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51)
- 2023(8569)
- 2022(7765)
- 2021(7448)
- 2020(6156)
- 2019(14520)
- 2018(14538)
- 2017(28320)
- 2016(15539)
- 2015(17650)
- 2014(17728)
- 2013(17474)
- 2012(15835)
- 2011(14134)
- 2010(13949)
- 2009(12391)
- 2008(11782)
- 2007(9988)
- 2006(8529)
- 2005(7227)
- 学科
- 济(58331)
- 经济(58267)
- 管理(43530)
- 业(40991)
- 企(34867)
- 企业(34867)
- 方法(29452)
- 数学(25466)
- 数学方法(25142)
- 农(14813)
- 中国(14023)
- 财(13815)
- 学(13536)
- 业经(12945)
- 地方(12003)
- 理论(11619)
- 和(10280)
- 贸(9976)
- 贸易(9972)
- 农业(9962)
- 技术(9680)
- 易(9664)
- 环境(9489)
- 教育(9445)
- 务(9199)
- 财务(9142)
- 财务管理(9128)
- 制(8970)
- 企业财务(8649)
- 划(8403)
- 机构
- 大学(216167)
- 学院(214701)
- 管理(89517)
- 济(79183)
- 理学(78686)
- 理学院(77840)
- 经济(77299)
- 管理学(76499)
- 管理学院(76127)
- 研究(67782)
- 中国(47346)
- 京(45950)
- 科学(44001)
- 财(34554)
- 所(33465)
- 业大(32837)
- 农(31733)
- 研究所(30930)
- 中心(30306)
- 范(30112)
- 师范(29873)
- 江(29152)
- 北京(28958)
- 财经(28717)
- 经(26159)
- 农业(24897)
- 院(24701)
- 州(24589)
- 师范大学(24365)
- 技术(23795)
- 基金
- 项目(154050)
- 科学(120323)
- 研究(114367)
- 基金(110149)
- 家(95232)
- 国家(94420)
- 科学基金(81454)
- 社会(68978)
- 社会科(65244)
- 社会科学(65225)
- 省(60708)
- 基金项目(59782)
- 自然(54088)
- 教育(53337)
- 自然科(52793)
- 自然科学(52783)
- 自然科学基金(51811)
- 划(51095)
- 编号(48247)
- 资助(45275)
- 成果(38670)
- 重点(33886)
- 部(33610)
- 课题(32782)
- 发(32067)
- 创(32033)
- 项目编号(29894)
- 创新(29702)
- 科研(29407)
- 大学(29109)
共检索到295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何茜
在课程研究范式转向和概念重建运动的推动下,课程研究走向了意义建构的历程,开始从一元文本走向多元理解,美学取向的课程研究便是其中的一种对课程意义重新解读的方式。借助美学的理论和方法理解课程,课程便成了生命美感体验的过程,同时更是一种诗化的智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良 陈玥
西方课程研究的复杂性取向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这场课程研究的范式转向是在"概念重建运动"逐步深入、对现代课程理论进行全面反思与批判的背景下,借鉴复杂理论、混沌理论等研究复杂系统的研究成果对现代课程研究中简单思维的自发纠偏,进而实现课程研究的复杂性自觉的跨学科对话。深入分析这场课程研究范式变革的主要观点与核心论题有必要从其课程研究的本体论、认识论以及知识论三个维度来剖析这场复杂性转向的旨趣与意义。
关键词:
课程范式 课程研究 复杂性转向 复杂理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何珊云
过去三十年,英美等西方国家一直试图在全国范围内建成质量标准统一的课程教学体系。研制基于标准的学业质量评价工具因此成为西方课程研究的主流范式。由于无视地方课程活动的空间结构,这一课程改革进展并不顺利,甚至加剧了地方教育危机。课程研究的"空间转向"可以弥补课程改革政策及主流课程研究的空间视角缺失,并为认识"地方课程空间"的复杂结构提供分析框架,同时也为调整课程改革政策、创造让教师和学生感到尊重与快乐的"课程空间"提供了诸多有益的理论路径。
关键词:
课程研究 空间转向 地方课程空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彬彬
美术课程以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其教学评价更是构建高效美术课堂的基石。生活美学,作为美学发展的新思潮,对美术课程内在的审美意义与美育价值有新的解读与意义诠释,创新了美术课程教学评价的新路径,为建构美术课程教学评价的新体系提供了新理路。
关键词:
生活美学 教学评价 美术课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冯加渔
概念重建之后,课程被化约为作为语言样态存在的"符号表征",其涵括的"符号潜能"和语言意蕴得以彰显,课程语言问题由此成为课程研究的焦点,并促使整个课程领域发生"语言转向"。语言转向之后,课程研究从科学语言时代迈入诗性语言时代,呼应了从课程开发到课程理解的范式转型,其主旨在于反思课程教学实践和观照课程主体生命。
关键词:
语言 课程语言 语言转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万海
课程研究范式的转换不仅催生了新的课程话语系统与研究方法论,同时也带来课程研究视域的适应性调整,即从课程研究转向教师研究。教师因而在课程改革中被赋予更多的期望,然而衍生于传统课程系统的教师文化严重阻滞其实践创新。只有在传统更新中重建教师文化,才能彻底解放教师进而激发课程应有的生命活力。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文化要实现由适应型文化走向创生型文化的改造。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永福 李保强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研究积淀,西方课程领导理论于近20年间日趋成熟,涌现了创造性课程领导、革新型课程领导、分享式课程领导和批判型课程领导四大代表性理论体系。与1990年之前的研究相比较,西方课程领导研究的逻辑基础与研究范式发生了根本转向:哲学基础由"现代"向"后现代"转换,课程基础由"开发范式"向"理解范式"递嬗,领导学基础从"古典理论"向"现代理论"延展,呈现出一个带有明显时代特征的变化轨迹。
关键词:
课程领导 理论进展 根本转向 西方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于泽元 靳玉乐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研究领域发生了由结构——功能观向文化——个人观进行转变的理论转向。与此转向相匹配,研究者关注教师认同感、效能感、情绪和学校文化的研究。这些理论转向和研究焦点关注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主观意义建构,不仅对我们进一步研究新课程实施具有一定的理论上的启发意义,而且也启示我们在新课程实施的实践中,要以教师为主体,让教师参与有意义的课程变革,同时也启发我们认识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
课程实施 文化——个人观 意义建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志慧 杨晓萍
课程正义逻辑的"自然合理性"遮蔽了其所蕴藏的"非正义"现象。在课程主体的虚无假设、课程情境的同化取向以及课程实践的物化逻辑的致思路径下,课程正义并未实现对个人的实质正义。课程正义伦理价值的实现应展现对生命、情境和关系的关怀,依托于将关怀伦理涵括在课程正义的理路中,从课程方法论、主体素养以及课程制度等层面实现关怀与正义和合的全方位立体化构建。
关键词:
课程 关怀伦理 正义伦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必新 张荷婷 李仲阳
课程研究的转向是职业教育课程论关注的重要问题,直接影响职业教育课程范式的变革。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共生性转向主要缘起于现代哲学的语言转向,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以及人工智能的时代诉求。基于哲学视域,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维度,分析职业教育课程研究共生性转向的内涵和旨趣,进而审视其实践意蕴,主要表现为:在价值层面,要观照生命,追求本真教育;在内容层面,要反思实践,回归真实世界;在方法层面,要超越还原论,走向共生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文智
在整个课程领域经历着语言学转向的同时,课程史研究也已经在后结构主义思想和"新文化史"潮流的影响下,突破传统的思想史和社会史书写理路,以课程话语作为历史考察的对象,揭示知识和权力间的关联,同时将自身的历史书写作为一种话语实践进行反思,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课程探究方式。
关键词:
课程史 语言学转向 后结构主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夏永庚 黄彦文
课程美学是21世纪以来台湾地区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包括课程美学语言的运用、美感经验不同角度的揭示、美感经验的跨学科培育路径、课程美学的教学艺术等主题。这些研究的开展丰富了课程理论,引导了实践领域的美学探究。但也存在课程美学内涵不清、本土化课程美学研究较少、部分课程美学用语过于抽象等问题。今后,需要紧扣美感的核心特质,进一步澄清课程美学的内涵以及在建构本土化的课程美学研究上多努力。
关键词:
台湾 课程美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倩 李子建 宋萑
本文以西方教师教育的研究话语为线索,梳理西方教师教育近二十年来的研究脉络,从当代西方教师教育研究话语的迁移和转向中分析基于西方实证研究的教师成长和培养的规律,以期为我国当前的教师教育改革实践搭建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师教育研究平台。
关键词:
教师教育研究 话语 西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鑫 尹弘飚
教学领导是教育领导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当前西方的教学领导的概念区别于传统的教学领导,是一种"新"的教学领导,其内涵在领导者与领导方式上都发生了变化。教学领导内涵的变化体现出西方教育领导研究的两大转向,即实证性转向与实践性转向。在这种转变中,分布式领导的观点成为一种颇具影响的理论。分布式领导的逻辑强调领导者与学校成员的互动,并根据学校情境选择适当的领导策略,以促进组织发展或学生学习。
关键词:
教学领导 教育领导 分布式领导 转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熊和平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习惯了在“狭义”上诠释课程,把课程限定在文本范围之内。这就造成了:知识观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课程主体消失在文本之中;课程研究拘泥于技术取向等种种局限。然而,随着20世纪世界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人们对语言的确定性产生了怀疑,文本不再被看作为不可动摇的、惟一的知识来源。这种语言学的转向同时也为我们理解课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话语空间,课程的意义逐渐从文本之内走向文本之外。当代的课程研究理应关注语言学的转向,并在课程语义学、课程语用学、课程语音学等以前被忽视的理论领域做深入的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