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18)
2023(15397)
2022(13037)
2021(11805)
2020(9908)
2019(23040)
2018(22697)
2017(43120)
2016(23404)
2015(26867)
2014(27124)
2013(27019)
2012(25892)
2011(23708)
2010(24317)
2009(22849)
2008(22758)
2007(20888)
2006(18900)
2005(17464)
作者
(73118)
(60758)
(60708)
(58115)
(38913)
(29399)
(27722)
(23653)
(23267)
(22044)
(21064)
(20505)
(19878)
(19770)
(19443)
(18951)
(18294)
(18151)
(17812)
(17713)
(15677)
(15338)
(15037)
(14210)
(13883)
(13688)
(13633)
(13629)
(12572)
(12196)
学科
(114646)
经济(114530)
管理(63361)
(60676)
(48238)
企业(48238)
方法(41682)
数学(35080)
数学方法(34627)
中国(32149)
(28991)
地方(28921)
(26991)
业经(24475)
(23905)
(20623)
农业(19611)
(19190)
贸易(19174)
(18456)
理论(18430)
(18232)
(18187)
金融(18184)
银行(18180)
(17522)
地方经济(16922)
(16820)
环境(15594)
(15172)
机构
大学(355856)
学院(354827)
(148187)
经济(144868)
研究(129972)
管理(126176)
理学(105734)
理学院(104391)
管理学(102412)
管理学院(101754)
中国(98742)
科学(80758)
(77657)
(69015)
(68771)
(63999)
研究所(62172)
中心(58246)
(57424)
财经(53296)
业大(52170)
(50720)
农业(50373)
师范(50162)
北京(50045)
(47922)
经济学(46193)
(45759)
(45720)
经济学院(41153)
基金
项目(220436)
科学(170591)
研究(161275)
基金(155446)
(136674)
国家(135455)
科学基金(113207)
社会(100123)
社会科(94726)
社会科学(94695)
(87671)
基金项目(80670)
教育(74540)
(74093)
自然(71624)
自然科(69894)
自然科学(69870)
自然科学基金(68567)
编号(66122)
资助(64855)
成果(56348)
(52739)
重点(50884)
(48086)
课题(47693)
(45277)
创新(42388)
发展(41910)
科研(41653)
(41236)
期刊
(180177)
经济(180177)
研究(113680)
中国(78671)
学报(60189)
(59290)
(54306)
科学(53055)
管理(48786)
教育(45470)
大学(44559)
学学(41457)
农业(39882)
(35997)
金融(35997)
技术(32522)
经济研究(29109)
业经(28325)
财经(28189)
(24461)
问题(23274)
(21495)
图书(19720)
技术经济(19046)
(18655)
(17625)
统计(17593)
世界(17044)
商业(16628)
国际(16317)
共检索到563904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均伟  
文章从经济学方法论的视角研究西方经济学的范式及其转换。首先阐述了经济学范式的内涵,接着阐明了经济学范式革命的实质就是范式转换,以及范式转换的多样化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分别详述了范式演进、范式综合、范式偏离、范式复归、范式交融和范式变异的例证及其各自的特点,从而通过剖析经济学范式的转换揭示西方经济学演变和发展的轨迹。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睿瑜  
本文通过研究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状况和理论成果,分析评价了两大体系在哲学基础、研究假设、重点和结论等方面的区别和联系,对我国经济学方法论研究进行思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俊葶  
经济学方法论是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分支,是对经济学科学方法的研究,包涵对经济原理的理解。经济学方法论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同时也体现经济学研究的内在逻辑。经济学方法论在概念上常会区分广义经济学方法论和狭义经济学方法论:从狭义视角来看,是指论证经济学理论正确的某一种原则或标准;广义上的方法论则是包括经济学理论科学性的内涵,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经济学的理论运用和理论创新的方法。哲学和经济学学科在当代的研究方法中仍存在交叉。本文对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演变做了简单介绍,主要内容包括西方主流和非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并对两者进行了对比。除此以外,就西方经济学方法论对我国经济学方法论的一些启示作出了简单描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易风  
经济科学出版社近期推出一套西方经济学方法论译丛,这套译丛包括:《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奥]路德维希·冯·米塞斯著);《批判的经济学方法论》([美]劳伦斯·A·博兰著);《均衡与理性》([美]保罗·魏里希著);《经济学方法论的新趋势》([英]马克·布劳格等著、罗杰·E·巴克豪斯编);《经济学方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爱平  
马克思经济学侧重制度分析,通过考察人与人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来解释经济问题。西方经济学侧重于从现象层面进行经济分析,运用个量和总量研究法、均衡分析法、静态和动态研究法、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法、数理模型分析法、制度分析法等来研究资源配置问题。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比较研究,对推动我国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林  郭楚晗  
中国经济学的建构是一项致力于重塑中国经济理论体系,系统化、学理化、凝练化中国经济发展经验的百年理论命题。构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范式的重构。参见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古典经济学“一元多线论”的价值取向,新古典经济学融合“多元力量”、巩固“一元硬核”的范式特征,皆为中国经济学范式重构提供了路径指向。贯彻“一元主导、多元共生”的中国经济学范式新理念,就是要确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个“一元”价值观为指导,借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与时代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成功经验,汲取融通,实现西方经济学范式的科学架构与中国传统优秀经济思想的“多元共生”。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桂起权  
在经济学理论背后的解释性理论其实就是科学哲学。从这一认识出发 ,本文扼要地阐述了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基本脉络和当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中若干代表性的新成果。重点介绍对经济学家最有影响的证伪主义、纲领方法论与科学革命论等思潮 ,并表明它们确实有助于理解经济学的概念结构。最后 ,作者主张在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中需要大力开展跨学科性的多学科协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凤义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产理论研究方法上存在三个方面本质区别: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把劳动者仅仅作为生产要素研究;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是以“历史的、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把劳动者既看作生产要素,又作为生产主体来研究。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只研究生产一般,因而使用价值(即效用)范畴是其研究的核心;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不仅研究生产一般,更注重研究生产的具体社会形式,因而把价值范畴作为研究的核心。西方经济学用个体主义方法,把生产理论仅仅置于微观领域来研究,致使其理论体系在微观与宏观上形成脱节;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运用唯物辩证法,在宏观和微观的有机联系中研究资本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涛  邵骏  
150年前《资本论》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和经济科学的一次重要变革。《资本论》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强调以生产实践为基础,使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社会人"范式,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范式;强调运用"辩证法"分析经济现象,区别于西方经济学的"边际"分析;强调用"逻辑—历史分析"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超越西方经济学的"均衡—静态分析"。《资本论》在哲学基础上,全面超越了西方经济学的旧哲学基础,在方法论上,具有西方经济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因而在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和对经济危机的解释上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涛  邵骏  
150年前《资本论》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和经济科学的一次重要变革。《资本论》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强调以生产实践为基础,使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社会人"范式,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范式;强调运用"辩证法"分析经济现象,区别于西方经济学的"边际"分析;强调用"逻辑—历史分析"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超越西方经济学的"均衡—静态分析"。《资本论》在哲学基础上,全面超越了西方经济学的旧哲学基础,在方法论上,具有西方经济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因而在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和对经济危机的解释上都较西方经济学具有理论优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叶航  
“效用”是西方经济学最基础、最重要的范畴之一,“效用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但正是这个支撑西方经济学理论大厦的柱石,却在诸多方面表现出逻辑的混乱和矛盾,从而使我们不得不对西方经济学“效用理论“的科学性产生怀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俞品根  
当前我国有许多经济学者和经济工作者在研究西方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所借鉴,另一方面是为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建设中有所参考。本文讨论后一方面的问题,即研究西方经济学,吸取其有用成分,促进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今朝  萨米  
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经济发展理论不只是发展的思路,而主要是发展的范式。西方发展经济学存在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马克思主义三大范式。这三大范式在概念、假设、方法论、解释、制度和政策建议、预测上存在着根本的差别,从而具有科学性上的根本差异。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经济学范式的科学性是最高的,这意味着无论是西方的结构主义还是新古典主义,都不足以成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的指导理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今朝  萨米  
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经济发展理论不只是发展的思路,而主要是发展的范式。西方发展经济学存在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马克思主义三大范式。这三大范式在概念、假设、方法论、解释、制度和政策建议、预测上存在着根本的差别,从而具有科学性上的根本差异。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经济学范式的科学性是最高的,这意味着无论是西方的结构主义和新古典主义,都不足以成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指导理论。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