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62)
2023(6537)
2022(5490)
2021(5274)
2020(4251)
2019(9729)
2018(9505)
2017(18702)
2016(9804)
2015(10966)
2014(10565)
2013(10233)
2012(9431)
2011(8377)
2010(8643)
2009(8132)
2008(7075)
2007(6420)
2006(5688)
2005(5220)
作者
(24435)
(20032)
(19721)
(18708)
(12833)
(9709)
(9310)
(7747)
(7523)
(7213)
(6829)
(6644)
(6291)
(6196)
(6155)
(6023)
(5782)
(5766)
(5740)
(5736)
(4906)
(4734)
(4647)
(4632)
(4603)
(4481)
(4397)
(4393)
(3949)
(3941)
学科
(33795)
经济(33754)
(28514)
管理(25952)
(25389)
金融(25387)
(24263)
企业(24263)
(22749)
银行(22743)
(22155)
中国(17771)
地方(12744)
(11055)
中国金融(10974)
(10945)
(10867)
方法(10149)
业经(10046)
数学(8352)
数学方法(8236)
农业(8206)
(7856)
财务(7832)
财务管理(7821)
理论(7616)
企业财务(7389)
(6684)
(6665)
贸易(6655)
机构
学院(124411)
大学(121902)
(49854)
经济(48504)
管理(46436)
研究(40292)
理学(39138)
中国(38874)
理学院(38655)
管理学(38154)
管理学院(37884)
(25760)
(24943)
科学(21980)
中心(21476)
财经(19466)
(19280)
(18725)
(18106)
(17772)
师范(17661)
银行(17483)
(17430)
(16888)
研究所(16746)
(16462)
(16252)
北京(16236)
(16230)
金融(15888)
基金
项目(78761)
研究(63232)
科学(61948)
基金(55409)
(46112)
国家(45630)
科学基金(39740)
社会(39126)
社会科(37043)
社会科学(37034)
(31784)
基金项目(29532)
教育(28656)
编号(27896)
(26115)
自然(23965)
自然科(23373)
自然科学(23372)
成果(23331)
自然科学基金(22956)
资助(22024)
课题(19074)
(18535)
重点(17419)
(17299)
项目编号(17220)
(16909)
(16709)
(16663)
创新(16014)
期刊
(57308)
经济(57308)
研究(39383)
(29821)
金融(29821)
中国(26706)
(19699)
管理(17491)
教育(16081)
(15983)
科学(13910)
学报(12909)
大学(10555)
农业(10184)
技术(10179)
业经(9726)
学学(9553)
财经(9171)
经济研究(8311)
(7830)
问题(7337)
图书(7246)
现代(6873)
理论(6689)
(6649)
(6547)
论坛(6547)
国际(6388)
(6319)
实践(6130)
共检索到199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利平  
进入21世纪数字新媒体时代以后,报业成为传统媒体的最大输家,但与大多数颓势日趋明显的报业相反,《华尔街日报》顺应时势、孜孜以求报业媒介融合之道,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基于《华尔街日报》的个案研究,深入探讨西方报媒的媒介融合战略。研究发现,《华尔街日报》"无处不在"的媒介融合战略体现在新闻融合战略和经济融合战略两个方面。无论是新闻战略融合还是经济融合战略,都有效整合了《华尔街日报》的新闻资源,使其立于竞争中的不败之地。国内报纸的媒介融合应该以内容融合为核心,同时融合中还需重视高新技术的运用、多元化经营以及媒介的国际化推广等方面。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淑娟  
[目的 /意义]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强调检索技能和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提出的"媒介信息素养"(简称MIL)概念,首次将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融合形成复合型概念,对目前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信息素养教育有着指导性意义,明确提出和媒介素养融合的思路和策略,有利于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的人文性和社会性,突破学科的局限性,探索新的跨学科结合点,实现创新和发展。[方法/过程]通过归纳分析近年来有关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比较研究的成果,结合国内外的媒介信息素养理论和实践,尝试提出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融合的途径。国内信息素养教育应融合媒介素养教育,实行参与式教学,革新在线课程,建立学科之间融合交流的平台,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付玉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媒介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互联网、手机等新生媒介对传统媒介功能兼容并蓄的能力不断增强,新媒介与传统媒介行业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文章提出媒介行业差异化战略,阐明媒介实施行业差异化战略的必要性和着力点,为特定媒介行业参与媒介融合态势下的行业竞争提供了策略参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耿蕊  
手机报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其发展运营模式正在不断的积极探索中。从手机报发展的报业、电信以及政府三方利益取向为基点,通过对现有发展模式的分析,指出基于媒介战略联盟的手机报发展模式,既是当下手机报做大市场份额过程中各利益集团正和博弈的结果,又是报媒与电信互利双赢的共同选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灵  张舒予  魏三强  
当前,媒介融合的进程不断推进,媒介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图书馆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领域相继出现各种与媒介素养相关的概念,与媒介素养有相似或重合之处,学界使用也较为混乱。知识社会呼唤采用一个更综合的框架来融合不同的素养概念,本文基于媒介素养相关核心观点,提出"融合式媒介素养"概念,旨在解决媒介素养相近概念之间的竞争和冲突问题,指导新形势下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金艳  王学俭  
从口语媒介、文字印刷媒介到现在由电子技术主导的新新媒介,媒介技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新出现的媒介总会传承旧媒介的优势,克服旧媒介的弊端从而完成媒介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媒介又在不间断地、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类社会及人本身。媒介技术能为人类信息的传播插上科学的翅膀,但显然,翅膀飞翔的目的地应是人类信息文明的殿堂,而非简单的技术工具或者工具技术的作坊。媒介技术的发展演变只有遵循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才能实现其健康发展、更好发展,才能凸显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先锋  董小玉  
澳大利亚被世界公认为是当代西方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最好的国家。在国家多元文化政策、新社会运动、教育改革等因素积极影响下,它走过了四十多年历程。至今,澳洲已形成了系统的国民媒介素养教育体系、跨文化的批判性教育模式、明晰的媒介素养教育标准。基于澳洲经验,我国可以从宏观上分层次推进国民媒介素养教育;微观上,强化媒介课程设计和教学创新。在课程标准层面,尽量明确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在课程开发上,平衡多元文化与不同层次的媒介活动;在教学层面,探索批判式的媒介素养教学模式,从而凝聚社会、学校、家庭的合力,使媒介素养教育更好地适应我国中小学以及更高水平的教育课程,进一步拓展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广度、深度与效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婧  周金梦  
2013年英国教育部为应对国内基础教育质量的下滑,掀起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国家课程改革。此次课程改革于2016年颁布了包含六大目标和四大关键概念的最新版《GCSE媒介研究课程标准》,并于2019年出台了"2+1"模式的评估框架,即两次书面考核与一次媒介创作。分析发现,英国媒介研究课课程标准与评估框架的特点为:课程目标彰显三位一体,课程内容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评价内容多样化且坚持以实践为导向。借鉴英国媒介研究课程改革的经验,我国应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国家课程体系并出台课程标准,以保护、鉴别、赋权为宗旨设置多层次的课程目标,设置跨学科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内容,构建符合媒介素养教育特点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蔚林  陈幼华  
文章以《人民日报》的图书馆报道为研究对象,以话语分析和框架理论为支撑,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新闻的篇幅、版面、体裁、基调、报道议题、图书馆地域分布等,归纳当代图书馆的六大媒介形象:心灵避风港和知识天堂、边缘化的阅读场所、内忧外患的组织机构、融合共享的文化服务平台、在数字化浪潮中生长的有机体、工作生活相融合的第三空间。建议图书馆优化媒介形象:打造特色服务,树立品牌形象;开展系列活动,与媒体常规互动;紧跟国家政策,定位发展目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灵  张舒予  
多种媒介融合的进程赋予媒介素养教育新的内涵,推进了当前语境中媒介素养教育的变革。媒介融合的时代语境要求媒介素养教育应当融合信息素养教育与视觉素养教育。将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视觉素养结合起来,建构VMIL的新概念并开展相应教育活动,不仅具有可能性,也具有必要性。时代需要具备多元媒介素养的人才,VMIL的融合培养探索正是媒介素养教育在当前新形势下的一种有益尝试和创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灵  张舒予  
多种媒介融合的进程赋予媒介素养教育新的内涵,推进了当前语境中媒介素养教育的变革。媒介融合的时代语境要求媒介素养教育应当融合信息素养教育与视觉素养教育。将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视觉素养结合起来,建构VMIL的新概念并开展相应教育活动,不仅具有可能性,也具有必要性。时代需要具备多元媒介素养的人才,VMIL的融合培养探索正是媒介素养教育在当前新形势下的一种有益尝试和创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曹林  范雅琳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媒介融合这一新形势对媒体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理念和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针对现今实验教学中课程安排融合度低、师资力量薄弱及教学模式障碍等不足,提出学生参与、开发信息化平台及创新实战平台等举措,以期为全媒体时代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期刊] 求索  [作者] 于德山  
高校网络视频公开课是媒介融合时代大学知识社会化传播的典型,其流行引发知识的技术塑形、知识传播模式、跨文化传播的诸多变化,促进我国当代媒介融合语境中大学知识的社会化传播与可视化转型。我们应该以高校网络视频公开课为先导,增强中国特色的民族话语体系建构与文化自信,整体提升当代中国知识水平与视觉文化传播的影响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卞地诗  
阐述了美国高校新闻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媒体融合技能等方面的做法及其对我国新闻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羊晓莹  
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和普及,媒介素养教育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相对国内而言,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得更为成熟。早期的单维度教育模式包括教育信息模式、教育伦理模式、实用模式、审美模式、社会文化模式等五种,近年来在此基础上逐渐组合产生了五种综合教育模式:"审美与社会文化综合模式""审美与伦理综合模式""社会文化、信息和实用主义综合模式""批判性思维教育模式""文化研究教育模式"。媒介素养教育综合教育模式为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媒介素养教育的教育目标是什么,受众媒介素养水平如何评估,媒介素养教育未来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