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65)
- 2023(8492)
- 2022(7038)
- 2021(6531)
- 2020(5439)
- 2019(12395)
- 2018(12078)
- 2017(22141)
- 2016(11710)
- 2015(13418)
- 2014(13168)
- 2013(13445)
- 2012(13166)
- 2011(12473)
- 2010(12680)
- 2009(12082)
- 2008(11866)
- 2007(10540)
- 2006(9918)
- 2005(9610)
- 学科
- 济(75772)
- 经济(75704)
- 管理(28906)
- 方法(23924)
- 业(23501)
- 数学(21348)
- 数学方法(21169)
- 中国(20852)
- 地方(17890)
- 企(17775)
- 企业(17775)
- 学(16153)
- 农(13872)
- 地方经济(12886)
- 贸(12734)
- 贸易(12719)
- 易(12354)
- 业经(12339)
- 制(11973)
- 财(11297)
- 融(10477)
- 金融(10476)
- 银(10306)
- 银行(10288)
- 行(10081)
- 环境(9668)
- 关系(9542)
- 体(9104)
- 农业(9034)
- 发(8926)
- 机构
- 大学(185652)
- 学院(178953)
- 济(92421)
- 经济(90947)
- 研究(75414)
- 管理(61583)
- 中国(58819)
- 理学(50965)
- 理学院(50306)
- 管理学(49594)
- 管理学院(49222)
- 财(41002)
- 科学(40979)
- 京(40808)
- 所(38640)
- 研究所(34704)
- 中心(32289)
- 财经(31895)
- 经济学(31587)
- 经(29067)
- 经济学院(28125)
- 江(28048)
- 北京(27296)
- 农(27228)
- 院(26681)
- 范(24931)
- 师范(24751)
- 财经大学(23527)
- 科学院(22557)
- 业大(21560)
- 基金
- 项目(108894)
- 科学(85917)
- 基金(81695)
- 研究(80730)
- 家(71735)
- 国家(71220)
- 科学基金(59222)
- 社会(55432)
- 社会科(52697)
- 社会科学(52687)
- 基金项目(40613)
- 省(37602)
- 教育(36325)
- 资助(35173)
- 自然(34494)
- 自然科(33721)
- 自然科学(33709)
- 自然科学基金(33136)
- 划(32761)
- 编号(29205)
- 成果(26319)
- 部(26076)
- 国家社会(25156)
- 重点(25147)
- 发(24949)
- 中国(24766)
- 教育部(22738)
- 课题(22023)
- 创(21206)
- 大学(21194)
共检索到304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春学
中国经济学的形成源于对西方经济学的引进和学习,其后的发展也与西方经济学的引进和传播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西方经济学本身在不断地发展和拓展,另一方面,引进和学习西方经济学的重点也因体制和时代主题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且态度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波动。为救亡图强,学者们对西方经济学说的主流态度,从晚清时期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走向民国时期的"体用一致",其所学和宣传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新中国成立的前30年间,出于体制和意识形态等原因,除英国古典经济学之外的其他西方经济学理论和学说遭到了全面的批判和排斥。最近40年,市场化改革促使各界在争论中逐渐接受和运用西方经济学中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和分析方法。但是,如何剔除其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始终是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
关键词:
西学东进 意识形态 体制改革 中国经济学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隋福民
本文主要从历史角度梳理经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对经济史产生和发展的影响。经济学早期研究中的历史方法、历史学研究视域从政治、外交转向到社会经济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对社会学思想、观点和方法的吸收是促使经济史产生和发展的多种力量。
关键词:
经济学 历史学 社会学 经济史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梁正
本文以西方经济学从古典到现代发展的三个阶段为理论背景 ,运用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的哲学原理 ,具体考察了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主流的实证主义研究传统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进程 ,并揭示了这一进程背后的真正动因。在此基础之上 ,以知识经济兴起和全球化趋势为现实背景 ,结合近年来西方经济学在前提假设、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研究领域等诸多方面所发生的变化 ,指出了在经历新古典综合这一高度“形式化”阶段之后 ,一种新的、更为科学的实证主义研究传统在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中的“复归”趋势。并以此作为启示 ,提出了建立统一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必须坚持走实证主义道路的观点。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实证主义 经济学本土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林 郭楚晗
中国经济学的建构是一项致力于重塑中国经济理论体系,系统化、学理化、凝练化中国经济发展经验的百年理论命题。构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范式的重构。参见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古典经济学“一元多线论”的价值取向,新古典经济学融合“多元力量”、巩固“一元硬核”的范式特征,皆为中国经济学范式重构提供了路径指向。贯彻“一元主导、多元共生”的中国经济学范式新理念,就是要确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个“一元”价值观为指导,借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与时代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成功经验,汲取融通,实现西方经济学范式的科学架构与中国传统优秀经济思想的“多元共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程霖 张申 陈旭东
西方经济学说中国化始于近代,是中国作为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大国在汲取舶来经济理论后,转而关注自身经济转型发展需求的自然反馈。开展西方经济学说中国化的近代考察,不仅有助于整理历史上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也将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历史参照。西方经济学说中国化的过程,大致呈现选择、变通、发展、创新四个层次。此过程伴随着传播的发展、学习的积累、实践的演进与认识的提高,在目标确立、学术思想与成果取得上,都体现出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逻辑轨迹。本文以广泛的史料搜集和案例分析,系统探讨了近代以来西方经济学说中国化的探索过程、主要成果及达到的程度和高度,最终指出,西方经济学说的借鉴应汇入到经济学中国学派构建这一更高层次的学术目标,立足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实践,建构系统总结中国经验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积极寻求基础理论的突破,从而推进经济学中国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乐一
对西方经济周期理论的一般考察陈乐一自1862年法国经济学家莱芒特·朱格拉(ClementJuglar)发表《论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商业危机及其发生周期》著作以来,西方学者对经济周期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提出了近百种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其著述汗牛充栋。然...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田中景
安倍经济学基本方针包含3个方面,即"三支令箭"。其中,前两支箭——大胆的金融政策和机动的财政扩张政策,从政策内容表面来看与80年前的高桥财政并无多大区别,但从吸取高桥财政的深刻教训角度来看,两者存在着较大差别,而第三支箭即增长战略也缺乏新意。要想使日本经济真正步入回升轨道,确立经济好转的良性循环机制,根本出路还在于尽快与中韩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丹
18世纪后期古典经济学派开创西方经济学的先河,其所形成的财富、劳动、分工、生产三要素等概念及原理为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理论。19世纪这些基础理论主要通过在华西人著述活动、中外人士之交游、国内外学校经济学课程教育等方式逐渐输入中国,其中在华西人的论著首将财富学说较全面地引介至中国。本文以在华西人及华人助手的著述活动为主,详细梳理"财富"相关概念、原理的翻译及输入的其它细节,借此展现财富学说在华传播的主要内容,并探讨西方财富学说在当时中西财富观念差异较大情形下对中国思想界的冲击与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罗丙志
一部国际贸易学说史,可以看作是一部关于国际贸易中政府行为的思想史.本文以国际贸易与政府行为为主线,对西方有关经济贸易理论进行了总体考察分析,以便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理解各种经济贸易理论,并以政府行为作为出发点来研究经济贸易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保平
国民财富的增进是经济增长的目标之一,在不同的历史时代背景下,人们关于财富的认识也是不同的。从农业经济时代到工业经济时代,从工业经济时代到知识经济时代,财富的形式与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与此相适应的财富观也发生了变化。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学家对财富的认识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财富观,考察这些财富观变化的内在原因及其变化的轨迹,对构建现代财富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西方经济学说史上不同阶段的思想流派的财富观进行归纳和梳理,以总结这些财富观对建立现代财富观的意义。
关键词:
财富 价值 财富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付文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既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又是一项重要的学术议题。自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按照时间线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大致可以分为自发传播阶段、全面运用阶段、创造发挥阶段和深入探讨阶段。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百年传播历程中,一代代学人先后围绕文本、学科、问题和人物等议题展开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百年研究和应用,并形成了"译介—研究—应用"的一体性传播阵型"、历史—现实—未来"的科学性研究视阈、"文本—思想—实践"的总体性阐释进路和"宏观—中观—微观"的综合性叙事模式。同时,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百年译介、传播、研究和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正确的发展方向、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合理的研究原则。在新时代里,我们建立政治经济学"中国学派"已时机成熟,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将大有作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志高 尹贻梅
经济地理学发展不仅与人文地理的其他分支交互发展,并从包括经济学在内的社会科学内吸收营养。文章通过历史性地考察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关系,尝试探索经济地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考察发现:古典经济地理学时期,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相互交织、彼此影响;1930、1940时代到1970、1980年代,经济学引领经济地理发展,而经济地理学者没有对主流经济学产生重大影响;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期,经济地理学吸收经济学相关理论,实现了文化、制度和关系的转向,同时主流经济学则出现了地理化趋势,出现了新经济地理学运动。1980年代以来,演化思想在经济学界逐渐兴盛起来,演化经济学理论已得到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重视,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地理学家接受了演化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开始尝试构建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框架。演化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和经济学的下一个交叉点。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卢亮
通过文献考察,在对主要经济学观点中的人力资本思想进行评析的基础上,对经济学中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提出人力资本虚无论、存在论、增值论、投资论、运营论等五个阶段的划分,以期对人力资本理论历史的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
经济学 人力资本理论 历史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俞品根
当前我国有许多经济学者和经济工作者在研究西方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所借鉴,另一方面是为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建设中有所参考。本文讨论后一方面的问题,即研究西方经济学,吸取其有用成分,促进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文建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