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38)
2023(7075)
2022(5688)
2021(5241)
2020(4185)
2019(9678)
2018(9391)
2017(17608)
2016(8994)
2015(10460)
2014(10383)
2013(10602)
2012(10356)
2011(9947)
2010(9870)
2009(9485)
2008(9223)
2007(8063)
2006(7550)
2005(7227)
作者
(26697)
(22460)
(22388)
(21586)
(14603)
(10554)
(10013)
(8783)
(8634)
(8117)
(7839)
(7302)
(7265)
(7260)
(7161)
(7040)
(6667)
(6496)
(6327)
(5907)
(5724)
(5347)
(5239)
(5230)
(5127)
(5058)
(4734)
(4499)
(4377)
(4360)
学科
(70613)
经济(70560)
管理(23915)
方法(23660)
数学(20763)
数学方法(20686)
(19454)
中国(17535)
地方(15563)
(15124)
企业(15124)
地方经济(12069)
业经(11559)
(11545)
贸易(11538)
(11481)
(11214)
(11091)
(9117)
(9046)
金融(9046)
环境(9022)
(8966)
(8273)
银行(8273)
(8178)
(8133)
(7922)
关系(7857)
经济学(7801)
机构
大学(153315)
学院(149039)
(85260)
经济(84130)
研究(60192)
管理(53849)
中国(46687)
理学(45931)
理学院(45401)
管理学(44986)
管理学院(44694)
(35409)
(32602)
科学(30331)
经济学(30124)
(29607)
财经(28653)
经济学院(26860)
研究所(26736)
(26267)
中心(24645)
北京(21636)
财经大学(21367)
(20874)
(19739)
(19122)
师范(19038)
科学院(18720)
社会(18035)
研究中心(17427)
基金
项目(90897)
科学(73744)
基金(70621)
研究(68682)
(60731)
国家(60319)
科学基金(51584)
社会(49963)
社会科(47624)
社会科学(47616)
基金项目(35623)
教育(30230)
(30086)
资助(29629)
自然(28915)
自然科(28255)
自然科学(28247)
自然科学基金(27798)
(26211)
编号(24318)
国家社会(23090)
(22716)
中国(22380)
(21256)
重点(20758)
成果(20632)
教育部(20367)
(19301)
人文(19149)
经济(19145)
期刊
(99172)
经济(99172)
研究(54878)
中国(27597)
(25319)
管理(22273)
科学(19599)
经济研究(18225)
学报(18039)
财经(16520)
(16013)
(14788)
金融(14788)
大学(14748)
(14603)
学学(13920)
问题(13364)
(12865)
世界(12444)
技术(11893)
国际(11711)
农业(11117)
业经(11018)
教育(10670)
技术经济(9754)
统计(8556)
经济问题(8218)
经济学(7349)
(7020)
经济管理(6974)
共检索到236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志甫  赵全厚  
通过对西方经济学理论庸俗性表现的反思,可得出如下结论:(1)不能割裂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的联系,而过分宣扬“经济人”或“理性人”的假设;(2)不能割裂经济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而孤立地研究经济。对于西方经济学理论,不能仅仅研究其理论本身,还应研究其产生的思想和文化背景;不能照搬西方的理论和模式,不能过分倚重或迷信经济数量分析。对于中国的经济问题,必须放在中国的历史、思想、文化、民族心理等这样的大背景下来开展研究和寻求解决途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富强  
现代经济学往往以使用数学工具的程度作为主流和非主流的区别标准,这在中国经济学界甚至发展出一种"数量拜物教"。"数量拜物教"之所以盛行,根本上源于认识论的误区:它没有区别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的差异,混淆了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学科性质,并片面追求形式的优美。数学工具的无节制使用,使现代主流经济学日益形式化和庸俗化,从而暴露出与现实日益相脱节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部分经济学者并未引起重视,这种学术倾向与经济学主流化的锁定效应有关,更与功利主义的学术风气有关。因此,破除"数量拜物教"的研究取向,必须提防主流化陷阱,进行学风改造。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朱富强  
近年来国内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滋生了种种社会经济问题。尽管主流经济学家往往基于市场交换的逻辑为这种情形辩护,但实际上,工资并不是由劳动者的贡献而主要是由社会供求关系决定的;而社会制度是影响供求力量的重要因素,因而收入本身是一定分配制度的产物,它不是基于贡献原则而是基于社会原则。正因为收入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分配体制和法律制度,因而收入差距的拉大实际上也反映了市场机制的不健全性以及法律制度的明显缺陷。因此,完善社会制度、理顺公共领域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就是政府的核心职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富强  
为了使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在表述上更为严谨和在论证上更为严密,同时缓和其被日益边缘化的形势,一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试图借鉴和模仿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和研究取向,从而导致了数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兴起。但这种取向存在着两个明显的问题:一者,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社会生活领域,这比新古典经济学所偏重的工程学内容更不适合大量使用数学推理;二者,经济学数量化的基础——理性选择理论本身就存在问题,它实质上否弃了人类行为的意向性,而这却是马克思极力强调的。因此,我们必须提防马克思经济学在数量化过程中的庸俗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静  
在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时代主旋律的今天,直面西方经济思想权威,从生态学角度全面审视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揭示它与生态环境灾变性后果之间的联系,是经济学研究适应可持续发展时代的需求,并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的重要前提。李繁荣博士等所撰《经济思想批评史:从生态学角度的审视》正是站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代光  
的确,当前西方经济学界中的新古典主义者和后凯恩斯主义者,他们对经济推理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问题的选择是大不相同的。新古典主义者着重的是实证研究法,而后凯恩斯主义者则强调规范研究法。因此前者与后者相比,关心“如何”胜过关心“为何”,关心经济模式的逻辑的、内在的一致性胜过关心模式的现实性,关心机械比拟胜过关心生物比拟(特别是有机变动的可能性),关心变量之间的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袁畅彦  聂华  
基于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应用北京林业大学课题组2004年完成的花卉研究成果,分析了北京市花卉产品价格的供需关系、生产成本、居民收入、季节变化特点、消费者花卉偏好程度等几方面的经济学规律与特点。认为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花卉产品正在进入大众需求和消费的机遇期。花卉生产企业要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和消费偏好,根据不同的地域、季节与节假日,自主创新生产与之相应的花卉产品。要降低花卉生产成本,提高服务水平,中低位定价,保持旺盛的花卉市场供求关系,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花卉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为建设人居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贡献丰富多彩的花卉产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于春晖  
一、发展经济学的贫困 西方发展经济学自战后在西方发达国家萌生之后,经过30多年的发展,逐步走向了成熟。然而进入70年代后期,它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波折。其主要原因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宏强  
自1968年理查德·库珀发表《相互依存的经济学》、1970年金德尔伯格发表《权力与金钱:国际政治的经济学和国际经济的政治学》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学开始在西方兴起,并于70年代中期逐渐走红。这是因为随着60年代末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原先仅仅研究国际政治关系的国际政治学和研究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经济学,都已难以对当代的国际关系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因此,在这种背景下,融国际政治学和国际经济学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荆涛  
西方经济学中的博弈论和效用理论为保险行业的自律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博弈论中“罪犯两难处境”和效用理论的阐述,得出以下结论与启示:建立保险行业自律组织进行行业自律(尤其是其中的费率自律)是必要的,它能维护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避免保险市场的恶性竞争,从而使保险业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赵雁  
瑞典学派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派之一,其宏观动态经济理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和混合经济理论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就瑞典学派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贡献进行评述,并对成因加以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经济研究》我一直很关心。《经济研究》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期刊,发表的文章代表着国内经济学研究的水平,也反映着中国经济学界关注的问题并引领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方向。一、中国经济学科发展的前景1995年张卓元老师任所长与主编时,为庆祝《经济研究》创刊40周年,我应邀写了一篇题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传江  聂华  
与时俱进是十六大报告的精髓,充满创新精神是十六大报告的一大特点,尤其是在经济理论创新方面有重大突破和贡献,这主要体现在明确提出并系统论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型工业化道路、城镇化和“三农”、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以及民营经济发展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