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35)
- 2023(10039)
- 2022(8942)
- 2021(8724)
- 2020(7216)
- 2019(16803)
- 2018(16837)
- 2017(32502)
- 2016(17873)
- 2015(20176)
- 2014(20109)
- 2013(19749)
- 2012(17926)
- 2011(16162)
- 2010(16070)
- 2009(14522)
- 2008(13966)
- 2007(11950)
- 2006(10281)
- 2005(8873)
- 学科
- 济(67186)
- 经济(67105)
- 管理(49416)
- 业(44709)
- 企(37480)
- 企业(37480)
- 方法(31197)
- 数学(26482)
- 数学方法(26168)
- 学(19408)
- 农(17724)
- 中国(16395)
- 财(15373)
- 业经(14947)
- 环境(14293)
- 地方(13921)
- 理论(13040)
- 和(12573)
- 农业(12011)
- 教育(11543)
- 贸(10835)
- 贸易(10828)
- 划(10617)
- 技术(10567)
- 制(10519)
- 易(10487)
- 务(9822)
- 财务(9762)
- 财务管理(9747)
- 融(9343)
- 机构
- 大学(249780)
- 学院(246397)
- 管理(100209)
- 济(92217)
- 经济(90060)
- 理学(87463)
- 理学院(86424)
- 管理学(84918)
- 管理学院(84468)
- 研究(81649)
- 中国(58491)
- 京(53556)
- 科学(53114)
- 所(40762)
- 财(40674)
- 农(38145)
- 业大(37676)
- 研究所(37644)
- 中心(36504)
- 范(35100)
- 师范(34816)
- 江(34085)
- 北京(34064)
- 财经(33387)
- 经(30375)
- 院(29926)
- 农业(29897)
- 师范大学(28501)
- 州(28423)
- 经济学(26790)
- 基金
- 项目(174431)
- 科学(136133)
- 研究(128957)
- 基金(125080)
- 家(108604)
- 国家(107698)
- 科学基金(92055)
- 社会(78868)
- 社会科(74467)
- 社会科学(74445)
- 省(68067)
- 基金项目(67516)
- 自然(60454)
- 教育(59010)
- 自然科(58911)
- 自然科学(58898)
- 自然科学基金(57818)
- 划(57641)
- 编号(53775)
- 资助(51018)
- 成果(43964)
- 重点(38602)
- 部(38109)
- 发(36750)
- 课题(36312)
- 创(36033)
- 创新(33490)
- 项目编号(33230)
- 科研(33203)
- 大学(32721)
共检索到346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逸恒 朱竑 尹铎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政治生态学以关注造成环境问题的政治因素为研究内核,成为不同学科共同探索的研究领域。地理学以人地关系为立足点,深化政治生态学研究的空间性和政治性。论文首先通过对西方政治生态学理论脉络进行梳理,发现政治生态学根源于早期环境批判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结构主义以及后人类主义理论,并与地理学的发展相辅相成。其次,对近30年西方地理学与政治生态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发现,现有的研究议题主要聚焦于生态经济与绿色发展、生态治理与环境保育、生态身份与微观政治及生态客体与能动性4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论文总结了相关研究对中国地理学进行政治生态学研究的借鉴意义,并进一步提出立足中国本土进行政治生态学研究未来需要关注的方向。
关键词:
政治生态学 地理学 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武巍,刘卫东,刘毅
金融地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已受到越来越多地理学者的重视。本文试图总结国外学者在金融地理学领域的研究进展,阐述其当前主要研究议题,提出对我国金融地理研究的启示。国外金融地理学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地理学家开始关注金融机构在引导特定地区资本流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80年代,学者们转向研究金融在西方社会中的角色、特定金融制度的空间组织与运作、金融中心的发展、金融流动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等;90年代以来,金融地理研究中出现了三个贯穿、且相互增强的研究对象,即解除管制、技术创新及全球化,相关研究中出现了文化制度转向。当前主要研究议题包括:金融中心的形成、发展及萎缩;金融排除及其带来的地方货币系统的研究;货币地理学研究等。根据国外的研究进展及经验,我国可以在金融服务网络的空间格局、货币流地域差异、金融排除及其相关的社会问题等方面展开研究。
关键词:
金融地理 研究进展 金融中心 金融排除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耿志 张虹鸥 王洋 金利霞 陈昆仑
与新古典工业区位论和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地理学论将工人视为一种生产要素和抽象劳动力不同,劳工地理学将工人视为具有能动性的社会主体,研究工人如何按照自身的意愿创造有助于自身生存和再生产的空间。这种劳工认识论的转变在国际经济地理学界产生了极大和持续的反响,促使劳工地理学发展成为具有独特概念体系的经济地理子学科。本文梳理了近20年西方劳工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围绕工人能动性的概念、表现形式、形成机制以及它与空间、尺度、地方、全球生产网络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最后基于劳工地理学前沿问题的分析,认为中国劳工地理研究应重点关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常恩予 张敏
随着现代社会空间和个人流动性水平的持续提升以及流动模式的日益复杂化,社会科学与空间科学领域对流动性的关注也持续升温。“流动转向”以来,西方流动性研究和交通地理学研究经历了激烈的碰撞,逐步展开了广泛深入的对话,推进了双方的互动发展和研究创新。而现有国内交通地理学对流动性的研究相对滞后,且跨学科的互利对话尚未有效开展。因而论文重点关注西方新流动性研究与交通地理学的对话交流与研究进展,通过梳理二者在流动性实践和意义、流动性不平等、信息通信技术与流动性3个共同议题下的探索,总结对国内交通地理学流动性研究的启示,并结合中国地理学相关研究现状以及社会发展与技术革新带来的流动性加剧状况,提出面向日常流动性的研究展望。中国流动性研究应进一步拓展流动性的多元内涵,丰富研究主体和尺度,辩证思考流动性价值,嵌入社会技术情境,并探索多元研究方法创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潘峰华 徐晓红 夏亚博 赖志勇
在过去的30多年间,随着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的逐渐扩展和深化,国外金融地理学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2007年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是国外金融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转折点,金融地理学由此开始进入繁荣发展阶段。本文全面搜集了1980-2013年5月发表于13种国际权威地理学期刊的金融地理文献,共计245篇。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将国外金融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议题总结为:金融中心的区位及影响因素、银行的空间分布及区域影响、金融排除、证券市场的空间变化、养老金的区域差异、风险投资的空间集聚及投资空间邻近性、金融化和金融危机等方面,重点阐述这些议题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国外金融地理学研究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从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独特国情、国际资本市场的复杂性等方面展望了中国金融地理学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祁琪 冯健
数字时代背景下,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为儿童提供了新的成长空间。研究通过WoS(Web of Science)SSCI合集、Google Scholar等学术检索平台收集ICT与儿童地理学相关英文文献共89篇,并对ICT的研究内涵进行梳理总结。从技术层面,归纳了ICT在儿童日常生活中的技术变迁及在儿童地理学中的研究应用。同时通过构建宏观的“全球化—地方化”、中观的“家空间—学习空间—公共空间”、微观的“个人身份构建”的综述主体框架,以地理视角解读ICT与儿童群体的相关研究。最后打破以往儿童研究中物理性的独立、封闭的二元代际分界,介绍“真实—虚拟”、“私人—公共”的新争论,以新视角拓宽研究思路。指出如何引导未成年人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地融入数字化背景,富有创造力地使用数字化工具,健康地看待自身与技术的关系,将成为中国语境下新的儿童研究重点,并呼吁学界和社会各方应对于数字时代的儿童发展予以关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封丹 李鹏 朱竑
"家"是西方地理学近年研究一个丰富且重要的新话题。国外对"家"的地理学研究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现已成为文化地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首先厘清了"家"的概念和内涵,发现人文地理学者对"家"的理解经历了由积极意义到批判的过程,本文据此阐述了国外"家"的地理学研究进展,主要从身份与"家"的内在关系展开,并梳理了当前研究的两大热点话题——跨国移民和无家可归者。"家"是理解社会和空间的关键场所,而当前国内仍缺乏相应的研究成果,本文以期对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
家 空间 身份 文化地理学 研究进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宗会明 周素红 闫小培
随着全球生产网络和现代物流研究的兴起,物流对于提升地区和企业的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现阶段的物流研究主要集中于管理学和交通地理学2个学科。管理学侧重于研究物流组织和企业物流效率的提高,缺乏整体和空间的视角,而交通地理学则侧重于以货物流通为代表的传统物流研究,对于现代供应链及物流组织研究不够,二者各有研究优势和不足。经济地理学对物流活动的研究经历了传统物流活动研究、物流活动被遗忘、物流研究的被重新认识和发现3个阶段。在当今经济地理学"社会、制度、文化转向"背景下,经济地理学将在日益复杂的现代物流网络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现代物流活动的相关研究,主要是由交通地理学者借鉴经济地理学理论对物流活动进行的研究,及经济地理学者对生产领域研究时对物流活动不经意的涉及,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全球生产网络下现代物流的性质和作用,现代物流组织结构研究,现代物流活动的空间表现及发展动力机制4个领域,总体而言尚处于研究起步阶段。最后,文章提出了对当代中国经济地理学对物流活动研究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物流活动 经济地理学 全球生产网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龙花楼 张杏娜
回顾和总结了新世纪以来国际乡村地理学研究的相关进展与动向,涉及乡村内涵和研究领域、研究理论和方法及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新世纪以来国际乡村地理学研究开始转向探究乡村性的表现,即从原先关注乡村的物质性转向关注其政治经济结构与社会建设;在研究方法上,倾向于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元方法。未来国际乡村地理学的发展方向与研究热点主要涉及全球化背景下的一些全球性议题,为此,乡村地理学研究亟需加强跨学科联系与合作,并注重研究尺度的外扩与内敛。最后,结合国际乡村地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联系中国实际,提出了未来中国乡村地理学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关键词:
乡村地理学 国际研究进展 中国乡村地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林煦丹 朱竑 尹铎
伴随着"文化转向"与"再物质化"思潮的出现,物质地理学已经成为西方社会文化地理研究中新兴且活跃的研究分支之一,而追踪物质(following the things)是物质地理学中重要的方法论视角,它强调人文地理学所重视的"流动性",通过追踪特定物质在流动过程中物质性的变化以及能动性,揭示物质流动中的社会关系与文化意义。论文通过梳理和分析西方学界中物质地理学的相关文献,阐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现阶段在追踪物质视角下该领域的主要议题为:物质的象征研究、物质与认同研究、生产与消费研究以及权力博弈与协商研究等内容。最后,论文归纳总结了当下物质地理学存在的研究局限与空白,展望了未来中国物质地理学研究可进一步探索的话题与方向,以期打开未来中国与西方国家物质地理学的对话窗口。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素云 陶伟
随着西方三次工艺复兴浪潮的兴起,以及人类世背景下面临的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的现实困境,人类如何更好地利用物质以及探寻不同的制造文化引起了西方学术界的关注。作为近年来西方地理学研究备受关注的新兴领域之一,制造地理试图通过在不同尺度上关注制造者的身体和物质互动的实践,为应对当前的物质和环境危机提供方法,并希望基于一种对环境和社会经济福祉关心的方式,重新审视人类如何与物质联系、制造物品以及围绕物质建构经济和社会等基本问题。论文通过梳理西方制造地理的文献发现,相关研究主要采用自我民族志、学徒制等具身参与的研究方法,研究议题主要聚焦于制造的多重情境、制造中的身体、制造的物质、制造的实践以及制造的关系等方面。同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探讨了需要关注的研究话题,包括手工艺人的保护与物质的可持续利用、制造实践的流动性与地方重构、工艺制造与乡村手工艺人的可持续生计、制造的日常生活实践与幸福感、友谊等方面,这些工作可以为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乡村振兴等政策的落实奠定基础,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及工艺制造过程中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等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维涛 张敏
随着近年地理媒介逐渐兴起,城市公共空间和私人生活空间中的生产与消费过程、技术物品与符号表征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地理学中早先存在的“虚拟/实体”二元论亟需理论革新。作为媒介研究的“空间转向”与地理学研究的“传播转向”的产物,媒介与传播地理学的发展蕴含突破二元论的张力。论文梳理了西方媒介与传播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主要议题和研究框架,以期促进国内地理学与媒介传播学者的学术对话,扩展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西方媒介与传播地理学建立在后现代和后人类思潮影响下的动态关系性媒介与空间观之上,以纹理(texture)、移动性、物质性和具身性为核心概念。既有议题主要聚焦于数字媒介与后人类媒介空间性,数字媒介表征和算法逻辑支配下的混合空间政治,以及移动媒介带来的混合空间体验。论文借用“第三空间”概念,将其作为媒介与传播地理学超越原有二元论的潜在方向,并认为物质性和具身性构成了媒介与空间的本体论联结之处,促进国内跨学科的“媒介—空间”理论建构,为媒介城市发展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汤茂林
文章从文化景观、景观概念、景观解释、景观与文化、景观政治学等方面阐述了欧美景观地理学的新进展。目前,欧美文化地理学正在重新整合,文化景观研究是其核心。针对景观的不同用法(艺术上的,社会科学上的),提出了4种专业化的景观解释模型。景观政治学是新文化地理学的关键建设领域,甚至有人把它当作景观解释的中心。地理学者对文学的兴趣日益增加,并将不同的文学形式看作是研究景观意义的途径。
关键词:
景观 文化景观 景观政治 欧美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春雨 方觉曙 朱永恒
产业结构一直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统计1981年以来发表在《地理学报》等14种主要地理刊物上关于产业结构的学术论文,分析表明,中国产业结构研究分为四个阶段产业布局研究为主的阶段、研究领域扩展阶段、产业部门结构研究为主的阶段和目前的多样化研究阶段。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产业结构的主要研究领域,即产业结构(产业部门结构与产业布局)的特点、演化、优化研究,产业结构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产业组织、产业关联、产业政策的研究等;继而分析了产业结构研究的区域尺度和产业类型特征。最后指出,理论提炼不足、方法简单与资料来源单一、研究内容的层次和广度不够是目前产业结构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地理学 产业结构 产业布局 产业组织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孔翠翠 刘静 朱青 姬旭泽 韦新宇 宋文杰 周咏茹
随着社会资本在促进民主、发展经济、健康身体、解决贫困等方面的作用逐渐被人们认知,社会资本吸引了众多学科的关注,地理学者也意识到社会资本对地理现象的解释作用,并结合具体问题开展了一些实证性研究,但由于在地理学中引入社会资本的研究历史较短,国内迄今尚缺乏系统性的梳理和研究架构的探讨。本文在研读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基于空间尺度、地域性差异的社会资本研究,以及社会资本在经济地理、城市社会地理、健康地理等领域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并从社会资本的地理学研究思路与框架、测量指标、以及研究领域的拓展等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社会资本在地理学领域研究的深入展开,丰富社会资本的理论与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