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86)
- 2023(9839)
- 2022(8189)
- 2021(7409)
- 2020(6098)
- 2019(13774)
- 2018(13532)
- 2017(25361)
- 2016(13710)
- 2015(15628)
- 2014(15923)
- 2013(15483)
- 2012(14940)
- 2011(13871)
- 2010(14280)
- 2009(14005)
- 2008(13956)
- 2007(12860)
- 2006(11799)
- 2005(11112)
- 学科
- 济(78259)
- 经济(78162)
- 管理(46132)
- 业(37396)
- 企(32912)
- 企业(32912)
- 方法(25294)
- 数学(20669)
- 数学方法(20391)
- 学(18293)
- 地方(18056)
- 中国(17815)
- 财(17231)
- 制(16571)
- 业经(15914)
- 农(14319)
- 地方经济(12740)
- 体(12605)
- 理论(12218)
- 融(11569)
- 金融(11567)
- 银(11070)
- 银行(11050)
- 环境(10820)
- 行(10620)
- 和(10444)
- 务(9602)
- 体制(9586)
- 财务(9572)
- 财务管理(9549)
- 机构
- 大学(219790)
- 学院(215501)
- 济(97322)
- 经济(95304)
- 研究(77694)
- 管理(77636)
- 理学(65425)
- 理学院(64625)
- 管理学(63527)
- 管理学院(63111)
- 中国(58958)
- 财(47778)
- 京(46325)
- 科学(44467)
- 所(39309)
- 财经(36787)
- 研究所(34966)
- 中心(34168)
- 江(33962)
- 经(33062)
- 经济学(31998)
- 农(30198)
- 北京(29423)
- 范(29283)
- 师范(29022)
- 经济学院(28204)
- 院(27509)
- 财经大学(26949)
- 业大(26874)
- 州(26502)
- 基金
- 项目(131663)
- 科学(104381)
- 研究(97501)
- 基金(97018)
- 家(83610)
- 国家(82919)
- 科学基金(71023)
- 社会(65392)
- 社会科(61890)
- 社会科学(61876)
- 省(49775)
- 基金项目(49753)
- 教育(45096)
- 自然(43062)
- 自然科(42031)
- 自然科学(42021)
- 划(41458)
- 自然科学基金(41273)
- 资助(39660)
- 编号(37915)
- 成果(33393)
- 重点(30201)
- 部(29968)
- 制(28965)
- 发(28454)
- 国家社会(27867)
- 课题(27380)
- 创(26509)
- 教育部(26379)
- 性(25425)
共检索到346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步艳红
西方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是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单纯的劳动价值论逐步向包括劳动在内的生产要素价值论演变发展的,随着发展过程的推进,现代西方经济学已经逐渐抛弃了价值本源的分析而转向在一定生产环境下,对价值转化形式生产价格的分析。如果我们把价值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金戈 张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袁东明
传统经济学认为 ,由于市场经济具有自回归能力 ,因此一个短暂的外部冲击只能给经济带来短期效应 ,而等冲击消失后 ,经济系统总是能回复到初始的均衡状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很多情况下回滞现象都会产生 ,这意味着外部冲击消失后 ,经济系统总是无法回复到初始状态。目前 ,回滞理论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西方经济学的各个领域。本文在详细分析和总结回滞理论的渊源、界定与形式的基础上 ,对当前西方经济学中应用回滞理论的各个领域作了一一介绍。
关键词:
回滞 投资回滞 贸易回滞 失业回滞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郭殿生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是围绕效用价值论这个基础展开的,这导致了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和政策的混乱。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建立在剩余价值理论和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是科学合理的。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始终围绕着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两大思潮的兴衰而发展演变。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从维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和维护广大劳动人们利益的角度,始终强调国家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反对社会保障的私有化。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实践随着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每次政策实践的较大变化又与理论的突破和创新密切相关。我国的社会保障理论,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根据时代需要实现全面创新。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焦耘
在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研究税制变迁类型,是从税制变迁过程中个人行为对税制变迁的影响以及在税制变迁过程中每一个特定时点上税制的静态特征对比的角度分析的。在这个意义上,税制变迁可以分为:使生产效率提高的税制变迁;改变收入分配状态的税制变迁;重新配置经济机会的税制变迁;使生产效率和社会福利降低的税制变迁,等等。
关键词:
制度经济学 税制变迁 税制 社会福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陶耿 畅会珏 封进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是金融经营制度从分业经营过渡到混业经营。美国1999年颁布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从法律上结束了分业经营的限制。对金融经营制度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经济学解释有风险效率假说、制度变迁供求假说、信息经济学解释等。本文运用不完全合同理论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对金融经营制度变迁进行了分析,论证了金融经营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伊然
制度变迁的效率假说隐含地将经济体简约为一个绝对理性的最大化行为者,这种做法存在缺陷。就长期而言,制度变迁的本质是内生的,但也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制度演进过程既体现出路径依赖的特征,又不乏偶然性和机遇。经济因素或政治因素都可能导致内卷化,即长期陷入某种低效率或无效的制度安排。有效制度的演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而实现:它往往得益于一些偶然事件的影响或冲击,但也可能因经济行为者如利益集团的推动而出现。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内生性 路径依赖 驻存 演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俊葶
经济学方法论是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分支,是对经济学科学方法的研究,包涵对经济原理的理解。经济学方法论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同时也体现经济学研究的内在逻辑。经济学方法论在概念上常会区分广义经济学方法论和狭义经济学方法论:从狭义视角来看,是指论证经济学理论正确的某一种原则或标准;广义上的方法论则是包括经济学理论科学性的内涵,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经济学的理论运用和理论创新的方法。哲学和经济学学科在当代的研究方法中仍存在交叉。本文对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演变做了简单介绍,主要内容包括西方主流和非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并对两者进行了对比。除此以外,就西方经济学方法论对我国经济学方法论的一些启示作出了简单描述。
关键词:
经济理论 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祖华 唐鑫
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我国国家审计文化在制度变迁中表现出审计价值理念趋向先进性、由"人治"趋向"法治"、独立性逐步增强、审计人员职业素质不断提高的趋势;同时审计文化变迁具有缓慢性、滞后性、路径依赖性等特点。研究并运用国家审计文化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规律,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审计文化建设实践,推动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审计文化 制度变迁 路径依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恩富 伍山林
西方制度经济学:传统与现代理论程恩富伍山林制度经济理论在本世纪西方经济学研究领域中一直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具有相当的现实解释力和学术生命力,又可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沟通,因而存在广泛的发展前景。本文拟就新旧制度经济理论作些分析和比较。一、制度主义的一般...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彦 曹云华
二十年来,东亚机制经历了从"10+1"、"10+3"、"10+6"、"TPP"、"RCEP"的机制变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东亚机制从最初的"10+1"机制重新回归"升级版"10+1机制,出现了明显的路径依赖。东亚机制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它的出现对东亚经济合作未来的发展可能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灿
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立场和方法、系统地回溯和深入研究新中国的经济制度变迁,是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政治经济学四十人论坛专家李萍教授领衔,西南财经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的吴垠教授、杨慧玲教授、李标副教授和李怡乐副教授等团队合力完成的《新中国经济制度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红云
人民公社期间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从人民公社化时期的产权绝对归公社所有逐步调整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再到人民公社后期以生产队为主体的集体经营制度被以农户家庭个体经营所代替,最终导致人民公社制度解体的制度变迁过程。导致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土地制度不断变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业生产的长期低效是根本;农民对这一制度的长期抵制和不断创新是促使其变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制度供给方利益的分化为最终的制度变迁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
人民公社 农地制度 制度变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