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47)
- 2023(12317)
- 2022(10895)
- 2021(10403)
- 2020(8563)
- 2019(19939)
- 2018(19668)
- 2017(38638)
- 2016(21308)
- 2015(23920)
- 2014(23958)
- 2013(23312)
- 2012(21657)
- 2011(19594)
- 2010(19786)
- 2009(17833)
- 2008(17370)
- 2007(15055)
- 2006(13406)
- 2005(11677)
- 学科
- 济(79800)
- 经济(79708)
- 管理(59303)
- 业(55725)
- 企(46078)
- 企业(46078)
- 方法(36424)
- 数学(31398)
- 数学方法(30906)
- 农(22589)
- 中国(20886)
- 财(20110)
- 学(19278)
- 业经(17729)
- 地方(17250)
- 理论(15117)
- 农业(14955)
- 贸(14813)
- 贸易(14808)
- 易(14337)
- 制(14035)
- 和(13445)
- 环境(13176)
- 策(13062)
- 技术(12491)
- 务(12429)
- 财务(12364)
- 财务管理(12341)
- 教育(12059)
- 银(12002)
- 机构
- 大学(300746)
- 学院(299591)
- 管理(118749)
- 济(114170)
- 经济(111430)
- 理学(103201)
- 理学院(101981)
- 研究(101529)
- 管理学(100079)
- 管理学院(99557)
- 中国(72820)
- 科学(64680)
- 京(64420)
- 财(52890)
- 所(51212)
- 农(47306)
- 研究所(46986)
- 中心(45127)
- 业大(44568)
- 江(43857)
- 范(43389)
- 师范(43052)
- 财经(42431)
- 北京(40705)
- 经(38572)
- 农业(37071)
- 院(37038)
- 州(35780)
- 师范大学(34995)
- 经济学(32931)
- 基金
- 项目(206917)
- 科学(162615)
- 研究(152908)
- 基金(148784)
- 家(129506)
- 国家(128416)
- 科学基金(110073)
- 社会(93368)
- 社会科(88382)
- 社会科学(88359)
- 省(80801)
- 基金项目(79565)
- 自然(72871)
- 教育(71247)
- 自然科(71135)
- 自然科学(71116)
- 自然科学基金(69822)
- 划(68834)
- 编号(63730)
- 资助(61262)
- 成果(52659)
- 重点(46281)
- 部(45531)
- 课题(44374)
- 发(43837)
- 创(42543)
- 创新(39588)
- 科研(39183)
- 教育部(38867)
- 项目编号(38806)
- 期刊
- 济(125477)
- 经济(125477)
- 研究(89527)
- 中国(53470)
- 学报(46808)
- 科学(44003)
- 农(42720)
- 管理(42218)
- 教育(39763)
- 财(37478)
- 大学(35130)
- 学学(32777)
- 农业(30173)
- 技术(26144)
- 融(24805)
- 金融(24805)
- 业经(20599)
- 财经(19568)
- 经济研究(19232)
- 图书(16904)
- 经(16552)
- 问题(16260)
- 理论(14875)
- 业(14787)
- 科技(14567)
- 实践(13844)
- 践(13844)
- 现代(13838)
- 技术经济(13787)
- 版(13613)
共检索到431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何珊云
过去三十年,英美等西方国家一直试图在全国范围内建成质量标准统一的课程教学体系。研制基于标准的学业质量评价工具因此成为西方课程研究的主流范式。由于无视地方课程活动的空间结构,这一课程改革进展并不顺利,甚至加剧了地方教育危机。课程研究的"空间转向"可以弥补课程改革政策及主流课程研究的空间视角缺失,并为认识"地方课程空间"的复杂结构提供分析框架,同时也为调整课程改革政策、创造让教师和学生感到尊重与快乐的"课程空间"提供了诸多有益的理论路径。
关键词:
课程研究 空间转向 地方课程空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何茜
在课程研究范式转向和概念重建运动的推动下,课程研究走向了意义建构的历程,开始从一元文本走向多元理解,美学取向的课程研究便是其中的一种对课程意义重新解读的方式。借助美学的理论和方法理解课程,课程便成了生命美感体验的过程,同时更是一种诗化的智慧。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何珊云
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社会危机催生了社会学取向的课程史研究。到90年代,为应对美国教育日益突出的文化紧张,课程史研究适时从"社会"转向"文化"。这一转向不仅促成了课程文化史的兴起,而且为学校实践空间日益萎缩的美国课程学者创造了新的实践空间与方式,这便是将课程理论直接看成是实践,同时转入广域的文化社会领域,通过对美国学校中的支配性文化展开福柯式的历史揭示,使课程理论成为文化批评实践。
关键词:
美国 课程史 文化史 文化批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良 陈玥
西方课程研究的复杂性取向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这场课程研究的范式转向是在"概念重建运动"逐步深入、对现代课程理论进行全面反思与批判的背景下,借鉴复杂理论、混沌理论等研究复杂系统的研究成果对现代课程研究中简单思维的自发纠偏,进而实现课程研究的复杂性自觉的跨学科对话。深入分析这场课程研究范式变革的主要观点与核心论题有必要从其课程研究的本体论、认识论以及知识论三个维度来剖析这场复杂性转向的旨趣与意义。
关键词:
课程范式 课程研究 复杂性转向 复杂理论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祥云 范丽萍
教育收益率是教育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同时它也是政府制定政策的一个有用工具。自 6 0年代教育经济学产生以来 ,许多西方学者都致力于教育收益率的计算 ,有关这方面的文献可谓汗牛冲栋。本文系统介绍了西方计算教育收益率的两种方法 ,并对其进行简单比较 ,概括性阐述了教育收益率的政策意义 ,最后指出了教育收益率的计算还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教育收益率 计算方法 政策意义 问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冯加渔
概念重建之后,课程被化约为作为语言样态存在的"符号表征",其涵括的"符号潜能"和语言意蕴得以彰显,课程语言问题由此成为课程研究的焦点,并促使整个课程领域发生"语言转向"。语言转向之后,课程研究从科学语言时代迈入诗性语言时代,呼应了从课程开发到课程理解的范式转型,其主旨在于反思课程教学实践和观照课程主体生命。
关键词:
语言 课程语言 语言转向
[期刊]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
[作者]
刘琦岩
产业簇群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历史渊源和特点,并具有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产业簇群的发展因素和经济社会意义,对产业簇群经济理论提出的挑战和政策启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产业簇群 发展 意义 启示 产业政策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柯政
在新课程政策实施过程中,至少有三套规范性制度对学校教师的行为产生了影响,教师觉得他们应该履行不尽相同甚至存在冲突的三方面社会责任。被教师认为最重要的不是实施新课程政策,新课程政策并未成功完成社会价值的权威分配。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新课程,就需要政策推动者高度重视并善于对社会规范和价值观进行有创造力的构架。
关键词:
规范性制度 新课程 政策实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彭彩霞
课程政策研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至上世纪70年代始受到科斯特、沃克和博伊德等人关注,90年代艾尔摩和赛克斯提出的概念框架则标志着课程政策研究作为教育研究的一个正式领域的诞生,但随后仍发展缓慢,这与课程研究的科学传统以及课程政策研究自身薄弱的理论架构有关。就已有研究内容而言,主要关涉课程政策的影响力量及其权力变化、课程政策与实践的关系、课程政策的公共利益功能等方面。而课程政策文本和情境的关联、课程政策工具之可行性、课程政策的比较视角等研究则相对欠缺,亟待加强和改进。
关键词:
课程政策 西方课程政策研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范俊林
全球货币政策转向的三大经济背景基本面变化是触发货币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近期全球各国央行货币政策拐点有三大背景:一是全球经济呈现稳健增长态势。经济增长方面,全球经济出现多年未见的共振复苏。美国今年前两个季度GDP同比增速均在2%以上;二季度欧元区GDP同比上涨2.3%,为2011年二季度以来最快增速;截至今年二季度,日本经济连续六个季度扩张,创金融危机后最长扩张纪录。除三大经济体外,中国经济运行稳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范俊林
全球货币政策转向的三大经济背景基本面变化是触发货币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近期全球各国央行货币政策拐点有三大背景:一是全球经济呈现稳健增长态势。经济增长方面,全球经济出现多年未见的共振复苏。美国今年前两个季度GDP同比增速均在2%以上;二季度欧元区GDP同比上涨2.3%,为2011年二季度以来最快增速;截至今年二季度,日本经济连续六个季度扩张,创金融危机后最长扩张纪录。除三大经济体外,中国经济运行稳健,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申卫革
德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主要通过德育纲要、德育课程标准、德育教材而体现,我国当下的德育改革扭转了传统德育的成人化倾向。通过对小学德育课程结构、课程标准和德育教材以及德育课程实践形式的分析,反思了我国当下德育政策的去成人化转向。
关键词:
小学德育课程 德育政策 去成人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郭殿生 吴丽杰
后凯恩斯主义货币内生理论认为,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货币供给经济体系内的多种因素决定的,是由一国经济活动内生创生出来的。银行贷款创造存款,投资决定储蓄。近年我国存在货币过度供给情况,导致资本市场几近失控,通货膨胀蔓延,也增加了本币贬值的风险,影响对外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货币过度供给源于商业银行过度发放贷款、金融机构外币占款增多、商业银行购买企业或政府债券、信托贷款等。人民币贷款连年增加既有供给的因素,也有需求的原因。货币过度供给给宏观经济调控带来较大压力。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董昕
随着金融机构经营机制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再贴现工具的功能和作用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通过对再贴现工具功能和作用的分析,对其功能定位进行进一步思考,提出下一步改进再贴现政策工具的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再贴现 功能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