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88)
- 2023(12764)
- 2022(10725)
- 2021(9642)
- 2020(7854)
- 2019(17723)
- 2018(17460)
- 2017(32909)
- 2016(17914)
- 2015(20195)
- 2014(20178)
- 2013(19880)
- 2012(19302)
- 2011(17768)
- 2010(18474)
- 2009(17314)
- 2008(17297)
- 2007(15871)
- 2006(14567)
- 2005(13936)
- 学科
- 济(94728)
- 经济(94615)
- 管理(52713)
- 业(47849)
- 企(38736)
- 企业(38736)
- 中国(26916)
- 方法(26881)
- 地方(26151)
- 数学(22323)
- 农(22126)
- 数学方法(22107)
- 业经(21285)
- 制(20346)
- 财(19920)
- 学(19407)
- 融(16699)
- 金融(16696)
- 银(16465)
- 银行(16438)
- 行(15980)
- 地方经济(15964)
- 农业(14991)
- 体(14359)
- 环境(14171)
- 贸(13835)
- 贸易(13821)
- 发(13558)
- 易(13254)
- 理论(12305)
- 机构
- 大学(268983)
- 学院(268947)
- 济(120757)
- 经济(118245)
- 研究(104534)
- 管理(94158)
- 中国(80318)
- 理学(78314)
- 理学院(77304)
- 管理学(76094)
- 管理学院(75574)
- 科学(60639)
- 京(58975)
- 财(58104)
- 所(54430)
- 研究所(48586)
- 中心(45664)
- 农(44761)
- 江(44125)
- 财经(43923)
- 经(39511)
- 经济学(38469)
- 北京(38305)
- 范(37636)
- 院(37428)
- 师范(37244)
- 业大(35901)
- 州(34522)
- 农业(34462)
- 经济学院(34073)
- 基金
- 项目(165584)
- 科学(130589)
- 研究(123436)
- 基金(119315)
- 家(103882)
- 国家(102986)
- 科学基金(87076)
- 社会(80535)
- 社会科(76247)
- 社会科学(76230)
- 省(64813)
- 基金项目(61842)
- 教育(55842)
- 划(54332)
- 自然(52947)
- 自然科(51651)
- 自然科学(51632)
- 自然科学基金(50720)
- 编号(48677)
- 资助(48576)
- 成果(42139)
- 发(41769)
- 重点(38541)
- 部(36874)
- 课题(36127)
- 制(34509)
- 创(34225)
- 发展(33934)
- 国家社会(33785)
- 展(33401)
- 期刊
- 济(153766)
- 经济(153766)
- 研究(92573)
- 中国(63702)
- 财(45020)
- 农(43219)
- 学报(40791)
- 管理(40137)
- 科学(39035)
- 融(32058)
- 金融(32058)
- 大学(31516)
- 教育(31516)
- 学学(29642)
- 农业(28859)
- 经济研究(24969)
- 技术(23592)
- 财经(23507)
- 业经(22953)
- 经(20411)
- 问题(19507)
- 贸(15494)
- 世界(15021)
- 业(14855)
- 国际(14585)
- 技术经济(14262)
- 现代(12729)
- 经济管理(12339)
- 版(12318)
- 改革(12264)
共检索到445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杜厚文 章星
西方政府所实行的宏观经济控制,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产物。在80年代中,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政府为强化宏观经济控制的效果,都着力于改善这种控制的微观基础,致使出现了“宏观控制微观化”的趋势。这种宏观和微观相结合而形成的新经济控制形式,是资本主义宏观经济控制在新经济环境中的新变化,也是西方宏观经济控制趋向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的重要表现。可以预料,今后西方政府的宏观经济控制将更加不拘泥于某种理论的束缚,而以维持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保证其政府的当选统治为首要目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小玄
凯恩斯理论的出现使宏观经济学从西方经济学的传统理论中分离出来。现代宏观理论不仅使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大萧条和失业问题得到了说明,而且由于其独树一帜的实证分析范畴和分析手段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新领域。然而宏观理论没有涉及到市场、价格和资源分配等问题,因此,传统微观经济学仍固守着自己的阵地。作为两个具有不同分析范畴和分析目标的领域,它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并存着,尽管是那么不协调地并存。这种并存的不协调随着凯恩斯宏观理论的弱点日益暴露而逐渐被西方经济学家所重视。但直到宏观经济理论及其政策无法解释和控制经济活动及其发展时,人们才发现它是多么缺乏一个相应的微观基础。忽视了这个基础的宏观理论和政策经常...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汪浩瀚
对经济学基础的思考是经济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而对微观与宏观经济基础的构建一直是现代经济学发展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也是各宏观分支理论争论的焦点。自凯恩斯革命后 ,由于宏观经济学缺乏相应的微观经济基础 ,导致自 2 0世纪 6 0年代开始引发了为宏观经济学寻找微观基础的潮流 ;近些年来 ,又出现了尝试为微观经济建立宏观基础的后瓦尔拉斯宏观经济理论 ,这种新的理论试图超越微观基础 ,从而揭示现代各宏观经济理论纷争的实质
关键词:
微观基础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 宏观基础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周擎擎 梁雅楠
<正>与过去历次周期性经济复苏不同,2023年我国经济复苏呈现新特点:明显的“疤痕效应”、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关口重压”等因素交织叠加,使经济复苏在曲折中前进。正确认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既要看短期困难挑战,也要看中期重大瓶颈约束,还要看长期发展潜力。展望2024年,受中期“关口重压”的持续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将保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和重点领域将呈现“三调三稳二升”的调整型增长特征。就宏观经济政策而言,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巴特尔
2000年7月蒙古人民革命党在选举中获胜重新组建新政府以来,与以往相比实施了务实而积极稳妥的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和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蒙古国主要一些经济指标的增长正在逐步得到复苏,整个经济环境明显得到改善,这一切为蒙古国消除贫困、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经济走向全面复苏迈出了重要一步。
关键词:
蒙古国 经济策略 宏观经济 发展趋势
[期刊] 预测
[作者]
聂周荣 邓创诞 陈芳利 颜小珂 蒙卫华
1 现状与目标 1991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呈良好发展态势,治理整顿的任务基本完成,经济运行已经进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全省建设加快,生产发展,市场购销转旺,物价平稳,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已进入全面发展阶段。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基本平衡,各行业发展比较协调,为经济进一步发展创造了一个宽松、稳定的经济环境,为广东省经济跃上新台阶奠定了基础。从省统计局发布的《广东省统计局关于199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的初步统计来看,1991年主要经济指标已大大超出其当年的计划数,有部分指标接近“八五”计划中的期末水平,那末,广东省国民经济目前的现状与“八五”计划中的期末目标之间究竟还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汤为本 杨艳红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研究,是近30年来西方经济理论界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本文回顾了西方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研究的历史背景,考察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两大学派围绕微观基础研究而展开的争论,并评述了目前西方宏观经济学超越微观基础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宁昌会 毛传阳
国际宏观经济领域的研究正逐步成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国际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最新发展是建立在Obstfeld和Rogoff(1995)的杰出贡献的基础上的。Obstfeld和Rogoff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志伟
当前,西方经济学界的各派经济学家大都已经将微观问题的研究作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和重点,甚至还有完全以微观分析方法来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现象。关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有三种观点,西方国家流行的主要是以微观分析代替宏观分析的观点,而且其价值论的观点和方法存在着矛盾和倒退。但这些做法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对经济人理性的假定、将微观个量直接加总为宏观总量、关于完全竞争的假定等都存在明显问题。总之,对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我们必须作进一步的思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薛小峰 覃正
当前,中国经济整体上行的态势基本确立,从经济增长结构上看,基本上属于投资驱动型,消费的驱动作用初步显现,而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为负。总体上看,当前经济自主性增长的基础不牢,经济运行尚未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十二五"时期,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导向需着力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财政政策方面:通过持续公共投资,帮助经济实现平衡增长;利用财政手段,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通过减税、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高企业投资能力和居民消费能力;通过税收调节,优化出口结构。货币政策方面: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力度,实现经济发展平衡、稳定;优化信贷结构,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根据经济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信贷重点;采取多种手段,渐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晓越
Thepaper,basedupontheannualmacro-economicmodel,forecaststhe growthrateofthemainmacro-economicindicatorsinChina.Theprimaryconclu- sionsare:economicgrowthin1996willbeslowerthanthatofpreviousyearsowing tothereasonablesqueezingpolicies.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葛兆强
2010年以来,随着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运行已开始进入常规增长轨道。2011年宏观调控的基调应定位于"控通胀、调结构、促内需、稳增长"。预计2011年全球经济继续温和复苏,"二次探底"或快速增长的可能性均较小;我国消费、出口实际增长稳中有降,投资增长动力依然强劲;物价上涨趋势延续,通货膨胀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宏观经济政策转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双松"转向"一松一紧";金融监管政策趋紧,银行业面临较大的资本管理与经营利润压力;房地产调控政策效应递减,房地产价格可能在下半年快速反弹。在
关键词:
宏观经济运行 银行业发展 发展方式转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铁梅 王金明
2003年1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延续2002年的良好态势,在加快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继续稳步增长,GDP增长率高达9.9%。但是由于美伊战争等国际不确定性因素使得全球经济前景扑朔迷离,我国目前的非典型肺炎等国内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带来的经济冲击难以估量,我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使用多种预测模型及“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对2003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
关键词:
经济形势 预测 政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中保
私有制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率与宏观经济效率存在内在的背反,而公有制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率与宏观经济效率存在内在的统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存在收入分配和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是市场竞争规律、资本积累规律和收入分配规律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为了保持各种经济结构和比例在合理的范围动态匹配,依靠市场和微观企业自身的调节是滞后的、有限度的,就需要社会经济从整体出发进行计划调节和宏观调控。但是,企图通过政府的累进税制、最低工资标准、社会救济等措施的宏微观调控来避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造成的两极分化及其趋势是不可能的,也不能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生产相对过剩以及长期宏观经济萧条的问题。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更切实的理论基础、更全面的指导作用和更有效的政策建议,需要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和理论体系进行创造性转换,替代传统的“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二分法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以从事生产的“厂商”为中心的统一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把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微观经济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姚先国 陈伶俐
传统宏观经济理论缺乏微观基础,而新古典(New Classical)革命和新凯恩斯(New Keynesian)革命都试图把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稳固的微观基础上,认为宏观经济学应是经济主体在约束条件限制下,根据对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进行最优化行为这一基础上去确定宏观经济总量,但是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研究的局限性也随之突显出来。因此,从物理经济学的角度,分别讨论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旨在探讨研究中所涉及的"代表性个体"、"预期机制"、"计量验证"等分析模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物理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微观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