(3877)
2021(3497)
2020(2797)
2019(6434)
2018(6521)
2017(13243)
2016(7367)
2015(8565)
2014(8495)
2013(8153)
2012(7035)
2011(6221)
2010(6389)
2009(6036)
2008(6155)
2007(5603)
2006(5156)
2005(5071)
作者
(19779)
(16432)
(16406)
(15624)
(10636)
(7718)
(7573)
(6233)
(6207)
(5886)
(5496)
(5423)
(5360)
(5211)
(5172)
(5044)
(4960)
(4846)
(4811)
(4754)
(4192)
(4034)
(3924)
(3835)
(3720)
(3698)
(3689)
(3600)
(3239)
(3210)
学科
(31259)
经济(31219)
(28348)
(25307)
企业(25307)
管理(25031)
(13474)
方法(11905)
(10680)
财务(10666)
财务管理(10652)
企业财务(10311)
数学(9547)
中国(9504)
数学方法(9498)
业经(8938)
(8921)
(8591)
(7038)
(6891)
贸易(6887)
(6753)
(6595)
金融(6595)
农业(6023)
(5940)
银行(5934)
体制(5889)
(5594)
地方(5476)
机构
大学(104157)
学院(103558)
(45069)
经济(44241)
管理(39950)
研究(33995)
理学(33905)
理学院(33601)
管理学(33176)
管理学院(32994)
中国(28271)
(23376)
(21944)
财经(18209)
科学(17728)
(16775)
(16593)
(15675)
中心(15238)
研究所(14816)
(14479)
北京(14072)
经济学(13839)
财经大学(13581)
(12922)
师范(12818)
(12702)
经济学院(12494)
业大(12372)
商学(12304)
基金
项目(62329)
科学(49683)
研究(47693)
基金(46085)
(39220)
国家(38875)
科学基金(33928)
社会(31394)
社会科(29879)
社会科学(29871)
基金项目(24146)
(22987)
教育(21777)
自然(20672)
自然科(20207)
自然科学(20205)
自然科学基金(19855)
编号(19844)
(19370)
资助(18401)
成果(17050)
(14359)
重点(13960)
国家社会(13273)
(13263)
(13177)
课题(13035)
教育部(12781)
(12707)
项目编号(12552)
期刊
(53433)
经济(53433)
研究(34025)
(20494)
中国(19917)
管理(16378)
(14189)
(13873)
金融(13873)
学报(13548)
科学(12796)
大学(11079)
教育(10406)
学学(10341)
财经(9526)
国际(9494)
农业(9288)
业经(8802)
经济研究(8754)
(8141)
(8111)
问题(7665)
技术(7656)
世界(6553)
财会(6509)
会计(6289)
(5523)
现代(5349)
商业(5045)
理论(4547)
共检索到165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沈根荣  
跨国公司的崛起是各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的必然结果。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经营,使其产生了与从事国内经营的企业所不同的特点。深入研究这些特点,借鉴其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姜永宏  林建英  
日本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的特点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姜永宏,林建英跨国公司在二战前已有所发展,而在二战结束后,特别是50年代末期以来,其发展之迅猛,令人刮目相看,被人称为一国经济或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在日本经济成长和腾飞的过程中,日本跨国企业起着举足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纪琳  王杰  王黎明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呈现速度快、规模大、分布广的趋势,带动新一轮国际化的浪潮。本文从现实情况出发,结合当前我国跨国公司国际化发展的特点,梳理中国企业国际化现状,并分析与总结跨国公司在国际化经营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全面分析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情况,提出优化当前中国跨国公司国际化发展的策略及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韩忠雪  朱荣林  
本文全面回顾了现今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 (下称跨国经营 )对债务融资成本影响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然后分析了这些影响债务融资成本因素的运作机理 ;最后构建了跨国经营影响债务融资成本的基本框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邱立成   王丹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昌平  凌定成  刘小珊  
本文通过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来探寻跨国公司的R&D国际化的动因。通过把其动因分为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作用两部分来进行探讨,找出对跨国公司R&D起内在作用的关键因素,为跨国公司的R&D国际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冼国明  葛顺奇  
市场一体化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进步 ,促使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开发 (R& D)实行国际化战略。主要表现在 :跨国公司海外 R& D分支机构数量不断增加 ;海外 R& D支出在公司总 R& D支出中的比例不断上升 ;海外 R& D分支机构的专利日益增多。不同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 :国际生产周期理论 ;国际生产理论 ;技术增长理论与技术利用理论 ;分散与集中理论 ;辅助资产理论。跨国公司 R& D的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多种动机 ,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 ,本文对跨国公司的投资动机和影响投资的区位因素进行了综合。最后 ,为发展中国家提高技术竞争力 ,积极吸引跨国公司 R&...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贺团涛  曾德明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的发展,R&D国际化成为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围绕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内涵、R&D国际化的动因、R&D国际化的影响、R&D国际化的演进模式、R&D国际化的实证研究等问题国内外理论界进行了各种不同的研究,并且得出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成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宏  
R&D作为跨国公司的核心能力,以往主要集中在母公司。跨国公司一改以母国为R&D中心的传统布局,根据不同东道国在人才、科技实力以及科研基础设施上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有组织地布署R&D机构,从而促使跨国公司的R&D活动日益朝着国际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对跨国公司R&D国际化战略的背景、动因和特点的分析,揭示了跨国公司的R&D国际化战略对我国企业的启示及我国企业应采取的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邱立成  
以往的跨国公司理论都隐含着这样一个假定,即企业的跨国化仅仅是生产经营的国际化。具体说,是企业生产、营销与财务等职能部门的国际化,以便在广阔的全球范围内充分利用公司来自母国的技术垄断优势;而企业的技术研究与开发职能则滞留在母国,集中于母公司,也即将跨国公司视为一个跨国生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万志宏  王晨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跨国公司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扩张、区域和行业分布日趋多元、并购增长且非国有企业占比提升的背景下,我国大型跨国公司的国际化进展也明显加快。中外大型跨国公司的跨国指数对比表明,中国跨国公司在国际化程度和经营绩效方面均有待提升。影响我国跨国公司国际化发展的微观因素包括国际化战略和经营模式、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以及风险管理水平。在全球经济放缓和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政策转向带来全球产业链调整的背景下,中国跨国公司应从战略、技术、生态系统、社会责任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着手提升国际化程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廖春  
论述了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趋势;分析了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研发投资及设立研发机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政府应对跨国公司的研发全球化趋势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然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跨国公司在海外进行研究与开发(R&D)活动的趋势不断增强。这种R&D活动对增强跨国公司的竞争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而改变了R&D活动多是在跨国公司母国进行的传统。本文拟对跨国公司R&D国际化中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 一、跨国公司对海外R&D活动的管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东阳  周学仁  
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跨国公司R&D国际化趋势日渐明显,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国外R&D型分支机构数量不断扩张、国外R&D支出的规模和比重不断上升、国外R&D活动的地区更加分散、国外R&D型分支机构专利成果迅速增多、国外R&D投资向高技术产业转移和R&D战略联盟迅速发展等方面。在跨国公司R&D国际化趋势下,我国应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加大R&D投资力度,营造良好的引进R&D的投资环境;提高我国利用跨国公司R&D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的能力;提高我国抵御技术安全风险的能力;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参与R&D国际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