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43)
- 2023(7062)
- 2022(5917)
- 2021(5941)
- 2020(4712)
- 2019(11136)
- 2018(11306)
- 2017(21843)
- 2016(12737)
- 2015(14715)
- 2014(15221)
- 2013(14357)
- 2012(13754)
- 2011(12868)
- 2010(13548)
- 2009(12726)
- 2008(12736)
- 2007(11752)
- 2006(11031)
- 2005(10325)
- 学科
- 济(44738)
- 经济(44687)
- 业(34633)
- 管理(34182)
- 企(28357)
- 企业(28357)
- 中国(20924)
- 教育(20276)
- 方法(18489)
- 数学(15729)
- 数学方法(15434)
- 农(14225)
- 财(14199)
- 制(12076)
- 理论(11865)
- 策(10481)
- 学(10453)
- 银(10407)
- 银行(10405)
- 行(10075)
- 贸(10030)
- 贸易(10024)
- 易(9822)
- 业经(9601)
- 农业(8656)
- 融(8463)
- 金融(8463)
- 税(7914)
- 技术(7743)
- 发(7658)
- 机构
- 大学(187066)
- 学院(183346)
- 济(74853)
- 经济(72966)
- 管理(65513)
- 研究(64001)
- 理学(55214)
- 理学院(54570)
- 管理学(53737)
- 管理学院(53333)
- 中国(46052)
- 京(41105)
- 财(40276)
- 范(33557)
- 科学(33482)
- 师范(33437)
- 教育(32029)
- 所(31419)
- 财经(30594)
- 江(29641)
- 北京(27777)
- 中心(27762)
- 研究所(27722)
- 经(27538)
- 师范大学(27077)
- 州(23702)
- 经济学(23183)
- 院(22622)
- 财经大学(22452)
- 农(20871)
- 基金
- 项目(101983)
- 研究(87114)
- 科学(81859)
- 基金(70195)
- 家(57541)
- 国家(56857)
- 社会(52795)
- 社会科(49720)
- 社会科学(49712)
- 科学基金(48234)
- 教育(48015)
- 省(39827)
- 编号(39632)
- 成果(37112)
- 划(35450)
- 基金项目(34947)
- 课题(30602)
- 资助(30166)
- 自然(27126)
- 自然科(26409)
- 自然科学(26401)
- 年(25932)
- 自然科学基金(25928)
- 部(25691)
- 性(24325)
- 项目编号(24001)
- 重点(23814)
- 发(23390)
- 规划(23237)
- 教育部(23212)
共检索到298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曲恒昌
本文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和分析了西方教育选择理论的本质和内容、选择的原则、类型、方式、形式、目的及其直接理论基础,概括介绍了美国教育选择的实践。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中小学的教育选择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教育选择理论 实践 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杨红霞
政府对民办中小学的资助问题历来为社会各界所关注。本文通过对湖北省C市的调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将民办中小学中农村户口和低保户口学生纳入两免一补,政府资助向弱势群体倾斜,但资助力度远远不够,不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政府应根据财力逐渐扩大资助范围,其中排富型教育券制度和按学校收费标准给予不同等级的资助是可供选择的方案。
关键词:
民办中小学 政府资助 政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彭虹斌 袁慧芳
就近入学是发达国家普及义务教育初期的一项重要教育政策,在这些国家给予家长一定的学校选择权后,就近入学政策仍得以保留。学校选择权作为受教育权有进一步延伸的趋势。具体到我国,中央政府在对待民间择校的问题,可以继续坚持就近入学为本,但可将学校选择权交由部分地方试点。
关键词:
就近入学 学校选择权 受教育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军
作为保障少年儿童平等受教育机会的基本措施,就近入学是许多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普遍实施的一项政策。当前我国这一政策的实施存在一系列问题,其背后原因不仅有经费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均、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因素,还有就近入学政策自身的缺陷。据此,本文提出了重新进行政策思想定位、改善政策实施环境、完善政策流程等一系列措施,旨在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的不断完善,使其更好地体现义务教育的公共性和公益性。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就近入学政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邱德雄
荷兰政府近期从发展学生资助系统、开展信息运动、扩大"未被充分代表"群体的入学率、排除教育系统结构障碍等几个方面对高等教育入学政策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变革,这无疑是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加快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
荷兰 高等教育 入学政策 变革 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明全
20世纪60年代,美国推行了注重学科知识结构的课程改革运动;80年代以后,美国通过推行STS教育而努力对传统科学课程进行重建;2000年以来,美国为保持在全球范围内的领先地位,开始推行STEM教育。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当代科学教育的发展实现了政策、理念和行动的有机整合,通过持续改革而提升了对科学的本质及科学教育内涵的认识,这一切对于我国的科学教育改革无疑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关键词:
美国 中小学 科学教育改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丁笑炯
2006年以来,欧洲的创业教育突破了传统的经济取向,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不再是创办新企业、谋取经济利益,而是培养21世纪公民必须具备的"创业精神",让各级各类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更具主动性,拥有进取心和责任感。创业教育开始从高等教育向基础教育阶段延伸,各种创业教育课程和活动在中小学蓬勃发展。随着规模的扩大,创业教育开始显现出与传统学科教育明显不同的特征。创业教育不再仅是一项教育内容,同时也被视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其所要培养的创业精神也不再仅针对学生,同时也成为未来学校应该拥有的气质。
关键词:
创业教育 创业精神 基础教育 欧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薛二勇 盛群力
英国教育市场化改革,冲击教育公平,尤其影响学生平等入学,于是政府对教育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制定法律,保证入学公平;设定准则,确保遴选公正;形成机制,构建公正系统;提起申诉,实现公平入学。这些政策举措值得赞赏,也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
公平入学 政策 英国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睿娟 申敬红 李敏 游旭群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职业规范建设。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规范的内容,始终包含"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规范""个人品德修养"三个方面。近年来,我国的教师职业规范建设呈现出从工具本位转向教师本位、从提倡到提倡与禁止并重、日益注重规范的针对性、科学化、国际化等特征,形成了教育、宣传、考核、激励、监督、惩处、保障七方面的实施机制。注重地方性、校本性教师行为规范细则的制订,加强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强化师德教育中的以能养德,是中小学教师职业规范建设应该关注的方向。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职业规范 政策实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彩云
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健全教师管理制度。通过对我国教师退出相关政策的分析,发现判定不合格教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道德品行、教育态度、教育教学能力和触犯刑法。其中,道德品行问题是判定不合格教师最重要的标准。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存在退出权力主体不明确、退出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完善退出机制需要明确退出标准,以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退出的权力主体,构建包括觉察期、辅导期、审议期和申诉期等一套完整的退出程序,切实保障教师权益。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退出政策 不合格教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许丽英
我国现阶段的中小学科学教育存在诸多误区,主要表现在科学教育的功能片面化,科学研究的学科功能、科学思维培养功能被忽视;科学课程边缘化,具体表现在开课年级延迟,在考核评价中科学课程所占比例较小甚至不考,科学课程的任课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科学课程内容窄化,缺乏严密的科学知识逻辑体系的支撑且多是以分科教学为主的,科学知识呈现出碎片化特征;科学课程教学理论化。要从根本上扭转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不利处境,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确立科学学科的核心课程地位,其次是重建科学教育体系;再次要以考试评价为突破口带动科学教育整体改革。
关键词:
中小学 科学 素养 核心课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克文
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是指中小学科学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作用与意义,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指中小学科学教育价值活动的方向。当前,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在教育目的上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在教育目标上追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设计上彰显人本化、个性化,在课程文化上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在课程内容上实现现代化、综合化、生活化,在课程实施上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在课程评价上体现多元化。
关键词:
中小学科学教育 价值取向 科学素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肖驰
本研究运用文本分析方法,从目标设定、主题内容、演变逻辑三个方面考察我国中小学指向全球素养的教育政策变迁。研究发现,不同历史阶段下的目标指向分别为:树立“面向世界”的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开放与国际意识”,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主题内容上不断回应社会与人的发展需要,关注国家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议题;在全球文化上重视语言和思想传播,在全球联结中由侧重“引进来”到“走出去”。指向全球素养的教育发展体现了从政策文本到政策话语的演变逻辑。未来指向全球素养的教育实践中,还需进一步探索从服务于社会走向赋能于人,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本土化课程体系,推进教师作为政策话语的“阐释者”实践全球素养教学。
关键词:
全球素养 政策变迁 演变逻辑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盛艳玲 马瑞苗 乔纪纲
我国小升初采取的政策主要为“就近入学”与“多校划片”,两种政策有何实施效果?分别存在何种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构建以各居住小区教育质量方差最小化为目标的函数模型,假定“就近入学”和“多校划片”两种政策情景,考虑最大上学距离约束以及学校规模约束条件,结合ArcGIS网络分析技术,提出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就近入学”政策下,教育质量期望值方差达到11.97,主要表现为邻近居住区的教育质量差异较大;而“多校划片”可以大幅降低方差值至0.87,但是小区教育质量平均得分较低,呈现圈层结构,体现整体分布的不均衡性。在以实现均衡发展为目标的“多校划片”政策基础上提出建议:放松最大上学距离、提高教育设施点质量水平和增设知名学校或建立分校优化方案。考虑成本及其他因素,不改变学生最大上学距离,提高部分教育设施的质量水平,既能降低教育质量期望方差至0.73,又可以提高小区的教育质量平均得分,在合理的损益空间内,是推荐的决策方案。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惕若 刘正伟
21世纪以来,丹麦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改革与时俱进,2013年取消了“家政学”“手工艺”与“针线活”课程,正式设立“食品科学”和“工艺与设计”两门课程,以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生活观念以及创意开发与设计能力。丹麦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贯穿小学3年级至初中9年级,课程围绕着中小学教学计划的共同目标,按照“能力目标+知识+技能”的方式展开,以未来家庭生活和职业需要为取向,为参与未来民生社会生活作准备。课程实施倡导真实情境学习、跨学科交叉主题学习和项目化学习;课程测试与评估提倡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不仅关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且关注产品制作中的创意与美学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