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65)
2023(3444)
2022(2844)
2021(2716)
2020(2259)
2019(5048)
2018(5102)
2017(8738)
2016(5426)
2015(6269)
2014(6603)
2013(6214)
2012(6035)
2011(5502)
2010(5946)
2009(5630)
2008(5679)
2007(5373)
2006(4909)
2005(4746)
作者
(15868)
(12964)
(12931)
(12573)
(8405)
(6270)
(5979)
(5123)
(5028)
(5023)
(4575)
(4435)
(4280)
(4249)
(4199)
(4137)
(3883)
(3858)
(3857)
(3745)
(3622)
(3283)
(3253)
(3168)
(3095)
(3051)
(2932)
(2886)
(2829)
(2647)
学科
(18706)
经济(18667)
管理(15046)
(12561)
(11375)
企业(11375)
理论(7836)
中国(6618)
方法(6481)
(6258)
(5664)
教育(5588)
(5460)
(5399)
(5117)
银行(5108)
业经(5105)
教学(5027)
(4914)
(4388)
金融(4388)
(4253)
数学(4180)
数学方法(4012)
地方(3615)
(3544)
农业(3373)
(3279)
学法(3159)
教学法(3159)
机构
大学(78464)
学院(77570)
(27328)
研究(27020)
经济(26429)
管理(26148)
中国(21214)
理学(21127)
理学院(20885)
管理学(20403)
管理学院(20265)
(17901)
(16100)
科学(15842)
(14442)
(13845)
(13289)
师范(13200)
中心(13040)
研究所(12272)
北京(11798)
财经(11691)
(11604)
(11242)
技术(10677)
师范大学(10569)
教育(10466)
(10354)
(9661)
(9547)
基金
项目(43722)
研究(35648)
科学(33210)
基金(28448)
(24354)
国家(24044)
社会(20284)
科学基金(19953)
社会科(19005)
社会科学(19003)
教育(18779)
(17948)
编号(16392)
成果(15578)
(15073)
基金项目(13975)
课题(12868)
资助(12162)
自然(11529)
自然科(11239)
自然科学(11232)
(11074)
自然科学基金(11033)
重点(10290)
项目编号(9926)
(9628)
(9584)
(9074)
规划(8970)
(8798)
期刊
(36144)
经济(36144)
研究(28050)
中国(21020)
教育(20573)
(13812)
学报(11627)
管理(11001)
(10694)
科学(9863)
(9285)
金融(9285)
大学(9045)
技术(8864)
学学(7862)
农业(6725)
图书(6488)
职业(6376)
财经(6285)
(5490)
业经(5077)
书馆(5037)
图书馆(5037)
经济研究(5004)
(4665)
论坛(4665)
问题(4522)
技术教育(4177)
职业技术(4177)
职业技术教育(4177)
共检索到133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明全  
在西方课程研究领域,理论繁杂、概念多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理解这些复杂的课程问题是当前课程基本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借用谱系学这一认识论新成果,对西方课程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课程理论和观点进行话语分析,提出了三种基本的课程理论谱系:"职能课程"谱系、"理性课程"谱系和"经验课程"谱系。它们是课程理论发展的母体,孕育了众多的课程理论流派。课程谱系的研究有助于厘清课程发展的源与流,有助于形成理解课程的新范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海萍  上官剑  
西方高等教育思潮虽然流派纷呈,但究其实质一直围绕着两个核心概念展开:一是自由教育,一是职业教育。它们有着几乎背道而驰的教育哲学理念和教育实践诉求。自由教育对西方高等教育影响深刻,且脉系庞大、名家众多、成就显赫。职业教育近年来虽然空间不断扩张,并向纵深发展,但始终只是力图渗透与融合,未能成为高等教育的中心。而在通识教育看来,自由教育和职业教育并不对立而是兼容,两者存在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明全  
课程的本质是什么?这是长期困扰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基于传统认识论的课程定义多限于对课程属性的描述,而课程属性的多样性又使得各种定义只能关注某一方面而不能予以系统阐述,由此导致了观点杂陈、语义多歧的局面。本文借鉴当代西方知识论和方法论的新成果,运用谱系学话语分析的方法对课程的概念进行阐释和比较,尝试构建课程的概念谱系,以期提供一种理解课程的新范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陆国栋  章雪富  
在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体系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只有在弄清楚大学教学课程谱系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发挥通识教育、大类教育和专业教育的作用,从而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一、通识教育引入了一种新的知识观念,改变了大学教学的知识谱系通识教育改变了大学教学的知识谱系。以前大学教育只有基础课和专业课,相应的也就只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基础课主要是意识形态、价值观和身体素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明全  
20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批判课程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征的知识谱系。在其“家谱”中,“解放理论”、“再生产理论”和“抵制理论”构成了批判课程理论的三个主要支系,其中“再生产理论”支系又分化出三种模式:“经济再生产模式”、“文化再生产模式”和“霸权再生产模式”。批判课程理论体现了“社会批判”的精神气质,把揭秘“隐性课程”、弘扬社会正义、消除各种歧视作为时代课题,为当代课程研究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唐光荣  
中国学者虽然意识到清理一书各版本间的亲缘关系有助于描述该书传承的历史,并有助于判定版本价值和异文价值,但在中国谱系法没有充分发展,处于较原始状态。西方学者建立一套完整的谱系法理论,该理论强调讹误在确定版本亲缘关系时的关键作用,以连结性讹误、区分性讹误两类标志性讹误为基础,确立版本谱系图,然后根据谱系图以特定的程序,重建亡佚的原型。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秦小红  
西方财产权制度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始终围绕财产权与人的基本权利展开。财产权与生存权、财产权与自由权、财产权与人格权之间的关系构成财产权与人的基本权利的主线,勾勒出不同发展阶段理论成果之间的谱系。西方财产权制度作为现代制度的一部分,它的演变历程和理论成果对于中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程度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作用。中国农村产权制度的起点是从土地集体所有权中分离出承包经营权,并将其物权化。以承包经营权流转为中心的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心已从物权法定原则转向物权效率原则,侧重于承包经营权与经营的分离,重在通过权利运行方式实现法定物权的经济功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楚小利  
无论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节奏均衡还是在浪漫主义时期的乐思升华,合唱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无不彰显出不同时期的美学特征。合唱音乐依托其历史沿革展现出的美学理念和美学张力,使之成为研究欧洲音乐美学之确立与转型的关键对象,很多美学论著都集中在欧洲合唱艺这一领域,对合唱音乐的美学特征进行研究,对后世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由田晓宝撰写的《西方古典合唱的美学特征》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登珲  
课程统整的深化发展越来越需要建立更具指导意义的概念框架。对课程统整进行谱系学考察发现,课程统整在内涵上展现出作为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作为课程开发方式和作为一种课程哲学的不断扩充态势。课程统整的本然追求以及实践的复杂性要求建立更加综合的课程统整观。其中,以前学科统整、科内统整、跨学科统整、超学科统整为构件的课程统整框架是综合性课程统整观的一种有效表达。学校课程统整的实施需要破除学科与制度的双重壁垒并积极完善课程统整支持系统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小莲  
基于国内外课程实施文献资料的分析,围绕变革过程的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课程实施取向、课程实施模式与策略、课程实施程度等问题展开研究,逐渐形成了该领域的研究谱系。课程实施的后续研究既要向内关照教师课程实施的心灵之旅,也要向外探寻合理诠释课程实施的意义空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维林  
地方公共服务是西方国家推动区域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市场化和民营化在近30年里成为这一领域制度变革的主流并蔓延到广大转轨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该文首先剖析了西方国家地方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起因与历程,进而总结和概括了从政府直接供给到完全自发组织的多元制度谱系,最后提出借鉴西方国家经验时在市场化路径与取向、政府角色定位、契约完善与风险管控、信息公开与沟通渠道以及公民参与等方面的制度完善建议。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拓  
当前的世界主义研究大体可分为实践研究与理论研究两部分。实践研究主要关注世界主义在当前的价值,着重探讨世界主义为何在全球化时代能够复兴,它对于全球治理有何意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何关系,如何在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时代实现社会正义、分配正义和普遍人权,等等。世界主义的理论研究主要围绕世界主义的概念与分类展开,内容非常丰富。世界主义概念与分类研究无疑有助于我们对其丰富内涵的认知,因而是探索世界主义的必要途径与方法。但是这种途径所了解的世界主义总体上讲是概念式的、碎片化的,缺乏历史感和整体性,因此有必要以哲学的、历史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徐齐利  范合君  
为使产能过剩形成机理的理论研究具有学科归属性和学术规范性,本文对产能过剩的概念界定、研究谱系和理论架构进行学理式提炼。根据企业在投产阶段变现产能、生产阶段变现产品的前后匹配关系而呈现出的三种运营状态和产能利用效应,即额定负荷运营与产能适宜、超负荷运营与产能短缺、低负荷运营与产能过剩,给出产能过剩具体定义:均衡产出=实际产出<产能产出。由大到小、由粗到细依次提炼出产能过剩的四个研究谱系:产能过剩的研究谱系→产能过剩形成原因与机理的研究谱系→产业组织理论SCP范式产能过剩形成机理的研究谱系→产业组织理论SCP范式中国产能过剩形成机理的研究谱系。解析产能过剩形成原因与机理的基础架构:导致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与机理是企业家才能失灵,根本原因与机理之一是市场失灵,之二是政府失灵。揭示产能过剩形成机理的基础架构为产业组织SCP研究范式:结构(structure)→行为(conduct)→绩效(performance)。理论分析产能过剩形成机理的基本流程架构:步骤1,抽取现实场景→步骤2,建立参照系→步骤3,确定基准点→步骤4,构建数理模型→步骤5,分析均衡结果→步骤6,得出核心命题→步骤7,回应现实场景→步骤8,给出实践启示。
[期刊] 求索  [作者] 孟庆延  
在中国社会学研究中,口述史并非普遍的研究方法,口述史研究作为个案研究往往被认为缺少普遍性。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共产主义文明"为研究问题意识的口述史研究传统却在中国社会学研究中贡献了自己独特的力量。2019年,周晓虹主持的"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研究项目启动,将有关"现代中国"的研究主题从革命推进到了建设。以这两种不同的口述史研究项目为聚焦对象,从问题意识、理论传统与分析路径等角度讨论其内在差异,会发现这两种研究传统所讨论的核心问题内在具有一致性,从而共同构成了面向中国历史与文明的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谱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建校  方静  
根据计价依据与激励兼容效应的不同,梳理出三类不同理论谱系的物流服务定价方式,即基于成本、交易和绩效的定价模式。分析表明,三种模式在物流服务运营风险承担、长短期绩效激励、结果明确程度以及合作关系管理效果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异质化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