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1)
2023(9897)
2022(8692)
2021(8602)
2020(6927)
2019(16539)
2018(16793)
2017(30920)
2016(17769)
2015(20221)
2014(20470)
2013(19493)
2012(17736)
2011(15995)
2010(15957)
2009(14038)
2008(13424)
2007(11556)
2006(10167)
2005(8952)
作者
(48007)
(39453)
(39265)
(37512)
(25127)
(18912)
(17980)
(15677)
(15242)
(14163)
(13718)
(13029)
(12402)
(12277)
(12262)
(12142)
(11880)
(11823)
(11200)
(11158)
(9892)
(9791)
(9340)
(9041)
(8950)
(8876)
(8751)
(8675)
(7823)
(7819)
学科
(60146)
经济(60079)
管理(45087)
(41619)
(35172)
企业(35172)
方法(29851)
数学(25737)
数学方法(25415)
教育(22587)
中国(20840)
(16378)
(15695)
理论(14684)
(14529)
业经(13224)
地方(12351)
技术(11202)
(10684)
农业(10450)
(10120)
贸易(10115)
(9802)
环境(9687)
教学(9391)
(9282)
(9259)
财务(9201)
财务管理(9187)
(8944)
机构
大学(242622)
学院(236706)
管理(93130)
(82964)
理学(81610)
经济(80800)
理学院(80626)
管理学(79146)
研究(78987)
管理学院(78697)
(53197)
中国(51280)
科学(50047)
(41412)
师范(41171)
(38944)
(36876)
研究所(35926)
教育(35619)
业大(34573)
中心(34523)
北京(34387)
(33933)
师范大学(33911)
(33313)
财经(30418)
(28777)
技术(28683)
(27909)
(27746)
基金
项目(165646)
科学(130968)
研究(128004)
基金(116654)
(100189)
国家(99204)
科学基金(84990)
社会(76547)
社会科(72126)
社会科学(72106)
(65827)
教育(65429)
基金项目(62469)
(57269)
编号(55278)
自然(54965)
自然科(53638)
自然科学(53628)
自然科学基金(52633)
资助(47588)
成果(46916)
课题(40097)
(37754)
重点(37673)
(35553)
(34599)
项目编号(34254)
教育部(32980)
(32888)
规划(32089)
期刊
(87083)
经济(87083)
研究(76663)
教育(58184)
中国(48699)
学报(36180)
科学(33227)
管理(32225)
(29473)
大学(28178)
(26002)
学学(24879)
技术(24057)
农业(21406)
图书(14826)
(14429)
金融(14429)
业经(14180)
财经(13975)
职业(13821)
经济研究(13092)
理论(11947)
(11737)
科技(11540)
实践(11300)
(11300)
问题(11015)
(10957)
(10823)
论坛(10823)
共检索到339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沈文钦  
自古希腊以来,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一直是西方一种支配性的教育观念,其影响在英美两国影响尤为深远。对博雅教育的研究可以从教育哲学、教育思想史、学术史三个角度进行切入。本文对1890-2005年间教育史(特别是教育思想史)视角的博雅教育研究进行了评述,文章总结了已有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并指出其局限性所在。最后,文章展望了未来博雅教育思想史研究的可为空间。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肖鹏  文琴  
当前,图书情报学院的书籍史课程亟需对该领域中"新书史"的研究趋向做出反应,而博雅教育则为这一类课程的改革诉求提供了契机。以中山大学的"中国图书文化"课程为例,博雅教育体系中课程的建设应注重以下4个方面:扩展课程框架,重新定位专业与通识课程;系统梳理并整合多媒体资源,以发展性视角建设数字平台;将讨论与阅读作为课程设置的核心,关注批判性思维和反思能力;加强外部资源的引入和结合,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桑宁霞  高迪  
说起知识,我们都不陌生,而谈到成人教育知识,似乎就多了几分神秘。在我们进入信息社会后,知识更新换代日渐加速,如何应对浩如烟海的知识,如何成为知识的主人,都成为我们当务之急。本文从西方思想史的演进视角着手,探究了成人教育知识的演进历程及其所在时代的思想支撑:古典时期的获得性知识就像一个独白式故事,给予人类神秘的哲理;近现代的参与性知识宛如一场对话式感悟,带给人们实用的科技;后现代的创造性知识表明一种交互式走向,启发我们生命的创造。知识无涯,生命有限,在学习中生成知识,在创造中充盈生命,才是我们成人教育知识的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斌贤  
本文以对国内近20年间先后出版的十余种西方教育思想史著作的编撰方式和对教育思想史认识的分析为基础,指出西方教育思想史研究存在着视角单一、视野狭窄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西方教育思想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作者主张更新对教育思想史特性的认识,将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具有实际历史影响的教育认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拓展教育思想史研究视野,丰富史料来源;强调转换研究视角,消除不同编撰方式的人为界限,从教育思想历史发展的整体出发,具体把握教育家所处时代的教育问题、社会条件和知识状况,从动态的角度分析教育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思想主体及其历史影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所谓教育思想史,就是后人根据人类教育认识的进步和发展,对于历史上出现过的、系统性的、带有普遍性的教育主张的概括和总结,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本真和本原。思想史上的教育问题,全部或至少是大部分并没有真正解决,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仍然在教育思想史上大家讨论的问题中前行。研究教育思想史,对于教育学科发展和教育人才培养转型具有重要作用,也为教育史学科走出危机提供了契机。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布鲁斯·金博尔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是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最重要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教育观念之一。自古希腊以来,围绕这一概念,西方的教育家和教育研究者发表了无数的言论,形成了包括1828年《耶鲁报告》、纽曼的《大学的理念》等经典的文本,也带来一些困惑。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这个概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沈文钦  
关于《大学的理念》一书,学界历来评价甚高,有人认为该书"迄今为止仍然是有关大学宗旨的最雄辩的阐述"~[1]。美国学者雅罗斯拉夫·帕利坎(Jaroslav Pelikan)甚至称其为"有史以来关于大学的最重要的一本书"~[2]。尽管纽曼一度对这部作品不甚满意,但在晚年,他也自认《大学的理念》一书是其生平最富"建设性"的五部著作之一。~[3]除了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大学的理念》一书还在全世界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一百多年来,该书不断再版,并被翻译成日文、中文、德文等不同文字。2009年,与爱尔兰天主教大学有承继关系的都柏林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弘祺  
教育思想史的特色在于范围广泛,不只讨论教育理论及思想家的系统作品,更要研究教育实践背后的思想基础。教育的面向很多,研究者应利用世界史的眼光来处理,文化间的相互比较以及世界史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历史活动的内在相关性是近代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可以提供研究的灵感。写作思想史应该有问题意识,本文认为中国近代教育思想最大的基础或特色是"事事关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尹艳秋  
最近,笔者拜读了由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所著《中华教育思想研究》一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8月版),深感该书在挖掘和整理中国教育思想丰富史料的基础上,吸取了前人和当代教育史学界及有关领域研究的成果,并随时代的发展对中国教育思想史进行了新的理解和思考,补充了新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见解。这是一部有特色的教育思想史专著。 从体系上看,整个章节以“专题为线”来安排,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各章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各章既受全书大思路的统帅,又在相对小的范围内得以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勇  
如果说古典教育家的课程思考主题可以概括为如何通过求知来培养完美的人性,那么以涂尔干、赫尔巴特等近代教育家则是从建构统一的民族国家、道德观念及普通大众的生活需要出发,来探讨世俗化的学校教育体系与内容。这一主题转换虽然成功地使教育家的思想起点从人性转向了民族国家与世俗社会,但也给现代人留下了一个永恒的"课程难题",即真正的人文教育何以可能在面向世俗社会的学校体系中实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夏金星  彭干梓  
开展中国职业教育思想史研究,不但是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石,也是今天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措施制定和工作决策的重要基础。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相对滞后,近年来才逐步受到重视。但对民国期间出现的少数一些名家思想介绍较多,对人物思想形成或流派形成的原因分析不足等。课题组从多种角度阐释中国职业教育思想史,既有加法,也有减法,对思想家的研究与对思潮的研究相结合,研究职业教育思想本身纵的和横的联系。课题组系统地剖析了晚清、民国和建国初期56位著名历史人物的职业教育思想,课题组提出了10个方面的新观点,重新评价了其中部分重要的史实。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肖甦  郭齐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岩  
近来拜读方宝璋教授所著《民国审计思想史》一书(以下简称方著),窃以为此著堪称民国审计思想史研究的奠基之作,其理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该著填补了民国审计思想史研究领域的诸多空白。在方著面世之前,有关民国审计思想史的研究相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华  
文章借助福柯的"知识—权力"哲学观,既对西方经济思想史中有关权力与经济学理论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进行了系统梳理,也为观察、理解和批判性借鉴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框架和视角。通过对西方经济思想史有关文献的研究可以发现:(1)经济学理论难以摆脱权力的深刻影响;(2)那些受到权力青睐的主流经济学理论可以通过掌握的资源构造一个有利于本流派发展的"真理制度(truth regime)";(3)主流经济学理论一旦形成了"真理制度",容易束缚经济学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利于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创新发展。文章认为,在中国进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大背景下,"知识—权力"哲学框架对于中国经济学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