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51)
2023(7556)
2022(6387)
2021(5878)
2020(4677)
2019(10678)
2018(10824)
2017(21238)
2016(11537)
2015(13093)
2014(13184)
2013(13393)
2012(13126)
2011(12252)
2010(12809)
2009(12166)
2008(11926)
2007(10876)
2006(10246)
2005(9727)
作者
(35476)
(29161)
(28847)
(27394)
(18400)
(13772)
(13242)
(11220)
(11043)
(10495)
(10006)
(9566)
(9422)
(9278)
(8977)
(8941)
(8504)
(8423)
(8324)
(8321)
(7588)
(7255)
(7003)
(6673)
(6655)
(6621)
(6532)
(6501)
(5954)
(5723)
学科
(56393)
经济(56334)
管理(29341)
(27051)
中国(21248)
地方(18785)
(18093)
企业(18093)
(17589)
方法(16160)
数学(13984)
数学方法(13900)
环境(13577)
业经(13209)
(12127)
银行(12110)
(11895)
农业(11817)
(11637)
金融(11637)
(11598)
(11538)
地方经济(10595)
(10495)
(10490)
贸易(10477)
(10115)
(9915)
(8675)
发展(8431)
机构
学院(174600)
大学(172745)
(76213)
经济(74512)
研究(67109)
管理(61208)
中国(53073)
理学(50331)
理学院(49659)
管理学(49006)
管理学院(48668)
科学(39202)
(39010)
(36869)
(35034)
研究所(31150)
中心(29428)
(28392)
(28009)
财经(27821)
北京(26263)
(26172)
师范(25976)
(24969)
(24108)
经济学(23362)
(23201)
业大(22774)
农业(21749)
经济学院(20961)
基金
项目(102230)
研究(79797)
科学(79531)
基金(70652)
(60607)
国家(60029)
社会(50105)
科学基金(49638)
社会科(47457)
社会科学(47448)
(40997)
基金项目(37059)
教育(35200)
(34467)
编号(33372)
(29518)
资助(28621)
成果(28543)
自然(28415)
自然科(27521)
自然科学(27514)
自然科学基金(26965)
课题(24446)
发展(24411)
(23990)
重点(23543)
(22485)
(20996)
国家社会(20255)
(19964)
期刊
(98362)
经济(98362)
研究(60631)
中国(40407)
(27921)
(24770)
管理(24330)
学报(22946)
(22829)
金融(22829)
科学(22675)
教育(22612)
农业(19481)
业经(17901)
大学(17523)
学学(16163)
经济研究(15341)
技术(14952)
问题(13556)
财经(13503)
(11684)
(10831)
(10056)
国际(9780)
商业(9397)
理论(8963)
现代(8925)
资源(8854)
世界(8846)
经济问题(8729)
共检索到290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欣华  赵旭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雯  
国际合作园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已成为经济建设的重要引擎之一,吸引着国外资金、技术以及先进管理经验的输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促进区域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中德生态园开发建设实践的分析,从生态建设、产业择定等方面提出国际合作园区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强,王桂侠  
作为地区经济的支撑点,工业园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等的贡献作用有目共睹。但在中国未来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如经济增长、社会保障、失业、三农问题等,要求我们必须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以储备经济可持续发展动力为着眼点。当前我们要彻底改变我国工业园的建设思路和管理模式。为实现以上目标,本文借鉴了工业生态园的概念,给出它的形成和作用机理。为今后我国工业园发展提供了崭新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洪璐  闵连星  王光玉  
生态工业园区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形式。在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实践中,有自主组织模式与有意设计两种组织模式。文章着重对国外不同组织模式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总结不同组织模式生态工业园区的实践特点,提出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建设战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志军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原理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园区内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次利用。生态工业园区有主导产业链型、多产业关联共生型、全新混合型等三种模式。生态工业园区在我国还存在一些政策障碍和制约因素,我国工业园区招商引资恶性竞争,园区产业定位模糊,不利于其产业生态化的形成。应高起点地规划设计生态工业园区,建立促进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激励机制及运作机制,完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条件及管理体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覃朝晖  
为借鉴发达国家工业园区发展的经验,拓展我国工业园区体制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的改革及发展思路,本文主要就欧洲发达国家工业园区的发展经验进行研究。其丰富的管理经验,简捷的办事程序、高效的工作效率,以及规划建设、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等,成为关注的焦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辀云  
工业园区是城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对世界城市工业园区成功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其各种模式的优劣与适应性对我国城市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启示为:明确战略定位;明确目标体系;做到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有机协调;高水平规划建设和管理;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何磊  陈春良  
"产城融合"体现了区域产业空间与社会空间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苏州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经历了"以产兴城"、"产转城升与产城共荣"两个阶段。苏州工业园区在产城融合发展方面对其他后进地区可能构成的经验借鉴,其与深受产城分离发展困扰的其他经济开发区路径上的分疏,应该是在理念引领、规划前瞻、产业结构优化和城市功能提升等方面的综合性胜出。这些方面的汇集协同让苏州工业园区"幸运地"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走出了一条产城融合城镇化的新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明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产权理论研究更多地是按西方产权经济学(主要是西方现代产权理论)的范式进行。西方产权理论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并且形成了一个较成熟的理论体系。本文比较分析了西方产权经济学体系的企业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及转型期产权改革理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管亚梅  
诉讼会计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西方国家发展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律制度的日趋完善,诉讼会计的重要性越来越大,而我国对此却很少涉猎。因此,对西方国家诉讼会计的发展经验进行借鉴就显得尤为必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华茂  何进日  
MM理论的提出奠定了现代金融学和理财学的基础,但由于其须设众多假设条件及经济社会因素不断地变化,以至于存在一些缺陷或局限性。随后的经济学家们对MM理论的不断修正使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本文通过现代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评析,归结出对我国上市公司健康发展和资本市场进一步完善的一些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张丽华  
审计人员通过环境审计,可对政府和企业履行环境管理责任的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鉴证。文章首先阐述了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欧洲共同体和亚洲审计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在环境审计理论和实践发展方面所做的贡献;然后重点选择了美国和荷兰等国家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其在环境审计理论建设方面的发展,以及开展环境审计的实际情况和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西方环境审计的特点;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强化我国环境审计的可行性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正兵  
通过对城市再生语境下西方文化街区的理论与实践的梳理分析,厘清文化街区的基本概念,解读文化街区的基本特征,剖析文化街区建设的精神要义和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将中西方两个典型文化街区进行比较分析,揭示西方文化街区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我国的借鉴意义,以期改变我国文化园区的定位不清与管理错位等现象,并推动我国文化园区的合理定位与科学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良忠  史占中  
美国硅谷的发展经历了国防产品、集成电路、个人电脑、因特网四个阶段。硅谷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为小企业集群、独特的文化、以地区网络为基础的产业体系和扁平的网络型组织结构。硅谷模式对发展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启示是 :大力培育中小企业集群 ,培养园区文化 ,形成网络型的产业体系和企业组织结构 ,设址要靠近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 ,并优化专业化的生活与服务设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文红  陈森发  向文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