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37)
2023(6161)
2022(4554)
2021(3959)
2020(3091)
2019(7263)
2018(7469)
2017(14535)
2016(8023)
2015(9150)
2014(9613)
2013(9319)
2012(8411)
2011(7841)
2010(7870)
2009(7307)
2008(7427)
2007(6519)
2006(5872)
2005(5795)
作者
(22647)
(18769)
(18646)
(17993)
(12204)
(8860)
(8698)
(7295)
(7272)
(6806)
(6379)
(6340)
(6103)
(6031)
(6005)
(5989)
(5580)
(5567)
(5500)
(5268)
(4922)
(4604)
(4499)
(4440)
(4407)
(4269)
(4192)
(4042)
(3822)
(3702)
学科
(38131)
经济(38090)
管理(20170)
(19418)
(16281)
企业(16281)
方法(14983)
数学(11738)
中国(11693)
数学方法(11604)
业经(9653)
(9427)
理论(8751)
(8339)
贸易(8335)
(8196)
金融(8196)
(8128)
(8054)
(7788)
(6978)
银行(6971)
(6727)
(6633)
地方(6463)
(6267)
农业(6208)
(5643)
发展(5393)
(5375)
机构
大学(122248)
学院(118666)
(53534)
经济(52443)
管理(42937)
研究(42916)
理学(36382)
理学院(36002)
管理学(35376)
管理学院(35181)
中国(34866)
(26238)
(25826)
科学(23280)
(21450)
财经(20342)
研究所(19243)
中心(18985)
(18576)
经济学(18033)
(17338)
北京(16990)
(16802)
师范(16667)
经济学院(16177)
(15722)
财经大学(15275)
(15025)
(14275)
师范大学(13798)
基金
项目(72321)
科学(57299)
研究(54819)
基金(53253)
(45550)
国家(45193)
科学基金(38717)
社会(36127)
社会科(34290)
社会科学(34280)
基金项目(27171)
(26095)
教育(25502)
自然(23080)
(22593)
自然科(22549)
自然科学(22544)
编号(22351)
自然科学基金(22151)
资助(22006)
成果(19692)
(16772)
重点(16616)
(15624)
课题(15522)
国家社会(15395)
教育部(14883)
(14670)
(14589)
人文(14138)
期刊
(61575)
经济(61575)
研究(40943)
中国(23542)
(19091)
管理(17295)
(17076)
金融(17076)
学报(16021)
科学(15243)
(14911)
教育(14864)
大学(12781)
学学(11710)
经济研究(10388)
财经(10381)
农业(9993)
技术(9831)
国际(9609)
(9031)
(8672)
问题(8546)
业经(8234)
世界(6843)
图书(6269)
现代(5869)
理论(5839)
(5490)
商业(5455)
技术经济(5309)
共检索到188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何国华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美元霸权地位的衰落、日元国际化的推进以及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成功进行和欧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出现,货币国际化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西方学者的兴趣。对于什么样的货币能够成为国际货币、货币国际化对本国及其他国家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影响货币国际地位的因素等问题,西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另外,对于国际货币之间的替代现象,学者们也通过模型分析给出了解释。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金融学会对外金融研究会邀请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中国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国际金融专家、教授及中青年学者20余人,于1993年2月23日——26日,在海口市举行"货币国际化"理论研讨会,就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条件、步骤、方法等发表了不同的见解,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实施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必要性专家们认为主要理由有以下四点:(一) 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发展市场经济需要培育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苏剑  
关于货币传导机制,在西方经济学界现在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各种观点强调不同因素在货币传导机制中的作用。这些观点可以分为三类:传统的利率渠道、其它资产价格渠道以及信贷渠道。 一、传统的利率渠道 从希克斯于1937年提出IS-LM模型到现在,已有60年了。60年来,该模型一直是大多数西方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的主要内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继民  
本文首先阐释了国际货币的定义和内涵,并分别从货币国际化的条件、机制、度量和影响等几个方面对国外主要的货币国际化研究成果作了一个简要的述评,主要目的是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沙文兵  刘敏  
对国外学者关于货币国际化经济效应研究的系统梳理表明,货币国际化的福利效应主要表现为国际铸币税收入效应、金融市场改善效应、交易成本节约效应、贸易条件改善效应、国际收支赤字融资效应、本币升值效应以及收入分配效应等;货币国际化在给国际货币发行国带来政策灵活性的同时,也会给其带来政策的国际约束。同时,货币国际化的政策效应与汇率制度、出口企业定价行为等因素密切相关。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继民  
本文阐释了国际货币的定义和内涵,并分别从货币国际化的条件、机制、度量和影响等几个方面对国外主要的货币国际化研究成果作了一个简要的述评,主要目的是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钟红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随着欧洲美元债券市场和外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出现了大量关于国际债券市场的研究文献。其中,部分文献涉及欧洲美元债券市场对美元国际化影响的研究,为我们认识国际债券市场发展与货币国际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文献基础。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国际债券市场的研究逐渐转向亚洲债券市场发展问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呼声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推进。在对人民币国际化职能演进的相关研究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的研究。本文按照相关研究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国际债券市场发展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为逻辑主线,从国际债券市场发展与货币国际化的关系、亚洲债券市场发展与亚洲货币金融合作、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等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综述。本文认为,发展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能够在资本与金融账户项下提供更加顺畅的人民币流出通道和回流通道,将有助于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更加坚实持久的基础。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建丰  潘英丽  
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主办、上海交通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承办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国际研讨会2012年9月27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召开,围绕全球金融和经济发展态势、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人民币国际化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展开讨论。关于全球经济与金融形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教授作了题为"全球不平衡与债务危机"的演讲,比较分析了欧美债务问题,并探讨了中国持续积累对外债权的不合理性及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跃华  邹斌  周启发  
当一国的货币在全球范围内行使货币职能的时候 ,它就成为了国际货币。实现货币国际化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回顾 ,认为币值的稳定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是人民币首先在局部区域国际支付中使用 ,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实现国际化 ;二是利用 10 +3的区域合作机制 ,扩大与东盟及东南亚国家的贸易数额 ,逐步实现人民币在亚洲区的国际化 ;今后伴随着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 ,实现其在全球范围内国际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志梁  赵久爽  
本文主要从最优货币区理论视角综述国内外有关货币政策区域差别化理论研究,最优货币区理论提出后学界对其提出了单一和复合两种标准,从这两种标准出发,国外经济学家大量研究了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的作用以及区域性的货币政策效果,同时国内经济学家借用这些理论对中国的情况进行了大量实证分析,分析大多表明中国还不是一个最优货币区,因此采取区域差别化的货币政策很有必要。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惠萍  
文章从货币职能的角度定义国际货币,并在此基础上对货币国际化的条件、发展路径、收益和成本作了评述。文章指出,一种货币要具备其作为国际支付手段、记账单位和价值储藏手段的条件以及满足综合方面的要求才能迈向国际化;货币国际化进程根据使用范围不同可分为周边化、区域化和全球化三个层次,按照承担职能范围不同可分为部分国际化和完全国际化;货币发行国从货币的国际使用中取得的最可观收益是国际铸币税,最主要成本是货币政策独立性或汇率稳定性受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平  王玉华  
货币国际化是发行国(地区)政治经济实力提升的表现和结果,是其国际政治经济权力增强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也是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修正。货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需要满足一系列内核条件和支撑条件,这些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货币国际化的收益和成本。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和不平衡性引致了改革的需求,也为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国际化提供了契机。货币国际化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货币发行主体应该根据已经具备的条件,并在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上实现货币国际化的时间演进、层次深化和空间拓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