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16)
2023(7680)
2022(6318)
2021(5696)
2020(4499)
2019(10259)
2018(9938)
2017(19441)
2016(10338)
2015(11603)
2014(11910)
2013(11574)
2012(11228)
2011(10560)
2010(11185)
2009(10610)
2008(10376)
2007(9589)
2006(9031)
2005(8465)
作者
(30188)
(25311)
(25219)
(24256)
(16514)
(11833)
(11352)
(9725)
(9722)
(9255)
(8805)
(8285)
(8238)
(8184)
(8150)
(7918)
(7520)
(7362)
(7296)
(6957)
(6727)
(6102)
(6082)
(5944)
(5842)
(5759)
(5459)
(5316)
(5206)
(4953)
学科
(67364)
经济(67313)
管理(30032)
(26008)
(20906)
企业(20906)
方法(19689)
地方(17574)
中国(16803)
数学(16497)
数学方法(16313)
(14304)
(13415)
地方经济(12655)
业经(12577)
(11171)
(10080)
(9645)
理论(9473)
农业(9162)
(8763)
金融(8763)
(8471)
贸易(8465)
环境(8386)
(8369)
银行(8362)
(8155)
(8146)
(8112)
机构
学院(163903)
大学(163616)
(81916)
经济(80323)
管理(60699)
研究(60226)
理学(50958)
理学院(50418)
管理学(49755)
管理学院(49423)
中国(45163)
(37541)
(33600)
科学(32162)
(29921)
财经(28946)
经济学(27032)
研究所(26648)
(26096)
中心(25921)
(25920)
经济学院(23845)
(22781)
师范(22662)
北京(21691)
财经大学(21065)
(20951)
(20256)
(20185)
师范大学(18123)
基金
项目(95814)
科学(76631)
研究(75287)
基金(69704)
(58336)
国家(57805)
社会(50522)
科学基金(49937)
社会科(47887)
社会科学(47879)
(36462)
基金项目(34635)
教育(34529)
编号(30594)
(29986)
资助(29319)
自然(28430)
自然科(27716)
自然科学(27709)
自然科学基金(27217)
成果(26923)
(22463)
课题(22046)
(21924)
重点(21621)
国家社会(21119)
(19742)
教育部(19557)
发展(19384)
(19276)
期刊
(103263)
经济(103263)
研究(59056)
中国(31914)
(27579)
管理(24817)
科学(19245)
教育(19140)
(19015)
学报(18683)
(18068)
金融(18068)
经济研究(17673)
财经(15836)
大学(15013)
技术(14744)
业经(14095)
(13931)
学学(13928)
问题(12902)
农业(12640)
(10464)
技术经济(9904)
世界(9285)
国际(9104)
统计(8773)
经济问题(8302)
现代(7973)
经济管理(7896)
(7729)
共检索到265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晴晔  
西方经济学就业理论及政策演进的轨迹是沿着古典学派的完全充分就业理论、凯恩斯学派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理论及其需求管理政策、新古典经济学的结构性失业理论及其人力资本政策、弗里德曼的自然失业率理论及其供给管理政策、新凯恩斯主义粘性理论及其就业对策这条主线发展和演变的。这条主线反映了西方经济学就业理论及对策批判继承的关系,也反映了其就业理论与政策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借鉴这些理论和对策对解决我国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袁东明  
传统经济学认为 ,由于市场经济具有自回归能力 ,因此一个短暂的外部冲击只能给经济带来短期效应 ,而等冲击消失后 ,经济系统总是能回复到初始的均衡状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很多情况下回滞现象都会产生 ,这意味着外部冲击消失后 ,经济系统总是无法回复到初始状态。目前 ,回滞理论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西方经济学的各个领域。本文在详细分析和总结回滞理论的渊源、界定与形式的基础上 ,对当前西方经济学中应用回滞理论的各个领域作了一一介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万春  
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需求管理成为各国政府最为关注的核心政策内容,依据便是占据经济学主流地位的凯恩斯主义宏观需求理论,而该理论更深层次的基础是微观需求理论。本文按照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梳理了微观需求理论体系,包括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生产要素需求理论等局部均衡理论,还包括总体均衡、福利经济学以及市场失灵等理论。这些理论深入、细致地揭示了需求的本源涵义,给予我们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德奎  胡海欧  黄燕  
货币政策操作的“规则与相机抉择”之争由来已久 ,但近期西方经济学界对货币政策规则的研究表明 ,几乎所有的货币当局都倾向于折衷地进行政策操作 ,而且 ,作为货币当局制定政策的基准 ,规则本身也是相对灵活的 ,也会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作出适当的、系统性的反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步艳红  
西方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是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单纯的劳动价值论逐步向包括劳动在内的生产要素价值论演变发展的,随着发展过程的推进,现代西方经济学已经逐渐抛弃了价值本源的分析而转向在一定生产环境下,对价值转化形式生产价格的分析。如果我们把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诚  
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流通理论在建立市场经济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其随着流通产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后,却面临着发展的困惑,就其理论根源而言,是因为主流西方经济学将精力集中在不影响私有产权基础上的制度设计和机制研究,加之理论发展上的路径依赖,对于竞争性的流通领域进行理论研究不符合其理论传统和研究路径。理论上的滞后导致流通产业实践过程中隐含危机,因此流通理论虽不是主流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但产业发展和变化要求我们循序渐进的进行流通理论的创新,使其符合时代的需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志刚  陈承明  
马克思的《资本论》与西方经济学 ,从商品价值开始 ,到工资、利润、地租及历史观都得出对立的结论 ,因而演绎成不同的理论体系。但是 ,撇开《资本论》与西方经济学在阶级立场、理论体系和论证方法上的区别 ,它们在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和促进生产力发展上 ,仍然具有内在统一性和外在互补性。因此 ,在健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一方面要坚持《资本论》的指导地位 ,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另一方面又要借鉴和利用西方经济学中的合理成分 ,为改革实践拓宽道路。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洛平  
从分配理论看西方经济学方法的局限性孙洛平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争论最多、分歧最大的莫过于分配理论了。尤其在长达十年之久的“两个剑桥学派之争”中,不同分配理论之间的对立和不可调和性更得到了充分展示。本文要表明的是,西方经济学中不同分配理论对立的根源在于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丁冰  
《资本论》经济理论体系与西方经济理论体系有原则性区别。但西方经济学的某些个别观点和分析方法也有合理、实用之处,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有参考借鉴意义,我们应有分析地吸收,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余斌  
西方经济学效用理论的基本问题包括:效用函数的存在性并没有得到严格的证明;其序数效用与基数效用实际上是一回事,序数效用不仅具有基数效用所具有的一切问题,还具有基数效用所不具有的问题;其个人的主观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相对客观的市场价格之比并不必然成立,即使成立也存在客观取决于主观还是主观取决于客观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当效用相等时,商品交换将不会发生,从而商品的交换比例无法由效用来决定,这表明效用理论无法解释市场上的商品交换行为,更无法确定或衡量商品的价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大昌  
西方经济学关于效率的定义有多种,其中运用最广泛、争议较少的是帕累托效率。西方经济学关于公平的定义有三个层次含义,形成功利主义公平观、罗尔斯主义公平观和市场主导公平观三种。关于公平与效率的均衡,肯定与否定二种观点可供参考。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郭殿生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是围绕效用价值论这个基础展开的,这导致了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和政策的混乱。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建立在剩余价值理论和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是科学合理的。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始终围绕着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两大思潮的兴衰而发展演变。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从维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和维护广大劳动人们利益的角度,始终强调国家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反对社会保障的私有化。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实践随着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每次政策实践的较大变化又与理论的突破和创新密切相关。我国的社会保障理论,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根据时代需要实现全面创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春华  吴易风  
西方经济学中的国际产业转移理论与马克思经济学中的这一理论虽然在某些地方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之处,但是后者在理论基础、理论深度、哲学观以及研究内容等诸多方面均远胜于前者。从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出发,不仅能把握住国际产业转移现象的前提条件、物质基础、内在本质、外在压力以及根本动因,而且还能在引进外资、扶持民族品牌、重视产业安全方面获得重要的政策启示。由此可见,国际产业转移现象并非只是西方经济学所专属的研究领域,马克思经济学对之能做出更为科学的解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均科  
西方宏观经济学不确定的内容与不同学派无休止的争议显示了经济学的非成熟性。纵观宏观经济理论的演进过程 ,主流思想的基本定位仍然在供应与需求孰重孰轻上。中国经济学研究也进入了这一思想构架 ,但中国经济学实际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经济学的精确化问题 ,经济学的贫民化问题 ,经济学的人本化问题和经济学的通用性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 ,“西化”的研究将会使我国经济学走入误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