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46)
- 2023(6232)
- 2022(5095)
- 2021(4547)
- 2020(3528)
- 2019(8460)
- 2018(8213)
- 2017(15167)
- 2016(8457)
- 2015(9178)
- 2014(9241)
- 2013(9296)
- 2012(8579)
- 2011(8083)
- 2010(8057)
- 2009(7529)
- 2008(7480)
- 2007(6658)
- 2006(6034)
- 2005(5539)
- 学科
- 济(38093)
- 经济(38062)
- 管理(23694)
- 业(23087)
- 企(18913)
- 企业(18913)
- 方法(17615)
- 数学(14081)
- 数学方法(13895)
- 学(10950)
- 农(9973)
- 中国(9556)
- 业经(9170)
- 理论(9040)
- 环境(8252)
- 和(7584)
- 财(6925)
- 农业(6868)
- 划(6602)
- 地方(6395)
- 贸(6289)
- 贸易(6285)
- 易(6046)
- 发(5581)
- 制(5515)
- 教育(5347)
- 技术(5335)
- 融(5237)
- 金融(5236)
- 银(5030)
- 机构
- 大学(132783)
- 学院(128759)
- 济(54183)
- 经济(53114)
- 管理(49904)
- 研究(45536)
- 理学(43716)
- 理学院(43188)
- 管理学(42410)
- 管理学院(42178)
- 中国(32743)
- 科学(28452)
- 京(28365)
- 农(23594)
- 财(23049)
- 所(23039)
- 研究所(21195)
- 业大(20751)
- 中心(19673)
- 江(19185)
- 范(18854)
- 财经(18750)
- 农业(18714)
- 师范(18667)
- 北京(17684)
- 经(17171)
- 经济学(17125)
- 院(15908)
- 师范大学(15382)
- 经济学院(15381)
- 基金
- 项目(87303)
- 科学(69438)
- 基金(64237)
- 研究(62523)
- 家(56860)
- 国家(56367)
- 科学基金(48300)
- 社会(41279)
- 社会科(39268)
- 社会科学(39255)
- 基金项目(33978)
- 省(33535)
- 自然(30813)
- 自然科(30097)
- 自然科学(30091)
- 自然科学基金(29583)
- 教育(28917)
- 划(28695)
- 资助(25432)
- 编号(24435)
- 成果(20118)
- 重点(19935)
- 部(19479)
- 发(19016)
- 创(18433)
- 国家社会(17720)
- 创新(17121)
- 教育部(16725)
- 课题(16620)
- 科研(16525)
共检索到188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林政
从最古老的生产分工到简单的土地、劳动,从资本、技术的投入到管理、文化因素的出现,直至具有效益、环保双重理念的绿色生产力因素的悄然兴起,西方生产力要素理论无疑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可以肯定,西方生产力要素理论的发展正经历着最重要的机遇期,其中,包括相关的思维方式、度量方法、因素选择、制度支持及绩效标准等都将发生深刻的变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金算
本文介绍了“绿色生产力”一词的提出背景,综述了绿色生产力的概念、重点、特点、指导原则、意义、工具与技术、实施步骤,综述了亚洲生产力组织和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绿色生产力行动和实践活动,最后概述了我国有关绿色生产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情况。
关键词:
绿色生产力 理论 实践 综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朗玲
2002年5月25日,由《经济学动态》杂志社、《生产力研究》杂志社和黑龙江省经济学会主办、黑龙江大学承办的“全国绿色生产力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柯丹 刘颖 汪寿阳
数据要素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动力引擎,而绿色发展是衡量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探究数字化与绿色化之间的内在逻辑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利用2010—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实证研究了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数据要素对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影响机制与实现条件。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对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数据要素的绿色赋能作用在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企业及低金融约束程度的企业中更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数据要素能够通过提高企业创新投入和帮助企业获得政府支持的方式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质量;大数据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质量是数据要素驱动企业绿色创新的有效条件。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实现新质生产力的数字化与绿色化“双化协同”,也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齐承水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时代化表达,其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新质生产力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在坚持污染防治优先基础上深度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新质生产力以现代绿色技术的融合协作、生产力结构要素的创新联动为基础,在绿色生产关系培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以及国际交往合作的拓展中,推动了绿色技术的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发展清洁能源,不断推动能源技术革命,注重资源的循环集约利用,充分利用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推动经济社会的低碳循环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在打造高效生态产业群,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发挥政府、企业与社会各方的合力以及绿色产业法规的完善等方面,积极推动构建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新质生产力为人们绿色消费方式的转变、主体绿色生活空间的拓展以及高品质生活的实现等提供了新动能,从而为人们构建绿色生活方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洋 陈放 王尔大
文章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门槛效应模型,对数据要素配置、新质生产力与区域绿色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数据要素配置对区域绿色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与中部、西部、北方、经济发展水平低、非资源型及环境规制力度弱地区相比,东部、南方、经济发展水平高、资源型及环境规制力度强地区数据要素配置对区域绿色创新绩效的赋能作用更强。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据要素配置能够通过提高新质生产力水平推动区域绿色创新绩效提升。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随着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数据要素配置对区域绿色创新绩效的赋能作用逐渐增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助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著名论断,是目前理论界与企业界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近几个月来,我国的科学家、经济学家、企业家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论断的理论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敏 ,李新元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1991年5月2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头条又发表了题为《向新科技革命进军》的署名文章。此后,理论界迅速作出反应,针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革命的挑战”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热烈的讨论。这里,我们以最近发表的文章为主,结合过去几年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宏春
论文讨论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其演进,从新发展理念、产业载体等角度对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本质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一重大判断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动员或对绿色发展的强调,在此基础上提出绿色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对新质生产力特别是绿色生产力可以驱动、支撑和赋能的重点领域进行了详细研讨,提出了绿色生产力可以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并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可以支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构建,可以赋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可以让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拉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最后,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解决的需求角度提出应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包括提高劳动者素质、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以及提高我国环境治理能力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世南
习近平关于“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相结合对于生产力理论的创新阐释,是新时代以新发展理念指导我国经济社会整体性高质量发展的新的生产力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丰富与发展。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语境中的生产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产力,从新质生产力的主体性、绿色性、创新性以及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关系的结合性等方面把握新质生产力蕴涵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助于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促进新质生产力朝着绿色化方向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世南
习近平关于“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相结合对于生产力理论的创新阐释,是新时代以新发展理念指导我国经济社会整体性高质量发展的新的生产力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丰富与发展。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语境中的生产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产力,从新质生产力的主体性、绿色性、创新性以及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关系的结合性等方面把握新质生产力蕴涵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助于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促进新质生产力朝着绿色化方向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宏春
论文讨论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其演进,从新发展理念、产业载体等角度对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本质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一重大判断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动员或对绿色发展的强调,在此基础上提出绿色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对新质生产力特别是绿色生产力可以驱动、支撑和赋能的重点领域进行了详细研讨,提出了绿色生产力可以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并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可以支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构建,可以赋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可以让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拉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最后,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解决的需求角度提出应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包括提高劳动者素质、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以及提高我国环境治理能力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宇 钱水土
对关于绿色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性梳理与评述,从浩瀚的文献中整理出四条研究主线。第一条主线是对绿色金融内涵进行界定并分析其发展的必要性;第二条主线是对绿色金融进行评价和测度;第三条主线是分析绿色金融发展对不同微观市场主体的影响;第四条主线考察绿色金融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对以上四条主线的研究成果分别进行了综述,力图尽量呈现每条主线主要研究成果的思想观点,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宇 钱水土
对关于绿色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性梳理与评述,从浩瀚的文献中整理出四条研究主线。第一条主线是对绿色金融内涵进行界定并分析其发展的必要性;第二条主线是对绿色金融进行评价和测度;第三条主线是分析绿色金融发展对不同微观市场主体的影响;第四条主线考察绿色金融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对以上四条主线的研究成果分别进行了综述,力图尽量呈现每条主线主要研究成果的思想观点,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