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22)
2023(9614)
2022(7863)
2021(7427)
2020(6057)
2019(14140)
2018(13786)
2017(25883)
2016(13376)
2015(15550)
2014(15144)
2013(15234)
2012(14400)
2011(13501)
2010(13706)
2009(12875)
2008(12592)
2007(11169)
2006(10357)
2005(9583)
作者
(39368)
(32578)
(32358)
(31439)
(21079)
(15502)
(14633)
(12624)
(12622)
(11666)
(11573)
(10782)
(10780)
(10737)
(10511)
(10120)
(9769)
(9499)
(9421)
(8930)
(8662)
(7905)
(7875)
(7599)
(7471)
(7302)
(7166)
(6814)
(6677)
(6397)
学科
(79440)
经济(79373)
管理(32890)
(28166)
方法(25650)
数学(22453)
数学方法(22265)
(22097)
企业(22097)
中国(21808)
地方(18190)
(16388)
(15228)
(14280)
贸易(14266)
业经(14055)
(13876)
地方经济(13023)
(12117)
(11861)
(10994)
金融(10992)
(10621)
银行(10602)
(10343)
理论(10212)
环境(10018)
农业(9859)
关系(9754)
(9713)
机构
大学(205568)
学院(201706)
(98816)
经济(97174)
研究(79814)
管理(70536)
中国(61421)
理学(59149)
理学院(58415)
管理学(57527)
管理学院(57135)
(44536)
科学(44261)
(42930)
(40574)
研究所(36604)
财经(33864)
中心(33682)
经济学(33419)
(30915)
(30022)
经济学院(29756)
北京(29514)
(29148)
(28546)
师范(28320)
(28302)
财经大学(25051)
业大(24404)
科学院(23898)
基金
项目(125556)
科学(98647)
研究(94441)
基金(92028)
(80553)
国家(79962)
科学基金(66825)
社会(63207)
社会科(59969)
社会科学(59952)
基金项目(46541)
(45135)
教育(43474)
自然(39083)
资助(38850)
(38839)
自然科(38198)
自然科学(38185)
自然科学基金(37510)
编号(35926)
成果(31311)
(29474)
重点(29054)
(28729)
国家社会(28007)
中国(26961)
课题(26474)
教育部(25721)
(25449)
大学(24490)
期刊
(116961)
经济(116961)
研究(71140)
中国(44524)
(32065)
学报(30288)
管理(29691)
科学(28952)
(27042)
教育(24869)
大学(23644)
学学(21757)
经济研究(21119)
(20466)
金融(20466)
财经(18818)
农业(18490)
技术(18054)
(16532)
问题(15008)
(14995)
业经(14879)
世界(14054)
国际(13518)
技术经济(11257)
(11145)
统计(10264)
图书(9240)
经济问题(9204)
(8881)
共检索到327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林  郭楚晗  
中国经济学的建构是一项致力于重塑中国经济理论体系,系统化、学理化、凝练化中国经济发展经验的百年理论命题。构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范式的重构。参见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古典经济学“一元多线论”的价值取向,新古典经济学融合“多元力量”、巩固“一元硬核”的范式特征,皆为中国经济学范式重构提供了路径指向。贯彻“一元主导、多元共生”的中国经济学范式新理念,就是要确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个“一元”价值观为指导,借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与时代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成功经验,汲取融通,实现西方经济学范式的科学架构与中国传统优秀经济思想的“多元共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春学  
中国经济学的形成源于对西方经济学的引进和学习,其后的发展也与西方经济学的引进和传播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西方经济学本身在不断地发展和拓展,另一方面,引进和学习西方经济学的重点也因体制和时代主题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且态度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波动。为救亡图强,学者们对西方经济学说的主流态度,从晚清时期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走向民国时期的"体用一致",其所学和宣传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新中国成立的前30年间,出于体制和意识形态等原因,除英国古典经济学之外的其他西方经济学理论和学说遭到了全面的批判和排斥。最近40年,市场化改革促使各界在争论中逐渐接受和运用西方经济学中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和分析方法。但是,如何剔除其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始终是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均伟  
文章从经济学方法论的视角研究西方经济学的范式及其转换。首先阐述了经济学范式的内涵,接着阐明了经济学范式革命的实质就是范式转换,以及范式转换的多样化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分别详述了范式演进、范式综合、范式偏离、范式复归、范式交融和范式变异的例证及其各自的特点,从而通过剖析经济学范式的转换揭示西方经济学演变和发展的轨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涛  邵骏  
150年前《资本论》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和经济科学的一次重要变革。《资本论》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强调以生产实践为基础,使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社会人"范式,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范式;强调运用"辩证法"分析经济现象,区别于西方经济学的"边际"分析;强调用"逻辑—历史分析"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超越西方经济学的"均衡—静态分析"。《资本论》在哲学基础上,全面超越了西方经济学的旧哲学基础,在方法论上,具有西方经济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因而在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和对经济危机的解释上都较西方经济学具有理论优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涛  邵骏  
150年前《资本论》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和经济科学的一次重要变革。《资本论》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强调以生产实践为基础,使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社会人"范式,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范式;强调运用"辩证法"分析经济现象,区别于西方经济学的"边际"分析;强调用"逻辑—历史分析"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超越西方经济学的"均衡—静态分析"。《资本论》在哲学基础上,全面超越了西方经济学的旧哲学基础,在方法论上,具有西方经济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因而在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和对经济危机的解释上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叶航  
“效用”是西方经济学最基础、最重要的范畴之一,“效用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但正是这个支撑西方经济学理论大厦的柱石,却在诸多方面表现出逻辑的混乱和矛盾,从而使我们不得不对西方经济学“效用理论“的科学性产生怀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俞品根  
当前我国有许多经济学者和经济工作者在研究西方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所借鉴,另一方面是为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建设中有所参考。本文讨论后一方面的问题,即研究西方经济学,吸取其有用成分,促进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金成晓  
两种“范式”之争与中国经济学的构建●金成晓樊纲博士和崔之元博士分别对“苏联范式”与“西方范式”进行了批判,提出了自己的“范式危机”论,由此引发了两种“范式”的争论。虽然表面看来,两种“范式”之争仅涉及两种经济体系的价值判断,但其实质却在于中国经济学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均科  
西方宏观经济学不确定的内容与不同学派无休止的争议显示了经济学的非成熟性。纵观宏观经济理论的演进过程 ,主流思想的基本定位仍然在供应与需求孰重孰轻上。中国经济学研究也进入了这一思想构架 ,但中国经济学实际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经济学的精确化问题 ,经济学的贫民化问题 ,经济学的人本化问题和经济学的通用性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 ,“西化”的研究将会使我国经济学走入误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于金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转轨研究形成了四种主要经济学范式,即新制度经济学的"转轨成本-转轨收益"范式、新古典经济学的"市场化经济改革"范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市场经济体制"范式、"市场化生产方式-市场型社会主义制度"范式。认真分析这些转轨经济学范式,对于我们科学地总结我国市场化经济改革与转轨的实践经验,科学地推进转轨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正确而有效地指导我国未来经济转轨实践,既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美平  
中国第一次被动型工业化和外生型城市化形成了无主权状况下畸形的“两极结构” ,建国后第二次赶超型工业化和限制型城市化则形成了有主权状况下倾斜的“两极结构”。“两极结构”已成为中国转型前的历史结构 ,为了突破“两极结构”的束缚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第三次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开始构建“多元结构”。“多元结构”是中国转型过程中的现实结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乔榛  
本文认为,应以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为分析范式来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是包括分工不同形式、分工形成与发展以及不同分工形式间关系等内容的一个完整体系。在分工的形成和发展中包含了社会经济制度的演进逻辑,以及不同经济体制建立的根据,同时通过分工的发展和分工间的相互关系,还可以解析马克思的企业理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耀中  童文俊  
今年6月5日为20世纪西方著名经济学大师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诞辰120周年纪念日,本刊为此特开辟“纪念凯恩斯诞辰120周年专题”,以资纪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