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07)
- 2023(2532)
- 2022(1984)
- 2021(2042)
- 2020(1476)
- 2019(3550)
- 2018(3435)
- 2017(6534)
- 2016(3659)
- 2015(4095)
- 2014(4329)
- 2013(4043)
- 2012(3809)
- 2011(3529)
- 2010(3836)
- 2009(3611)
- 2008(3688)
- 2007(3316)
- 2006(2922)
- 2005(2807)
- 学科
- 济(15171)
- 经济(15132)
- 管理(8153)
- 业(8072)
- 中国(6749)
- 企(6726)
- 企业(6726)
- 方法(5583)
- 理论(4881)
- 学(4439)
- 业经(4048)
- 农(3971)
- 数学(3650)
- 数学方法(3586)
- 融(3345)
- 金融(3345)
- 财(3200)
- 和(3098)
- 农业(3038)
- 制(2947)
- 银(2907)
- 银行(2903)
- 教育(2896)
- 行(2832)
- 经济学(2299)
- 发(2197)
- 体(2159)
- 策(2150)
- 劳(2052)
- 世界(2050)
- 机构
- 大学(58178)
- 学院(55744)
- 济(23939)
- 经济(23365)
- 研究(19894)
- 管理(19814)
- 理学(16981)
- 理学院(16769)
- 管理学(16517)
- 管理学院(16409)
- 中国(14855)
- 京(12587)
- 财(11949)
- 科学(10684)
- 所(9782)
- 范(9464)
- 师范(9432)
- 财经(9400)
- 研究所(8848)
- 经(8559)
- 经济学(8309)
- 北京(8272)
- 中心(8239)
- 师范大学(7881)
- 江(7827)
- 经济学院(7322)
- 财经大学(7011)
- 院(6921)
- 州(6544)
- 教育(6380)
- 基金
- 项目(32983)
- 研究(26927)
- 科学(26441)
- 基金(24039)
- 家(20104)
- 国家(19879)
- 社会(17679)
- 科学基金(16940)
- 社会科(16571)
- 社会科学(16569)
- 教育(13164)
- 基金项目(12051)
- 省(11759)
- 编号(11580)
- 成果(10850)
- 划(10407)
- 资助(9495)
- 自然(9228)
- 自然科(8986)
- 自然科学(8983)
- 自然科学基金(8834)
- 课题(8120)
- 部(7993)
- 重点(7469)
- 国家社会(7372)
- 性(7336)
- 教育部(7253)
- 项目编号(7075)
- 发(7068)
- 年(6924)
共检索到86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浩天 楚明锟
西方就业理论从18世纪人口与资源均衡发展的思想萌芽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至今,有古典经济学派人口均衡发展思想、新古典经济学派就业理论、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人力资本与就业理论、新古典综合派就业理论、新凯恩斯主义就业理论、新自由主义的反古典经济学派就业理论等诸多经济学流派和就业理论体系。各学派深入探讨产生失业的原因,并形成各自颇具特色的就业理论。回顾和梳理西方就业理论的历史演变轨迹,对解决当前中国的就业问题,具有前瞻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建伟 王勇
1960年以来,世界收入差距以2000年为拐点呈倒U型发展,但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区域国家之间相对收入差距分化明显,全球财富收入两极分化趋势日趋严重。2000年以前世界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是由三次世界产业转移引致的发达国家与东亚地区经济相对快速发展引致的。2000年以后世界收入差距的大幅度缩小,主要是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技术差距缩小、国际贸易格局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产生的负面影响加大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未来世界收入差距仍存在不断缩小的内在趋势,但逆全球化因素也可能导致收入差距再度扩大。
关键词:
中国与全球化 收入差距 全球经济治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振国
没有高水平的学术就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学术是学科的灵魂。学术的发展是和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机制创新联系在一起的。学术与学科最大的区别是,学术关注问题,学科关注体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苏启敏 陶燕琴
美国教师专业道德守则分别由教育专业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前者经历乔治亚州教师协会守则的"领先"、全国教育协会道德守则的"探索"和教育者道德模范守则的"出台"。后者先后遭遇专业"道德潮"和教育道德"大挑战"。这些守则以后果论、道义论及德性论等道德哲学作为理论依据,同时为我国师德规范相关政策改进带来四点启示:建立教师专业道德委员会、明确师德规范的理论依据、完善支撑师德规范的法律体系、迎接教育信息技术变革的挑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铭慎 陆江源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具有不同的国内国际循环特征。本文以国内国际循环关系演进为主线,通过研究主要大型经济体在价值循环、金融循环、空间循环等循环维度中内外循环关系的历史轨迹和特征,分析归纳出国内国际循环关系演进的一般规律。研究认为,循环的主导性体现在比例结构、功能水平、稳健性、控制力等不同层次,国内国际循环关系演进具有阶段性、动态性、时代性的规律,国内国际循环这一对关系运动的总目标从单纯利己向促进互利共赢、最终实现合作多赢转变,呈现出从低级向高级跃迁的趋势。我国应提升国内循环的主导地位,强化科技创新与城市化两大动力,优化国际循环的赋能作用,突出“一带一路”建设和制度型开放以延长我国产业生命周期。
[期刊] 改革
[作者]
孔萌萌
金融监管主要有统一监管、分业监管、不完全统一监管三种模式。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都特别注重健全和完善本国金融监管体系,并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适应性变革。从长远看,中国应当走金融统一监管或综合监管之路,变分业监管为统一监管,建立统一监管、分工协作、伞形管理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宏观金融审慎监管、理顺协调沟通机制、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保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权益、加强国际合作是全球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趋向。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监管体系 统一监管 分业监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瑞礼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在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和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矛盾过程中探索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新体系。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实施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回顾好、总结好和利用好改革开放以来宏观调控的好经验好做法。为此,本文以市场化改革为主线,系统回顾了中国各个时期宏观调控的探索实践和政策体系的形成历程,总结了搞好宏观调控的基本经验,以期为新时期继续创新和完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宏观调控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历史轨迹 供给侧 高质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振国
作为对大学的排名性评估指标,有三个特征是至关重要的:敏感性,代表性和可比性。好的评估应该有益于促进学校发展,而不是学校发展为了满足评估指标。评估是以现有的学科和院系为基础,评价指标和数据的收集都是基于已有的学科和学术。大学排名本身并无所谓风险,注重排名甚至根据排名进行决策才有风险,依据大学排名名次进行决策的程度越高则风险越大,所以这个标题写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健钧
大邱庄是我国农村通过改革开放实现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典型。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短短十年时间,它即从一个历史上有名的穷村一跃发展成为富甲天下的“中国第一村”,一举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这由历史性的大跨越。 1991年,大邱庄工农业总产值18亿元,是1978年137.3万元的1310倍,1949年到1978年30年间总和的100倍,全村公共积累达4.8亿元,是1978年的300倍,上缴税金3538万元,是1978年的350倍。对大邱庄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有人以“南有深圳城,北有大邱庄”相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恩立
近年来西方学界对于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问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日益受到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国外就业能力理论的研究演进,对其构成基本内涵和分析框架进行比较剖析,并重点考察了西方就业能力理论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得出对我国相关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
就业能力理论 演变轨迹 最新进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闻岳春 余路明 周勇
10年前,FⅡ在印度股市经历了从"国家故事"到"全球配置"的转折阶段;较印度晚10年的QFⅡ在中国市场也已经有了5年多的历史,累计申请额度超过300亿美元。本文首先通过分析FⅡ在印度的投资轨迹,发现FⅡ进入"全球配置"时代以后偏好投资于印度的潜在主导产业;其次沿着这一思路,探讨了未来QFⅡ在中国的投资取向,以指导我国的投资实践;最后研讨了中国转型期潜在的主导产业及其演进趋势。
关键词:
QFII 全球配置 印度 主导产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振国
大众化进程一旦启动,就势不可挡,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每个人个性的平等发展带来了机会。从精英到普及的真正转型首先是价值观的转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振国
培养创新人才,激发每个人的创新潜力,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迫切要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有跨文化意识和交流能力的人,成为一流大学的共同追求。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形成终身学习能力,成为每个人适应社会变化和保证生活质量的必要素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振国
不管大学怎么变化,培养人才始终是大学的基本的和第一的功能。随着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贡献的不断提高,大学也就不断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培养人才是大学贡献社会的首要形式,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要载体,本科是大学的根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新涛 王发曾
历史上河南长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中心,出现了多个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但是近年来这些城市的发展不仅逐渐失去历史风貌,落后于沿海新兴城市,而且它们之间的发展也参差不齐。开封和洛阳作为河南两个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名城,通过对这2个城市的发展条件、发展现状、经济增长轨迹以及发展支撑条件的差异性分析,提出中原崛起的时代背景下河南历史文化城市发展需要注意的5个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