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87)
2023(13198)
2022(11235)
2021(10367)
2020(8539)
2019(19931)
2018(19577)
2017(36849)
2016(19887)
2015(23046)
2014(23207)
2013(23255)
2012(22537)
2011(20933)
2010(21197)
2009(19873)
2008(19832)
2007(17855)
2006(16001)
2005(15076)
作者
(60563)
(50738)
(50541)
(48379)
(32502)
(24311)
(23092)
(19671)
(19354)
(18054)
(17588)
(16865)
(16416)
(16260)
(16104)
(15785)
(15046)
(14946)
(14673)
(14599)
(13057)
(12568)
(12295)
(11704)
(11509)
(11501)
(11198)
(11157)
(10317)
(10179)
学科
(108825)
经济(108730)
管理(49878)
(48268)
方法(39166)
(35908)
企业(35908)
数学(34490)
数学方法(34271)
中国(31783)
地方(27446)
(26605)
(22265)
业经(21034)
(19972)
贸易(19956)
(19806)
(19296)
农业(17961)
(17581)
地方经济(16563)
(16491)
金融(16489)
(16445)
银行(16414)
(15968)
环境(15187)
(14880)
(14428)
理论(12645)
机构
大学(305180)
学院(302896)
(140381)
经济(137726)
研究(116821)
管理(108063)
理学(90843)
理学院(89675)
中国(89225)
管理学(88352)
管理学院(87757)
科学(68502)
(66593)
(61701)
(61013)
研究所(55053)
(51971)
中心(51162)
财经(48373)
(46599)
经济学(45354)
(43821)
北京(43582)
(42527)
师范(42157)
业大(41519)
(40906)
经济学院(40686)
农业(40635)
(36882)
基金
项目(188154)
科学(147330)
研究(139789)
基金(135847)
(118138)
国家(117138)
科学基金(98214)
社会(90760)
社会科(86066)
社会科学(86045)
(71783)
基金项目(70399)
教育(63394)
(60884)
自然(59375)
自然科(57929)
自然科学(57908)
自然科学基金(56892)
资助(56574)
编号(55706)
成果(47131)
(46836)
重点(43167)
(42976)
课题(39788)
国家社会(38445)
发展(38436)
(38317)
(37847)
教育部(36776)
期刊
(166592)
经济(166592)
研究(100373)
中国(65723)
(48850)
学报(46839)
(46430)
科学(43603)
管理(40627)
大学(35079)
教育(34098)
农业(33299)
学学(32628)
(31926)
金融(31926)
经济研究(27976)
技术(26164)
财经(25401)
业经(24836)
问题(22149)
(22133)
(19618)
(18515)
世界(18006)
国际(17714)
技术经济(16963)
统计(15161)
图书(14631)
商业(14148)
经济问题(14029)
共检索到4835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均科  
西方宏观经济学不确定的内容与不同学派无休止的争议显示了经济学的非成熟性。纵观宏观经济理论的演进过程 ,主流思想的基本定位仍然在供应与需求孰重孰轻上。中国经济学研究也进入了这一思想构架 ,但中国经济学实际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经济学的精确化问题 ,经济学的贫民化问题 ,经济学的人本化问题和经济学的通用性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 ,“西化”的研究将会使我国经济学走入误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俞品根  
当前我国有许多经济学者和经济工作者在研究西方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所借鉴,另一方面是为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建设中有所参考。本文讨论后一方面的问题,即研究西方经济学,吸取其有用成分,促进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晓雷  
本文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分析了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经济学的引进、研究概况,以及西方经济学在分析方法上、学科定位上、学科范畴上对中国经济学的影响,并对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相融合的趋势作了客观的分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晓雷  
西方经济学的引进、研究及其对现代中国经济理论发展的影响□赵晓雷一、西方经济学引进、研究综述(一)西方经济学引进的历史概况西方经济理论在我国的引进和传播比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引进传播要早。19世纪80年代,中国的一批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就开始传播一些...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均伟  
文章从经济学方法论的视角研究西方经济学的范式及其转换。首先阐述了经济学范式的内涵,接着阐明了经济学范式革命的实质就是范式转换,以及范式转换的多样化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分别详述了范式演进、范式综合、范式偏离、范式复归、范式交融和范式变异的例证及其各自的特点,从而通过剖析经济学范式的转换揭示西方经济学演变和发展的轨迹。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林  郭楚晗  
中国经济学的建构是一项致力于重塑中国经济理论体系,系统化、学理化、凝练化中国经济发展经验的百年理论命题。构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范式的重构。参见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古典经济学“一元多线论”的价值取向,新古典经济学融合“多元力量”、巩固“一元硬核”的范式特征,皆为中国经济学范式重构提供了路径指向。贯彻“一元主导、多元共生”的中国经济学范式新理念,就是要确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个“一元”价值观为指导,借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与时代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成功经验,汲取融通,实现西方经济学范式的科学架构与中国传统优秀经济思想的“多元共生”。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傅殷才  文建东  
发展经济学的新贡献──读谭崇台主编的《西方经济发展思想史》武汉大学傅殷才,文建东武汉大学谭崇台教授主编、几位经济学博士参加撰写的《西方经济发展思想史》,是“经济发展理论研究丛书”之一,属1991-1995年国家重点图书。在我国,谭崇台教授对“发展经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步艳红  
西方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是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单纯的劳动价值论逐步向包括劳动在内的生产要素价值论演变发展的,随着发展过程的推进,现代西方经济学已经逐渐抛弃了价值本源的分析而转向在一定生产环境下,对价值转化形式生产价格的分析。如果我们把价值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方福前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呈现出两个明显的新趋势,一是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一体化的趋势,二是西方经济学古典化的趋势。这两个新趋势都是由“理性预期革命”启动的。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在创立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同时,使经济学裂变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主体(居民户和厂商)的最优行为和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作为研究对象,它使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宏观经济学以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国民经济的运行作为研究对象,它使用的是总量分析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彭建刚  
本世纪70年代以来,博弈论逐渐进入西方主流经济学,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又一次大的“革命”。这一重要的进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将简要分析这一新进展产生的原因和有代表性的内容,并探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前景。 一、博弈论进入了西方经济学 博弈论最初是作为对策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的。数学家冯·诺意曼(VonNeumann)20年代提出博弈论,他虽然以具体的博弈为研究的出发点,但通过特殊的现象,得出一些普遍的概念和方法。这些概念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叶德磊  
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有赖于研究方法的更新。近20年来,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这些特征大体上可概括为:(1)数理研究方法的不断深入;(2)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方法的日趋结合;(3)非均衡研究方法的异军突起;(4)非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蔚然成风。本文试对上述新特征分而评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朝明  韩文龙  杜辉  
文章认为,西方经济学沿着古典经济学提出的"经济人假设"奠定了个人主义的方法论基础,其利用资源稀缺、成本-收益、理性选择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等分析范式来解释现实活动中的人,这使得西方经济学变成了约定主义的物本经济学。后来加入了制度变量和伦理道德的因素,但其研究的人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相距甚远,因而失去了应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通过对"经济人假设"的批判,坚持以人的发展为导向,确立了人的解放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的核心研究地位。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发展过程中,仍要坚持以人的发展为导向,重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慧  
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谓一波三折,改革开放前遭受全盘否定,改革开放后逐渐得到重视并发展起来。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正式决定设立西方经济学硕士点和博士点。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西方经济学在中国快速发展起来,并且逐步与中国的经济实践相结合。本文梳理并回顾了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学科发展历程,并对该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简要评述。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瑞龙  
中国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渐进式过程。直面现实式研究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顺应了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当下中国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一、中国经济学及经济学分析范式的四大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