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06)
2023(6782)
2022(5403)
2021(4981)
2020(4104)
2019(9266)
2018(9250)
2017(17396)
2016(9274)
2015(10887)
2014(11032)
2013(10910)
2012(10534)
2011(9707)
2010(10349)
2009(9829)
2008(9671)
2007(9002)
2006(8377)
2005(7798)
作者
(28990)
(24107)
(23982)
(23224)
(15531)
(11502)
(10851)
(9314)
(9201)
(8793)
(8439)
(8117)
(7918)
(7913)
(7641)
(7465)
(7192)
(7002)
(6961)
(6901)
(6517)
(5936)
(5861)
(5608)
(5485)
(5397)
(5333)
(5262)
(5018)
(4698)
学科
(60421)
经济(60372)
管理(25658)
(20533)
(17159)
企业(17159)
地方(16673)
方法(16378)
(14027)
数学(13581)
数学方法(13390)
中国(13361)
地方经济(12285)
业经(11102)
(10404)
理论(9076)
(8858)
(8260)
(7604)
金融(7603)
(7427)
经济学(7246)
(7177)
银行(7163)
(7120)
环境(7063)
(7020)
贸易(7011)
农业(6917)
(6899)
机构
大学(147128)
学院(146758)
(65426)
经济(63966)
研究(53696)
管理(50024)
理学(41260)
中国(40964)
理学院(40715)
管理学(39901)
管理学院(39633)
科学(31807)
(31460)
(29116)
(27850)
研究所(24828)
(23918)
中心(23910)
财经(22493)
(21870)
师范(21659)
经济学(21374)
(21247)
北京(20310)
(20120)
(19089)
经济学院(18707)
(18559)
业大(18180)
师范大学(17315)
基金
项目(85322)
科学(65796)
研究(64072)
基金(59526)
(51464)
国家(51023)
科学基金(42709)
社会(40755)
社会科(38486)
社会科学(38472)
(33661)
基金项目(30236)
教育(29930)
(27527)
编号(26290)
自然(25354)
资助(25094)
自然科(24745)
自然科学(24739)
自然科学基金(24246)
成果(22983)
(19783)
重点(19595)
课题(19154)
(18307)
(17073)
国家社会(16920)
发展(16293)
大学(16273)
(16084)
期刊
(86721)
经济(86721)
研究(49983)
中国(32960)
(23099)
学报(22356)
管理(21627)
(20255)
科学(20151)
教育(19969)
大学(17039)
学学(15700)
技术(14846)
(14569)
金融(14569)
经济研究(14439)
农业(13652)
财经(12644)
业经(11588)
(11149)
问题(10401)
技术经济(8653)
图书(8450)
(8124)
世界(7904)
统计(7762)
国际(7272)
(7165)
商业(6978)
(6797)
共检索到242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涛  邵骏  
150年前《资本论》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和经济科学的一次重要变革。《资本论》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强调以生产实践为基础,使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社会人"范式,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范式;强调运用"辩证法"分析经济现象,区别于西方经济学的"边际"分析;强调用"逻辑—历史分析"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超越西方经济学的"均衡—静态分析"。《资本论》在哲学基础上,全面超越了西方经济学的旧哲学基础,在方法论上,具有西方经济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因而在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和对经济危机的解释上都较西方经济学具有理论优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涛  邵骏  
150年前《资本论》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和经济科学的一次重要变革。《资本论》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强调以生产实践为基础,使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社会人"范式,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范式;强调运用"辩证法"分析经济现象,区别于西方经济学的"边际"分析;强调用"逻辑—历史分析"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超越西方经济学的"均衡—静态分析"。《资本论》在哲学基础上,全面超越了西方经济学的旧哲学基础,在方法论上,具有西方经济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因而在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和对经济危机的解释上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叶航  
“效用”是西方经济学最基础、最重要的范畴之一,“效用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但正是这个支撑西方经济学理论大厦的柱石,却在诸多方面表现出逻辑的混乱和矛盾,从而使我们不得不对西方经济学“效用理论“的科学性产生怀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林  郭楚晗  
中国经济学的建构是一项致力于重塑中国经济理论体系,系统化、学理化、凝练化中国经济发展经验的百年理论命题。构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范式的重构。参见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古典经济学“一元多线论”的价值取向,新古典经济学融合“多元力量”、巩固“一元硬核”的范式特征,皆为中国经济学范式重构提供了路径指向。贯彻“一元主导、多元共生”的中国经济学范式新理念,就是要确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个“一元”价值观为指导,借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与时代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成功经验,汲取融通,实现西方经济学范式的科学架构与中国传统优秀经济思想的“多元共生”。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均伟  
文章从经济学方法论的视角研究西方经济学的范式及其转换。首先阐述了经济学范式的内涵,接着阐明了经济学范式革命的实质就是范式转换,以及范式转换的多样化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分别详述了范式演进、范式综合、范式偏离、范式复归、范式交融和范式变异的例证及其各自的特点,从而通过剖析经济学范式的转换揭示西方经济学演变和发展的轨迹。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今朝  萨米  
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经济发展理论不只是发展的思路,而主要是发展的范式。西方发展经济学存在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马克思主义三大范式。这三大范式在概念、假设、方法论、解释、制度和政策建议、预测上存在着根本的差别,从而具有科学性上的根本差异。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经济学范式的科学性是最高的,这意味着无论是西方的结构主义还是新古典主义,都不足以成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的指导理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谊浩  
长期以来倡导并践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并影响着全球经济,更加凸显对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及其危机予以剖析的重要性。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危机体现于"现象经济学"倾向、方法论的形式化、环境假定的绝对化、"价值中立"的先天不足,以及均衡分析和静态分析的有限性等方面。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危机,预示着其进一步演化的转换方向。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今朝  萨米  
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经济发展理论不只是发展的思路,而主要是发展的范式。西方发展经济学存在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马克思主义三大范式。这三大范式在概念、假设、方法论、解释、制度和政策建议、预测上存在着根本的差别,从而具有科学性上的根本差异。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经济学范式的科学性是最高的,这意味着无论是西方的结构主义和新古典主义,都不足以成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指导理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海涛  
伴随着国际经济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和社会科学理论的多元化,近20多年来西方经济地理学出现了多种理论转向,为解释新的经济活动空间现象提供了多维视角。其中,关系转向和演化转向的研究近来显得格外活跃,都试图建立自己的理论框架,并形成了关系经济地理学和演化经济地理学两种理论范式。两种范式在一些理论假设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对二者的比较研究却十分少见。为了更加透彻地了解两种范式的理论内涵,在对两种理论范式的产生背景、主要观点和核心概念介绍的基础上,从理论假设、核心问题、核心概念和理论构建等方面对两种范式进行了对比,进而分析了西方经济地理的走向及对中国经济地理发展的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步艳红  
西方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是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单纯的劳动价值论逐步向包括劳动在内的生产要素价值论演变发展的,随着发展过程的推进,现代西方经济学已经逐渐抛弃了价值本源的分析而转向在一定生产环境下,对价值转化形式生产价格的分析。如果我们把价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俊葶  
经济学方法论是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分支,是对经济学科学方法的研究,包涵对经济原理的理解。经济学方法论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同时也体现经济学研究的内在逻辑。经济学方法论在概念上常会区分广义经济学方法论和狭义经济学方法论:从狭义视角来看,是指论证经济学理论正确的某一种原则或标准;广义上的方法论则是包括经济学理论科学性的内涵,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经济学的理论运用和理论创新的方法。哲学和经济学学科在当代的研究方法中仍存在交叉。本文对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演变做了简单介绍,主要内容包括西方主流和非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并对两者进行了对比。除此以外,就西方经济学方法论对我国经济学方法论的一些启示作出了简单描述。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伍美云  杨河清  
回顾劳动经济研究的历史,主流经济学研究范式似乎一直主导着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但制度经济学研究范式对劳动经济学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通过比较制度经济学范式和主流经济学范式的两本经典教材,结合对劳动经济学建立和发展的研究,可分析两种研究范式下劳动经济学的不同。劳动经济学发展至今,是一个见证制度经济学范式在劳动经济学研究中衰落、主流经济学范式逐渐取而代之的过程。它验证了"科学进步"的过程理论。同时,在未来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中,主流经济学范式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肖娜  
高等教育改革工作的开展以及推动,使高等教育的内涵更深,教育结构产生了变化,质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明确教学的目的,使用更加先进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学生的语言沟通和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于问题的见解,让学生以更加客观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式教学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文章结合实际情况,对体验式教学方法进行认识,了解这种教学方式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具体的应用方法和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